晶泰控股(02228)

搜索文档
一图看懂晶泰控股(02228.HK)2025H1业绩摘要
格隆汇· 2025-08-28 03:52
核心观点 - 公司上市一年来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标志着进入规模化增长新阶段 [3] - 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03.8% 经调整净利润141.6万元 现金余额达53.077亿元 [4]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达435.2百万元 同比增长615.2% [6]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1.8百万元 同比增长95.9% [17] 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同比大幅增长403.8% [4]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35.2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60.9百万元增长615.2% [6]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1.8百万元 较2024年同期的21.3百万元增长95.9% [17] - 抗体业务收入达到2024年全年收入的近两倍 [12] 业务进展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 - 与Gregory Verdine教授达成合作 包含5,100万美元首付款 4,900万美元进一步付款 及58.9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 [7] - 与领先生物制药公司合作的3个项目均达到重要里程碑 [8] - 全球首款弥漫性胃癌靶向药物获得盖伦奖Best Biotechnology Product提名 系亚洲唯一提名管线 [8][9] - 利用Xpose技术和XFEP成功识别新靶点SRC 6个多月获得临床前候选化合物 [10][11] - 累计开发超过200个AI模型 涵盖分子生成、自由能微扰等领域 [14] 抗体业务 - AI抗体平台XtalFold®推出Ultra模式 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 [15][16] - 平台已授权给多家海外药企使用 业务角色从服务提供商升级为联合开发者 [15] - 在基准测试中表现出行业领先性能 特别是在抗体-抗原界面建模领域 [15]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 建立覆盖18种反应类型的AI模型 将化学反应成功率提升至85%(传统人工约40%) [17] - 积累2,60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 [17] - 完成对Liverpool ChiroChem的收购 增强化学空间探索能力 [17] - 分离纯化环节产率预测模型在多个项目中实现超过50%产率 [18] - 高压分离算法基于3,000-4,000个高质量数据训练 已在实际项目中部署 [18][20] 具身智能技术 - 新一代模块化机器人搭载灵动勺装置 可精准完成低于5mg的微量固体加样 [21] - 直接采用原装试剂瓶 减少昂贵原料浪费 [21] - 获得全球顶级大客户认可 [21] 战略合作 - 与韩国JW Pharmaceutical签署数百万美元协议 提供高通量自动化合成整体解决方案 [22] - 与良渚实验室签署数百万美元协议 建设生物材料机器人实验室 [23] - 与罗氏合作实现分子砌块的自动化分拣与存储 [24] - 与辉瑞持续升级AI药物发现模型 [14] 平台能力 - ID4Inno™小分子平台可在1-2天内生成数千万个分子 [27][31] - XtalFold®抗体-抗原预测平台具有高成功率和高精度 [28][31] - 多肽&蛋白研发平台PepiX™融合生成式AI与高通量筛选 [29][32] - 材料研究平台覆盖实验设计到报告生成全流程 [34][35] - Multi-Agent系统实现化学合成全流程自主决策 支持千亿规模化学空间预测 [39] 技术突破 - 代谢增强型CD19 CAR-T治疗剂量仅为常规方案1% 成功使SLE患者达到完全缓解 [15] - 实体瘤项目进入IIT临床准备阶段 [15] - XtalFold®入选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十大创新技术" [16] - 建立单中心序列化全量数据管理平台 [35]
浙商早知道-20250828
浙商证券· 2025-08-27 23:32
市场表现 - 2025年8月27日上证指数下跌1.76%,沪深300下跌1.49%,科创50上涨0.13%,中证1000下跌1.87%,创业板指下跌0.69%,恒生指数下跌1.27% [4][5] - 当日表现最好的行业是通信(+1.66%),表现最差的行业是美容护理(-3.86%) [4][5] - 全A总成交额为31977.88亿元,南下资金净流入153.27亿港元 [4][5] 晶泰控股公司分析 - 晶泰控股是AI for Science创新型研发平台,拥有AI+量子+机器人复合技术优势,以医药研发为基础并向材料等领域拓展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为594/1303/2020百万元,增长率达122.76%/119.57%/55.01% [6]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9/46/103百万元,增长率达101.24%/146.41%/121.69% [6] 行业配置策略 - 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大增,全球流动性改善有利于大盘成长风格占优 [7][8] - 重点推荐"人工智能+"下游应用的传媒和计算机行业,以及强beta品种券商 [7][8] - 同时关注有色金属、基础化工等受益于降息预期的行业,以及社会服务板块的日历效应 [7][8]
晶泰控股20250827
2025-08-27 15:19
**晶泰控股(金泰控股)2025年上半年业绩与业务进展关键要点**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人民币5.17亿元 同比增长404%[4] -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42亿元[2][4] - 月均现金消耗同比缩窄20%至人民币4,965万元[2][4] - 现金余额人民币53.08亿元 财务状况稳健[4] - 研发费用人民币2.22亿元 同比增长5.3% 一般及行政开支人民币2亿元 同比减少15%[23] **核心业务进展** **AI药物研发合作与里程碑** - 与Greg教授达成近60亿美元合作 针对肿瘤、免疫炎症、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小分子及抗体药物研发[2][6][24] - 与辉瑞技术合作深化 与西格合作研发的药物分子获盖伦奖提名(全球首次AI药物分子获此提名)[2][6] - 与领先生物制药企业合作的三个项目达成重要里程碑 其中慢性病项目提前一个季度达到PCC里程碑[9] - 与智行生技、生科制约合作开发全球首款AI设计的脑渗透型TRNT-5抑制型TE0,260分子 已启动临床试验[3][9] **技术平台创新** - AI大分子药物结构建模平台X Four入选"人工智能十大创新技术产品"[7][11] - AI抗体研发平台xFOLD准确率提升约10% 推出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优选模式[11] - 启动分子胶平台研发 预测约1,000个潜在分子胶靶点 构建超110万个分子的虚拟分子胶库[12][30] - 多肽和蛋白质研发平台Packets实现AI驱动设计-合成-验证闭环 在肿瘤疫苗和降糖减脂多肽产品中取得进展[13][14]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 - 收入同比增长95.9%至人民币8,186万元[5][15] - 积累超2,600万条化学反应条件数据 化学反应预测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5][15] - 自主研制模块化机器人"灵动勺" 解决微量固体试剂加样难题[16] - 与韩国JW Pharmaceutical签署数百万美元协议 提供高通量自动化合成及AI优化服务[5][20] **抗体业务突破** - 抗体业务收入达2024年全年近两倍 与多家国际知名药企升级为平台型联合开发者[2][8] - 显著提升单一客户生命周期价值 成为全球少数具备小分子和大分子抗体全面能力的科技企业[8] **国际市场与战略布局** - 美国市场收入占比80% 其他地区(比利时、加拿大等)占比5%[20][22] - 拓展新材料领域 构建数字化自动化结晶平台 在黏着剂、电解液、催化剂等方向签署订单[18][19] - 未来战略:深化与Greg教授、辉瑞等伙伴合作 加强AI平台迭代及细胞疗法应用[10][24] **行业与趋势洞察** - 中国创新药行业首付款5,000万美元以上管线交易占比从2020年不到5%升至2025年40%[26] - AI制药行业拐点未至 首个AI深度参与管线成功后预计指数级增长[28][29] - 分子胶领域合作累计对价超200亿美元 公司前瞻布局商业意义显著[30] **其他关键信息** - 被纳入MSCI指数 获国际资本市场认可[4] - 生命健康板块中全球前20大药企有12家贡献收入 其中8家各超人民币100万元 两家各超400万元[21] - 与良渚实验室签署数百万美元协议 提供全流程智慧机器人平台[20]
晶泰控股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8279.5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7 10:36
财务表现 - 收入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3% [1] - 股东应占溢利8279.5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12.37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1.51分 [1] - 经调整净利润1.42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业务发展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615.2% [1] - 增长主要得益于与DoveTree Medicines LLC的重大合作 达成第一阶段里程碑并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 [1] - 抗体业务收入亦呈现强劲增长 [1] 财务状况 - 现金余额合计53.08亿元 财务状况良好 [1] - 上半年月均现金消耗降低20.0%至4970万元 [1]
晶泰控股(02228.HK)公布中期业绩 营业收入大幅增长403.8%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经调整净利润达1.42亿元
格隆汇· 2025-08-27 10:2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人民币517.1百万元,同比增长403.8% [1] - 期末现金余额人民币5,307.7百万元,月均现金消耗降低20.0%至人民币49.7百万元 [1] - 经调整净利润人民币141.6百万元,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研发投入 - 研发开支增加5.3%至人民币221.5百万元,主要因研发科学家人数增加 [1] 业务表现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615.2%至人民币435.2百万元,主要受益于与DoveTree Medicines LLC合作达成第一阶段里程碑并收到首付款51百万美元 [1]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增长95.9%至人民币81.9百万元,由自动化化学合成服务及XtaPi研发解决方案驱动 [2] - 抗体业务收入亦实现强劲增长 [2] 战略方向 - 公司聚焦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与人类智慧深度融合,致力于构建生命科学与材料科学领域的超级人工智能 [2]
晶泰控股(02228)发布中期业绩 股东应占溢利8279.5万元 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10:18
财务表现 - 收入达5.17亿元 同比增长403.83% [1] - 股东应占溢利8279.5万元 上年同期亏损12.37亿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1.51分 [1] - 经调整净利润为1.42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盈利 [1] 业务发展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615.2% [1] - 增长主要得益于与DoveTree Medicines LLC的重大合作 达成第一阶段里程碑并收到首付款5100万美元(约3.57亿元) [1] - 抗体业务收入亦呈现强劲增长 [1] 财务状况 - 期末现金余额合计53.08亿元 [1] - 上半年月均现金消耗降低20.0%至4970万元 [1] - 财务状况良好 为未来战略奠定基础 [1]
晶泰控股(02228)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0: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入为人民币5.17076亿元,同比增长403.8%[3][4] - 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4%至517.076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02.63百万人民币)[33] - 总收入从102,630千元增至517,076千元,增长403.8%[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51707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03.9%[54] - 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26亿元增长403.8%至2025年上半年的5.171亿元[72] - 期内利润为人民币7560.9万元,去年同期亏损12.3755亿元[3] - 经营利润为32.728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经营亏损392.861百万人民币)[33] - 期内利润为75.609百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237.55百万人民币)[33] - 公司实现净利润82795千元人民币,同比扭亏(2024年同期亏损1237016千元)[64] - 经营利润从亏损3.929亿元转为盈利3270万元[80] - 净利润从亏损12.376亿元转为盈利7560万元[83] - 经调整净利润为人民币1.41628亿元,去年同期亏损2.51396亿元[3][4] - 经调整净利润从亏损2.514亿元改善至盈利1.416亿元[8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2.21527亿元[3] - 研发开支为221.527百万人民币(同比增长5.3%)[33] - 营业成本从5550万元增长47.7%至8200万元[74] - 雇员福利开支316832千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55] - 样品材料成本4204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9.7%[55] - 专业服务费4391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4.0%[55] - 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薪酬成本为人民币316.8百万元[11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人民币4.352亿元,同比增长615.2%[5]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从60,850千元增至435,212千元,增长615.0%[52] - 药物发现解决方案收入从6085万元增长615.2%至4.352亿元[72]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从人民币41.8百万元增长95.9%至人民币81.9百万元[20]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从41,780千元增至81,864千元,增长95.9%[52] - 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收入从4178万元增长95.9%至8186万元[73] 各地区表现 - 美国地区收入达41331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38.3%,占总收入79.9%[54] - 中国内地收入79451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66.2%[54]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月均现金消耗降低20.0%至人民币4970万元[4] - 月均现金消耗率从人民币62.1百万元减少20.0%至人民币49.7百万元[96] - 现金储备可维持约107个月财务运营[96] - 抗体业务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到2024年全年收入的近两倍[8] - 上海四维2025财年保证收入不低于人民币27.0百万元[106] - 集团未就2025年上半年宣派中期股息[114]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余额合计人民币53.077亿元[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98.3%至2,311.688百万人民币(2024年底为1,166.148百万人民币)[36]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2,311,688千元,较期初1,166,148千元增长98.2%[3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等总额为人民币5,307.7百万元[94] - 贸易应收款项及票据大幅增长至497.007百万人民币(2024年底为98.746百万人民币)[36] - 贸易应收款项大幅增至496513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增长426.7%[68]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9870万元增长403.3%至4.97亿元[88]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增长至1,841.124百万人民币(2024年底为1,786.049百万人民币)[36]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34438千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042千元)[56] - 公司总负债从362,433千元增至689,474千元,增长90.3%[37] - 短期银行借款从51,900千元大幅增至273,930千元,增长427.8%[37] - 银行借款从人民币51.9百万元增加441.3%至人民币280.9百万元[91]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157,051千元增至239,413千元,增长52.4%[37]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从1.571亿元增长52.4%至2.394亿元[90] - 总资产增长77.2%至7,718.14百万人民币(2024年底为4,354.74百万人民币)[36] - 无形资产从770万元增长至2.309亿元[89] - 流动资产净值从人民币3,035.5百万元增加76.3%至人民币5,352.8百万元[92] - 现金余额超出银行借款人民币5,026.8百万元[93]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38,47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299,294千元改善20.3%[39]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712,102千元,去年同期为所得48,651千元[39]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117,898千元,较去年同期的828,056千元增长276.5%[39] - 资本支出从人民币34.2百万元增至人民币45.2百万元[102] - 一月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125.00百万港元[97] - 二月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约2,080.00百万港元[99] - 收购上海四维90%股权总对价为人民币250.0百万元[105] - 复星国际证券票据投资公允价值为人民币595.9百万元,占总资产7.7%[109] - 集团持有复星国际票据投资未确认公允价值收益人民币15.5百万元[109] - 复星国际票据投资已变现收益人民币12.6百万元[109] - 复星国际票据投资本金金额为人民币575.2百万元[109] - 集团期后认购理财产品总对价人民币316.4百万元[113] - 集团期后进行股权相关投资总对价人民币122.5百万元[113] 技术平台与研发进展 - XtalFold® Ultra模式在抗原-抗体复合物结构预测准确率提升约10个百分点[12] - 公司累计开发超过200个AI模型用于分子生成、自由能微扰等领域[13] - 分子胶平台成功预测约1,000个潜在分子胶靶点并构建超110万分子虚拟库[15] - 多肽平台PepiX™已建立超2,000个非天然氨基酸单体库[17] - 与辉瑞合作实现XFEP自由能微扰平台本地化部署[13] - 成功解析行业领先分辨率的三元复合物结构[15] - 公司已积累2600万条化学反应数据[22] - 化学反应预测成功率提升至85%以上[22] - 分离和纯化环节中两个项目产率均超过50%[22] - 高压分离算法基于3000–4000个高质量带标签数据训练[22] - 灵巧勺可精准完成低于5mg的微量固体试剂加样[24] - PatSight平台数据识别精确度高达97%[28] - mRNA2vec技术仅需设计15条候选序列即可筛选出高效载体[19] 业务合作与项目进展 - 与DoveTree合作确认首付款收入5100万美元[5] - 与DoveTree合作潜在里程碑付款达58.9亿美元[5] - 与DoveTree合作潜在特许权使用费为产品年度净销售额的个位数百分比[5] - 与希格生科合作的胃癌药物获FDA孤儿药资格和快速通道认定[8] - 代谢增强型CD19 CAR-T治疗剂量仅为常规方案的1‰[9][10] - 肾癌FIC靶点项目利用PepiX™平台推进至下游功效验证[18] - 与韩国JW Pharmaceutical签署数百万美元合作协议[30] - 与良渚实验室签署数百万美元合作协议[30] 人力资源与组织 - 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共有1,054名雇员[112]
陈浩濂:将为已在港交所上市的ETF探索货币化方式 进一步吸引投资者参与
智通财经· 2025-08-27 07:05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成立 - 香港数字资产上市公司联合会于8月27日正式成立 由香港数字资产领域具代表性的上市公司、持牌金融机构及全球合规科技平台共同发起[1] - 成立仪式邀请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全国政协委员及立法会议员吴杰庄、立法会议员尚海龙、葛佩帆、陆瀚民等重磅嘉宾出席并发表演讲[1] - 八十余家港美A股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负责人出席会议[1] 香港政府对数字资产发展的支持 - 香港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表示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一直走在科技创新前沿 截至去年九月香港拥有超过1,100家金融科技企业 年增长率达15%[1] - 香港特区政府对Web3与代币化发展持开放与积极态度[1] - 香港特区政府计划将绿色债券发行常规化并探索代币化在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应用[2] - 香港特区政府将为港交所上市ETF探索代币化方式以吸引投资者参与[2] 数字资产发展支持措施 - 香港通过数码港推出区块链及数字资产试点资助计划 为具有商业潜力项目提供最高50万港元资助[2] - 资助计划用于支持代币化认证及商业化落地等发展[2] 参与上市公司名单 - H股上市公司包括国富量子(00290)、中国新经济投资(00080)、中联发展控股(00264)、云峰金融(00367)、博雅互动(00434)等38家企业[3] - A股上市公司包括兆新股份(002256.SZ)和京北方(002987.SZ)[4] - 美股上市公司包括Amber(AMBR.US)、Antalpha(ANTA.US)、Bit Origin(BTOG.US)、灿谷(CANG.US)等9家企业[4]
晶泰控股(02228):AIforScience领军,布局AI+量子+机器人
浙商证券· 2025-08-26 11:1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4][6] 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是领先的AI for Science创新型研发平台,通过AI+量子+机器人复合技术优势构筑壁垒,以医药研发为基础并向材料等领域拓展,收入增长与利润释放有望超预期 [1] - 公司与DoveTree签订合作协议带来首期5100万美元收入确认,是2025年上半年扭亏的主要原因,并有机会获得4900万美元后续付款及58.9亿美元潜在监管与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销售额个位数百分点的特许权使用费 [2] - 药物研发外包市场增长提速,全球CRO市场预计从2023年123亿美元增至2030年325亿美元,CAGR为14.9%,较2018-2022年CAGR(10.3%)显著提升 [3]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达到6.02亿元、9.18亿元、13.16亿元,同比增长126.1%、52.4%、43.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0.61亿元、1.01亿元,实现扭亏 [4][10] 公司业务与技术优势 - 公司由三位MIT量子物理博士后联合创立,获谷歌、腾讯、红杉资本等投资,客户涵盖前20大药企中的17家 [2] - 曾与辉瑞合作缩短晶体选择时间,推动全球首款FDA批准的新冠小分子口服药PAXLOVID加速上市 [2] - 多智能体+机器人湿实验室每月产生20万+条反应过程数据,支撑大模型高质量训练与更高准确度/置信度 [2] - 通过AI+机器人打造"高通量实验-高质量数据-高智能模型"飞轮,机器人实验室可7×24小时工作并积累高质量数据 [15][16] - 产品矩阵覆盖药物研发全流程,包括XtalFold蛋白质结构预测算法、XtalComplete智能结晶工作站等核心产品 [45] 市场机遇与行业趋势 - 全球药物研发支出从2018年1740亿美元增至2022年2415亿美元,CAGR为8.5%,预计2030年达3943亿美元,CAGR为6.1% [53] - 中国药物研发支出从2018年174亿美元增至2022年326亿美元,CAGR为17.0%,预计2030年达675亿美元,CAGR为9.1% [53] - AI可将药物发现时间从60个月以上缩短至40个月以下,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筛选时间从4-6年缩短至2-3年 [3][61] - 全球药物发现外包服务市场规模从2018年76亿美元增至2022年112亿美元,CAGR为10.3%,预计2030年达325亿美元,CAGR为14.9% [55]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0-2024年收入从0.36亿元增长至2.66亿元,CAGR为65.35%;2024年毛利率回升至46.3% [26][32] - 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收入占比61%,同比增长87.8%;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同比增长18.2% [34] - 预计2025年智能自动化解决方案业务增长130%,药物发现解决方案业务增长120% [86][88] - 2025-2027年预测PS分别为64、42、29 [4][90] 商业模式与拓展 - 通过"药物发现合作-商业化-分层特许权使用费"机制分享下游产品放量收益,分成模式带来收入弹性 [78] - 设立XtalPi Investment作为"解决方案+股权"孵化与投资平台,2021-2023年被投资方/合作者客户收入从0.41亿元增长至0.84亿元,CAGR为43.14% [79][81] - 除医药外,已向材料、新能源、农业等领域拓展,与协鑫签署5年10亿元新能源材料合作 [52][82] 研发与创新能力 - 2020-2024年研发费用从0.84亿元增长至4.18亿元,CAGR为49.58% [40] - 2023年发布自研大模型ProteinGPT,引入LLM算法用于蛋白序列预测与生物药生成 [19] - 化学平台模型在3个药化常用反应类型上预测精度超过80%,人工抽样复核有效率超过95% [52]
晶泰控股20250824
2025-08-25 09:13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医药行业 包括A股和港股医药板块 涵盖创新药 生物制品 医疗器械 中药 化学制药 医疗服务 医药商业等细分领域 [2][3]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 [2][4] * AI制药行业 代表公司包括晶泰控股和英矽智能 [2][12][19] * 具体公司包括百济神州 恒瑞医药 欧林生物 透景生命 福瑞股份 利诺药包 南模生物 福元医药 三叶草生物 佳和生物 全信生物 同源康 中国抗体 格力制药 三生四肽 信达 麦维生物 千红制剂 辉瑞 礼来 Dove Tree 英矽智能 Recursion Schrodinger 百度生科 字节跳动 腾讯 [2][3][5][10][11][12][21][27] 核心观点和论据 * A股医药板块本周表现分化 整体指数上涨1% 年初以来累计上涨26.3% 本周相对沪深300超额收益为负3.1% 但年初以来仍跑赢15个百分点 细分板块中中药上涨3% 医疗器械上涨2.6% 生物制品上涨2.5% 创新药板块相对疲软 医疗服务下跌0.1% 化学制药仅上涨0.8% 医药商业上涨1.6% [2][3] * 恒生生物科技指数本周上涨0.8% 年初以来已翻倍上涨101% 本周跑输恒生科技指数1.1个百分点 但年初以来仍跑赢75个百分点 [2][4] * 创新药板块近期疲软原因包括前期涨幅较大及8月份缺乏重大业务发展(BD)催化 科技股相对强势影响市场资金流向 [6] * 短期看创新药板块有望走强 原因包括美联储降息对创新领域高度敏感 外资对中国创新资产兴趣增加(如贝莱德举牌信达 新加坡GRC基金举牌即时即时药业 海外投资人组团调研中国创新公司) 港股创销ETF份额自8月5日以来申购量显著增加(如8月19日单日申购量超过8亿元) [7] * 中期看中国创新医药市场潜力巨大 全球市占率有望从2%-3%提升至30%以上 按12%分成比例以20倍市盈率估算 中国创新市值可达7.8万亿元人民币(当前仅为2.6万亿元左右) 中国在双抗 三抗及ADC领域已接近或超越发达国家水平 first-in-class新药全球占比超过30% [8][9] * 中国头部医药公司基本面显著变化 百济神州收入从10亿美元增长至50亿美元 从亏损14-20亿美元到2025年上半年盈利8000万美元 恒瑞医药BD金额从几乎为零增长至260亿美元(其中首付款高达10亿美元) [10] * 投资者应关注BD落地情况和九十月份重要学术会议 推荐减重赛道中的JB one H股四大天王(三生四肽 信达 百济 预计都有50%以上空间) A股六小龙(如麦维生物 千红制剂等) [11] * 晶泰控股专注于AI制药 创始团队为麻省理工学院量子物理博士后 商业模式为通过AI模型优化和预测分子结构(仅做到PCC阶段)并将研究成果转让给其他制药公司 已与辉瑞合作开发新冠特效药Paxlovid 与礼来签订2.5亿美元合同 与Dove Tree签订总额58.9亿美元大订单(首付款1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首次扭亏为盈 [12][19][23][25] * 晶泰控股核心竞争力包括领先的AI技术(基于量子物理和生物化学基础科学 拥有超过200名IT及AI科学家) 干实验与湿实验相结合的独特商业模式 全自动化实验室(24小时无间断运行 提升数据生成和处理效率) [13][14][16] * 晶泰控股2025年上半年收入达五亿多人民币(去年全年收入2.66亿元人民币 上半年收入已是去年两倍) 主要得益于一笔1亿元首付款(上半年确认一半 下半年预计确认另一半) 全年收入有望达8至9亿元人民币 对未来保持50%左右年均收入增长充满信心 [23][24] * AI制药行业仍处于初期阶段 2025-2027年是关键时期(项目能否突破临床二期决定领域能否实现重大突破) 典型商业模式包括晶泰控股型(不拥有管线 只做到PCC阶段通过BD转让)和英矽智能型(拥有管线推进到临床二期) [18][19][20] * 美国在AI制药领域相对领先 如Google旗下AlphaFold大模型广泛应用 Recursion和Schrodinger等采用SaaS付费模式(软件年费5万到10万美元) [21] * 晶泰控股业务范围不仅限于生物医药 还包括化学能源材料等行业(底层模型基于量子物理和AI) 中短期内大部分客户及收入来自生物制药公司 长期计划拓展至通用型AI for Science模型并可能推广至SaaS模式 [17][22] * 到2035年国内AI制药市场空间预计可达2000亿元人民币 晶泰控股作为龙头企业有望占据20%至25%市场份额(约400亿元人民币) 以15%至20%净利润水平计算 未来可实现60亿至80亿元人民币利润 合理估值范围在600亿到800亿元之间 [26] * 晶泰控股是全球稀缺标的(今年唯一入选木头姐报告的中国AI制药上市公司) 相比百度生科 字节跳动 腾讯等互联网巨头 目前处于非常有利位置并具备长期乐观成长空间 [27] 其他重要内容 * 个股表现方面 欧林生物上涨38% 透景生命上涨29% 福瑞股份上涨28% 利诺药包下跌22% 南模生物下跌18% 福元医药下跌18% 三叶草生物上涨39% 佳和生物上涨24% 全信生物上涨21% 同源康下跌23% 中国抗体下跌21% 格力制药下跌16% [3][5] * 晶泰控股通过优化商业模式(专注于AI应用仅做到PCC阶段不进入临床)削减大量不必要费用实现盈利 验证了其商业思维和逻辑 [25] * 晶泰控股未来需要持续跟踪订单执行情况 优化BD流程以及提升技术能力以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 全自动化实验室的数据积累速度和质量将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