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处罚

搜索文档
华夏银行海口分行收到警示函,行长黄纪锋今年2月才上任
观察者网· 2025-09-26 03:38
监管处罚情况 - 华夏银行海口分行因基金销售业务违规被海南证监局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资本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1][2] - 违规事项包括基金销售管理人员未取得从业资格 未将投资人长期收益纳入考核 投资者适当性自查管控不到位 [2] - 该分行为华夏银行2025年首次收到证监会处罚 现任行长为2月上任的黄纪锋 [3] 全行监管处罚记录 - 华夏银行2025年共收到20张金融监管罚单 其中监管局本级10张 监管分局本级10张 [4] - 8月份分支行收到4张罚单 主要涉及贷款三查不到位 信贷资金挪用 违规发放借名贷款等事由 [4] - 温州分行因贷款三查不到位等问题被罚170万元 责任人被警告 肇庆分行因票据业务违规被罚40万元 广州分行因同业业务违规被罚40万元 [4] - 太原北城支行原副行长因贷后管理不尽职被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5] 公司背景 - 华夏银行1992年10月由首钢集团独资组建 是全国唯一由制造业企业发起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5] - 1995年3月实行股份制改造 2003年9月成为全国第五家上市银行 [5]
澳洲监管开出史上最大罚单
中国基金报· 2025-09-15 04:42
核心观点 - 澳新银行因债券交易量虚报及多项零售业务违规被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处以2.4亿澳元罚款 反映其存在广泛不当行为并影响约6.5万名客户 [1][5][9] 债券风波处罚 - 公司因在政府债券发行中未披露大宗期货交易行为 给140亿澳元债券价格带来下行压力 被罚款1.25亿澳元 [3][4][5] - 公司虚报债券交易量达"数百亿美元" 且未履行金融服务义务 承认行为不当 [1][5] - 此次罚款为澳大利亚证券和投资委员会对单一实体开出的最高金额 反映违法行为严重性 [5] 零售业务违规处罚 - 公司因三项零售业务问题被处以1.15亿澳元罚款 包括未处理488位客户财务困难通知 导致发出违约通知及转介催收机构 [6][7] - 公司对储蓄利率作虚假陈述 未向数万名客户支付承诺的新客户优惠利率 该行为持续从2013年7月至2024年1月 [8] - 公司未在规定时限内向数千名已故客户退还费用 因系统无法识别应免费用 涉及超过18,900个账户 退款总额380万澳元 [8] 公司背景与经营状况 - 公司自1986年进入中国市场 在上海、北京、重庆和成都设有网点 为澳大利亚在华投资最大企业之一 [9][12] - 截至2024年末 中国地区资产总额363.05亿元人民币 贷款总额74.31亿元 存款总额163.21亿元 [12] - 2024年营业收入7.92亿元人民币 净利润1.98亿元 资本充足率26.59% 流动性比例120.20% 不良贷款率0% [12] 历史监管记录 - 自2016年以来 公司共面临十一起民事诉讼 累计拟议及已判罚金超过3.1亿澳元 [9]
9家金融机构,被罚超1.5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9-13 08:37
金融机构处罚概况 - 金融监管总局对9家金融机构合计罚款超1.5亿元 涉及广发银行、恒丰银行、华夏理财、建设银行、光大银行等机构 [1] - 处罚原因包括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 理财公司投资运作不规范及产品名称不规范等 [1] 广发银行处罚详情 - 广发银行因贷款、票据、保理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6670万元 [2] - 相关责任人李工凡、陈卉被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 [2] - 该行表示已完成问题整改 并深化全面风险管理机制 [2] 恒丰银行处罚详情 - 恒丰银行因贷款、票据、理财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6150万元 [2] - 该行已落实整改问责 并深入剖析问题根因 [2] 华夏理财处罚详情 - 华夏理财因投资运作不规范、系统管控不到位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1200万元 [3] - 相关责任人员王涛、张志涛被警告并罚款合计10万元 [3] 百万级罚单机构明细 - 中信银行因理财回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及同业投资管理问题被罚550万元 [4] - 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不足及监管数据错报被罚430万元 [4] - 建设银行因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不充分及信息科技外包管理问题被罚290万元 [4] - 信银理财因理财产品名称不规范及投资比例违规被罚220万元 [4] - 中国进出口银行因国别风险管理和薪酬支付问题被罚130万元 [4] 恒大人寿相关人员处罚 - 恒大人寿相关责任人员因资金运用不合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及报表虚假记载等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82.5万元 [4] - 梁栋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 陈堃禁止10年 朱加麟、曾松柏、刘国辉禁止5年进入保险业 [4]
金融业年内最大罚单!华夏银行被罚8725万元!最新回应
证券时报· 2025-09-07 01:40
金融监管处罚 - 金融监管总局对华夏银行、浙商银行、建信投资三家金融机构开出行政处罚 华夏银行因贷款、票据、同业业务管理违规被罚款8725万元 为2025年至今金额最大金融业罚单 [1][2][3] - 浙商银行因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1130.8万元 相关责任人谭某飞遭警告 [3]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和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徐某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4] 华夏银行经营状况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55.22亿元同比下降5.86% 归母净利润114.7亿元同比下降7.95% [3] - 利息净收入同比下降3.6%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2.55% [3] - 截至6月末总资产45496.2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96% 不良贷款率1.6%与上年末持平 拨备覆盖率156.67%较上年末下降5.22个百分点 [3] 从业人员处罚 - 原工商银行员工李某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易某彬被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主要违规行为包括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开展理财业务 [5] - 易某彬违纪违法所得金额约821万元 2021年12月已被判有期徒刑7年 案由为工行资管部时期在委外业务中受贿 [5] - 工商银行资产管理部原总经理顾建纲因涉嫌贪污罪、受贿罪被提起公诉 2023年8月被查 2024年2月被开除党籍和公职 [5]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亿元罚单 涉及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等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1:43
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于9月5日公布行政处罚信息 多张罚单总体金额超过一亿元 涉及银行、金融资管机构及相关责任人员 包括罚款和禁业等措施 [1][2] 银行机构处罚详情 - 华夏银行因相关贷款、票据、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陈成天和刘建新被警告 钱建华、何羽、吕玉梅和涂超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 [2] - 浙商银行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合计1130.80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谭飞达被警告 [2] - 原工商银行员工李超和易重彬因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及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 李超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易重彬被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2][4] 金融资管机构处罚详情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和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 相关责任人员徐文博被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2][4]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款40万元 [4] - 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计划、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15万元 多人被警告和处罚 [5] -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00万元 多人被警告并罚款 其中个人最高罚款达到10万元 [5] 公司回应与背景 - 华夏银行公告称高度重视监管处罚问题 已迅速落实各项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进行严肃问责 [3] - 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已收到超过10张罚单 其中多张指向信贷业务 例如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和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 廊坊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和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30万元 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 [3][4] - 浙商银行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48亿元 下降5.76% 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76.67亿元 降4.15% 为上市以来首次双降 但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2个基点 [4]
金融监管总局开出亿元罚单,涉及华夏银行和浙商银行等
南方都市报· 2025-09-05 11:38
金融监管处罚总体情况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9月5日公布行政处罚 总体金额超过一亿元 另有三名从业人员被禁止从事银行业[2] - 处罚涉及银行 金融资管机构及多名金融从业人员[2] 华夏银行处罚及整改情况 - 因相关贷款 票据 同业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款8725万元[3] - 对陈成天 刘建新警告 对钱建华 何羽 吕玉梅 涂超警告并罚款合计20万元[3] - 华夏银行公告称高度重视监管处罚 已落实整改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员严肃问责[4] - 2025年以来华夏银行及分支机构已收到超过10张罚单 多张指向信贷业务[4] - 华夏银行石家庄分行因违规向风险客户新增贷款掩盖不良贷款及违规上调五级分类掩盖不良贷款被罚款65万元[4] - 华夏银行廊坊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及贷款资金被挪用被罚款30万元[4] - 华夏银行银川分行因贷款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50万元[4] 浙商银行处罚及业绩表现 - 因相关互联网贷款等业务管理不审慎被罚没合计1130.80万元[3] - 对谭飞达警告[3]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2.48亿元 同比下降5.76% 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76.67亿元 同比下降4.15% 为上市以来首次双降[4] -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不良贷款率进一步下降2个基点[4] 工商银行员工处罚 - 原工商银行员工李超 易重彬因利用职务便利违规开展理财业务及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处罚[3] - 对李超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 对易重彬禁止7年从事银行业工作[3] 金融投资及资管机构处罚 - 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债转股项目开展不审慎及服务收费定价程序不规范被罚款85万元[5] - 对徐文博禁止5年从事银行业工作[5] - 工银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因服务业务价格管理不规范被罚款40万元[5] - 交银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因投资不符合监管要求的信托计划 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关联交易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15万元[5] - 太平洋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因债权投资计划相关操作不符合监管要求及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管理不合规被罚款100万元[5] - 多人被警告并罚款 其中个人最高罚款达到10万元[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