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01816)

搜索文档
中广核电力(01816)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7 12:4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收入为人民币391.67亿元,同比下降0.5%[4]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9.52亿元,同比下降16.3%[4]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56.09亿元,同比下降19.4%[4]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6.3%至59.52亿元[66] - 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118元,同比下降16.3%[8] - 公司基本每股收益同比下降16.3%,从0.141元/股降至0.118元/[32] - 2025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为391.28亿元人民币,成本为254.2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约为35.0%[15] - 其中电力销售收入为306.58亿元人民币,成本为173.87亿元人民币,电力业务毛利率约为43.3%[15] - 非经常性损益同比激增156.4%至4.15亿元[66] - EBITDA利润率同比下降3.4个百分点至52.3%[6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营业成本为人民币254.64亿元,同比增加5.27%[7] - 营业成本同比上升5.3%至254.64亿元[66][69] - 销售电力成本同比大幅增长11.7%至173.87亿元[69]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5.24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7.7%[7] - 财务费用为人民币22.82亿元,同比下降8.78%[7] - 利息费用为人民币23.91亿元,同比下降13.1%[7] - 2025年上半年财务费用总额为22.8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25.01亿元人民币减少2.19亿元人民币(8.8%)[17] - 2025年上半年利息支出为26.82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31.30亿元人民币减少4.48亿元人民币(14.3%)[17]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集团上网电量达1133.6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3%[5] - 附属公司上网电量892.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4%[5] - 公司管理的28台在运核电机组2025年上半年总上网电量达113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3%[101] - 附属公司核电站合计上网电量892.6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4%,其中防城港核电站同比增幅最大达33.85%[101] - 联营企业红沿河核电站上网电量240.95亿千瓦时,同比微增0.41%[10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电力销售收入合计约为人民币306.57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8.27%[120] - 公司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总上网电量约56.1%,同比上升3.7个百分点[121] - 公司平均市场电价较2024年同期下降约8.23%[122] - 公司售电公司2025年上半年共代理零售用户435家,代理用户实际用电量约为119.99亿千瓦时[122] - 公司附属公司2025年上半年上网电量为892.65亿千瓦时,售电公司代理集团以外用户实际用电量约为117.12亿千瓦时[120] 各地区表现 - 广东省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81%,省内核电机组上网电量同比上升5.73%[121] -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2.86%,防城港核电上网电量同比上升33.85%[121]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派发2024年度现金股息每股0.095元,总计47.93亿元[58] - 公司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的中期股息[58] - 公司不建议派发2025年中期股息[137] - 2025年下半年计划新开展8个换料大修[135] - 惠州1号机组计划投入商业运营[135] - 力争2025年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不低于近三年平均值[139] 其他财务数据 - 增值税返还收入同比下降62.2%,从9.24亿元降至3.49亿元[19] - 其他政府补助收入同比增长75.9%,从0.75亿元增至1.31亿元[19] - 投资总收益同比增长19.0%,从10.70亿元增至12.72亿元[21] - 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9.0%至12.72亿元[66] - 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收益同比增长15.8%,从10.70亿元增至12.38亿元[21] - 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大幅改善,从亏损0.005亿元转为盈利0.30亿元[23] - 信用减值损失转回同比下降84.9%,从1.47亿元降至0.22亿元[27] - 当期所得税费用同比下降13.9%,从20.38亿元降至17.55亿元[27] - 公司经营现金流入净额减少人民币1,472.37百万元,同比下降11.5%[78] - 投资现金流出净额增加人民币3,819.14百万元,同比上升76.5%[78] - 筹资现金流入净额增加人民币5,793.31百万元,同比上升184.7%[78] - 固定资产投资达人民币11,318.7百万元,同比增加66.4%[80] - 收购台山第二核电100%股权,对价人民币1,203.9百万元[82] - 集团借款总额约人民币208,620.7百万元,银行借款占比97.7%[87] - 发行中期票据融资规模人民币2,400.0百万元[87] - 外币借款总额减少约等值人民币236.3百万元[88] - 未提取银行授信额度约人民币315,387.0百万元[88] - 货币资金约人民币20,364.5百万元[88] - 银行借款及其他借贷较2024年末增长5.2%至2086.21亿元[73] - 资产负债率上升至60.2%[64] - 应收账款增长3.6%至373.81亿元[73] 资产、债务、借款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底的4266.62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4367.68亿元人民币,增长101.16亿元人民币(2.4%)[9] - 货币资金从2024年底的168.1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03.64亿元人民币,增长35.52亿元人民币(21.1%)[9] - 短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172.64亿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266.61亿元人民币,增长93.97亿元人民币(54.4%)[10] - 短期借款从2024年末的172.64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266.61亿元,增长93.97亿元(54.4%)[42] - 长期借款从2024年底的1557.84亿元人民币略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578.06亿元人民币,增长20.22亿元人民币(1.3%)[10] - 长期借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1,557.84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末的1,578.06亿元,增长20.22亿元(1.3%)[51] - 应付债券从2024年底的23.97亿元人民币翻倍至2025年6月30日的47.96亿元人民币,增长23.99亿元人民币(100.1%)[10] - 应付债券从2024年末的23.97亿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末的47.96亿元,增长23.99亿元(100.1%)[54] - 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从2024年底的1206.39亿元人民币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06.97亿元人民币,增长0.58亿元人民币(0.05%)[10]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的935.04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末的817.01亿元,减少118.03亿元(12.6%)[37] - 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从2024年末的1.64%微降至2025年6月末的1.61%[37] - 应付票据从2024年末的66.65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47.21亿元,下降19.43亿元(29.2%)[44] -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210.31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198.26亿元,下降12.05亿元(5.7%)[48] - 核电设施退役费准备金从2024年末的63.61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末的63.19亿元,下降0.42亿元(0.7%)[56] - 公司总股本保持稳定为50,498,611,100股[59] 运营和机组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机组平均能力因子91.02%,较2024年同期的88.66%提升2.36个百分点[108][109] - 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3784小时,较2024年同期增加125小时[108][109] - WANO指标进入世界前1/4水平的比例达91.07%,较2024年同期提升1.56个百分点[110] - WANO指标进入世界前1/10水平的比例达90.47%,较2024年同期提升3.43个百分点[110] - 防城港4号机组于2024年5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106] - 2025年上半年完成8个年度换料大修及2个十年大修,总日历天数约414天[107] - 大亚湾1号机组能力因子从39.99%大幅提升至99.98%,利用小时数从1765小时增至4344小时[109] - 公司管理28台在运机组和20台在建机组,其中包括控股股东委托管理的8台机组[97] - 公司管理20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3台处于调试阶段2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4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11台处于FCD准备阶段[116] - 惠州2号机组预计2026年投入运行苍南1号机组预计2026年投入运行[119] 环境、安全和社会责任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准煤消耗约3408.74万吨[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0701.21万吨[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排二氧化硫约0.87万吨[11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排氮氧化物约1.42万吨[114] - 公司核电碳足迹因子为每度电排放0.0065千克二氧化碳当量[114] - 台山核电站2025年放射性液体废物排放比例为0.70%惰性气体排放比例为2.13%固体废物排放量为4.8立方米[112] - 防城港二期项目2025年放射性液体废物排放比例为0.80%惰性气体排放比例为2.23%固体废物排放量为0立方米[112] - 红沿河一期项目2025年放射性液体废物排放比例为0.22%惰性气体排放比例为2.28%固体废物排放量为58.0立方米[113] - 公司运营管理的核电站保持未发生2级及以上核事件的安全记录[10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举办各类核应急演习超过180次[100] 市场与政策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3%[95] - 2025年1至6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7%[95] - 全国2025年上半年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8,41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73%[120] - 2025年4月27日国家核准5个核电项目包括防城港三期和台山二期项目[95] - 南方区域电力市场于2025年6月28日启动连续结算试运行[96] - 陆丰1号机组于2025年2月24日实现FCD开始全面建设[97] 公司治理与股权结构 - 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徐华担任主任委员[142] - 公司持有深圳中广核工程设计有限公司60%股权[144] - 公司间接持有广西防城港核电有限公司36.6%股权[146] - 公司间接持有辽宁红沿河核电有限公司38.88%股权[146] - 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岭东核电有限公司93.88%股权[146] - 公司间接持有福建宁德核电有限公司33.76%股权[147] - 公司间接持有福建宁德第二核电有限公司51%股权[147] - 公司间接持有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75%股权[147] - 公司直接及间接持有阳江核电有限公司61.72%股权[151] - 公司持有台山第二核电有限公司100%股权[147] - 防城港3号及4号机组享受免税优惠[28] - 多家附属公司适用15%高新技术企业优惠税率[28] - 公司确认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面临任何重大诉讼[92] 人力资源与公众沟通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员工合计20,277名,总员工成本为人民币约55.9704亿元[1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召开4次媒体沟通与新闻发布会[131] - 台山核电开展6次核电科普活动覆盖1500余人[132] - 台山核电邀请公众参观26次接待近800人[132] - 红沿河核电通过VR云参观平台同步连接2000余名师生[132] - 陆丰核电招聘会接收简历120份达成60人初步就业意向[134] - 公司评选"五化"建设示范案例近200项并推广应用[99] 融资与投资活动 - 公司发行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总额490,000万元人民币[138]
中国广核获融资买入0.70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3.00亿元
金融界· 2025-08-27 01:45
融资交易情况 - 8月26日融资买入额0.70亿元 居两市第504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1.44亿元 净卖出7457.45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67亿元(22日)、1.63亿元(24日)、0.70亿元(26日) [1] 融券交易情况 - 8月26日融券卖出0.05万股 [1] - 当日融券净买入4.99万股 [1]
冷湖:石油枯竭后人口骤降 如今大风刮来了新生机
第一财经· 2025-08-25 14:55
冷湖地区新能源产业发展 - 冷湖地区凭借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优势以及大片未利用国土空间 迎来新能源发展机遇 多家能源巨头在此布局风光项目[3] - 中广核于2016年注资13亿元成立中广核青海冷湖风力发电有限公司 开启冷湖新能源开发[3] - 国家能源集团 华电集团 华能集团 三峡集团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 青海水利水电集团等企业纷纷在冷湖布局风光项目[3] 中广核新能源项目规模与进展 - 中广核在冷湖运营两个主要项目:距离镇中心25公里的28万千瓦风光电站和120公里外的50万千瓦风电项目[5] - 经过10年开发 中广核在冷湖的风电机组超过170台 人员从最初6人增至46人[3] - 2024年12月30日 中广核冷湖广竣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 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7] - 该项目年发电量15.4亿千瓦时 可满足5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或10万辆电动汽车一年行驶用电量[7] - 项目每年等效减少标煤消耗46.3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24.6万吨[7] 新能源项目建设挑战 - 冷湖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 最低气温零下34摄氏度 冬季长达8个月[5] - 土壤盐晶含量超80% 盐碱腐蚀严重 一年180多天风沙肆虐[5] - 风机叶片运输困难:单片长90米 重25吨 需穿越2000公里无人区[7] - 项目建设初期 3小时车程的土路需要十多个小时才能完成运输[7] - 缺乏水源 电力和信号等基础设施支持[5] 项目运营与人员情况 - 中广核广竣风电场位于无人区 有19名员工 生活用品从甘肃敦煌采购 往返需14小时[8] - 生活用水依靠车辆运输 每吨价格接近100元[8] - 员工主要来自甘肃 青海 陕西 河南等地 平均年龄约28岁[9][10] - 公司调整休假安排:原本每月上班20天休息10天 现扣除往返通勤时间[10] 新能源产业带动效应 - 新能源产业发展带动冷湖常住人口增长:2024年达321户573人[4] - 酒店 餐馆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酒店价格飙升至五六百元/间[11] - 公路条件改善 设备运输卡车往来频繁[10] - 独特地貌(如黑独山景区)吸引游客 成为网红打卡地 门票60元/人[11] - 绿色电能通过西电东输送至长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11]
冷湖:石油枯竭后人口骤降,如今大风刮来了新生机
第一财经· 2025-08-25 13:42
冷湖地区新能源开发背景 - 冷湖位于青海省西北角柴达木盆地边缘 平均海拔近3000米 总面积相当于2.5个广州市 常住人口不足千人[1] - 该地区曾因石油资源繁荣 1960年设市时人口达10万 后因石油枯竭由市降格为镇 常住人口最低降至约100人[5] - 2016年起凭借风能太阳能资源和大片未利用国土空间优势迎来新能源转型机遇[5] 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 中广核于2016年1月注资13亿元成立风电公司 经过10年开发风电机组超170台 人员从6人增至46人[6] - 国家能源集团 华电集团 华能集团 三峡集团 中国绿发投资集团 青海水利水电集团等能源巨头纷纷布局风光项目[6] - 2024年冷湖常住人口增至321户573人[7] 项目规模与技术挑战 - 中广核新能源项目包括28万千瓦风光电站和50万千瓦风电项目 分别距镇中心25公里和120公里[8] - 当地年平均气温4摄氏度 最低零下34摄氏度 冬季长达8个月 土壤盐晶含量超80% 年风沙天数180多天[8] - 采用抗冻液压油 加热装置和防尘涂层应对极端环境 风机叶片运输需穿越2000公里无人区[10] 项目运营与产出效益 - 2024年12月30日中广核冷湖广竣风电场全容量并网发电 年发电量超15亿千瓦时[12] - 每年可提供清洁电能15.4亿千瓦时 等效减少标煤消耗46.3万吨 减排二氧化碳124.6万吨[12] - 电力可满足50万户家庭年用电需求或10万辆电动汽车年行驶用电量[12] 基础设施与产业协同发展 - 新能源项目带动公路 酒店餐饮等配套设施完善 镇上酒店餐馆如雨后春笋涌现[15] - 公路条件改善后设备运输卡车频繁往来 同时吸引自驾游客[16] - 黑独山景区游客众多 旺季酒店价格飙升至五六百元 较西宁同档次酒店高出一倍[19] 人员结构与生活条件 - 风电场19名员工生活用品从甘肃敦煌采购 往返需14小时 每吨水价近100元[13] - 员工平均年龄约28岁 主要来自甘肃 青海 陕西 河南等地 通勤休假制度针对长途耗时进行优化[15] - 项目地无导航定位 无绿植 通过塑料绿植和盆栽改善环境[13]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25/08/18~25/08/22):7月全国用电量首超万亿度,全球燃气供需偏宽松-2025082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5 07:3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电力行业推荐关注水电、绿电、核电、火电、电源装备及气电等细分领域 [4] - 天然气行业推荐关注城燃企业及天然气贸易商 [4] - 环保行业推荐关注高股息标的及特定环保企业 [4] - 热电联产及高股息领域推荐关注物产环能等 [4] 报告核心观点 - 7月全国用电量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达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城乡居民用电贡献主要增量 [4][7] - 高温天气及新兴场景如算力中心、智能工厂推动用电需求增长 [4][8] - 全球天然气供需偏宽松,美国气价下跌,欧洲气价因地缘冲突反弹 [4][16] - 农林生物质CCER方法学出台,有望提升相关项目收益 [4] 电力行业分析 - 7月全社会用电量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城乡居民用电量203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0% [7] - 1-7月累计用电量586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用电量374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8% [7][11] - 城乡居民用电增量占总增量的38%,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贡献33%和25% [8] - 推荐关注水电、绿电、核电、火电、电源装备及气电等领域具体公司 [4][14][15] 天然气市场分析 - 美国Henry Hub现货价格2.76美元/百万英热,周跌幅7.19%;欧洲TTF现货价格33.10欧元/兆瓦时,周涨幅8.17% [16][17] - 东北亚LNG现货价格11.40美元/百万英热,周跌幅2.15%;中国LNG出厂价4099元/吨,周跌幅1.75% [16][17] - 欧洲天然气库存832.59太瓦时,占库存容量73.26%,低于五年均值 [26][39] - 推荐关注城燃企业和天然气贸易商 [4][41] 环保及新兴领域 - 农林生物质CCER方法学征求意见稿发布,有望提升项目收益 [4] - 推荐关注高股息环保标的及特定环保企业 [4] - 热电联产及高股息领域推荐物产环能 [4] - 氢能及低温环节推荐关注中泰股份、冰轮环境等 [4]
中国广核:公司当前共管理28台在运机组及20台在建机组,均为沿海核电机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07:36
核电布局现状 - 中国目前以建设沿海核电为主 [2] - 公司共管理28台在运核电机组及20台在建机组 均为沿海核电机组 [2] - 在建项目以三代"华龙一号"技术为主 [2] 技术研发进展 - 公司持续推进先进核能技术研发 [2] - 研发方向为核电行业发展做出贡献 [2]
申万公用环保周报:7月全国用电量首超万亿度,全球燃气供需偏宽松-20250825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5 05:57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对行业评级为"看好" [1] 核心观点 - 7月全国用电量达102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6%,首次突破万亿千瓦时大关,城乡居民用电增量占总增量38% [5][10] - 全球天然气供需偏宽松,美国Henry Hub现货价格周跌7.19%至$2.76/mmBtu,欧洲TTF现货价格周涨8.17%至€33.10/MWh [5][19] - 农林生物质CCER方法学出台,预计显著提升相关项目收益 [5] 电力行业分析 - 7月用电结构:第一产业170亿千瓦时(+20.2%),第二产业5936亿千瓦时(+4.7%),第三产业2081亿千瓦时(+10.7%),城乡居民2039亿千瓦时(+18.0%)[10] - 1-7月累计用电58633亿千瓦时(+4.5%),第二产业贡献增量占比40% [10][14] - 高温天气推动用电需求,7月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1.3℃,为1961年以来最热7月 [5][11] - 推荐关注水电(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长江电力)、绿电(新天绿色能源、龙源电力等)、核电(中国核电、中国广核)、火电(华电国际、建投能源)及电源装备(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5][17] 燃气行业分析 - 美国天然气产量维持历史高位,8月产量达1084亿立方英尺/日,库存较五年均值高5.8% [22][23] - 欧洲库存水平为73.26%,相当于五年均值的91.5%,地缘冲突导致价格波动 [28][31] - 东北亚LNG现货价格周跌2.15%至$11.40/mmBtu,中国LNG出厂价周跌1.75%至4099元/吨 [5][19][41] - 推荐关注城燃企业(昆仑能源、新奥能源等)和天然气贸易商(新奥股份、九丰能源等)[5][45] 环保与新兴领域 - 农林生物质发电项目受益CCER方法学,建议关注长青集团及光大绿色环保 [5] - 推荐环保高股息标的(光大环境、洪城环境等)、SAF相关企业(嘉澳环保、海新能科)及氢能制氢环节(华光环能)[5]
中国广核集团董事长杨长利拜会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10:37
公司战略合作 - 中国广核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率队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李邑飞及自治区主席张雨浦在银川会面 双方就深化新能源、氢能等领域合作进行深入交流 [1] - 宁夏自治区希望公司充分发挥产业、技术、人才、资金等优势 持续加大在宁夏投资 创新合作模式并拓宽领域 [1] 行业政策导向 - 发展清洁能源被明确为国家重大战略 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必由之路 [1] - 公司作为清洁能源领域大型央企 为国家和地方电力结构转型及能源电力供应保障作出重要贡献 [1] 区域经济合作 - 宁夏自治区对公司多年来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感谢 [1] - 双方计划争取落地更多合作项目 实现互利共赢 为美丽新宁夏建设增添动力 [1]
中广核电力(01816.HK)获中信证券资管增持1044.6万股
格隆汇· 2025-08-21 23:10
股权变动 -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2025年8月20日以每股均价3.1547港元增持中广核电力1044.6万股H股 [1] - 本次增持涉及资金约3295.4万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13.50069亿股 持股比例由11.99%提升至12.09% [1][2] 股东持仓 -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场内交易增持1044.6万股 [1][2] - 增持后最新持股数量为13.50069亿股 [1][2] - 持股比例增加0.1个百分点至12.09% [1][2]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增持中广核电力1044.6万股 每股作价约3.15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8-21 12:03
公司持股变动 - 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于8月20日增持中广核电力1044.6万股 [1] - 增持每股作价3.1547港元 总金额约3295.4万港元 [1] - 增持后持股数量达1.35亿股 持股比例升至12.0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