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特能源(01799)
icon
搜索文档
新特能源(01799)附属拟1.368亿元收购盱眙高传100%股权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14:13
股权交易 - 新疆新能源以人民币1.368亿元收购控股股东特变电工持有的盱眙高传100%股权 [1] - 新疆新能源为公司非全资附属公司 公司持有其91.26%权益 [1] - 收购完成后盱眙高传财务业绩将纳入集团财务报表综合入账 [1] 业务概况 - 新疆新能源主营业务包括风能和光伏资源开发建设运营 以及逆变器、柔性直流换流阀、静态无功补偿装置的研发制造销售 [1] - 盱眙高传主要从事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及电气电控设备销售 [1] - 目标公司主营业务属于公司新能源电站运营板块业务范畴 [1] 交易背景与影响 - 2023年因盱眙项目存在用地瑕疵 为推进A股发行上市 公司将该项目暂时剥离至特变电工 [1] - 截至公告日用地瑕疵已整改完毕 [1] - 收购有助于进一步扩大集团新能源电站运营业务规模 提升整体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1]
新特能源(01799.HK)附属拟1.37亿元收购盱眙高传100%股权
格隆汇· 2025-09-26 14:12
交易概述 - 新特能源非全资附属公司新疆新能源以人民币1.37亿元收购控股股东特变电工全资持有的盱眙高传100%股权 [1] - 交易完成后盱眙高传将成为新特能源附属公司 其财务业绩将纳入集团财务报表合并范围 [1] 标的公司情况 - 盱眙高传主营业务为风力发电、风力发电设备及电气电控设备销售 [1] - 该公司原由特变电工全资持有 2023年因用地瑕疵问题为推进A股上市曾被暂时剥离 [1] - 截至公告日用地瑕疵问题已整改完毕 [1] 战略影响 - 此次收购有助于进一步扩大新特能源新能源电站运营业务规模 [1] - 交易将提升集团整体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1] - 标的公司主营业务符合公司新能源电站运营板块业务范畴 [1]
新特能源附属拟1.368亿元收购盱眙高传100%股权
智通财经· 2025-09-26 14:10
核心交易 - 新特能源控股股东特变电工将盱眙高传100%股权转让给子公司新疆新能源 交易代价为1.368亿元人民币 [1] - 新疆新能源为新特能源非全资附属公司 持股比例为91.26% [1] 业务范畴 - 新疆新能源主营风能及光伏资源开发建设运营 同时涉及逆变器、柔性直流换流阀等设备研发制造销售 [1] - 盱眙高传主要从事风力发电及相关电气设备销售业务 [1] 交易背景与影响 - 盱眙项目2023年因用地瑕疵问题为推进A股上市暂剥离至特变电工 目前用地瑕疵已整改完毕 [1] - 收购完成后盱眙高财务业绩将纳入集团合并报表 有助于扩大新能源电站运营规模并提升整体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1]
新特能源(01799) - 关连交易 - 收购目标公司股权
2025-09-26 14:03
交易信息 - 2025年9月26日新疆新能源与特变电工签署协议,1.368亿元收购盱眙高传100%股权[3] - 特变电工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约66.61%股本,交易为关联交易,最高百分比率超0.1%低于5%[4] - 新疆新能源2025年9月30日前付60%,完成变更后不晚于10月30日付40%[6] 财务数据 - 2025年6月30日盱眙高传资产总值约8.24179亿元,净资产约1.367834亿元[13] - 盱眙高传2023年除税及扣非前净利润83.57万元,2024年为1460.31万元[13] - 盱眙高传2023年除税及扣非后净利润363.64万元,2024年为1034.29万元[13] 项目情况 - 盱眙项目为80MW风力发电项目,1期8MW于2019年1月并网,2期72MW于2020年12月30日并网,运行期20年[25][40] - 盱眙项目年理论和上网发电量均为183,920.00MWh,年等效满负荷小时数2,299.00h[42] - 未来年均小时数预测2,284.57小时,综合限电损失率5%,结算电量173,627,320.00千瓦 时/年[42] 评估相关 - 以2025年6月30日为基准日,采用收益法和市场法,不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32] - 采用DCF模型,收益口径为股权自由现金流,折现率用CAPM模型[37] - 目标公司估值13,680万元[42] 其他 - A股发行上市于2024年12月终止[21] - 2023年4月28日新疆新能源曾1.387亿元出售盱眙高传股权给特变电工[22]
新特能源(01799)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6 10:14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7310.83百万元,净亏损人民币307.36百万元[23]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亏损人民币256.29百万元,较上年同期净亏损人民币887.02百万元减亏[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入7310.83百万元,同比下降37.74%[37] - 毛利为人民币668.52百万元,同比下降48.30%,毛利率为9.14%,同比下降1.87个百分点[42] - 归母净亏损人民币256.29百万元,同比减亏人民币630.73百万元[49] - 营业总收入从117.43亿元人民币降至73.1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7.8%[148] - 营业利润为-2.53亿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9.54亿元人民币亏损大幅收窄[148] - 公司合并净利润亏损3.07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亏损8.48亿元收窄63.7%[150]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亏损2.56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8.87亿元收窄71.1%[150] - 合并利润总额亏损2.35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9.41亿元大幅收窄75.0%[150] - 母公司营业收入12.26亿元,较去年同期21.70亿元下降43.5%[152] - 母公司净利润1.51亿元,较去年同期16.59亿元下降90.9%[155] - 基本每股收益-0.1792元/股,较去年同期-0.6203元改善71.1%[151] - 其他综合收益税后净额3129万元,较去年同期51万元大幅增长6002.9%[150] - 综合收益总额同比下降89.5%至1.7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6.59亿元人民币)[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总成本6642.31百万元,同比下降36.44%[39] - 多晶硅板块成本2011.85百万元,同比下降68.18%[39] - 电气设备板块成本1228.07百万元,同比上升64.31%[40] - 营业总成本从117.32亿元人民币降至78.21亿元人民币,下降33.3%[148] - 母公司营业成本10.55亿元,较去年同期19.80亿元下降46.7%[152] - 研发费用1019万元,较去年同期2343万元下降56.5%[152] - 支付职工现金同比下降5.0%至10.9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49亿元人民币)[159] - 税费支付同比增长47.9%至8.62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83亿元人民币)[159]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多晶硅板块收入978.72百万元,同比下降83.32%[37] - 风能光伏电站建设板块收入3340.56百万元,同比增长4.18%[37] - 风能光伏电站运营板块收入1305.87百万元,同比增长5.17%[38] - 电气设备板块收入1463.78百万元,同比增长36.98%[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多晶硅产量3.36万吨,同比下降约77%[26] - 公司多晶硅在产产能单位生产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约18%[26] - 公司完成并确认收入的光伏及风电建设项目装机约1.35GW[27] - 公司已实现并网发电的运营电站项目超过4GW,上网电量较上年同期增长约17%[28] - 公司多晶硅单位综合电耗较2024年末下降约7%[31] - 公司央企大客户逆变器实现入围率约70%[2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多晶硅生产通过工艺优化降低电单耗和硅氯单耗及辅材消耗实现降本增效[81] - 推动数字化自动工厂建设提升生产平稳性和人均效能[81] - 深化供应链集约化采购与大宗物资择机采购策略[81] - 运用工业硅和多晶硅期货套期保值实现降本增效及保值增值[81] - 加大沙戈荒大基地项目开发力度深化光储一体化等新兴项目[82] - 运用人工智能提升电力市场分析及预测精准度赋能交易能力[82] - 优化长期电力交易现货交易绿电交易及碳资产交易策略提升电站运营收益[82] - 持续提升生产自动化率实现生产人均效能和质量一致性提升[82] - 多晶硅技术聚焦优化精馏提纯提升冷氢化效率实现产品质量提升[84] - 面临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光伏行业经历较长时间亏损落后产能加速出清[86] - 公司通过建立专业团队加强新能源项目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管控[90] - 公司采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发电预测精度并设计多元化电力交易策略[90]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公司A股上市计划已于2024年12月终止,原拟发行不超过300,000,000股A股[6] - 公司H股股份过户处为香港中央证券登记有限公司,股份代号1799[5] - 公司2022年员工持股计划已于最后实际可行日期(2025年9月19日)终止[8] - 公司控股股东特变电工持有天津三阳丝路商业保理有限公司100%股权[8] - 公司董事孔营女士于2025年3月14日辞任执行董事职务[4] - 公司监事曹欢先生于2025年2月14日被免任,王术峰先生同日获委任[4] - 公司执行董事黄芬女士于2025年4月29日获委任[4] - 公司核数师为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5] - 公司持股91.26%的附属公司为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2] - 控股股东特变电工直接及间接持有公司66.61%股权[12] - 新疆特变直接及间接拥有公司6.07%股权[12] - 公司持有新疆准东特变能源有限责任公司49%权益[14] - 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为1,430,000,000股,其中内资股占73.69%共1,053,829,244股,H股占26.31%共376,170,756股[104] - 董事会建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06] - 公司确认报告期内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不低于已发行股份25%[105] - 报告期内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期末未持有库存股份[107][108] - 公司委任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计委员会,其中谭国明任主席[101] - 员工持股计划授予500名参与人员总计2994万股内资股,授予价格每股13.73元人民币[115][117][121] - 员工持股计划标的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加权平均数2.09%,占内资股总数加权平均数2.84%[112] - 特变电工以人民币41736.36万元受让持股平台持有的全部内资股股份[110][121] - 标的股份公允价值于授予日为每股20.29元人民币[121] - 董事张新通过所控制法团持有本公司8675.9908万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本6.07%[122] - 董事张新持有特变电工58107.7428万股股份,占其总股本11.50%[122] - 员工持股计划锁定期为授予日至A股上市后36个月,特殊情形下为授予日起满3年[120][121] - 董事会于2025年4月20日终止员工持股计划[110][121] - 496名中高层及核心人员合计获授2851万股内资股[117] - 曹欢于2025年2月14日起不再担任职工代表监事职务[121]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5,052,792,571股,其中内资股1,430,000,000股[125] - 张新先生通过控制法团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07%[125] - 控股股东特变电工合计持有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6.61%,包括内资股951,226,161股(占类别股份90.26%)及H股1,223,200股(占类别股份0.33%)[125][126] - 新疆特变直接持有公司内资股83,863,108股(占类别股份7.96%),通过附属公司持有2,896,800股(占类别股份0.27%),合计持股占公司股本总额6.07%[126] - 上海宁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投资经理持有H股53,154,400股,占H股总数14.13%,占公司股本总额3.72%[126] - 特变电工(香港)有限公司作为特变电工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公司H股1,223,200股[127] - 新疆远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作为新疆特变全资附属公司持有公司内资股2,896,800股[128] - 高级管理人员变动包括总会计师郑伟杰辞任(2025年3月7日生效),执行董事孔营辞任(2025年3月14日生效)[13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856.53百万元,上年同期为净流入人民币775.16百万元[51] - 投资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2,311.86百万元,同比下降60.35%[52] - 筹资现金流量净流入人民币6,145.51百万元,同比上升556.43%[5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人民币8,479.53百万元,较期初增加54.33%[56] - 资本负债比率37.31%,较期初30.55%上升6.76个百分点[56] - 存货周转率1.45次,同比下降69.41%,周转天数124.01天[56] - 投资实现收益人民币422.20百万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7.56百万元[47] - 资本支出共计人民币3,277.48百万元用于购建长期资产[5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转负为-8.57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7.75亿元人民币)[159] - 销售商品收到现金同比下降27.6%至92.68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8.04亿元人民币)[159]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达113.96亿元人民币,其中购建长期资产支出32.77亿元人民币[161] - 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61.46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9.36亿元人民币)[161]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增长至84.80亿元人民币(期初:54.95亿元人民币)[161] - 吸收投资收到现金18.43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5.70亿元人民币)[161] - 母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3.38亿元人民币[163]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163亿元,同比无变化[164]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433亿元,同比无变化[16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3.966亿元,较期初7.071亿元减少43.9%[164]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8168.06亿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8384.84亿元人民币,增长2.65%[137][140] - 货币资金从116.63亿元人民币增至119.57亿元人民币,增长2.52%[137] - 应收账款从50.58亿元人民币增至55.45亿元人民币,增长9.62%[137] - 预付款项从5.06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1.41亿元人民币,增长323.11%[137] - 长期股权投资从8.73亿元人民币增至26.54亿元人民币,增长204.01%[137] - 在建工程从51.24亿元人民币增至60.13亿元人民币,增长17.33%[137] - 短期借款从6.10亿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3.32亿元人民币,增长282.25%[139] - 应付票据从75.70亿元人民币降至52.43亿元人民币,减少30.73%[139] - 未分配利润从206.42亿元人民币略降至203.85亿元人民币,减少1.25%[140] - 少数股东权益从25.00亿元人民币增至44.11亿元人民币,增长76.42%[14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的290.4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81.15亿元人民币,减少9.34亿元人民币(3.2%)[142][146] - 货币资金大幅减少至7.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19.22亿元人民币下降60.9%[142] - 应收账款显著增加至12.6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79亿元人民币增长162.9%[142] - 其他应收款从37.87亿元人民币降至15.95亿元人民币,减少21.92亿元人民币(57.9%)[142] - 长期股权投资从180.86亿元人民币增至197.29亿元人民币,增加16.42亿元人民币(9.1%)[142] - 未分配利润从86.39亿元人民币增至87.90亿元人民币,增加1.51亿元人民币(1.7%)[146] - 归属于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为325.933亿元,较期初363.41亿元减少10.3%[167] - 少数股东权益为25.004亿元,较期初48.188亿元减少48.1%[167] - 股东权益合计为352.937亿元,较期初412.319亿元减少14.4%[167] - 未分配利润为206.416亿元,较期初245.465亿元减少15.9%[167] - 其他综合收益为-1.353亿元,较期初-0.0405亿元大幅下降[167] - 专项储备为0.412亿元,较期初0.217亿元增长89.7%[167] - 本期股东投入普通股19.612亿元[165]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14.3亿元人民币[169][172] - 资本公积从91.75亿元增至92.81亿元,增加1.05亿元[172][169] - 其他综合收益从-1.29亿元改善至-1.06亿元,增加2366万元[169][172] - 专项储备从128.84万元增至895.15万元,增加766万元[169] - 未分配利润从86.39亿元增至87.90亿元,增加15.13亿元[169] - 股东权益合计从202.02亿元增至203.85亿元,增长1.83亿元[169] - 2025年上半年综合收益总额为1.75亿元[169] - 专项储备本年提取984.57万元,使用218.26万元[169] - 2024年度资本公积增加1.06亿元[172] 行业和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中国风能及光伏累计装机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16] - 国家能源局计划2025年全国发电总装机达到36亿千瓦以上[18] - 2025年目标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亿千瓦以上[18] - 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60%左右[18] - 2025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18] - 2025年目标发电量达到10.6万亿千瓦时左右[18] - 全球电力需求预计在2025-2027年间年均增长接近3.9%,其中中国将高达6%[76] - 可再生能源预计将满足同期全球电力需求增量的95%,其中光伏和风电分别贡献约50%和33%[76] - 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预计接近10.5TW,其中光伏累计装机预计达到6.3-6.75TW,风电累计装机预计达到约2.1TW[76] - 国家发改委2025年1月发布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通知,以2025年6月1日为节点实施价格结算机制改革[90] - 新能源电价改革将使发电项目从"保量保价"转变为"市场竞价"模式[90]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注册地位于中国新疆乌鲁木齐市甘泉堡经济技术开发区众欣街2249号[5] - 公司投资者联络电话为86 991-3665888,电子邮箱为ir@xinteenergy.com[5] - 公司于2025年2月完成收购准东能源49%股权,代价为人民币150,772.58万元[71]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6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后无重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73] - 公司除日常业务外无重大投资或购入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69] - 公司除日常业务中的风能、光伏电站项目投资外无其他重大投资[70] - 公司除日常业务中的风能、光伏电站项目股权转让外无其他重大收购及出售[68] - 公司流动资金的信用风险较低,因存放在信用评级较高的银行及集团财务公司[62] - 公司累计获得国内授权专利899件,国际专利2件[33] - 公司参与制定标准185项,其中国际标准6项[33] - 公司员工总数7,614名,报告期内支付薪酬总额人民币109,157万元[130][131] - 公司报告期内未涉及任何重大诉讼或仲裁[132] - 公司审计委员会已审阅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公告及未经审计中期财务报告[102] - 母公司投资收入8.38亿元,较去年同期180.94亿元大幅下降95.4%[152]
国元国际:强政策预期支撑 短期多晶硅价格以稳为主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8:03
行业供需状况 - 多晶硅供应总体稳定 9月国内排产预计13万吨左右 目前对比下游需求仍然过剩 [1] - 多晶硅持续超过40万吨的高位库存 在供需仍然过剩形势下仍有小幅累积趋势 [2] - 行业龙头计划在节后对川、滇基地进行停产或减产 部分地区产能检修或降开工率 10月排产预计将下行 [1] 价格走势分析 - 短期价格以稳为主 生产商报价与实际市场成交价出现分化 [2] - 市场博弈情绪进一步增强 硅料厂商极力挺价 [2] - 预期短期价格将高位持稳 基于目前市场主流签单减少 [2] 企业运营状况 - 在产多晶硅企业数量维持在10家 整体开工率保持相对低位 [1] - 市场需求不振 供应持续过剩 高库存累积 [2] - 下游龙头企业前期已大量囤货 当前主要策略是优先消耗自身库存 [1] 政策与行业展望 - 后续走势取决于需求改善及四季度供给端减产政策的有效实施 [1] - 行业自律减产叠加国家"反内卷"强政策预期支撑 [2] - 初步判断2026年行业有望回归正常盈利 头部公司技术成本能耗优势显著将成为产能出清后的受益者 [1]
港股异动 | 光伏股尾盘跌幅扩大 机制电价竞价结果出台 机构称四季度光伏装机量或将大幅减速
智通财经网· 2025-09-26 07:37
光伏股市场表现 - 彩虹新能源股价下跌5.16%至2.39港元 [1] - 新特能源股价下跌3.73%至7.99港元 [1] - 福莱特玻璃股价下跌3.36%至11.23港元 [1] - 信义光能股价下跌2.63%至3.33港元 [1] 政策与市场机制 - 山东省2025年新能源竞价结果显示光伏入选电量12.48亿千瓦时 [1] - 光伏中标电价为0.225元/千瓦时 [1] - 光伏电价市场化改革推进 反内卷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 [1] 行业供需分析 - 8月多晶硅产量回升至13万吨以上 9月高产量预计维持 [1] - 1-5月光伏装机累计增速达150% [1] - 6月国内光伏装机量仅14GW 7月装机量进一步下降 [1] - 四季度光伏装机量或大幅减速 [1] - 多晶硅后续需求存在走弱风险 [1]
多晶硅价格或成为反内卷效果风向标,静待后续事件催化
2025-09-26 02:29
**行业与公司** * 行业聚焦于光伏产业链,特别是多晶硅制造环节,并延伸至下游硅片、电池、组件及储能领域 [1][3][14] * 涉及的多晶硅企业包括通威、大全、协鑫、新特能源等,下游企业包括TCL中环、晶澳科技、阿特斯、天河光能等,储能企业包括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海博思创等 [14][15] **核心观点与论据** * **政策驱动供给侧改革**:新能耗标准大幅收紧,按技术路线差异化设定限额,棒状硅一二三级能耗限额分别为5/5.5/6.4吨标煤,颗粒硅为3.6/4/5吨标煤,预计将导致多晶硅有效产能减少30%至240万吨/年,无法达标企业面临整改或关停 [1][3] * **价格呈现两极分化与上涨趋势**:市场成交价低于5.2万元/吨的资源紧俏,高于5.3万元/吨的接受度有限,9月企业报价进一步上调,棒状硅至5.5万元/吨,颗粒硅至4.9万元/吨 [1][4][8] * **反内卷政策决心增强**:引入惩罚机制,明确低于成本倾销属不正当行为,产业内部强化价格反馈,多晶硅价格应声上涨,企业因亏损期拉长而更积极参与 [5][10] * **成本与盈利承压但存修复空间**:多晶硅含税均价约5万元/吨,不含税现金成本约2.7万元/吨,单吨净利可达7000元,但行业开工率低于70%推高单位折旧成本,影响盈亏平衡,价格仍有上升潜力 [1][6][11] * **下游盈利修复逻辑清晰**:多晶硅反内卷成功将带动下游盈利修复,防范下游内卷竞争,供需平衡使下游竞争受限,超额盈利来源于供应链保障、技术领先、管理水平及高溢价市场 [2][12] * **库存与减产预期**:下游补库基本结束,多晶硅厂商库存波动放缓,枯水期水电减产预期可能推动10月供应收缩 [4] **其他重要内容** * **行业挑战**:行业整体开工率低于70%,固定成本摊销压力大,部分厂商如大全、协鑫自去年二季度以来持续亏损,盈利压力显著 [11] * **企业应对与估值**:企业未放弃技术研发与管理优化,深耕高毛利市场,板块估值处于相对合理状态(PB法),业绩回正关键看多晶硅价格传导至报表端,预计三季度减亏 [13]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多晶硅料和光伏玻璃环节(通威、大全、协鑫、信义光能),技术进步环节(福斯特、聚合材料、爱旭、隆基),下游盈利修复环节(TCL中环、晶澳、阿特斯),及储能环节(阳光电源、德业股份、海博思创) [14][15]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早盘跌0.97% 光伏板块集体走低
智通财经网· 2025-09-23 04:05
港股市场整体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0.97%或254点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2.2% 早盘成交额1652亿港元 [1] 钴行业供应变动 - 刚果金延长钴出口禁令 力勤资源股价上涨超过8.9% [1] 人工智能合作概念 - 云智汇科技因与优必选潜在合作股价再度大涨79% [1] 娱乐IP合作进展 - 凯知乐国际与宝可梦IP达成合作进军集换式卡牌赛道 盘中涨幅超过12% [1] 广告技术业务增长 - 汇量科技智能出价产品带来快速增长 股价上涨近4.76%创新高 机构看好公司成长空间 [1] 企业回购计划 - 山高控股宣布最多1亿美元回购计划 业务营运维持正常 股价再涨超14% [1] 股权投资动态 - 大众公用参股深创投 摩尔线程科创板IPO将上会 股价再涨6.6% [1] 黄金行业资本运作 - 大唐黄金配股筹资超2.7亿港元 万国黄金集团实控人将成为第二大股东 早盘涨幅超20% [1] 电信股持股结构调整 - 香港宽频控股股东中移香港拟配售现有股份 公司将尽快满足公众持股量要求 股价反弹逾17% [1] 光伏行业供需状况 - 多晶硅价格水平过高 行业供需关系未明显改善 光伏股集体走低:新特能源跌4.18% 福莱特玻璃跌4% 信义光能跌2.6% 信义能源跌3% [1] 航空运输需求变化 - 暑运公商需求意外走弱 机构关注公商恢复持续性及反内卷 航空股集体下跌:南方航空跌4.93% 中国国航跌3.98% 东方航空跌2.27% [2]
光伏股集体走低 机构指国内多晶硅价格水平过高 行业供需关系尚未明显改善
智通财经· 2025-09-23 03:16
光伏板块股价表现 - 新特能源股价下跌4.18%至7.79港元 [1] - 福莱特玻璃股价下跌3.86%至10.96港元 [1] - 信义光能股价下跌2.1%至3.27港元 [1] - 信义能源股价下跌2.34%至1.25港元 [1] 多晶硅价格变动 - 7月至8月国内多晶硅价格上涨约40% [1] - 9月企业指引进一步调升价格以弥补生产配额管控与收购产能产生的额外成本 [1] 行业价格预期与成本分析 - 市场已计入每公斤60元人民币的多晶硅价格 [1] - 一线企业成本降低速度加快 [1] - 当前价格水平被认为过高 [1] 行业经营状况 - 光伏行业上半年经历抢装及三季度挺价后经营压力有所缓解 [1] - 行业债务压力仍然较大 [1] - 供需关系尚未明显改善 [1] 反内卷政策进展 - 反内卷政策推动上游价格上调 [1] - 各部委、协会及企业共同努力推动反内卷方案 [1] - 部分环节的反内卷方案逐渐明晰 [1] - 行业仍看好反内卷的持续推进及板块弹性 [1] 需求前景评估 - 行业需求前景疲弱 [1] - 反内卷必要性依旧存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