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君安国际(01788)

搜索文档
稳定币概念港股涨幅扩大 国泰君安国际涨20%
快讯· 2025-07-04 02:56
稳定币概念港股表现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HK)股价单日涨幅达20% [1] - 多点数智(025860 HK)股价单日涨幅达19% [1] - 胜利证券(08540 HK)股价单日涨幅达7% [1] 行业热点 - 港股市场稳定币相关概念股集体呈现显著上涨趋势 [1]
港股券商股异动拉升,国泰君安国际(01788.HK)涨超15%,中国光大控股(00165.HK)涨超5%,弘业期货(03678.HK)、国联民生(01456.HK)纷纷拉升。
快讯· 2025-07-04 02:51
港股券商股异动拉升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 HK)股价涨幅超过15% [1] - 中国光大控股(00165 HK)股价涨幅超过5% [1] - 弘业期货(03678 HK)和国联民生(01456 HK)股价也出现拉升 [1]
前十家券商瓜分七成IPO,上半年投行格局生变;A股6月新开165万户,同比增长53% | 券商基金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04 01:51
IPO市场格局变化 - 上半年A股IPO受理项目共177个,38家券商参与,前十家券商占据七成IPO受理项目和八成IPO承销金额 [1] - 国泰海通合并后在IPO项目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中信证券暂失首位 [1] - 头部券商在A股IPO主导地位巩固,中小券商需寻求差异化发展 [1] A股新开户数据 - 6月A股新开户165万户,同比增长53%,环比增长5.84% [2] - 上半年累计新开1260万户,6月数据高于2024年6个月的月度数据 [2] - 4月因关税摩擦环比下降37.22%,5月环比回落,6月回升 [2] 稳定币市场动态 - 国泰君安国际升级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牌照推动稳定币概念股大涨 [3] - 华夏基金(香港)参与稳定币沙盒测试,涉及发行、支付、资产对接等环节 [3] - 部分基金子公司扩充虚拟资产业务人才,布局稳定币相关产品架构 [3] 基金公司自购行为 - 大成基金宣布自购旗下基金不低于1000万元,承诺持有至少1年 [4] - 自购行为基于对资本市场和公司投资管理能力的信心 [4]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3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03 14:05
恒生指数及南向资金交易情况 - 7月3日恒生指数下跌0 63%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1278 37亿港元 其中买入623 95亿港元 卖出654 42亿港元 净卖出30 47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473 19亿港元 净卖出11 81亿港元 港股通(沪)累计成交805 18亿港元 净卖出18 66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及资金流向 - 阿里巴巴-W成交额最高达116 60亿港元 净卖出32 26亿港元 股价下跌2 93% [1][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104 58亿港元 净买入2271 65万港元 股价下跌3 41% [1][2] - 国泰君安国际成交额50 65亿港元 净卖出2 04亿港元 股价上涨11 56% [1][2] - 美团-W净买入金额居首达9 87亿港元 股价下跌2 54% [1][2] - 中芯国际净买入4 78亿港元 股价下跌0 57% [1][2] - 信达生物净买入2 41亿港元 股价上涨6 68% [1][2] - 腾讯控股净卖出8 85亿港元 股价下跌0 10% [1][2] - 康方生物净卖出7 40亿港元 股价上涨14 33% [1][2] 连续资金流向统计 - 中芯国际连续10天净买入 合计净买入64 21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连续5天净买入 合计净买入20 24亿港元 [2] - 美团-W连续3天净买入 合计净买入17 0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连续净卖出合计234 10亿港元 [2] - 阿里巴巴-W连续净卖出合计63 08亿港元 [2] - 国泰君安国际连续净卖出合计3 98亿港元 [2] 其他活跃个股表现 - 多点数智成交额19 49亿港元 净买入6161 90万港元 股价上涨23 64% [2] - 建设银行成交额15 46亿港元 净买入5989 46万港元 股价持平 [2] - 三生制药成交额8 08亿港元 净买入769 90万港元 股价上涨3 71% [2] - 重庆钢铁股份成交额16 24亿港元 净买入5 57万港元 股价下跌23 26% [2] - 泡泡玛特成交额26 74亿港元 净卖出3 77亿港元 股价下跌3 33% [2]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7月3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11:02
沪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阿里巴巴-W(09988)以71.91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卖出20.60亿元 [1][2] - 小米集团-W(01810)以59.8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买入8.34亿元 [1][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以38.11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三,净卖出1.00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成交额29.22亿元,净卖出3.79亿元 [2] - 美团-W(03690)成交额26.89亿元,净买入7.44亿元 [2] - 多点数智(02586)成交额19.49亿元,净买入6161.90万元 [2] - 泡泡玛特(09992)成交额17.53亿元,净卖出2.26亿元 [2] - 重庆钢铁股份(01053)成交额16.24亿元,净买入5.57万元 [2] - 建设银行(00939)成交额15.46亿元,净买入5989.46万元 [2] - 康方生物(09926)成交额14.86亿元,净卖出3.85亿元 [2] 深港通(南向)成交情况 - 小米集团-W(01810)以44.70亿元成交额位居首位,净卖出8.11亿元 [1][2] - 阿里巴巴-W(09988)以44.68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二,净卖出11.66亿元 [1][2] - 腾讯控股(00700)以20.49亿元成交额排名第三,净卖出5.06亿元 [1][2] - 美团-W(03690)成交额16.72亿元,净买入2.43亿元 [2] - 康方生物(09926)成交额13.16亿元,净卖出3.55亿元 [2] - 国泰君安国际(01788)成交额12.54亿元,净卖出1.03亿元 [2] - 中芯国际(00981)成交额11.17亿元,净买入4.78亿元 [2] - 泡泡玛特(09992)成交额9.21亿元,净卖出1.51亿元 [2] - 信达生物(01801)成交额8.78亿元,净买入2.41亿元 [2] - 三生制药(01530)成交额8.08亿元,净买入769.90万元 [2]
北水动向|北水成交净卖出30.47亿 淘宝500亿补贴加码闪购 内资抛售阿里(09988)超32亿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07-03 09:56
港股通资金流向 - 7月3日北水成交净卖出30.47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卖出18.66亿港元,港股通(深)净卖出11.81亿港元 [1] - 北水净买入前三:美团-W(03690)、中芯国际(00981)、信达生物(01801) [1] - 北水净卖出前三:阿里巴巴-W(09988)、腾讯(00700)、国泰君安国际(01788) [1] 个股买卖数据 - 阿里巴巴-W买卖总额71.91亿港元,净流出20.60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买卖总额59.88亿港元,净流入8.34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买卖总额29.22亿港元,净流出3.79亿港元 [2] - 美团-W买卖总额26.89亿港元,净流入7.44亿港元 [2] - 多点数智买卖总额19.49亿港元,净流入6161.90万港元 [2]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17.53亿港元,净流出2.26亿港元 [2] 港股通(沪)活跃股 - 泡泡玛特买卖总额9.21亿港元,净流出1.51亿港元 [4] - 信达生物买卖总额8.78亿港元,净流入2.41亿港元 [4] - 三生制药买卖总额8.08亿港元,净流入769.90万港元 [4] 港股通(深)活跃股 - 美团-W获净买入9.87亿港元 [4]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4.78亿港元 [5] - 信达生物获净买入2.41亿港元 [5] - 三生制药获净买入769万港元 [5] - 多点数智获净买入6161万港元 [5] - 小米集团-W获净买入2271万港元 [6] - 建设银行获净买入5989万港元 [6] - 腾讯遭净卖出8.85亿港元 [6] - 国泰君安国际遭净卖出2.03亿港元 [6] 公司动态与行业消息 - 美团宣布未来三年投资建设1200家"浣熊食堂",助力餐饮商家外卖品质升级 [4] - 美政府取消对华EDA出口限制,三大芯片软件商恢复对华供货 [5] - 国家医保局与卫健委联合发布《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 [5] - 多点数智筹备在香港申请稳定币牌照,看好加密货币在Web3领域机遇 [5] - 小米SU7转单订单占比不足15%,优先解决国内交付,预计2027年考虑出口 [6] - 淘宝闪购未来12个月将投入500亿元补贴商家运营 [6]
事关稳定币,8月1日生效!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4:29
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发展 - 《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香港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目前正进行市场咨询 [1]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交易服务的香港中资券商,消息刺激股价创近10年新高 [1] - 香港证监会规定投资者只能在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买卖虚拟资产,截至6月30日有11家持牌平台,包括OSL和HashKey [4][5] 合规交易渠道与机构布局 - HashKey Exchange是香港最大持牌交易所,全球排名第17,2023年8月成为首家对散户开放的交易所 [6] - 42家机构升级1号牌可提供虚拟资产服务,包括39家券商、1家银行、1家资管和1家互联网公司 [6] - 投资者可通过券商开设综合账户间接接入持牌交易所系统,无需单独注册交易所账户 [6][7] - 胜利证券是香港虚拟资产券商第一梯队,2024年4月推出全港首个股币交易APP,加密货币交易额突破100亿港元 [12] 虚拟货币产品多元化 - 直接交易数字货币包括比特币、以太币和稳定币,可通过交易所或券商渠道进行 [15] - 香港市场有6只现货ETF和3只期货ETF,截至5月下旬现货ETF资产管理规模超38亿港元 [17][20] - 41家资管机构获批管理虚拟资产投资组合,允许投资超过10%于虚拟资产 [21] 稳定币市场动态 - 比特币2024年5月涨破11万美元创历史新高,总市值突破2.1万亿美元 [25]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8月1日生效,美国《GENIUS法案》有望8月前落地 [29] - 全球稳定币发行规模超2350亿美元,USDT市值超1500亿美元占市场份额近三分之二 [30] 香港政策与市场前景 - 香港证监会发布虚拟资产市场监管"A-S-P-I-Re"路线图,明确五大发展维度 [34] - 《香港数字资产发展政策宣言2.0》进一步明确监管框架,目标打造全球数字资产创新中心 [35] - 2024年香港数字资产规模达1120亿港元,预计2025年突破1500亿港元,年复合增长率35% [36]
港股通(沪)净买入12.79亿港元
证券时报· 2025-07-02 13:38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报收24221.41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渠道合计净买入50.36亿港元 [1] - 港股通全天成交金额达1289.67亿港元 [1] 沪市港股通交易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819.84亿港元,净买入12.79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额31.70亿港元居首,但净卖出7.88亿港元 [1] - 盈富基金净买入16.74亿港元居首,股价上涨0.49% [1] - 重庆钢铁股份成交29.29亿港元,净买入1.16亿港元,股价大涨91.11% [1][2] - 小米集团-W成交28.27亿港元,净卖出2.22亿港元 [1] 深市港股通交易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469.83亿港元,净买入37.57亿港元 [1] - 阿里巴巴-W成交24.07亿港元居首,但净卖出9.45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净买入6.51亿港元居首,股价上涨1.15% [2] - 腾讯控股成交15.89亿港元,净卖出2.59亿港元 [2] - 小米集团-W成交15.82亿港元,净卖出1.47亿港元 [2] 个股表现 - 重庆钢铁股份股价单日涨幅达91.11% [1][2] - 思派健康股价上涨8.62% [2] - 三生制药股价上涨2.54% [2] - 泡泡玛特股价下跌3.15% [2] - 中芯国际股价下跌2.57% [2]
南向资金今日成交活跃股名单(7月2日)
证券时报网· 2025-07-02 13:35
市场表现 - 7月2日恒生指数上涨0.62% [1] - 南向资金全天合计成交金额为1289.67亿港元,其中买入成交670.02亿港元,卖出成交619.66亿港元,合计净买入50.36亿港元 [1] - 港股通(深)累计成交金额469.83亿港元,净买入37.57亿港元;港股通(沪)累计成交金额819.84亿港元,净买入12.79亿港元 [1] 个股成交活跃度 - 阿里巴巴-W成交金额最高,达55.77亿港元,但净卖出17.34亿港元,股价下跌0.36% [1][2] - 小米集团-W成交额44.08亿港元,净卖出3.70亿港元 [1] - 重庆钢铁股份成交额37.21亿港元,股价大幅上涨91.11% [1][2] - 美团-W成交额29.76亿港元,净买入3.38亿港元,股价上涨0.56% [2] - 中芯国际成交额32.74亿港元,净买入3.18亿港元,但股价下跌2.57% [2] 资金流向连续性 - 中芯国际获连续9天净买入,合计净买入59.43亿港元 [2] - 信达生物连续4天净买入,合计净买入17.83亿港元 [2] - 腾讯控股、小米集团-W、阿里巴巴-W遭连续净卖出,合计净卖出金额分别为225.25亿港元、37.36亿港元、30.82亿港元 [2] 重点个股表现 - 盈富基金净买入额居首,达16.74亿港元,股价上涨0.49% [1] - 信达生物净买入6.51亿港元,股价上涨1.15% [1][2] - 泡泡玛特净买入1.23亿港元,但股价下跌3.15% [2] - 思派健康净买入8001.87万港元,股价上涨8.62% [2] - 建设银行净卖出8927.67万港元,股价上涨2.90% [2]
8月1日生效!稳定币引爆香港虚拟货币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13:14
香港虚拟资产监管政策 - 《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1日生效 香港金管局将开始接受牌照申请 [1] - 香港证监会按内地监管要求禁止持牌机构向中国境内居民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22] - 香港发布《政策宣言2 0》明确证监会为主要监管机构 金管局监督银行数字资产活动 [31] 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参与者 - 截至6月30日香港有11家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和42家升级1号牌的机构 [3][7] - HashKey Exchange是香港最大持牌交易所 全球排名第17 首家向散户开放 [5] - 胜利证券是香港虚拟资产券商第一梯队 2024年交易额突破100亿港元 [13] 虚拟资产交易渠道 - 投资者可通过持牌交易所直接开户或通过券商综合账户间接交易 [4][8] - 国泰君安国际成为首家可提供全方位虚拟资产服务的中资券商 [9] - 富途证券与HashKey合作 盈透证券与OSL合作已支持加密币交易 [14] 虚拟资产产品类型 - 直接交易比特币 以太币等主流数字货币 [16] - 香港上市6只现货ETF和3只期货ETF 总规模超38亿港元 [18][20] - 41家资管机构获批管理虚拟资产投资组合 [21] 稳定币市场发展 - 全球稳定币发行规模超2350亿美元 USDT市值占三分之二 [27] - 香港和美国率先推进稳定币立法 建立监管框架 [27] - Tether公司2024年净利润超130亿美元 超过花旗集团 [27] 香港虚拟资产市场前景 - 2024年香港数字资产规模达1120亿港元 预计2025年突破1500亿港元 [33] - 全球加密货币总市值3 26万亿美元 香港市场仍有发展空间 [34] - 香港推出"A-S-P-I-Re"路线图 推动代币化证券和合规DeFi发展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