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丽珠集团(01513)
icon
搜索文档
丽珠集团(000513) - 2025年7月24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7-25 01:04
投资者关系活动基本信息 - 活动类别为特定对象调研和现场参观 [2] -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丽珠集团董事会秘书等 5 位公司人员及 18 家参会投资机构 [2] - 活动时间为 7 月 24 日 9:30 - 11:00、13:30 - 15:00,地点在公司会议室,形式为现场调研及电话会议 [2] 重点研发项目进展 双靶点项目 - IL - 17A/F 项目 LZM012 靶向 IL - 17A/F,适应症覆盖中重度银屑病及强直性脊柱炎,已公布与司库奇尤单抗头对头的 III 期数据,疗效优效于对照组,已提交上市前沟通交流申请,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 III 期临床的 IL - 17A/F 抑制剂 [2] 小核酸项目 - 小核酸项目 LZHN2408 适应症为痛风伴高尿酸血症,6 月底获临床批件,目前 I 期临床入组顺利,临床前数据显示安全性好,有效性方面单次给药后降尿酸持续期长 [2][3] 抗凝药物项目 - 抗凝药物 H001 适应症为骨科大手术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II 期临床试验聚焦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已完成全部患者入组,具有靶点创新性、用药安全性和口服制剂支持等优势,II 期初步数据显示抗凝效果与依诺肝素相当,出血风险低于达比加群酯趋势 [3] 抗癫痫药物项目 - 抗癫痫药物 NS - 041 片为新一代 KCNQ2/3 激活剂,已完成癫痫适应症 I 期临床并启动 II 期研究,计划入组 280 余例,将在全国 20 余家医疗中心同步开展 [4] 抗感染药物项目 - 抗感染药物 SG1001 适应症为侵袭性真菌病,已完成 I 期临床,6 月合作方获 FDA 的 IND 批件,有望解决侵袭性曲霉菌感染耐药及一线治疗效果不佳难题 [5] 消化道药物项目 - 消化道药物 JP - 1366 片剂已完成 III 期临床试验并锁定数据库,初步数据验证疗效优势,近期将提交上市许可申请,注射剂产品正推进 I 期临床研究,有望填补国内 P - CAB 针剂市场空白 [5] 疫苗项目 - 新型四价流感重组蛋白疫苗预计 9 月份启动 I 期临床入组,通过新型佐剂显著提升免疫原性,对老年群体有更优保护率 [5] 精神药物项目 - 布瑞哌唑微球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针对国内长效剂型渗透率低现状,凭借更佳安全性有望满足市场对优质长效精神药物需求 [5] 问答环节要点 IL - 17A/F 项目相关 - LZM012 银屑病适应症 III 期临床研究按 1:1:1 分组接受三种治疗方案,第 12 周 PASI100 应答率 LZM012 组达 49.5%,司库奇尤单抗组为 40.2%;首次给药后第 4 周,LZM012 单次注射的 PASI75 应答率为 65.7%,高于司库奇尤单抗 4 次注射方案;至第 52 周,LZM012 320mg Q4W 方案 PASI100 应答率提升至 75.9%,LZM012 320mg Q8W 方案 PASI100 应答率 62.6%仍优于司库奇尤单抗 Q4W 方案 [5][6] - LZM012 整体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药物,未发现新不良反应症状,已完成银屑病 III 期临床试验头对头司库奇尤达优效,强直性脊柱炎 III 期临床进展顺利,后续将评估化脓性汗腺炎适应症开拓可能性,已与部分跨国药企展开海外授权接洽 [7] 小核酸技术平台相关 - 基于小核酸 GalNac 递送系统价值及丰富慢病领域产品布局战略考虑,去年启动小核酸技术平台建设,以痛风项目为先导,同步构建研发体系并启动生产线建设,核心竞争力体现在后端,构建药物开发闭环 [7][8] BD 项目相关 - 2024 年引进 6 个新药项目(含 5 个 1 类创新药),旨在巩固优势领域领先地位并搭建创新药管线,评估遵循注重与现有管线协同性、关注专利壁垒、分析全球在研格局、综合评估商业化潜力四大核心标准 [9] 海外授权相关 - BD 项目海外权益分两类,一是拥有产品全球开发及商业化权益,如小核酸项目 LZHN2408 有望推进 FDA 申报并探索海外授权;二是享有全球权益收益分成机制,部分项目已明确约定后续海外权益收益分配条款 [10] 收购越南 IMP 公司相关 - 收购越南 IMP 公司基于东南亚市场布局、生产能力整合、渠道协同三大战略考量,当地医药市场增长快、政策鼓励、注册门槛低,IMP 公司有欧盟标准生产线,医院覆盖率高、OTC 终端网络完善,将推进相关领域产品海外销售 [11] 研发效率提升相关 - 2024 年完成研发体系改革后,通过清晰研发布局战略、完善研发管理架构和模式、强化在研的“立项 - 评估调整”管理体系三大关键举措提升研发效率 [11]
丽珠集团(000513):LZM012的III期临床达到主要终点
新浪财经· 2025-07-24 08:33
丽珠集团LZM012 III期临床试验结果 - 公司重组抗IL-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LZM012)III期临床试验达到主要终点,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患者,已向CDE递交上市许可前沟通交流申请 [1] - 主要终点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为49.5%,非劣效且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的40.2% [1][2] - 次要终点第4周PASI 75应答率为65.7%,显著优于司库奇尤单抗的50.3%,显示LZM012起效速度快、安全性良好 [2] IL-17抑制剂市场竞争格局 - 海外已上市3款IL-17抑制剂:诺华司库奇尤单抗(2024年销售额61.4亿美元)、礼来依奇珠单抗(32.6亿美元)、UCB比奇珠单抗(6.3亿美元) [1] - 国内已有2款国产IL-17单抗获批:智翔金泰赛立奇单抗、恒瑞夫那奇珠单抗(2024年8月获批) [1] - 3款国产IL-17单抗处于申请上市阶段:三生国健SSGJ-608(2024年11月申报)、康方生物古莫奇单抗(2025年1月申报)、百奥泰司库奇尤单抗生物类似物(2025年2月申报) [1] IL-17A/F双靶点药物研发进展 - 全球仅2款IL-17A/F双靶点药物:UCB比奇珠单抗(2021年欧洲上市,2024年中国上市)、丽珠集团LZM012(III期临床) [2] - LZM012头对头试验显示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临床数据支持其差异化竞争优势 [2] 公司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亿元、25亿元、28亿元,业绩有望加速增长 [2] - 在研品种逐步进入收获阶段,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2]
丽珠集团(000513):IL-17A/F三期临床达到终点,头对头数据优效
中邮证券· 2025-07-24 03: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给予“买入”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7月22日公司公告重组抗人IL - 17A/F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研究终点,研究结果显示LZM012优效于司库奇尤单抗,起效更快且能让银屑病患者可持续提升获益,整体安全性良好 [3][4] - LZM012是中国首个、全球第二个完成III期临床的IL - 17A/F,具备先发优势,国内银屑病生物制剂渗透率有望提升,公司已就LZM012递交上市许可申请前的沟通交流申请,有望明年获批上市 [5] 公司基本情况 - 最新收盘价43.90元,总股本9.04亿股,流通股本5.84亿股,总市值397亿元,流通市值257亿元,周内最高价52元,最低价33.80元,资产负债率39.1%,市盈率19.60,第一大股东为香港中央结算(代理人)有限公司 [2] 盈利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812|12585|13531|14695| |增长率(%)|-4.97|6.54|7.51|8.60| |EBITDA(百万元)|3373.82|3736.78|4096.18|4428.77|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061.10|2371.56|2682.95|3045.74| |增长率(%)|5.50|15.06|13.13|13.52| |EPS(元/股)|2.28|2.62|2.97|3.37| |市盈率(P/E)|19.26|16.74|14.79|13.03| |市净率(P/B)|2.86|2.70|2.47|2.25| |EV/EBITDA|8.24|8.42|7.22|6.22|[9]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812、12585、13531、14695百万元,营业成本分别为4081、4280、4571、4990百万元等 [10] 成长能力 - 2024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 - 5.0%、6.5%、7.5%、8.6%,营业利润增长率分别为17.8%、8.0%、12.9%、13.3%等 [10] 获利能力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65.5%、66.0%、66.2%、66.0%,净利率分别为17.4%、18.8%、19.8%、20.7%等 [10] 偿债能力 - 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39.1%、36.2%、32.4%、28.9%,流动比率分别为2.15、2.35、2.64、2.91 [10] 营运能力 - 2024 - 2027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5.83、6.42、6.65、6.83,存货周转率分别为2.01、2.19、2.44、2.71等 [10] 每股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2.28、2.62、2.97、3.37元,每股净资产分别为15.33、16.24、17.79、19.55元 [10]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2304、2578、2916、3311百万元,折旧和摊销分别为627、874、831、706百万元等 [10]
近千亿银屑病市场“变天”?丽珠医药炸场,但真正对手却不是诺华?
钛媒体APP· 2025-07-24 02:14
核心观点 - 丽珠医药控股附属公司开发的LZM012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击败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验证了国产创新药的领跑潜力 [1] - LZM012是国内首个同时靶向IL-17A和IL-17F的双靶点生物制剂,通过差异化治疗机制实现疗效突破 [2] -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39亿元增长至2032年8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9.1% [5] 产品研发 - LZM012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达49.5%,显著高于司库奇尤单抗的40.2% [3] - 第4周PASI 75应答率LZM012为65.7%,司库奇尤单抗为50.3%,显示起效更快 [3] - 第52周PASI 100应答率LZM012 320mg Q4W和Q8W组分别达75.9%和62.6% [3] - 产品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 [4] 市场竞争 - 司库奇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60亿美元,但专利悬崖临近 [1][5] - 国内已有6款IL-17靶向药物上市,优时比的比奇珠单抗可能早于LZM012获批银屑病适应症 [5] - 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价格从2998元/支降至870元/支,埋下价格战伏笔 [6] 公司经营 - 2024年营收118.12亿元同比下降4.97%,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增长5.5% [7] - 2025Q1营收31.81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4.75% [7] - 2024年销售费用从35.98亿元降至32.55亿元,研发费用从13.35亿元降至10.33亿元 [7] - 消化道领域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1.6%,核心品种艾普拉唑市场份额萎缩 [7] 行业趋势 - 创新药行业呈现"跟跑-并跑-引领"发展路径 [1] - 药企需打通研发、生产、销售、支付全链条生态才能实现商业化成功 [9] - 差异化创新成为重新定义治疗标准的关键 [9]
丽珠集团银屑病新药临床战胜进口明星药
新浪财经· 2025-07-23 05:55
药物研发进展 - LZM012用于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治疗的III期临床试验成功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1] - LZM012是中国首个、全球范围内第二个完成III期临床阶段的IL-17A/F双靶点抑制剂 [1] - LZM012是中国银屑病治疗领域首个且唯一采用阳性药物对照的创新药临床研究 [1] - LZM012在III期研究中直接对标全球IL-17A靶点标杆药物司库奇尤单抗并击败了该药物 [1][8] - LZM012组第4周PASI 75应答率达65.7%,显著高于司库奇尤单抗对照组的50.3% [9][10] - LZM012组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为49.5%,显著高于司库奇尤单抗对照组的40.2% [11][12] 市场机会与竞争格局 - 国内银屑病市场规模约700亿元,现有治疗手段难以满足患者需求 [3] - 中国银屑病用药市场2022年为14.4亿美元(约103.32亿元),2030年有望达到99.4亿美元(约713.17亿元) [3] - 中国银屑病靶向药物销售占比:TNF-α靶点药物21%,IL类抑制剂24.5%,小分子抑制剂0.4% [3] - LZM012有望成为国内首款获批银屑病适应症的IL-17A/F双靶点抑制剂 [7] - IL-17A/F双靶点抑制剂被认为在同类产品中最有潜力,疗效优于IL-17A和IL-23p19 [7] - 司库奇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为61.41亿美元(约440.6亿元人民币) [1] 公司经营状况 - 2020-2024年公司营收分别为105.2亿元、120.64亿元、126.3亿元、124.3亿元、118.12亿元 [13] - 2020-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31亿元、19.52亿元、19.56亿元、18.98亿元和23.04亿元 [13] - 2024年化学制剂实现收入61.19亿元,占总营收的51.8% [15] - 化学制剂板块收入下滑主要受医保谈判降价和集采政策影响 [15]
丽珠集团(000513):公司信息更新报告:IL-17双靶头对头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持续推进
开源证券· 2025-07-23 02: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丽珠集团IL - 17A/F头对头III期数据优效差异化创新管线推进 看好中国首个IL - 17A/F双靶点抑制剂及其他创新药优势 维持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及“买入”评级[3] - 公司多元产品矩阵攻守兼备 差异化创新节奏加快 作为仿创pharma估值重塑代表之一 随着创新管线推进估值有望提升[4]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2025年7月22日当前股价43.90元 一年最高最低44.87/32.94元 总市值396.90亿元 流通市值256.52亿元 总股本9.04亿股 流通股本5.84亿股 近3个月换手率105.34% [1] 临床试验结果 - IL - 17A/F银屑病适应症对照司库奇尤单抗达III期主要终点 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LZM012为49.5% 对照组为40.2% 显示非劣效且优效 第4周PASI 75应答率LZM012为65.7% 对照组为50.3% 起效更快 第52周PASI 100应答率LZM012 320mg Q4W和320mg Q8W维持治疗组分别为75.9%和62.6% 安全性良好 常见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3] 产品管线进展 - 阿立哌唑微球2025年5月获批上市 期待打造10 - 20亿元以上重磅 [4] - 代谢领域司美格鲁肽Ⅱ型糖尿病适应症已申报上市 减重适应症预计2025年内完成Ⅲ期临床 [4] - IL - 17A/F预计2027年获批上市 [4] - 消化P - CAB产品JP - 1366和精神领域布瑞哌唑微球强化产品布局 [4] - 与佑嘉生物联合开发的新型siRNA药物YJH - 012于2025年6月获临床试验批准 [4]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430|11812|12247|12745|13392| |YOY(%)|-1.6|-5.0|3.7|4.1|5.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954|2061|2276|2521|2801| |YOY(%)|2.3|5.5|10.4|10.8|11.1| |毛利率(%)|64.1|65.5|62.9|63.2|63.1| |净利率(%)|15.3|19.5|19.5|20.5|21.8| |ROE(%)|12.9|15.5|14.7|14.8|15.0| |EPS(摊薄/元)|2.16|2.28|2.52|2.79|3.10| |P/E(倍)|20.3|19.3|17.4|15.7|14.2| |P/B(倍)|2.8|2.9|2.6|2.4|2.2|[6] 财务预测摘要 - 涵盖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数据 展示2023A - 2027E年各指标情况 如流动资产、营业收入、净利润等及相关比率[8]
“药”不能停!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放量上探3%,丽珠医药、康方生物齐刷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7-22 12:5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和恒生科技指数分别上涨0.54%和0.38%,创2022年以来新高 [1]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盘中涨幅超3%,收涨0.17%,成交额2.43亿元,环比增长47% [1] 创新药个股表现 - 丽珠医药领涨,盘中涨幅超15%,收涨9.37%,因其IL-17A/F单抗Ⅲ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 [4] - 更開医药、联邦制药、康方生物分别上涨7.86%、6.36%、4.63% [2] - 金斯瑞生物科技、华润医药、诺诚健华涨幅分别为3.65%、2.04%、1.43% [2] 创新药行业分析 - 西南证券认为创新药行业受益于BD出海、研发商业化推进及政策支持,建议关注BD、研发突破等催化因素 [2] - 国金证券指出创新药是当前投资主线,重点关注双/多抗药物和慢病药管线,以及半年报潜在超预期机会 [3] - 港股创新药板块总市值占比达40%,高于A股的24%,且港股上市条件更宽松,吸引优质创新药企业 [3] 指数与权重股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累计上涨58.95%,超额跑赢恒指和恒科指 [5] - 该指数前十大成份股权重合计75.85%,龙头效应显著,信达生物、言深神州、药明生物权重居前 [5] - 成份股中仅两家在A股上市,其余为港股独有,稀缺性突出 [3] 创新药ETF跟踪指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基日为2020年12月31日,2021-2024年涨跌幅分别为-22.72%、-16.48%、-19.76%、-14.16% [7]
港股收盘 | 恒指收涨0.54% 煤炭股午后拉升 基建、有色、光伏等表现亮眼
智通财经· 2025-07-22 08:5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涨0.54%至25130.03点,成交额2660.73亿港元,恒生国企指数涨0.39%,恒生科技指数涨0.38% [1]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三季度或高波动但压力因素低于预期,外部美元指数下行、人民币升值利好港股,内部互联网电商及房地产政策有积极变化 [1] 蓝筹股表现 - 比亚迪股份涨5.09%至134.2港元,贡献恒指37.78点,1-6月国内销量211.3万辆(同比+31.5%),海外销量47.2万辆(同比+128.5%) [2] - 信义玻璃涨7.23%,中升控股涨6.15%,新东方-S跌4.92%,中银香港跌3.5% [2] 热门板块 - 煤炭股午后拉升:蒙古焦煤涨11.55%,兖矿能源涨9.53%,南戈壁涨9.36%,中煤能源涨7.31% [3][4] - 基建股强势:中国交建涨7.57%,中国铁建涨6.03%,中国中车涨5.24%,中国中铁涨4.52% [4] - 有色股延续涨势:赣锋锂业涨8.94%,洛阳钼业涨7.12%,紫金矿业涨3.7%,中国宏桥涨3.47% [6] - 光伏股活跃:凯盛新能涨8%,协鑫科技涨6.67%,新特能源涨6.67%,信义光能涨4.78% [6] 行业动态 - 煤炭行业传闻产能管控文件要求年度产量不超公告产能,月度不超10%,浙商证券预计政策将限产优化产能 [4] - 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站开工(总投资1.2万亿元),光大证券称将拉动基建投资,中信建投看好水利水电等产业链 [5] - 多晶硅期货月内反弹50%,华创证券指光伏行业供给侧改革预期增强,报价全面上调 [7] 热门异动股 - 中国龙工涨15.83%,预计2025年上半年纯利5.9亿至6.65亿元(同比+29%至45%) [8] - 阜丰集团涨10.8%,预期中期净溢利同比增约7亿元,因产品销量增加及原材料成本下降 [9] - 丽珠医药涨9.37%,其IL-17A/F单抗注射液Ⅲ期临床试验达主要终点 [10] - 哈尔滨电气涨8.14%,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0.2亿元(上年同期5.23亿元) [11] - 美中嘉和跌6%,拟配股筹资2.59亿港元用于医院建设及医疗AI业务 [12]
恒生医疗ETF(513060)拉升涨超2%,政策支持下,创新药企有望加速实现价值兑现
搜狐财经· 2025-07-22 02:0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HSHCI)上涨2.14% [3] - 成分股丽珠医药上涨11.57% 联邦制药上涨7.00% 再鼎医药上涨6.03% [3] - 恒生医疗ETF(513060)上涨2.02%至0.66元 近1周累计上涨8.95%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1 [3] - 恒生医疗ETF近2年净值上涨30.39%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28.34% 最长连涨月数5个月 最长连涨涨幅46.59% 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6.82% [5] - 近1年超越基准年化收益0.79% [5] 流动性指标 - 恒生医疗ETF盘中换手率10.09% 成交额8.40亿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28.22亿元 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3] - 近2周规模增长2.21亿元 新增规模排名可比基金第1 [5] - 融资买入额1.60亿元 融资余额2.31亿元 [5] 集采政策调整 - 第十一批国家药品集采涉及55个品种 坚持"新药不集采 集采非新药"原则 [4] - 排除协议期内医保谈判药品 专利侵权高风险品种及年采购额低于1亿元品种 [4] - 规则优化包括品牌报量机制 价差控制优化 低价声明制度 [4] - 政策与医保目录谈判衔接 强化对创新药支持 [5] 基金产品特征 - 管理费率0.50% 托管费率0.15% [6] - 近1年跟踪误差0.060% 跟踪精度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6] - 近1年夏普比率2.22 [6] - 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52% 回撤最小 修复天数43天 [6] 估值水平 -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最新市盈率31.11倍 处于近3年14.3%分位 估值低于历史85.7%时间 [6] - 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0.73% 包括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等 [7] 行业基本面 - 医保基金总收入34913.37亿元 累计结存38628.5亿元 [5] - 政策支持推动创新药企价值兑现 多家药企创新药品种出海 [5] - 集采规则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转向质量与成本并重模式 [4]
港股药品股集体走强,丽珠医药(01513.HK)涨超9%,联邦制药(03933.HK)涨超7%,翰森制药(03692.HK)涨超3%,信达生物(01801.HK)、中国生物制药(01177.HK)涨超2%。
快讯· 2025-07-22 01:49
港股药品股市场表现 - 丽珠医药股价上涨超过9% [1] - 联邦制药股价上涨超过7% [1] - 翰森制药股价上涨超过3% [1] - 信达生物股价上涨超过2% [1] - 中国生物制药股价上涨超过2% [1] 行业整体走势 - 港股药品板块出现集体走强态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