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现代牧业(01117)
icon
搜索文档
现代牧业(01117) - 致登记股东之通知信函及回条 - 中期报告之发佈通知
2025-09-25 08:34
公司通讯 - 2025年中期报告中、英文版本已上载于公司网站及港交所披露易网站[10] - 公司已采用电子方式发布通讯,未来在网站提供代替印刷本[4] - 本次公司通讯发布时间为2025年9月26日[15] 股东通讯接收 - 股东可通过扫描二维码等提供电邮地址[5] - 有权更改收取方式,可填回条或电邮指定邮箱[3] - 希望收取印刷本指示自收悉日起一年内有效[7] 联系方式 - 投资者关系电话热线为(852) 2850 6252,办公时间为周一至五9:00 - 18:00[8]
现代牧业(01117)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25 08:31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为人民币60.725亿元,同比下降5.4%[11] - 公司销售总收入为人民币60.725亿元,同比下降5.4%[71] - 原料奶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0.689亿元,同比下降0.8%[71] - 养殖综合解决方案收入为人民币10.036亿元,同比下降23.2%[71] - 原料奶业务销售额为66.33亿元人民币,奶牛养殖综合解决方案业务销售额为60.73亿元人民币[24] - 现金EBITDA为人民币14.765亿元,同比下降2.5%[11] - 期内亏损为人民币9.838亿元[11] - 原料奶业务毛利为15.3057亿元,同比下降1.1%[90][93][97] - 综合养殖解决方案业务毛利为7304.3万元,同比下降44.1%[90][93][97] - 乳牛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达18.229亿元,同比增加58.4%[94][98] - 原料奶公允价值确认收益为13.731亿元,同比下降2.4%[95][99] - 其他收入为1.346亿元,同比下降15.0%[100][101][103] - 政府补贴收入为8088.2万元,同比下降11.9%[103] - 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为净亏损人民币1670万元(2024年净亏损5370万元),同比减少3700万元[116][11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人民币9.135亿元(2024年亏损2.283亿元),同比增亏6.852亿元[121][126] - 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11.67分(2024年亏损2.91分)[122][1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销售成本为人民币44.689亿元,同比下降5.7%[81] - 原料奶业务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5.383亿元,同比下降0.7%[82] - 原料奶平均单位成本为人民币2.32元/公斤,同比下降10.1%[85] - 原料奶平均饲料成本为人民币1.79元/公斤,同比下降11.4%[85] - 养殖综合解决方案销售成本为人民币9.306亿元,同比下降20.9%[81] - 综合养殖解决方案业务销售成本为9.306亿元,同比下降20.9%[86][88] - 原料奶平均单位成本降至2.32元/公斤,同比下降10.1%[87] - 原料奶饲料成本降至1.79元/公斤,同比下降11.4%[87] - 公斤奶销售成本从2023年上半年的2.58元/公斤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2元/公斤[28] - 经营开支总额为5.53027亿元,同比下降3.6%[105][107]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3.39亿元,同比减少2000万元(降幅5.6%)[110][112] - 预期信贷亏损模型下减值亏损(扣除拨回)为人民币865.5万元(2024年为减值亏损转回62.9万元)[111][113] - 财务开支为人民币2.924亿元(2024年:2.444亿元),其中有息借款的财务开支为2.438亿元(同比增加21.9%)[119][120] - 员工总成本(不包括股权结算的股份支付费用)从2024年的人民币5.755亿元增加至报告期的人民币6.162亿元[184] - 公司总员工成本(不含股权结算的股份奖励开支)约为人民币6.16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755亿元增长7.1%[189] 畜群规模和生产力表现 - 畜群规模达472,480头,同比增长6.2%[11] - 成乳牛平均年化单产达13.2吨/头·年,同比增长1.5%[11] - 原料奶总产量达166.1万吨,同比增长14.6%[11] - 成乳牛占比为54.1%,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19] - 成乳牛单产从2023年上半年的12.6吨/头·年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3.2吨/头·年[25] - 原料奶产量达166万吨,同比增长14.6%[27] - 公司乳牛总头数达472,480头,同比增长6.2%[49][53] - 成乳牛占比提升至54.1%,同比增加3.5个百分点[53][56] - 成乳牛平均年化单产达13.2吨/头,同比增长1.5%[54][57] - 总产奶量达166.1万吨,同比增长14.6%[54][57] - 有机原料奶牧场乳牛存栏40,979头[53][56] - 原料奶总销量为154.2万吨,同比增长10.3%[75] 现金流和资本结构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4.9亿元,同比增长23.3%[11] - 经营现金流量净流入人民币4.90亿元(2024年:3.975亿元),同比增加9250万元[125][128] - 投资现金流量净流出人民币16.488亿元(2024年:14.902亿元),同比增加1.586亿元[130][133] - 融资活动现金流量净流入为1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减少4.891亿元[134] - 有息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69.717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17.3%)[132] - 有息借款总额达169.71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7.3%[135] - 长期债务占比从2023年上半年的26.1%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1.1%[29] - 一年内到期债务占比21.1%(35.878亿元/169.717亿元)[136] - 无抵押银行借款占比86.6%(92.774亿元/107.121亿元)[139] - 总权益为人民币100.556亿元,净杠杆比率117.1%(较2023年末上升20.0个百分点)[123][1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净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5.31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5.342亿元,降幅约10.5%[156][163] - 集团净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7.954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7.755亿元,增幅约9.1%[156][163] - 资本承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472亿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885亿元,同比下降人民币5870万元,降幅23.7%[160][165] - 每股资产净值为人民币1.08元,同比下降20.0%[11] 融资和借款成本 - 融资成本率从2023年上半年的3.50%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28%[26] - 银行借款年利率区间从2.50%-4.50%降至2.40%-4.20%[137] - 其他借款年利率区间从3.00%-8.00%调整为2.80%-8.00%[141] - 短期融资券新增2.02亿元人民币,年利率2.1%[151] - 长期债券规模达34.997亿元人民币,其中31.67亿元需1-2年内偿还[145] - 美元债券发行规模5亿美元,年利率2.125%,2026年到期[146] - 人民币中期票据发行规模3亿元,年利率2.75%,2028年到期[147] 资产质押和承诺 - 质押生物资产账面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386亿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205亿元[158][164] - 质押贸易应收账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83万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67万元,降幅约65.4%[158][164] - 质押不动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590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90万元,降幅约25.2%[158][164] 员工和人力成本 - 员工总数从2024年同期的8,819人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080人,男女比例为7:3[184]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在中国内地及香港拥有9,080名雇员,较2024年同期的8,819名增加261名[189] - 公司男性与女性员工比例为7:3[189] 业务运营和战略举措 - 牧草种植基地面积达9,400亩,年产量20,000吨[61][63] - 美国三大州布局年产优质牧草超200,000吨[61][63] - 盐碱地改良合作涉及土地面积15,000亩[61][63] - 与种植户合作管控土地面积超1,000,000亩[61][63] - 拥有6座国内生产加工厂及3个合资饲料工厂[61][63] - 公司通过爱养牛平台推出创新金融产品解决奶产业链融资需求[191][193] - 公司通过云养牛数智平台帮助中小牧场实现数智转型和降本增效[191][193] - 公司建立种养一体化的绿色发展模式实施循环经济,替代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191][193] - 公司在全国各地牧场提供多个岗位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191][193] - 公司主动与牧场所在地农户签订青贮种植合同以增加当地农户收入[191][193] - 公司持续推行成本管控和精益化管理措施[198][200] - 公司积极拥抱数字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牧业体系[198][200] 股息政策 - 未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5] 市场环境 - 2025年上半年全国原料奶产量1864万吨,同比增长0.5%[30] - 玉米和豆粕价格分别同比下降6.8%和5.5%[31] - 2025年上半年乳制品进口量138.25万吨,同比增长5.7%[33] - 全脂大包粉折算液态乳价格4.24元/公斤,显著高于国内生鲜乳主产区3.04元/公斤的市场价[33]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秋分走进现代牧业乌兰布和一牧看青贮好“丰”景
中国经济网· 2025-09-23 07:19
核心观点 - 现代牧业乌兰布和一牧在秋分时节进行青贮收割和窖藏作业 利用当地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优质饲料 为有机奶产品提供原料保障 [1][3][10] 地理位置与自然资源 - 牧场位于内蒙古乌拉特前旗 拥有昼夜温差悬殊 光照充沛(年均3000小时日照)的自然条件 [1] - 黄河冲积平原肥沃土壤与乌拉特草原纯净地下水提供滋养 天然沙漠隔离带形成生态屏障 [1] - 北纬40°的地理位置结合阳光 沃土和清风等自然要素 为有机奶生产提供独特优势 [10] 青贮生产过程 - 秋分前后为青贮制作黄金期 全株玉米淀粉含量达33% 水分控制在67% [3] - 采用自走式青贮收割机呈"品"字形推进 完成切割和粉碎作业 将玉米连同植株切割成2公分饲草颗粒 [3] - 运输车辆需经专业设备检测确保收割质量后才能进入窖藏区域 [5] 窖藏技术工艺 - 青贮卸车后通过压实机循环进行摊平和碾压作业 使青贮堆逐渐升高并形成规整轮廓 [8] - 最后层草料压实后立即用薄膜覆盖 从窖顶边缘向中心密封 并用轮胎压实完成发酵准备 [8] - 整个工艺体现对每株玉米的精挑细选 每次碾压的精准把控和每寸土地的敬畏守护 [10] 产品质量标准 - 牧场生产符合欧盟有机标准的优质饲料 [1] - 自然条件与生产工艺共同保障有机奶产品的纯净与醇厚品质 [10]
牛专题深度:肉牛超级大周期、奶牛去化:进展到哪儿?
天风证券· 2025-09-23 07:1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2] 核心观点 - 奶牛行业供给强收缩 去化或已进入尾声 奶价有望回升[4] - 肉牛行业超级周期拐点已现 国内产能出清彻底 外盘扰动因素下降[5] - 投资建议关注奶牛与肉牛双板块联动机会[6] 奶牛行业分析 产能去化进展 - 奶价下行4年 行业亏损1.5年 奶牛产能已去化约8%(截至25年8月)[4] - 以24年年底产能619万头为基数 需去化约32万头至587万头方可实现供需平衡[26] - 预计行业将在25Q3末至26H1完成产能筑底[4][27] 价格形成机制 - 从奶价上涨刺激配种增加到形成原奶供给需2-3年时间[11] - 奶牛从出生到淘汰的生命周期约5-6年[11] 历史周期复盘 - 2009.8-2018.7周期历时109个月 上行55个月涨幅84% 下行54个月跌幅26%[17] - 2018.7至今周期已87个月 上行38个月涨幅29% 下行49个月跌幅31%[17] 供给端分析 - 2024Q1样本牧场生鲜乳价格首次跌破行业平均成本线[25] - 25Q2生乳平均收购价格3.04元/公斤 头均季度亏损872元[25] - 国际大包粉价格倒挂 8月进口大包粉对应原奶价格3.59元/kg 高于国内3.02元/kg[28] 需求端分析 - 短期受中秋国庆至次年春节等旺季消费提振[4] - 中长期受益于育儿补贴政策落地及人均消费需求提升[4][35] - 中国乳制品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4714亿元增至2026年5967亿元(CAGR 5.3%)[41] - 低温鲜奶市场规模预计从2021年406.8亿元增至2026年691.9亿元(CAGR 11.2%)[41] - 奶酪市场2018-2023年CAGR 10.2% 人均消费量仅0.14公斤 远低于日本2.41公斤[41] 肉牛行业分析 产能去化情况 - 亏损周期持续超600天 头均亏损达725元(日度亏损峰值1420元/头)[5][62] - 能繁母牛去化幅度超10% 肉牛存栏量24年进入下行[5][65] - 预计2025H2肉牛供给进入收缩通道[5] 产业特征 - 从能繁母牛配种到商品牛出栏需25-29个月[44] - 肉牛规模化率仅37% 远低于生猪68%和奶牛76%[55] - 规模养殖头均纯收益1248.99元 高于散养1191.13元[52] 进口情况 - 2024年牛肉进口291万吨 占国产牛肉37%[69] - 25H1进口量130万吨 同比减少13万吨(-9.1%)[69] - 国内外牛肉价差收窄至5.00-8.00元/公斤[74] 全球供需 - USDA预测2025年全球牛肉供需缺口或扩大至300万吨[74] - 美国牛肉产量预计降4% 出口减少12%至120万吨[74] - 巴西2025年产量可能下降至1175万吨[74] 需求前景 - 2023年人均牛肉消费量4.96千克 较日本6.98千克存在41%提升空间[75] - 火锅市场规模2024年达6175亿元(同比增5.6%) 预计2025年增至6500亿元[86] - 肉禽预制菜市场规模2026年将达3289亿元(24-26年CAGR 26.1%)[86] 重点公司表现 25H1经营数据 - 优然牧业:营收102.8亿元(同比+2%) 归母净利润-2.5亿元(同比+47%) 公平值亏损减少0.4亿元[89][90] - 中国圣牧:营收16.1亿元(同比+5%) 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68%) 公平值亏损增加0.2亿元[89][90] - 现代牧业:营收60.7亿元(同比-5%) 归母净利润-9.8亿元(同比-375%) 公平值亏损增加6.7亿元[89][90] 投资建议 - 奶牛板块关注:优然牧业、中国圣牧、现代牧业、澳亚集团、天润乳业[7][95] - 肉牛板块关注:中国圣牧、光明肉业、福成股份[7][96] - 淘汰母牛价格回升至19.33元/kg 较年初上涨20% 较底部上涨26%[94]
牧业:肉奶共振,弹性可期
2025-09-18 14:41
**行业与公司** 牧业行业 聚焦奶业与肉牛养殖板块 涉及公司包括优然牧业 现代牧业 澳亚集团 新南木业 公鸡奶等[1][4][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奶业板块盈利改善** - 2025上半年奶业板块销售成本同比下滑10% 饲料成本下降10%-12% 抵消吨价下行影响 原奶毛利率增长近2个百分点[1][4] - 优然牧业原奶收入增长8%至80亿元 毛利率提升2.4个百分点 生物资产亏损同比减亏0.4亿元[4][5] - 现代牧业原料奶收入50亿元 经营现金流同比增长23% 但生物资产减值导致归母净利润减少7亿元至-9亿元[6][7] **存栏结构优化与去化趋势** - 行业成母牛比例提升2.3个百分点至53% 现代牧业存栏下降约2万头至1.87万头 后备牛减少超2万头[2][6] - 2025年7月行业加速去化约5万头 2019年以来扩产进口的泌乳牛即将结束周期 预计2026年母牛存栏减少[3][9][10] - 优然后备牛去化0.7万头至29万头 成母牛比例持续提升[5] **奶价周期与需求端变化** - 2025年9月初奶价从3.02元/公斤反弹至3.03元/公斤 结束4月以来单边下跌 需求端好于预期[1][8] - 若四季度奶价企稳 2026年需求可能复苏 存栏端改善与补栏断档(需至少9个月妊娠期)形成支撑[8][10] - 青贮草价格2025下半年环比持平或略增 未延续2024年下降趋势 对奶价形成压力[3][12] **肉牛周期与收益增量** - 2025上半年淘汰成母牛收入近乎翻倍增长 优然年淘汰约10万头成母牛(存栏30多万头)[13] - 国内肉牛供给缺口因能繁母牛存栏减少 新生犊牛供给同比下降超8% 预计延续至2027年[13] - 若淘汰牛估值上涨20%-40% 头部企业可增厚收入2亿-4亿元[15] **国际市场与政策影响** - 巴西 新西兰等主要出口国2025年产量预计下滑 中国进口份额从2019年20%升至2024年27%[14] - 国内政策限制进口(配额与关税) 2025年11月将出台新规 推高活体运输成本[14] **行业展望与估值** - 奶价反转与成本收缩可提升龙头企业毛利率6-10个百分点(假设奶价增10%-20%)[15] - 头部企业当前估值约0.9倍PB 低于历史奶价上行周期中枢1.5倍PB 盈利与估值空间并存[16] **其他重要内容** - 现代牧业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下降23%至约10亿元 因主动调整策略聚焦高质量客户[7] - 养殖户资金收入依赖阶段性售牛 若2025四季度奶价继续下滑 可能加速退出市场[11]
牛肉进口:量增有限,政策趋严
浙商证券· 2025-09-11 12:3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看好 [1] 核心观点 - 牛肉进口呈现"量跌价涨"格局 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9.5%至130万吨 进口均价同比上涨8.4%至18.39元/斤 [4] - 进口来源国集中度高 前六大来源国合计占比超93% 形成"南美主导+澳大利亚增长"格局 [4][9][14] - 政策环境趋严 包括保障措施调查延期至2025年11月 进口准入审核收紧 关税政策分化 [4][50][48] - 进口替代优势减弱 进口与国产牛肉价差缩小至25%-45% 支撑国产牛肉价格上行 [4][42][43] - 建议关注淘牛业务高弹性企业 包括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 [4][59] 主要牛肉进口国分析 - 巴西稳居第一大进口来源国 2025年1-7月进口量同比增长4.0% 均价上涨11.0% 因对美出口受阻转向中国市场 [4][17] - 阿根廷进口量同比下降25.0% 但均价上涨6.0% 受国内出口配额限制 但对华依赖度高达71.8% [4][17] - 澳大利亚跃居第三大来源国 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40.0% 受益于中澳自贸协定关税清零和中美贸易摩擦补位效应 [4][17][26] - 乌拉圭和新西兰进口量分别下降25.0%和26.0% 受配额下调、疫病和成本上升影响 [4][17] - 美国进口量暴跌35.0% 因关税加征至32% 394家企业输华资质到期未续约 国内肉牛存栏较2021年下降18% [4][17][27] 牛肉进口变化 - 进口占比持续提升 从2015年7%升至2025年上半年28% 显示国内存在结构性供给缺口 [4][37][40] - 量价背离现象显著 2025年上半年进口量同比下降9.5% 但均价同比上涨8.4% [4][40] - 价差仍然明显 主要部位进口与国产价格差在25%-45%之间 其中牛肋条和牛腩价差最大达40%-45% [42][43] - 关税政策分化 南美国家维持12%最惠国税率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享受零关税 美国关税波动当前达32% [48] 进口政策环境 - 保障措施调查于2024年12月启动 2025年8月决定延期至11月26日 未来可能实施进口配额或加征关税 [4][50][51] - 准入资质审核趋严 美国394家企业资质到期未续约 巴西、阿根廷等国也有企业被暂停输华资质 [4][53][55] - 新兴来源国不断获准 包括哥伦比亚、尼加拉瓜、哈萨克斯坦等 进口来源多元化趋势明显 [4][18][55] 投资建议 - 进口收缩趋势加剧 受保障措施调查和准入收紧影响 进口量预计进一步下降 [4][59] - 国产牛肉价格获支撑 全球供应趋紧推动进口价格上涨 价差缩小减弱进口替代优势 [4][59] - 建议关注淘牛高收益企业 包括优然牧业、现代牧业和中国圣牧 这些企业有望受益于牛价上涨弹性 [4][59]
大众品25年中报总结:龙头韧性凸显,重视牧业、餐饮链估值修复机会
华源证券· 2025-09-10 06:0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5] 核心观点 - 龙头韧性凸显 重视牧业和餐饮链估值修复机会[5] - 啤酒行业成本下行和费率改善贡献盈利增长 但结构升级承压 后续机会以个股为主[5][24] - 牧场企业基本面最承压阶段或已过去 奶价企稳和牛肉价格上涨预期下利润有望大幅增厚[6][45] - 休闲食品渠道景气度分化 营收逻辑向盈利逻辑切换[7][27] - 餐饮链基本面加速触底 政策调整和消费旺季有望催化修复[8][31] 啤酒行业 - 全国性啤酒企业收入利润表现稳健 青岛啤酒25H1收入204.91亿元同增2.11% 华润啤酒收入239.42亿元同增0.83%[13][14] - 区域性啤酒企业业绩弹性更优 燕京啤酒25H1收入85.58亿元同增6.37% 珠江啤酒收入31.98亿元同增7.09%[13][14] - 成本端大麦价格同比降0.4% 瓦楞纸同比降0.7% 玻璃同比降27.3% 贡献毛利率提升[18][19] - 费用率改善显著 燕京啤酒销售费用率降0.54个百分点 毛销差提升2.68个百分点[22] - 吨价增速收窄 盈利增长主要来自成本和费用改善[24] 休闲食品行业 - 渠道景气度分化 量贩零食和会员制商超保持高势能 传统商超渠道被分流[7][25] - 万辰集团25H1净利率3.85% 提升2.54个百分点 盐津铺子净利率12.57%[27] - 毛利率受渠道结构影响 万辰集团毛利率11.4% 盐津铺子毛利率29.7%同比下降2.87个百分点[27] - 魔芋等品类红利成为业绩关键 卫龙和盐津通过魔芋爆品放量[7][25] - 建议关注盐津铺子 卫龙美味 万辰集团和西麦食品[7][27] 餐饮及供应链 - 25H1全国餐饮收入2.75万亿元同增4.3% 增速低于去年同期7.9%[29] - 6月限额以上餐饮收入同比下降0.4% 为2023年以来首次负增长[29] - 北京规模以上住宿和餐饮业利润总额下滑67%[29] - 客单50-100元大众休闲正餐表现较好 绿茶集团25H1收入22.90亿元同增23.1% 利润2.34亿元同增34.0%[30][32] - 海底捞25H1收入207.03亿元同比下降3.7% 利润17.59亿元同比下降13.7%[32] - 餐饮供应链建议关注安琪酵母 立高食品 安井食品和颐海国际[8][35] 牧场行业 - 牧场企业收入承压 现代牧业25H1收入60.73亿元同比下降5.4% 中国圣牧收入14.44亿元同比下降3.1%[36][37] - 生物资产公平值变动导致亏损 现代牧业亏损9.13亿元 中国圣牧亏损0.48亿元[37] - 主产区生鲜乳价格从2021年4.38元/公斤降至当前3.02元/公斤 降幅边际收窄[38][42] - 牛肉批发价格65.32元/公斤 较3月均价上涨12.1%[42] - 原奶价格预计Q4企稳 牛肉价格上涨有望增厚淘牛收入[38][42] - 重点推荐中国圣牧 建议关注优然牧业和现代牧业[6][45]
现代牧业(1117.HK)2025年半年度业绩点评:牛群结构优化 成本优势凸显
格隆汇· 2025-09-09 04:2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73亿元,同比下降5.4% [1] - 归母净利润亏损9.13亿元,较去年同期亏损2.28亿元扩大 [1] - 现金EBITDA为14.77亿元,同比微降2.5%,核心盈利能力保持平稳 [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90亿元,同比增长23.3% [1] 业务板块表现 - 原料奶业务收入50.69亿元,同比微降0.8% [1] - 养殖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0.04亿元,同比下降23.2%,主要因主动调整销售策略聚焦高质量客户 [1] 原奶业务经营状况 - 原奶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0.1%至3.29元/公斤,低于行业平均降幅11.66% [1] - 原奶总销量同比增长10.3%至154.2万吨,有效对冲价格下跌影响 [1] - 公斤奶平均单位成本降至2.32元,较去年同期2.58元下降 [1] - 饲料成本从2.02元/公斤大幅下降11.4%至1.79元/公斤 [1] - 原料奶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0.2%,与去年同期30.3%基本持平 [1] 牛群结构与生产效率 - 成乳牛占总牛群比例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54.1% [2] - 成乳牛平均年化单产提升至13.2吨,同比增长1.5% [2]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8.23亿元,同比增加58.4%,主要因主动淘汰低产牛和牛只估值减计 [1][2] 行业周期与盈利前景 - 行业处于原奶周期历史底部区域,业绩已反映奶价低迷压力 [2] - 淘汰牛(肉牛)价格步入上行周期,可能减少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值损失 [2] - 随着行业去产能推进和原奶价格触底回升,2025年下半年有望迎来盈利改善 [2]
现代牧业(01117):2025年半年度业绩点评:牛群结构优化,成本优势凸显
长江证券· 2025-09-07 13:1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9] 核心观点 - 行业处于原奶周期历史底部区域 业绩已反映奶价低迷压力 [2][8] - 公司业绩弹性可能来自"奶、肉"双周期共振 淘汰牛价格步入上行周期将减少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减值损失 [2][8] - 随着行业去产能推进和原奶价格触底回升 公司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盈利改善 [2][8]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60.73亿元 同比下降5.4%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9.13亿元 去年同期亏损2.28亿元 [4] - 乳牛公平值变动减乳牛出售成本产生的亏损18.23亿元 同比增加58.4% [4] - 现金EBITDA为14.77亿元 同比微降2.5% [4]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4.90亿元 同比增长23.3% [4] 业务分项表现 - 原料奶业务收入50.69亿元 同比微降0.8% [5] - 养殖综合解决方案业务收入10.04亿元 同比下降23.2% 主要因公司主动调整销售策略聚焦高质量客户 [5] 原奶业务经营状况 - 原奶平均售价同比下降10.1%至3.29元/公斤 低于行业平均降幅11.66% [6] - 原奶总销量同比增长10.3%至154.2万吨 冲抵部分价格下跌影响 [6] - 公斤奶平均单位成本降至2.32元 去年同期为2.58元 [6] - 饲料成本从2.02元/公斤大幅下降11.4%至1.79元/公斤 [6] - 原料奶业务毛利率稳定在30.2% 与去年同期30.3%基本持平 [6] 牛群结构优化 - 生物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亏损18.23亿元 主要因公司主动淘汰低产低效牛只和牛只估值减计 [7] - 成乳牛占总牛群比例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至54.1% [7] - 成乳牛平均年化单产提升至13.2吨 同比增长1.5% [7]
二十四节气看蒙牛丨白露走进现代牧业吴忠牧场
中国经济网· 2025-09-07 07:46
公司业务与运营 - 现代牧业吴忠牧场成立于2012年7月 位于宁夏吴忠北纬38度黄金奶源带 气候干爽且日照充足 利于牧草生长和奶牛养殖[3] - 牧场采用自动喂料系统 恒温牛舍 智能挤奶设备等科技手段 大幅提高生产效率[3] - 通过生产管理软件实时监测奶牛体温和进食量数据 配合性控冻精技术及粪肥资源化利用系统 构建繁育-养殖-环保闭环[5] - 每头奶牛配备电子耳标记录生长轨迹 实现全周期精细化管理[5] - 建立堆粪场和氧化塘 探索粪肥收集-拉运-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 实现循环利用[5] 生产与供应链 - 牧场在白露时节开启口粮备战模式 为明年奶牛饲喂需求做准备[5] - 田间车辆满载新收割全株玉米 青贮窖边进行压实与密封作业 将原料转化为营养丰富的优质饲料[7] - 为奶牛备足一整年可口且能量充沛的黄金口粮[7] 行业与地域优势 - 牧场地处黄金奶源带 气候和地理条件有利于牧草生长和奶牛养殖[3] - 科技与自然融合 传统农事与现代管理交融 形成人与自然动物和谐共生的现代农业模式[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