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香港)(00762)

搜索文档
联通数科网络安全大模型入选北京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新华网· 2025-09-16 08:30
公司技术成就 - 联通数科自主研发的网络安全大模型入选北京市2025年第二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 成为网络安全领域唯一入选项目 [1] - 公司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彰显网络安全国家队责任担当 [1] 技术架构与能力 - 网络安全大模型系统以四大核心能力为引擎 包括大模型 智能体 知识库和插件工具 [1] - 将资深专家经验深度固化为可复用的安全智能体 [1] - 构建覆盖安全运营 攻防对抗 安全代码 数据安全的智能防护体系 [1] - 打造自我学习 持续进化的动态防御新范式 [1] 运营性能指标 - 海量告警降噪率超过99% 精准降噪至人工可处理范围 [1] - 智能研判准确率超过95% 研判时间锐减至30秒内 [1] - 报告生成效率提升80% [1] - 安全运营团队可将90%精力聚焦于高价值威胁深度处置 [1] 行业发展背景 - 全球网络安全威胁持续升级 [1] - AI驱动的安全能力升级已成为必然趋势 [1]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持续强化AI技术在网络安全领域的深度应用 [2] - 助力国家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能力不断提升 [2] - 为数字化中国建设保驾护航 [2]
iPhone Air仅支持eSIM?三大运营商回应
犀牛财经· 2025-09-16 06:31
苹果eSIM手机产品发布 - iPhone Air采用eSIM设计以节省内部空间 成为史上最薄iPhone [2] - 苹果官方提醒iPhone Air仅可通过eSIM激活 中国大陆仅部分运营商支持该业务 [2] 运营商eSIM业务布局进展 - 中国联通eSIM业务已在智能手表和平板电脑商用 手机业务计划在条件具备时开展商用试验 [3] - 中国移动暂不支持手机eSIM业务 但后续会提供相关服务 已支持业务办理待获批后对外服务 [3] - 中国电信未接到手机eSIM业务通知 但投资者热线透露已向工信部提交申请 预计近期获批复 [3] - 中国电信相关人士表示eSIM手机业务已准备就绪 获批后将很快开放包括iPhone17在内的业务办理 [3] -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已向工信部提交手机eSIM业务申请 中国联通业务或已获批 [3]
202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业绩表现亮眼,光模块景气度机遇显著,通信ETF(159695)调整蓄势
搜狐财经· 2025-09-16 03:36
指数表现与成分股涨跌 - 截至2025年9月16日国证通信指数下跌1.14% [1] - 成分股剑桥科技领涨9.65% 金信诺涨6.06% 银之杰涨4.14% 仕佳光子领跌 [1] - 通信ETF近1周累计上涨5.45%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第一 [1] ETF流动性与规模 - 通信ETF盘中换手率9.35% 成交额2816.42万元 [3] - 近1周日均成交额5512.13万元 [3] - 最新规模2.99亿元创近1年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 最新份额1.57亿份创近1年新高 位居可比基金第一 [3] 资金流向与收益表现 - 通信ETF单日资金净流入1337.54万元 [3] - 近5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2968.34万元 [3] - 近1年净值上涨109.34% 在指数股票型基金中排名前6.27% [3] - 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33.97% 最长连涨月数4个月 连涨涨幅76.09% [3] 行业基本面与驱动因素 - 通信行业年内上涨63.24% 跑赢沪深300指数48.32个百分点 [3] - 光模块和卫星通信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3] - 2025年上半年通信行业营收与净利润增速大幅增长 [4] - 行业毛利率与净利率创2022年以来新高 [4] - 光通信板块业绩涨幅最高 光模块从400G向1.6T迭代加速 [4] - 低功耗LPO/LRO和高集成CPO技术规模部署 [4] 指数权重结构与投资机会 - 国证通信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64.43% [4] - 前三大权重股为中际旭创(9.34%) 中国电信(8.56%) 新易盛(8.25%) [4][6] - 全球AI资本开支持续加码 光模块景气度机遇显著 [3] - 政策推动与企业业绩高增带动投资情绪 [4] - 场外可通过通信ETF联接基金(019072)布局光通信投资机遇 [6]
通信行业周报2025年第37周:racle云业务发展强劲,英伟达发布RubinCPXGPU-20250914
国信证券· 2025-09-14 09:4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通信行业评级为优于大市 [1][5] 报告核心观点 - AI算力基础设施发展强劲 全球云厂商AI军备竞赛加速 推荐关注光器件光模块 通信设备和液冷领域 [4][72] - 三大运营商经营稳健 分红比例持续提升 高股息价值显著 建议长期配置 [4][72] - 2025年第38周重点推荐组合包括中国移动 中际旭创 中兴通讯和英维克 [4][72] 行业要闻追踪 - Oracle云业务待履约订单达4550亿美元 较去年底增加3170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 [1][11] - Oracle云基础设施收入预计2026财年增长77%至180亿美元 后续四年分别增至320亿 730亿 1140亿及1440亿美元 [1][12] - 英伟达发布Rubin CPX GPU 配备128GB GDDR7内存 NVFP4精度下AI算力30PFLOPS 支持超100万token上下文处理 [2][26][31] - 搭载Rubin CPX的Rubin机架性能是GB300 NVL72的7.5倍 [2][33] - 立讯在光博会展出CPC技术 为AI算力时代提供高性能低成本互连解决方案 [2][20][24] - 中国台湾AI服务器ODM厂商8月营收12138.98亿新台币 同比增长16.71% [3][34] - 纬颖8月营收959.79亿新台币 同比增198.14% 环比增13.55% [3][41] - 英业达8月营收613.04亿新台币 环比增12.65% [3][41] - 台积电8月营收3357.72亿新台币 同比增33.84% 环比增3.90% [3][56] - 中国联通获卫星通信业务经营许可 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 [3][63] 技术发展动态 - 光博会展示1.6T光模块技术 中际旭创已量产1.6T模块并具备3.2T开发能力 [17] - 立讯CPC技术实现0.4-0.5mm引脚间距 在100×100mm封装尺寸上支持1024个差分对连接 [24] - CPC方案在53GHz时插入损耗低至22dB 远优于传统PCB方案 [24] - 英伟达Rubin CPX与Vera CPU协同工作 形成完整的高性能分解式服务解决方案 [31] - Vera Rubin NVL144 CPX机架集成144个CPX GPU 提供8 exaFLOP NVFP4计算能力 [33] 市场表现 - 通信(申万)指数本周上涨3.00% 沪深300指数上涨1.38% 相对收益1.62% 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9 [3][64] - IDC 设备商和光模块光器件细分领域表现靠前 分别上涨10.01% 6.27%和5.09% [66] - 通信股票池98家上市公司本周平均涨跌幅为4.81% [66] 其他产业动态 - 长飞公司成功铺设全球首条7芯光纤海底试验光缆 实现通信容量数倍提升 [60] - 字节跳动火山引擎推出命令行AI智能体veCLI 集成豆包大模型1.6 [62] - Meta举办电商海外营销高峰会 展示AI驱动的自动化营销工具 [63] - 捷龙三号运载火箭一箭11星海上发射成功 将吉利星座05组卫星送入轨道 [63]
iPhone Air在华发售延期,获批后将推动手机无卡化?业内人士:此机型略“鸡肋”,预计影响不大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4 04:33
苹果eSIM机型发布与市场反应 - 苹果推出仅支持eSIM卡的新机型iPhone Air 成为国内无卡化手机的首个尝试者 但该机型在华发售延期 需等待最终批复[1][7] - iPhone Air在配置上做了缩减 如同配置下比iPhone 17价格高2000元 影像和续航功能削弱 性价比受质疑[7] - 该机型产品号召力有待观望 业内认为其可能成为"鸡肋"产品 因同系列iPhone17Pro及iPhone17版本"加量不加价"且最低价达5999元/台[7] 国内运营商eSIM技术准备与业务现状 - 三大运营商均表示已具备eSIM卡技术 但需等待有关部门通知才能正式开放办理[1][4][6] - 中国联通目前仅自有营业厅可办理eSIM业务 用户需携带身份证 但具体细节如一台手机可写入虚拟卡数量及实名制要求仍不确定[4][6] - 运营商通过"合约机"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如购买月资费200元以上套餐配宽带可享约1440元购机折扣 但固定期限内不可更换套餐[3][10] eSIM卡技术特性与发展历程 - eSIM技术最早由苹果提出 可实现设备减薄 为内部元器件腾挪空间 并提升防水防尘性能[6] - 2022年美版iPhone14系列彻底取消实体卡槽 成为无卡化里程碑 但国内尚未有直接使用eSIM卡的手机产品[6] - 2023年7月高通、中国联通及GSMA联合发布"5G+eSIM计算终端产业合作计划" 但随后三大运营商集体暂停eSIM卡手表及独立业务办理[9] 国内手机厂商对eSIM的布局 - OPPO表示预计2024年底会有首批支持eSIM卡的手机上市[8] - vivo已推出多款eSIM手机(vivoX90Pro、X100Pro) 但对后续计划未回应[8] - 华为、小米等厂商未进行有效回复 国内头部厂商态度被视为eSIM能否真正"起飞"的关键[7][8] eSIM卡对运营商竞争格局的影响 - eSIM卡可能使"携号转网"更便利 但业内认为其并未解决携号转网的核心问题 且电话号码能否转移仍不确定[10][11] - 用户选择运营商的根本因素仍是信号强度及套餐性价比 eSIM卡预计对运营商竞争格局影响有限[3][10] - eSIM卡早期存在安全隐患 如不法分子利用OTA漏洞通过虚假信息批量注册号码用于电信诈骗[10] eSIM卡未来应用前景 - 若量能跑通 eSIM卡很可能集中出现在中低端机型上 主打轻薄特性并舍弃部分功能[1][12] - eSIM卡技术主要解决手机轻薄化问题 而非高端需求 未来在中低端走量机型上具有市场潜力[12]
2025服贸会上,各类创新服务集中亮相
大众日报· 2025-09-13 01:26
创新服务产品展示 - 山东欣悦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首次参展 展示针对老年人居家养老难点的系统性解决方案 包括可升降洗漱台 智能马桶和可开门浴盆等居家康养四件套产品[3][4] - 中国联通推出幂方卡 通过手机NFC功能支持数字人民币POS支付和公共交通乘坐 主要面向境外游客[5] - 中国移动展示5G新通话服务 提供实时中英文翻译和通话速记短信功能 延迟仅需几秒钟[6] 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 - 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呈现稳健增长态势 截至2024年12月底企业数量达45.17万家 较2020年底增长206.73% 注册资本总额64445.57亿元[8] - 青岛文达通科技推出新型清洁机器人和陪伴机器人 具备声源定位 视觉识别 智能找物和AI情感对话功能[8] - 机器人应用场景持续扩展 包括工商银行的大堂经理机器人 数智骨科手术机器人以及建筑测量放线机器人[8] 数字消费发展趋势 - 数字消费成为新型消费重要组成部分 核心吸引力在于提供传统消费难以实现的新体验和价值[6] - 创新数字消费场景与体验成为发展重点 需要通过供给带动需求推动消费市场增长[6] - 山东省在数字消费和数字经济领域被认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6]
三大运营商将为苹果提供eSIM支持
第一财经· 2025-09-12 07:12
产品发售安排 - iPhone Air发售时间调整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 所有机型将在获得批准后发售 [1] eSIM技术应用 - iPhone Air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 不支持实体SIM卡 [2] - 使用eSIM需选择支持eSIM的运营商及移动通信服务计划 [2] -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提供eSIM支持 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 [2]
三大运营商将为苹果提供eSIM支持
新浪财经· 2025-09-12 06:45
产品发售安排 - iPhone Air发售时间变更为"发售信息后续更新" 所有机型将在获得批准后发售[1] - 产品发售具体时间依监管部门审批情况而定[1] 技术规格与运营商支持 - iPhone Air通过eSIM激活运营商网络 不支持实体SIM卡[1] - 中国移动 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将为本产品提供eSIM支持[1] - 使用eSIM需要选择支持eSIM的运营商及相关移动通信服务计划[1] - 建议联系运营商确认eSIM支持情况[1]
中国手机用户会用上eSIM吗?三大运营商回应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0:02
运营商eSIM支持现状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 但具体开放时间待定[1] - 中国联通已支持eSIM业务 目前是大陆唯一支持iPhone Air的运营商[1] - 中国电信eSIM业务已准备就绪 预计近期获工信部批复后开放iPhone 17等设备服务[1] eSIM技术优势 - eSIM为电子化SIM卡数据文件 可通过网络下载激活蜂窝网络 功能与实体SIM卡无异[2] - 节省手机内部空间 影响外观设计和电池容量 例如iPhone Air因取消物理卡槽实现史上最薄设计[2] - 使携号转网更便捷 支持不同运营商间无缝切换 并可实现双卡双待功能[2] - 安全性更高 无法被物理取出 防止手机丢失后SIM卡被盗用[2] 行业推广进展 - 全球超过400家运营商支持eSIM服务 平均支持50余款消费类设备[3] - 物联网设备显著受益 包括联网汽车/网关/路由器/无人机等难以更换实体SIM卡的场景[3] - 运营商可节省实体SIM卡成本 虽然单卡成本低但用户规模达亿级 综合开支削减显著[2]
果然财经|最薄苹果手机“无卡入市”,运营商eSIM破局在即
齐鲁晚报· 2025-09-11 06:52
iPhone 17系列推出与eSIM技术应用 - 苹果推出iPhone 17系列 其中iPhone Air为最薄机型 全球统一采用eSIM技术 取消实体SIM卡槽 [2] - 中国大陆仅中国联通支持iPhone eSIM业务 但目前尚无运营商全面开展手机eSIM卡业务 仅支持激活型号A3518 [2][3] eSIM技术特点与优势 - eSIM即嵌入式SIM卡 由全球移动通信协会制定标准 通过电子化形式嵌入设备芯片 无需物理卡槽 [3] - eSIM支持远程配置和运营商切换 一部手机可搭载多个手机号 成本低 占空间小 配置灵活 可靠性高 [3] - eSIM有助于运营商提升服务效率和管理用户连接 巩固市场地位 [3] 中国运营商eSIM业务现状 - 中国联通2017年开通eSIM平台 上线独立号码业务 成为首家获批eSIM可穿戴业务试点的运营商 目前eSIM主要用于智能手表 作为手机SIM卡副卡形式存在 [5] - 中国电信eSIM手机业务已全面准备就绪 相关手续提交工信部 预计近期获得商用试验批复 将很快向用户开放包括iPhone 17在内的eSIM业务 [5] - 中国移动已支持eSIM手机业务办理 提交eSIM申请 获批后将对外提供服务 [6] - 2023年三大运营商以业务维护升级为由 暂停受理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及独立eSIM卡办理 今年7月中国联通推出eSIM专区 被视为重启eSIM业务信号 [6] eSIM推广缓慢的原因 - 运营商利益考量为首要因素 eSIM降低用户转网门槛 削弱运营商对用户控制力 [7] - 安全风险显著 2024年全国通过eSIM技术进行远程制卡 群发诈骗短信的案件同比增长高达37% eSIM线上操作增加实名制监管难度 [8] - eSIM可能导致运营商与手机厂商形成"利益联盟" 造成市场垄断 损害消费者利益 [10] - 技术配套和用户习惯影响 运营商需制定新流程以在手机端推广eSIM [10] eSIM市场前景与产业链 -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预测 到2025年全球将有10亿台支持eSIM的智能手机 到2030年将增长至69亿 占全球智能手机连接总数的75% [10] - 中国eSIM产业链已形成从芯片 模组 平台到终端的完整闭环 紫光展锐 翱捷科技等具备eSIM芯片量产能力 移远通信 广和通等推出多款eSIM蜂窝通信模组 [10] - 一旦政策松动 华为 小米 OPPO vivo等头部厂商将迅速响应 eSIM终端市场有望迎来集中爆发 [10] 消费者与市场反应 - iPhone Air国内正式发售前 消费者关注手机能否正常使用 目前需通过中国联通登记eSIM业务 等待专员联系 [2][5] - 随着iPhone Air发布 eSIM技术将从可穿戴设备走向主流智能手机 可能为通信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与创新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