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壳上市

搜索文档
26岁女儿买走一上市公司,王振华财富较巅峰缩水340多亿
金融界· 2025-08-14 15:12
交易概述 - 万疆资本以2.228亿港元收购中国新零售供应链75%股份(3.6亿股),每股价格0.6189港元 [1][2] - 收购价较停牌前收盘价3.5港元/股折让82.32% [2] - 万疆资本发起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剩余25%股份(1.2亿股),涉及资金7426.8万港元 [2] - 若全额收购完成,总耗资约2.97亿港元,相当于公司当前市值22.08亿港元的13.45% [3] 收购方背景 - 万疆资本由26岁王凯莉全资持有并担任唯一董事 [1] - 王凯莉系新城控股实际控制人王振华之女,现任董事长王晓松之妹 [1] - 收购资金来源于王凯莉作为"Hua Sheng信托"受益人所获分配权益,该信托由王振华为家族设立 [6] 目标公司状况 - 中国新零售供应链主要业务涵盖新加坡地区建筑服务(土木工程、楼宇建设)及物业投资(住宅/工业物业租赁) [3] - 2024财年营业收入5597.36万新加坡元,同比微降0.15% [4] - 归母净利润亏损78.42万新加坡元,连续第五年亏损(2020财年起) [5] - 注册地为开曼群岛,上市地位收购后将继续维持 [5] 历史交易对比 - 出售方Alpine Treasure Limited一年前以1亿港元收购相同75%股权,较当时停牌价折价78.79% [3] - 本次转让给万疆资本价格较其初始投资溢价约123% [4] 市场反应与推测 - 公告后股价从停牌前3.5港元/股最高涨至5.1港元/股,当前回落至4.6港元/股 [4] - 市场推测收购可能为买壳上市操作,后续或存在资本运作及资产注入计划 [1][5] - 可能涉及王振华家族资源整合与业务多元化拓展 [5] 关联方财富状况 - 王振华当前身家148.7亿元,较2020年巅峰期491.2亿元缩水342.5亿元(降幅69.7%) [1][7] - 其控制三家上市公司:A股新城控股(601155.SH)、港股新城发展(01030.HK)及新城悦服务(01755.HK) [6] - 新城控股2024年营业收入889.99亿元,同比下降25.32%;归母净利润7.52亿元,同比微增2.07% [8] - 公司总资产3071.93亿元,同比减少17.89%;现金及等价物余额65.96亿元,同比缩减48.5% [9]
智元机器人从“买壳”到上市有多远
华尔街见闻· 2025-07-10 09:57
核心观点 - 智元机器人通过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交易作价不低于19.96亿元,成为其控股股东,并可能将其作为未来上市平台[1][2][3] - 市场预期上纬新材可能成为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尽管智元机器人明确12个月内无资产注入计划,但股价仍出现涨停反应[4][5][6] - 智元机器人估值达150亿元,是上纬新材市值的5倍,为二级市场提供想象空间[13][14] - 公司未来可能通过借壳上市、36个月后重组或分步装入资产三种路径实现曲线上市,但均面临不同挑战[9][16][23][28] 交易细节 - 收购分为两部分: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以7.78元/股收购29.99%股份,再通过要约收购37%股份,最终持股比例不低于63.62%[43][44][45] - 收购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已取得银行意向函但未签订正式协议[50][51] - 交易完成后可通过股票质押等方式增强融资能力,并为后续一级市场融资预留空间[49][53] 潜在上市路径分析 借壳上市 - 优势:加快证券化速度[16] - 难点:科创板无先例,需满足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且三年现金流累计超1亿元等财务要求[18][19][21] 36个月后重组 - 优势:规避借壳认定[23] - 风险:机器人行业三年后景气度存在不确定性[27] 分步装入资产 - 优势:无需等待三年,避免借壳认定[28] - 难点:12个月内连续收购同一资产需累计计算,且需证明业务协同性[35][36][38] 行业影响 - 若成功可能开创"先买壳、后上市"的新资本运作范式,为早期科创公司提供参考[10][54][55] - 当前A股IPO审核趋严背景下,类似案例(如哈啰入主永安行)增多,但后续操作仍需观察[55]
智元机器人从“买壳”到上市有多远
华尔街见闻· 2025-07-09 16:00
交易概述 - 智元机器人通过智元恒岳和致远新创收购上纬新材至少63.62%股份,交易作价不低于19.96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上纬新材控股股东和实控人将变更为智元恒岳和邓泰华 [1] - 上纬新材将成为科创板首家人形机器人企业旗下公司 [2] 市场预期与反应 - 市场期待上纬新材成为智元机器人未来的上市平台和"A股人形机器人第一股" [2] - 尽管智元机器人声明12个月内无资产注入计划,上纬新材当日开盘一字涨停 [2] - 智元机器人估值150亿元,是上纬新材市值(31亿元)的5倍,为二级市场提供想象空间 [5] 潜在上市路径分析 借壳上市 - 加快证券化速度但科创板尚无先例 [4] - 需满足最近一年营收不低于3亿元等财务要求 [4][7] - 审核标准比照IPO,成功案例稀少 [5][6] 36个月后重组上市 - 可规避借壳上市认定但需等待期 [9] - 面临机器人行业三年后景气度变化的风险 [13] - 类似案例如滨海能源收购旭阳集团仍在推进中 [11] 分步装入资产 - 通过"小额-渐进式"装入避免借壳认定 [14] - 无需等待36个月但需注意12个月内连续收购限制 [22] - 需解决上纬新材(新能源材料)与智元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行业协同性问题 [24] 交易结构与资金安排 - 收购分两部分:先以7.78元/股收购29.99%股份,再要约收购37%股份 [27][28] - 资金来源于自有资金和并购贷款,已取得银行意向函但未签正式协议 [35] - 交易完成后可通过股票质押等方式增强融资能力 [36] 行业影响 - 可能开创"先买壳、再上市"的新资本运作范式 [37] - 为暂不满足IPO条件的早期科创公司提供参考路径 [38] - 类似案例包括哈啰入主永安行、启明创投购买天迈科技控制权等 [38]
暴涨80%,姚劲波一次罕见出手
投中网· 2025-06-14 03:11
核心观点 - 互联网大佬姚劲波通过北京福好斥资6.62亿元收购易明医药23%股份,成为控股股东,交易后公司股价连续7个涨停,市值达42.81亿元,6月累计涨幅84.32%[1][15] - 并购市场热度高涨,产业方、GP机构和政府/国资成为上市公司控制权交易的三大主力买家,政策推动下交易持续升温[17][18][19][21] 易明医药交易分析 - 交易细节:转让价格15.1元/股,姚劲波通过北京福好(持股99%)完成收购,交易尚未完成已实现浮盈[1][2][14] - 公司基本面:主营糖尿病药物米格列醇片(营收占比70%),但2023-2024年营收连续下滑至6.52亿元(-2.27%),2025Q1净利润1879万元(-32.64%),核心产品瓜蒌皮注射液(营收占比12.92%)已终止合作[5][6] - 对赌协议:2025-2027年营收不低于6亿元/年,净利润不低于3000万元/年,2028年资产指标需为正,未达标则原实控人补偿[9][10] 姚劲波投资布局 - 投资历程:2010年起通过58同城直投猎聘网等垂直领域,2018年成立CVC神骐资本(管理6只基金,投资71起),此次系首次涉足上市公司控制权[12][13] - 交易动机:政策利好下获取财务收益,或为资产证券化铺垫,但未使用58同城主体而通过个人控股公司操作[13][14] 并购市场动态 - 产业方案例:世纪金源4.22亿元收购安奈儿13.03%股份,哈啰15亿元入主永安行(或为借壳上市)[18] - GP机构案例:启明创投4.52亿元收购天迈科技,梅花创投吴世春入股梦洁股份10.65%,新模式改为先收购再募资[19][20] - 政府/国资案例:2025年50家上市公司控制权变更中11家为国资收购,如无锡财政局21.18亿元收购通用股份,黄山国资委收购锐新科技[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