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兴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西部矿业(601168):矿选冶项目持续优化,冶炼端利润有望修复
东兴证券· 2025-04-15 10:5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业绩稳定扩张,矿山产能持续增长,冶炼系统全面优化,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有效执行 [3]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4.7亿元、605.8亿元、63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24亿元、51.18亿元和55.47亿元 [12]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500.26亿元,同比增长17%;归母净利润29.32亿元,同比增长5%;基本每股收益+5%至1.23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32%至82.46亿元 [3] - 2024年计划分红23.83亿元,股利支付率达81.3%,股息率为6.22% [3] 铜业务 - 铜板块(采选+冶炼)为业务支柱,2024年营收382.49亿元,营收占比76.46%,毛利66.72亿元,毛利占比67.01% [4] - 2024年矿产铜产量同比增长35%至17.75万吨,矿产伴生钼产量同比增长18%至4009吨 [4] - 核心铜矿山玉龙铜业2024年矿产铜产量同比增长39%至15.91万吨,占公司矿产铜产量90% [4] - 2024年玉龙铜业选矿一车间铜、钼回收率较技改前分别提升5.92%和1.08%,新疆瑞伦铜镍矿铜、镍回收率分别提升5.55个百分点及1.32个百分点 [4] - 玉龙铜矿三期改扩建项目建成后,铜金属年产能将达18 - 20万吨,公司合计铜产能将达23万吨左右,较当前产能增长约20% [4] 多金属业务 - 2024年铅锌精矿受技改项目影响,铅精矿产量同比减少11%至5.4万吨,锌精矿产量同比减少11%至10.71万吨 [5] - 西部铜业铅锌年矿石处理量由90万吨/年增至150万吨,对应获各琦铜矿铅锌产能或由2.5万吨增长至4.1万吨 [5] - 2024年铁精粉产量同比增长15%至137.69万吨,银精矿产量同比增长6%至130.83吨,金精矿产量同比减少9%至189吨 [5] - 铁精矿改扩建项目持续推进,双利矿业二号铁矿露转地改扩建工程按计划进行,格尔木西矿资源旗下两矿区探转采手续正在办理 [5] - 2024年,会东大梁铅锌矿铅回收率提升4.21个百分点,锌回收率提升1.7个百分点;四川呷村银多金属矿金回收率提高2.73个百分点,银回收率提高4.19个百分点 [5] 冶炼业务 - 至报告期末形成冶炼产能:冶炼铜35万吨/年(同比增长67%)、冶炼锌20万吨/年(同比增长100%)及冶炼铅20万吨/年(同比增长100%) [6] - 2024年冶炼铜产量同比增长44%至26.34万吨,冶炼锌产量同比减少3%至11.47万吨,冶炼铅产量同比减少61%至3.58万吨 [6] - 青海铜业冶炼铜产能同比+33%至20万吨/年,直收率同比增长4.33个百分点;西部铜材冶炼铜产能同比+200%至15万吨/年 [6] - 西豫金属形成铜、铅、锌多金属资源一体化冶炼系统,铅综合回收率同比增加0.46个百分点,形成冶炼铅产能20万吨/年、黄金6吨/年、白银430吨/年 [10] - 湘和有色冶炼锌产能提升至20万吨/年,新增铟产量24吨/年 [10] - 西豫金属每万吨冶炼锌产出黄金0.3吨、白银21.5吨,合计贡献收入约4亿元/万吨,湘和有色每万吨冶炼锌产出铟金属1.2吨,贡献收入约307万元/万吨 [10] 财务指标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32%至82.46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同比减少61%至 - 58.9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减少20%至 - 36.8亿元 [11] - 销售毛利率由23年的18.04%增至24年的19.90%,销售净利率由23年的9.90%增至24年的10.58% [11] - 销售费用率维持0.07%,管理费用率由23年的2.13%降至24年的2.05%,财务费用率由23年的1.92%降至24年的1.53%,资产负债率由23年的60.93%降至24年的58.57% [11] - ROE由23年的17.76%升至24年的18.12%,ROA由23年的10.28%升至24年的12.57% [11]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564.7亿元、605.8亿元、630.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6.24亿元、51.18亿元和55.47亿元;EPS分别为1.94元、2.15元和2.33元,对应PE分别为7.81x、7.05x和6.51x [12]
新和成:业绩同比高增,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50415
东兴证券· 2025-04-15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和成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营收216.10亿元,YoY+42.95%,归母净利润58.69亿元,YoY+117.01%,营养品板块量价齐升,香精香料和新材料产品增长带动业绩高增 [3] - 新产品、新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产品体系进一步丰富,在建项目投放将推动公司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4] - 新和成是国内优质精细化工合成龙头,新项目建设有望丰富产品体系,调整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5] 公司简介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9年,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小板第一家上市公司,从医药中间体起家,业务拓展到多领域,是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等 [7]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117|21,610|24,559|27,186|29,717| |增长率(%)|-5.13%|42.95%|13.65%|10.70%|9.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04|5,869|6,197|7,006|7,796| |增长率(%)|-25.30%|117.01%|5.60%|13.05%|11.27%| |净资产收益率(%)|10.90%|20.01%|18.24%|17.80%|17.20%|[6]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24.54 - 17.28元,总市值647.26亿元,流通市值639.59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307,342/307,342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1.74 [8] 盈利预测表 资产负债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合计|12386|16922|21197|29740|37567| |货币资金|4543|7937|11107|18635|25485| |应收账款|2483|3654|4152|4596|5024| |存货|4319|4090|4676|5171|5648| |非流动资产合计|26770|26067|24589|23046|21453| |资产总计|39156|42989|45786|52786|59020| |流动负债合计|6122|6909|5015|6592|6818| |非流动负债合计|8114|6634|6634|6634|6634| |负债合计|14237|13544|11649|13227|13452|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合计|24805|29325|33986|39369|45331| |负债和所有者权益|39156|42989|45786|52786|59020|[13] 利润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15117|21610|24559|27186|29717| |营业成本|10131|12582|14993|16581|18112| |营业利润|3260|6973|7361|8322|9263| |利润总额|3254|6944|7332|8293|9234| |净利润|2725|5897|6226|7043|7842|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04|5869|6197|7006|7796| |EPS(元)|0.88|1.91|2.02|2.28|2.54|[13] 现金流量表(单位:百万元)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5119|7073|8059|9860|9215| |投资活动现金流|-3878|-3774|-800|-800|-800| |筹资活动现金流|-2053|-2263|-4089|-1532|-1565| |现金净增加额|-705|1075|3171|7528|6850|[13] 主要财务比率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增长|-5%|43%|14%|11%|9%| |营业利润增长|-24%|114%|6%|13%|11%|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增长|-25%|117%|6%|13%|11%| |毛利率(%)|33%|42%|39%|39%|39%| |净利率(%)|18%|27%|25%|26%|26%| |总资产净利润(%)|7%|14%|14%|13%|13%| |ROE(%)|11%|20%|18%|18%|17%| |资产负债率(%)|36%|32%|25%|25%|23%| |流动比率|2.02|2.45|4.23|4.51|5.51| |速动比率|1.32|1.86|3.29|3.73|4.68| |总资产周转率|0.39|0.53|0.55|0.55|0.53| |应收账款周转率|6.10|7.04|6.29|6.21|6.18| |应付账款周转率|7.36|11.95|13.29|12.85|12.78|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88|1.91|2.02|2.28|2.54| |每股净现金流(最新摊薄)|-0.23|0.35|1.03|2.45|2.23|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8.07|9.54|11.06|12.81|14.75| |P/E|23.94|11.03|10.44|9.24|8.30| |P/B|2.61|2.21|1.90|1.64|1.43| |EV/EBITDA|14.01|7.05|6.18|4.98|4.02|[13]
新和成(002001):业绩同比高增,项目建设有序推进
东兴证券· 2025-04-15 08: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2][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新和成2024年年报显示全年营收216.10亿元,YoY+42.95%,归母净利润58.69亿元,YoY+117.01%,各板块产品增长带动业绩同比高增 [3] - 新产品、新项目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在建项目陆续建设及投放将丰富产品体系,推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4] - 基于2024年年报调整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预测净利润分别为61.97、70.06和77.96亿元,对应EPS分别为2.02、2.28和2.54元,当前股价对应P/E值分别为10、9和8倍 [5] 公司简介 - 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创办于1999年,2004年6月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小板第一家上市公司 [7] - 公司从医药中间体乙氧甲叉起家,业务拓展到维生素、香精香料、新材料、蛋氨酸等领域,是世界四大维生素生产企业之一,也是有影响力的香精香料企业、有竞争优势的蛋氨酸生产企业和前景广阔的新材料企业 [7] 业绩情况 收入端 - 2024年蛋氨酸等项目新产能释放,营养品板块主要产品价格修复,带动营养品板块营收同比增长52.58%至150.55亿元 [3] - 香精香料板块营收同比增长19.62%至39.16亿元 [3] - 新材料板块营收同比增长39.51%至16.76亿元 [3] 利润端 - 2024年公司综合毛利率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至41.78%,带动净利润大幅增长 [3] 项目进展 营养品板块 - 蛋氨酸项目产能释放,实现30万吨/年产能达产 [4] - 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合资建设的18万吨/年液体蛋氨酸(折纯)项目基本建设完成 [4] - 4,000吨/年胱氨酸稳定生产运行,草铵膦项目中试顺利 [4] 香精香料板块 - 系列醛项目、SA项目、香料产业园一期项目稳步推进 [4] 新材料板块 - PPS新领域应用开发顺利 [4] - 天津尼龙新材料项目顺利推进大生产审批 [4] - HA项目产品已正常生产、销售 [4] 原料药板块 - 氟烷、植物醇整合项目有序进展,未来将根据市场需求升级产品结构 [4]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5,117|21,610|24,559|27,186|29,717| |增长率(%)|-5.13%|42.95%|13.65%|10.70%|9.3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704|5,869|6,197|7,006|7,796| |增长率(%)|-25.30%|117.01%|5.60%|13.05%|11.27%| |净资产收益率(%)|10.90%|20.01%|18.24%|17.80%|17.20%|[6]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24.54 - 17.28元 [8] - 总市值647.26亿元,流通市值639.59亿元 [8] - 总股本/流通A股307,342/307,342万股,流通B股/H股无 [8] - 52周日均换手率1.74 [8]
保险行业:调整保险资产监管比例,资本市场流动性有望改善
东兴证券· 2025-04-15 06:5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3] - 《通知》包含上调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提高投资创业投资基金的集中度比例、放宽税延养老比例监管要求三方面内容,有利于促进保险业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发挥保险资金“压舱石”和“稳定器”作用 [4][5] - 保险资金进场参与权益市场投资有望改善市场流动性,提振投资者信心,提高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度比例能为创新创业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提升险企投资收益率 [5] - 监管推动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与资本市场改革相互促进,保险行业参与资本市场有助于改善经营业绩,参与科技企业投资可优化险企投资资产结构,降低利差损风险 [6] - 当前保险行业马太效应增强,头部机构机会大,建议关注行业头部机构和保险ETF投资价值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印发《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3] 点评 - 《通知》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5%,拓宽权益投资空间,为实体经济提供股权性资本,如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超250%低于350%的,权益类资产账面余额不超上季末总资产40%;超350%的,不超50% [4] - 新标准下保险公司投资单一创业投资基金账面余额占该基金实缴规模比例不高于30%,引导保险资金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股权投资力度 [4] - 明确税延养老保险普通账户不再单独计算投资比例,助力第三支柱养老保险高质量发展 [4] 投资建议 - 监管推动保险资金投资资本市场与资本市场改革相互促进,保险行业参与资本市场有助于改善经营业绩,参与科技企业投资可优化险企投资资产结构,降低利差损风险 [6] - 保险行业马太效应增强,头部机构机会大,建议关注行业头部机构和保险ETF投资价值 [6] 未来3 - 6个月行业大事 - 行业股票家数81家,占比1.79%;行业市值64971.44亿元,占比6.99%;流通市值51119.93亿元,占比6.79%;行业平均市盈率12.41 [7]
保险行业:保险资金深度参与,支持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东兴证券· 2025-04-15 06:5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是保险资金和代表新质生产力的科技企业共赢发展的有利时机,保险资金能助推高科技创新企业发展,金融科技融合对保险公司长期发展有益 [3] - 发挥资本市场资金融通功能需要保险行业全方位参与,助力科技企业有望改善保险公司经营业绩,参与科技企业投资可优化险企投资资产结构、提升收益水平、降低利差损风险 [4] - 保险行业马太效应增强,头部机构更有机会参与政策创新、把握红利,未来估值上升空间大,保险ETF投资价值也应关注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7方面20条措施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 [1] 点评 - 《实施方案》包含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建设三方面内容,从“机制—产品—能力”层面与科技企业深度融合 [2] - 《实施方案》涉及保险公司多个细分领域,机制建设层面优化内部考核激励机制;产品体系建设层面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加大相关人员保险供给;保险资金投资层面深化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风险防控层面健全风险分担机制 [2] 未来3 - 6个月行业大事 - 无相关大事信息 [6]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81,占比1.79%;行业市值64971.44亿元,占比6.99%;流通市值51119.93亿元,占比6.79%;行业平均市盈率12.41 [6] 行业指数走势图 - 展示了非银行金融和沪深300的指数走势情况 [7] 分析师简介 - 刘嘉玮有“数学 + 金融”复合背景,有四年银行工作经验、九年非银金融研究经验、两年银行研究经验,获多项行业研究排名荣誉 [12]
银行行业3月社融金融数据点评:社融增速提升,信贷投放超预期
东兴证券· 2025-04-15 03:3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银行行业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政府债持续发力、信贷投放边际转暖,社融增量超预期;对公短贷同比大幅多增反映企业经营活跃度提升,但有季末冲量特征;居民中长贷同比多增得益于地产销售改善和居民提前还贷压力缓释 [1] - 关税扰动下信贷需求回暖有不确定性,期待财政、货币政策发力稳定信贷需求;二季度政府债有望带动社融增速进一步回升 [1] - 一季度银行信贷规模增长平稳、同比多增,但净息差承压,预计净利息收入延续负增长;随着基数效应消退,中收降幅有望收窄;债市调整及高基数下其他非息收入有压力,但2024年四季度积累的其他综合收益浮盈或在一季度部分兑现、对冲营收压力;资产质量平稳下拨备释放反哺利润 [8] - 全年银行资产规模增长有望平稳,净息差降幅有望收窄,重点领域风险预期改善,盈利有望平稳;中期看好银行高股息配置价值;资金层面政策鼓励中长线资金入市,有助于支撑银行估值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社融情况 - 3月社融新增5.89万亿,同比多增1.05万亿;存量社融同比+8.4%,环比提升0.2pct;政府债发行前置、信贷同比多增为主要贡献 [2] - 3月政府债券新增1.48万亿,同比多增1.02万亿;一季度国债、地方政府债发行进度达30%、36%,明显快于去年,政府债年内发行明显前置 [2] 信贷情况 - 3月社融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3.82万亿,同比多增5314亿;金融数据口径人民币贷款新增3.64万亿,同比多增0.55万亿,超出市场预期;主要是企业短贷和票据融资多增贡献;3月末贷款同比增速环比提高0.1pct至7.4% [2] - 企业贷款新增2.84万亿,同比多增0.5万亿;企业短贷、票据融资分别新增1.44万亿、减少1986亿,同比多增4600亿、514亿;企业中长贷新增1.58万亿,同比少增200亿;3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3%,环比持平,较24年末下降1bp左右 [2] - 居民贷款新增9853亿,同比多增447亿;中长贷新增5047亿,同比多增531亿,得益于地产销售改善和居民提前还贷压力缓释;3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在LPR持平基础上保持稳定;短贷新增4841亿,同比少增67亿;3月银行消费贷开启一轮降价营销,消费贷利率低至2.5%左右,4月起调整至不低于3% [3] M1、M2及存款情况 - 3月M1(新口径)同比增长1.6%,增速环比提升1.5pct;M2同比增长7.0%,增速环比持平,M1 - M2剪刀差进一步收窄;M1增速回升预计源于企业短贷派生多增和财政支出加大,政府存款向实体转移 [3] - 财政存款减少7710亿,同比基本持平;企业存款新增2.84万亿,同比多增7675亿;居民存款新增3.09万亿,同比多增2600亿;非银存款减少1.41万亿,同比大幅多减1.26万亿,或主要是季末理财回表、债市调整带来的产品赎回扰动 [3] 投资建议 - 关注中长期资金入市、指数化投资推动银行配置价值增强,利率中枢下行趋势下高股息标的配置价值增强 [8] - 关注逆周期调节政策成效逐步显现之下,银行个股基本面预期改善带来估值进一步修复,有业绩释放空间的优质区域行 [8]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48家,占比1.06%;行业市值133861.24亿元,占比14.54%;流通市值91693.82亿元,占比12.28%;行业平均市盈率6.26 [5]
聚灿光电: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点评:产销两旺驱动业绩高增,红黄光项目夯实增长新动能-20250415
东兴证券· 2025-04-15 0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聚灿光电产销两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营业务稳健增长,营运效率优化 [3] - 车载领域赛道具备长期增长动能,公司优先布局后装替换市场及新兴场景,合作渗透前装市场 [4] - “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进展显著,将夯实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随着项目建成投产,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聚灿光电主要从事化合物光电半导体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是国内领先的LED芯片头部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中高端领域 [5] 2025年一季度业绩情况 - 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21.80%;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27.72%;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46.50% [3] - 毛利率为15.52%,同比增长1.97pct,环比增长2.95pc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亿元,同比增长666.02% [3] 车载领域业务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30%,带动车灯模组升级,公司车用芯片覆盖多个增量场景 [4] - 优先布局后装替换市场及新兴场景,合作渗透前装市场,产品已通过多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 红黄光项目情况 - “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进展显著,2025年1月11日部分投产,当前月产能10万片的生产设备基本到货,产能处于快速爬坡期 [5] - 新增红黄光产线可实现产品全光谱覆盖与色彩性能提升,降低客户供应链复杂度,加速高端应用落地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41元、0.54元和0.65元 [5]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80.92|2,759.56|3,294.89|3,772.74|4,308.44| |增长率(%)|22.30%|11.23%|19.40%|14.50%|14.2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1.15|195.59|275.95|363.73|439.17| |增长率(%)|291.09%|61.44%|41.08%|31.81%|20.74%| |净资产收益率(%)|4.20%|7.20%|9.22%|10.84%|11.57%| |每股收益(元)|0.18|0.29|0.41|0.54|0.65| |PE|62.51|38.72|27.45|20.82|17.25| |PB|2.63|2.79|2.53|2.26|2.00| [10]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为15.01 - 7.75元,总市值74.38亿元,流通市值55.36亿元,总股本/流通A股为67,621/67,621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5.56 [6] 相关报告汇总 |报告类型|标题|日期| |----|----|----| |行业普通报告|电子行业:关税壁垒倒逼产业升级,国产化替代有望加速—中美关税政策点评|2025 - 04 - 08| |行业深度报告|偏光片行业:解码偏光片国产替代加速与中大尺寸增量机遇|2025 - 03 - 26| |行业深度报告|爆款突围与生态扩张:小米手机、可穿戴及汽车业务的协同效应与产业重构启示|2025 - 03 - 14| |行业深度报告|人形机器人专题系列(一):传感器的技术路径、竞争格局与产业重构|2025 - 03 - 06| |行业深度报告|国产算力AI芯片专题:一文读懂华为昇腾310芯片—科技龙头巡礼专题(三)|2025 - 02 - 21| |公司普通报告|聚灿光电(300708.SZ):业绩创历史新高,正式转型为全色系LED芯片供应商—公司2024年度业绩点评|2025 - 02 - 12| |行业普通报告|电子行业:DeepSeek开源模型性价比突出,R1模型性能对标OpenAI o1正式版—行业动态跟踪点评|2025 - 02 - 06| |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深度:复盘历史上的英飞凌,如何走出行业低谷期?—海外硬科技龙头复盘研究系列(十二)|2025 - 02 - 06| |公司普通报告|聚灿光电(300708.SZ):预告归母净利润增长61 - 77%,募投项目投产运行—公司2024年度业绩预告点评|2025 - 01 - 17| |行业深度报告|【东兴电子】先进封装行业:CoWoS五问五答—新技术前瞻专题系列(七)|2025 - 01 - 08| |公司普通报告|聚灿光电(300708.SZ):三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公司2024年三季报业绩点评|2024 - 10 - 16| |公司普通报告|聚灿光电(300708.SZ):利润明显改善,终端需求持续回暖—公司2024年半年报业绩点评|2024 - 08 - 01| |公司普通报告|聚灿光电(300708.SZ):业绩明显改善,高端产品持续渗透—公司2024年一季报业绩点评|2024 - 04 - 25| |公司普通报告|聚灿光电(300708.SZ):收入增长22.30%,Mini LED等产品取得突破—公司2023年年报业绩点评|2024 - 02 - 19| [12]
证券行业:优化发行承销制度,提升国内IPO投资的竞争优势
东兴证券· 2025-04-15 03: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对IPO发行过程中各类参与主体行为进行调整和规范,修订集中于四个方面,是对发行和上市流通层面监管的有效补充,可提升国内IPO投资竞争优势 [1][2][3] - 自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资本市场进入政策密集期,市场交易活跃度提升,但投资者结构仍有优化空间,规范投资者行为的监管政策有望陆续推出 [4] - 增加IPO配售中机构投资者参与,有助于优化IPO投资行为和定价机制,头部券商在股权投行业务竞争中占优,有望提升投行业务收入和估值,建议关注上市头部券商投资价值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3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修改<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决定》,对IPO发行过程中各类参与主体行为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规范 [1] 点评 - 修订集中于四个方面:增加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作为IPO优先配售对象,明确证券交易所规定优先配售其他情形;明确证券交易所制定IPO分类配售具体规定;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根据新《公司法》做适应性调整 [2] 影响 - 将银行理财产品、保险资产管理产品与公募基金列为IPO优先配售对象,有利于中长期价值投资资金参与IPO融资,改善投资者结构,延长投资周期,降低纯交易型资金占比及对市场波动性的潜在影响 [3] - 禁止参与IPO战略配售的投资者在限售期内出借,可降低融券资金和量化交易资金对市场的扰动,规范IPO投资行为,提升IPO相关投资方潜在回报,增强国内IPO投资竞争优势 [3] 投资建议 - 建议持续重点关注上市头部券商的投资价值 [4] 未来3 - 6个月行业大事 - 无 [6] 行业基本资料 - 股票家数81,占比1.79%;行业市值64630.01亿元,占比7.02%;流通市值50818.97亿元,占比6.81%;行业平均市盈率12.35 [6] 相关报告汇总 - 包含《证券行业:学习两会精神,行业监管改革稳步推进》等多篇行业普通报告 [9] 分析师简介 - 刘嘉玮,武汉大学学士,南开大学硕士,“数学 + 金融”复合背景,有四年银行工作经验,九年非银金融研究经验,两年银行研究经验,曾获新财富、水晶球非银金融行业相关名次 [11]
聚灿光电(300708):产销两旺驱动业绩高增,红黄光项目夯实增长新动能
东兴证券· 2025-04-15 02: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聚灿光电产销两旺,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营业务增长稳健,营运效率优化 [3] - 车载领域赛道具备长期增长动能,公司优先布局后装替换市场及新兴场景,合作渗透前装市场 [4] - “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进展显著,将夯实公司第二增长曲线,随着项目建成投产,公司业绩有望持续增长 [5]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2025年一季报业绩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31亿元,同比增长21.80%;归母净利润0.61亿元,同比增长27.72%;扣非归母净利润0.60亿元,同比增长46.50% [3] - 一季度毛利率为15.52%,同比增长1.97pct,环比增长2.95pct,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6亿元,同比增长666.02% [3] 车载领域业务 -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预计2025年超30%,带动车灯模组升级,公司车用芯片覆盖多个增量场景 [4] - 公司优先布局后装替换市场及新兴场景,合作渗透前装市场,产品已通过多项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4] 红黄光项目进展 - “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2025年1月11日部分投产,当前月产能10万片的生产设备基本到货,部分工序设备调试中,产能快速爬坡 [5]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EPS分别为0.41元、0.54元和0.65元 [5] 交易数据 - 52周股价区间15.01 - 7.75元,总市值74.38亿元,流通市值55.36亿元 [6] - 总股本/流通A股67,621/67,621万股,52周日均换手率5.56 [6] 财务指标预测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480.92|2,759.56|3,294.89|3,772.74|4,308.44| |增长率(%)|22.30%|11.23%|19.40%|14.50%|14.2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21.15|195.59|275.95|363.73|439.17| |增长率(%)|291.09%|61.44%|41.08%|31.81%|20.74%| |净资产收益率(%)|4.20%|7.20%|9.22%|10.84%|11.57%| |每股收益(元)|0.18|0.29|0.41|0.54|0.65| |PE|62.51|38.72|27.45|20.82|17.25| |PB|2.63|2.79|2.53|2.26|2.00| [10] 相关报告汇总 - 包含行业普通报告、行业深度报告、公司普通报告等多种类型,涉及电子、偏光片、人形机器人等多个行业及聚灿光电不同时期业绩点评 [12]
A股策略周报:冲击逐步弱化,修复行情延续-20250415
东兴证券· 2025-04-15 02:35
报告核心观点 - 关税冲击弱化,市场对贸易战逐步免疫,走势将常态化,自主可控产业链成短期核心逻辑;修复行情延续,市场受经济、政策、外部因素影响迎来修复,指数大概率在3200 - 3400区间波动;建议适当增加持仓比例,关注母婴消费、新消费、进口替代、大科技、避险资产等方向 [4][5][6] 周度观点 - 关税冲击弱化,中美贸易战短期超能力关税措施难落地,进入反复拉扯阶段,市场逐步免疫;政策应对及时,市场信心增强,关注点回归经济基本面,自主可控产业链成短期核心逻辑 [4][7] - 修复行情延续,3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弱复苏,政策应对贸易战有效且储备丰富,外部冲击弱化;外部冲击是最大不确定性,指数大概率在3200 - 3400区间波动 [5][8] - 投资建议适当增加持仓比例,关注拉动内需方向如母婴消费、新消费;进口替代行业如农产品、半导体等;大科技领域如人工智能和机器人;避险资产如黄金、银行等 [6][9] 一周数据 - 本周市场大幅调整,小盘的中证1000、创业板指数和深证指数跌幅最大 [10] - 从行业分布看,公用事业、银行、农业、医美行业表现较好 [13] - 两市换手率明显下降,成交萎缩,融资余额随市场活跃度下降而下行 [15][17] - 目前估值水平除科创50指数明显提升外,整体仍合理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