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峰网

搜索文档
一加圈层变阵,用「游戏牌 」征服「性能党 」
雷峰网· 2025-06-13 00:40
核心观点 - 公司通过"用户共创"模式深度绑定年轻用户群体,尤其聚焦男大学生和游戏玩家,以"性能猛兽"定位强化产品竞争力 [2][6][17] - 公司构建"产品+生态合作+游戏文化圈层"三位一体战略,通过高校电竞赛事、主播合作、线下活动等方式实现品牌渗透 [9][12][18] - 公司依托OPPO集团技术资源,投入1000余名工程师专注游戏性能研发,独家"风驰游戏内核"技术实现行业领先的帧率与功耗控制 [14][18] 用户运营策略 - 线下每月在30家门店举办"水友赛",联动200多所高校开展活动,累计吸引超3.8万人次参与高校赛事 [3][9] - 创新推出"荣誉奖励+职业成长+社会实践"激励体系,为参赛者提供学分、大厂实习及职业电竞试训机会 [2] - 社区运营覆盖全球50多国1400万用户,线下计划6个月内完成120场比赛、1万人参与的目标 [7][9] 产品技术布局 - Ace系列销量突破1500万台,Ace5至尊系列以"电竞三芯"技术实现0掉帧/0断触/0断网体验 [18] - 与《原神》《和平精英》等顶流IP达成技术联调合作,获得超百位头部主播实战反馈优化产品 [11][17] - 16-25岁男性用户占Ace5系列购机群体的40%,产品设计针对性解决大学生游戏场景痛点 [17] 行业竞争态势 - 抓住国产手机高端化转型释放的年轻人市场空白,利用游戏赛道"拥挤未定局"窗口期建立差异化优势 [13] - 联合天美、光子等头部工作室成立联合实验室,形成"性能投资"技术壁垒 [14][17] - 将"一加杯"赛事品牌化,计划联合更多生态伙伴打造专业电竞赛事IP [18]
华为Pura 80影像旗舰重回高光,纯血鸿蒙再扩容
雷峰网· 2025-06-12 11:02
华为Pura 80系列发布 - 华为正式发布上半年旗舰产品Pura 80系列,这是P系列升级为Pura系列后的第二款影像旗舰产品 [2] - Pura 80 Pro售价6499元起,Pro+售价7999元,Ultra版本售价9999元起 [2] - 全系搭载鸿蒙5.1操作系统,标志着华为将以更完整姿态在手机市场竞争 [4] 产品技术突破 - Pura 80系列三款机型均配备5000万像素RYYB排列一英寸大底主摄,传感器可能为索尼IMX989、LYT900和豪威OV50X [7] - 搭载自研第八代ISP,实时数据处理提升200%,AI实时HDR性能提升41% [7] - Pura 80 Ultra进光量提升198%,动态范围达16EV,比Pura 70 Ultra提升15倍 [7] - Ultra版本首发"一镜双目"超大底潜望式长焦方案,集成两个镜头共用一个传感器 [7] 研发投入与影像能力 - 华为近十年研发累计投入12490亿元,2024年研发费用达1797亿元,占全年收入20.8% [6] - 通过F/1.6-F4.0可变光圈和XD Optics计算光学等技术弥补硬件不足 [6] - Pura 80 Ultra采用1/1.28英寸RYYB传感器,同时适配3.7倍中长焦和9.4倍超长焦两组镜头 [8] 市场策略与销售预期 - 延续"加量不加价"定价策略,与苹果在高端市场形成对标 [3] - 2025年第一季度华为在600美元以上高端市场市占率达38%,同比增长69% [17] - 全价格段市场华为以19.4%市占率成为国内销量最高厂商 [17] - Pura 80系列规划800万到1000万台,全年高端产品规划2000万台 [16] 鸿蒙系统发展 - 鸿蒙5.1系统升级小艺助手,覆盖5000多个热门景点和100多种场景 [15] - Pura 80 Pro+整机性能提升36%,操作流畅度提升47% [16] - 鸿蒙6.0操作系统将在10-11月发布 [16] - 2025年目标实现10万个应用,标志着生态成熟 [17] 渠道与营销策略 - 高考期间推出考生专属优惠,部分组合套装最高优惠2025元 [11] - 经销商反馈降价后Pura 70系列销量明显提升 [10] - 华为调整门店业绩目标,从卖出裸机变为提高融合产品连带能力 [12]
当SLG陷入「减负陷阱」,他们却砸1亿让玩家「专心打架」
雷峰网· 2025-06-12 11:02
核心观点 - 公司宣布投入1亿现金激励GVG(同盟对战)玩法,旨在重燃玩家战争体验激情 [1][2] - 行业普遍追求"降肝减负"时,公司反其道强调SLG核心乐趣在于GVG的策略深度与对抗性 [4][9] - 通过底层规则革新(如新剧本《长安之乱》)、技术打击工作室、优化外交机制三管齐下重构GVG体验 [11][15][17] SLG行业现状与痛点 - 头部SLG产品赛季后期玩家活跃度下跌50%以上,存在"长草期"难题 [6] - 公平性危机蔓延:脚本代练、程序自动作战导致GVG沦为"代码战争",背离策略对抗初衷 [6][7] - 行业过度聚焦"轻松化",忽视玩法本质,部分产品GVG策略深度与激情流失 [9][19] 公司战略举措 玩法革新 - 新剧本《长安之乱》首创10万格立体城池沙盘,引入巷道战等新策略维度 [11] - 历史版本迭代显示公司持续从底层规则(如自由行军、地形变化)创新玩法 [13] - 新增自动铺路、一键迁城等功能优化操作,聚焦"专心干架"体验 [11] 生态治理 - 技术手段打击工作室大规模团控行为 [15] - 推出可视化组队大厅功能,解决外交信息不对称问题 [15] 激励体系 - 1亿现金奖励霸业争夺,单服最高百万,由公证处监督执行 [2][17] - 账号交易平台数据显示公司产品账号交易量逆势增长,验证玩家认可度 [20] 行业竞争与定位 - 2025年SLG市场细分加剧,公司主张垂直领域极致化而非泛化 [19] - 提出新品突围三要素:目标用户定位、生态构建、独特体验设计 [20] - 强调"好玩>轻松"的价值主张,认为SLG应让玩家感到投入值得 [19][20]
BBA集体失速,奥迪靠华为「智驾突围」
雷峰网· 2025-06-12 11:02
奥迪与华为合作背景 - 奥迪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百年豪华品牌,合作车型包括奥迪A5L、A5L Sportback、Q6L e-tron以及A4L、A6L、Q5L等主流车型 [2] - 奥迪A5L是首个搭载华为乾崑智驾的燃油车型,采用奥迪最新E³ 1.2电子电气架构,解决了燃油车在算力、通信、供电、兼容性上的短板 [2] - 奥迪与华为的合作始于2014年,2017年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2018年拓展至L4级自动驾驶领域 [4] - 奥迪项目加速了华为车BU的诞生,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将MDC移动数据中心集成至奥迪Q7原型车完成实测,推动华为车BU于2019年5月正式成立 [4][5] 华为车BU的发展与市场表现 - 华为车BU推出HI、鸿蒙智行等合作模式,鸿蒙智行模式下为"五界"品牌提供智能化技术及营销能力 [7] - 问界M9均价超50万元,一年半内累计销量突破20万辆,长期稳居中国50万元以上豪华车销量榜首 [9] - 问界M8上市33天拿下8万台大定订单 [9] - 岚图梦想家搭载华为鸿蒙智能座舱后连续数月蝉联35万元以上新能源MPV销量冠军 [10] - 2022年大众集团计划以70亿欧元收购华为自动驾驶团队,华为开价130亿欧元,最终因价格分歧未达成协议 [10] 奥迪的市场挑战与华为合作的意义 - 2025年一季度奥迪在华销量降至14.45万辆,同比减少7%,奔驰、宝马销量也同比下滑 [13] - 奥迪多款主力车型大幅降价,A4L、Q5L最高优惠超10万元,A6L售价跌破30万元 [14] - 中国品牌占据豪华车销量榜前十中的半壁江山,理想汽车一季度销量11.1万辆,接近奔驰 [16] - 中国54%购车者将车辆智能化程度视为首要考量,高端车型几乎标配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18] - 奥迪引入华为乾崑智驾旨在吸引传统豪华品牌换购群体及新势力品牌流动用户 [20]
当下的数据中心股,真没什么好买的
雷峰网· 2025-06-12 08:15
行业现状与市场表现 - 数据中心行业被描述为"烂行业",缺乏硬核技术,主要依靠租赁模式盈利 [2] - 2020下半年至2024年中,数据中心板块经历四年下跌,龙头企业如光环新网股价从30.89元跌至6.64元,万国数据从116.76元跌至5.01元(跌幅95.71%),世纪互联从44.45元跌至1.39元 [2] - 2023年下半年行业开始反弹,部分公司股价半年内涨幅超100%,如世纪互联、润泽科技、数据港等 [2] - 2024年行业再次回落,润泽科技公布年报当天股价跳水14.16% [3] 供需关系与价格战 - 行业面临严重供大于求,2023年全国掀起数据中心建设热潮,2024年规划上千座智算中心 [6] - 世纪互联2024年资本支出49.8亿,2025年计划翻倍至100-120亿;万国数据2025年资本支出增加13亿至43亿 [6] - 价格战激烈:中部地区4KW机柜月租从4000元降至1600-2000元,深圳南山区机柜从5000元降至2000元 [7][8] - 业内人士预计存量数据中心消化周期需两年才能回归正常价格体系 [9] 客户结构与需求变化 - 主要客户为互联网大厂(阿里占万国数据35%业务,腾讯15%,字节5%),润泽科技32万机柜主要服务字节,数据港7万机柜主要服务阿里 [10] - 2018年后云厂商增速放缓,阿里云季度增速从140%峰值持续下滑 [10] - 大模型带来新需求:2023年阿里、字节加大采购,万国数据、世纪互联等获得新订单 [12] - 但中小模型公司融资困难减少需求,大厂商业化早期持续亏损,海外云厂商(微软、Meta)2024年初已放缓数据中心投入 [14] 政策与交付挑战 - 国家收紧审批:上架率低于50%地区暂停新项目,新建大型数据中心需优先布局国家枢纽节点 [17] - 能效标准提升至PUE≤1.25,新建项目绿电使用要求≥80% [17][18] - 廊坊成为算力枢纽,截至2025年已投运32个数据中心,21个在建项目总投资957.18亿 [19] - 推理需求增长要求核心城市布点,但一线城市土地资源紧张,跨界企业(如杭钢股份、宝信软件)凭借土地/电力优势获得订单 [21][22] 融资与财务压力 - 润泽科技2024年末负债197.59亿,资产负债率63.11%,现金仅48亿 [23] - 行业70-80%资金依赖银行贷款,但审批趋严,企业转向Pre-REITs/ABS融资(如世纪互联发行Pre REITs,万国数据发行ABS) [23] - 芯片短缺、竞争加剧或政策变化可能导致融资估值回调 [24] 股价波动驱动因素 - 三次大涨均与AI热点相关:第一次因字节大模型调用量增长33倍(日均token从1200亿增至4万亿)及1500亿资本支出计划(700亿用于数据中心) [27][28] - 第二次因DeepSeek模型超预期带动世纪互联、万国数据等股价翻倍(万国数据从20元涨至52.5元) [29][30] - 第三次因云厂商资本支出计划(阿里3年3800亿投入)及新订单披露(如万国数据获得152兆瓦订单) [31][32] - 但2025年一季度165个智算中心项目中仅16个投产,行业实际落地进度缓慢 [33] 市场评价与展望 - 行业未改变供需失衡本质,股价上涨依赖概念炒作 [37] - 投资者普遍认为需对数据中心赛道情绪降温 [38]
独家丨Temu美区全托管将在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
雷峰网· 2025-06-12 08:15
Temu业务重点调整 - 半托管业务和本本业务仍然是公司当前的重点发展方向 [1][2] - 公司已在德国和波兰开设半托管本地仓 采用自营模式运营仓库 与全托管前置仓模式不同 [2] 美国全托管业务恢复进展 - 美国站全托管业务预计在7月底全面恢复运营 部分链接从6月开始已逐步恢复但进度较慢 [2] - 恢复缓慢的原因包括北美用户召回成本较高 以及需要等待政策稳定和低成本干线运力恢复 [3] 半托管业务补贴政策变化 - 一季度官方对商家面单补贴为每单0.5美元且不设上限 4月起降至每单0.3美元 [2] - 物流尾程补贴为每单1-2美元 但仅针对部分优质商家或重点扶持类目 [2] 美国市场运营策略调整 - T86关税政策生效后 公司停止从中国直接发货至美国 转为销售美国本土仓库商品 [4] - 公司已通过海运将大批爆款商品运至美国前置仓 备货量可满足3个月的全托管需求 [4] - 去年11月起公司已筹备全托管前置仓 商家备货至广东后由系统根据数据调配至前置仓 [4] 相关业务动态 - 公司近期投入使用的美国前置仓已储备大量全托管爆款商品 [6] - 受美国税务波动影响 公司可能提前开放第三方自运营店铺入驻 [7]
独家秘籍:探索昇思MindSpore如何让SOTA模型迁得快、对得齐
雷峰网· 2025-06-12 08:15
昇思MindSpore技术优势 - 支持大模型训练Day0迁移和推理一键部署,显著降低开发者使用成本[1] - 通过三重兼容术实现主流加速库模型0代码迁移,训练性能提升5%+[5] - 动态图重构使PyTorch开发者获得原生体验,MSAdapter工具自动转换95%以上接口[5] 训练迁移解决方案 - MindSpeed/Megatron桥接层支持PyTorch模型零代码迁移,训练脚本直接运行[5] - 精度自动对比工具实现跨框架/版本/策略调优,主流模型迁移损耗逼近于零[5] - 框架差异化技术提升训练效率,分布式并行策略保持不变的性能优化[5][6] 推理部署创新 - vLLM-MindSpore插件实现HuggingFace模型半小时部署上线[7] - 三层部署范式:HF权重直接加载/20+主流模型开箱即用/百亿模型权重加载耗时降低80%[7] - 启动时延优化至百亿模型<30秒,图编译时延压缩至毫秒级[7] 开源生态建设 - 已支持50+主流大模型,累计获得1200万次下载,覆盖130个国家及2400座城市[8] - 46000+开发者参与,代码合入请求超11万行,产出1700+学术成果[8] - 提供免费算力平台和20+技术SIG组,企业/高校共治技术路线[9][15] 性能突破 - 动态图编译优化使单卡训练效率提升40%[10] - 自动负载均衡工具解决万卡训练木桶效应,线性度突破96%[10] - 昇腾硬件上实现主流模型逐层0误差精度对齐[10]
马云亲自回帖!万字离职贴引爆阿里内网;哪吒创始人被围堵,讨薪员工:态度恶劣,欲抬腿踢员工;小鹏自研图灵芯片展出时被偷丨雷峰早报
雷峰网· 2025-06-12 00:32
要闻提示 NEWS REMIND 1.马云亲自回帖!万字离职贴引爆阿里内网,引无数人共鸣忆往昔 2. 总市值突破700亿元!影石创新上市首日暴涨285% 3.小鹏自研图灵芯片展出时被偷,正在查监控 4.玄学大战继续:京东找了惠英红,称红的会赢 5. 哪吒创始人被围堵!讨薪员工:态度恶劣,欲抬腿踢员工 6.传MiniMax将发布文本推理模型,还计划推出独立的音频应用 7.谷歌启动全公司范围"自愿离职计划",搜索等核心业务部门受波及 8.特斯拉首辆全自动驾驶汽车将交付!马斯克:将从生产线直接开向车主家中 今日头条 HEADLINE NEWS 马云亲自回帖!万字离职贴引爆阿里内网,引无数人共鸣忆往昔 近日,阿里内网被一篇近万字的离职帖搅得火热,发帖人是一位钉钉的产研leader(花名:元安),在阿 里工作多年,汇报线为无招-2,职级预估在P9或P8左右。离职贴全文针砭时弊、慷慨陈词,一经发布 后,迅速引发许多阿里同事的关注,浏览量很快破万,收获了极高的认可度。不少员工称赞元安为 "真正 的阿里价值观践行者" ,就连无招也送上了祝福。 元安在帖中展露了一位"老阿里人"的情怀:"那时候被尊重不是由于阿里人收入高,更多的 ...
揭秘GoTo旗下业务迁移腾讯云始末
雷峰网· 2025-06-12 00:32
云厂商出海战略升级 - 印尼互联网科技公司GoTo集团将旗下即时出行、配送业务Gojek迁移至腾讯云,金融服务业务GoTo Financial部署于阿里云 [2] - 此次迁移在东南亚市场引发高度关注,因该地区尚未有企业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云迁移 [3] - 国内云厂商近期加速海外数据中心布局:腾讯云计划在沙特、印尼、日本新建数据中心,阿里云将在马来西亚、阿联酋等7国新增设施,华为云拟在墨西哥和智利布局 [17] GoTo公司背景与业务发展 - GoTo由印尼两大独角兽Gojek(网约车)和Tokopedia(电商)于2021年5月合并成立,业务覆盖出行、电商、金融三大领域 [3] - 公司服务渗透印尼超2.7亿人口,为该国近三分之二家庭消费提供服务 [3] - 即时出行业务拥有几千万活跃用户和约300万摩托车司机,同时提供外卖配送服务 [5] 业务升级与技术需求 - 计划从摩托车出行向汽车出行扩展,外卖配送从一对一模式升级为系统性配送能力 [7] - 2023年启动ODS(即时出行)、GTF(金融)和大数据业务的云厂商招标 [8] - ODS业务迁移难度最高,因技术架构未系统梳理且存在高延迟问题 [9] 腾讯云合作细节 - 双方正式签约于2023年9月20日,接触始于2023年底 [5] - 腾讯云国际副总裁Jimmy Chen凭借东南亚20年经验建立信任关系 [11] - 选择腾讯云基于服务匹配度、性价比、技术能力和交付能力等综合评估 [11] 迁移执行过程 - GoTo由CTO William Xiong领导项目,制定包含数千操作步骤的执行指南 [12] - 进行5次演练,提前规划每个时间节点的具体行动 [14] - 腾讯云调派国内技术专家支持,项目在内部具有高优先级 [15] - 最终耗时4小时54分钟完成千余个微服务迁移,比原计划提前1小时 [16] 合作成果与意义 - 帮助GoTo实现业务加速跃迁,目标成本降幅超50% [16] - 对腾讯云而言是"落子东南亚"的关键突破 [16] - 反映国内云厂商出海步伐显著提速,海外市场将成为核心竞争领域 [17]
华为「数字化风洞」小时级预演万卡集群方案,昇腾助力大模型运行「又快又稳」
雷峰网· 2025-06-11 11:00
昇腾建模仿真平台 - 业界首次发布昇腾建模仿真平台,实现负载-优化策略-系统架构联动寻优,找到基础设施运行甜点 [1] - 华为研究团队发现超过60%的算力浪费在硬件资源错配与系统耦合上 [2] - 传统优化方法在芯片特性的"三角矛盾"(算力-带宽-容量失衡)前束手无策 [2] 大模型训推系统挑战 - 大规模训练集群利用率黑洞:大模型训练过程像"猛踩油门",MoE模型需精准平衡计算与内存配比 [4] - 动态实时推理系统任务两极分化:需同时满足高吞吐与低延迟,在不同任务场景实现动态效率最优 [4] - 复杂万卡集群长稳运行需突破计算-内存动态博弈、异构任务资源争抢及硬件耐久性瓶颈 [4] 数字化风洞解决方案 - 在虚拟环境的"数字化风洞"中预演AI模型训推,提前发现计算系统瓶颈点和逻辑漏洞 [6] - 华为马尔科夫建模仿真团队构建昇腾"数字化风洞",能够小时级预演万卡集群方案 [6] - 通过昇腾亲和的性能加速与训推系统极致高可用,助力大模型运行"又快又稳" [6] Sim2Train训练仿真系统 - 实现并行配置、内存管理、系统亲和通信策略小时级自动寻优,支撑MFU达成41% [7] - 通过有向无环图的算子组合,灵活表达大规模AI应用,快速精准扫描模型资源需求 [7] - 依托负载-软件-硬件协同优化范式,发现最优设计与优化方案 [7] Sim2Infer推理仿真系统 - 实现高性能动态专家激活、自适应混合精度推理等,端到端推理性能提升30%+ [8] - 构建负载生成-请求调度-推理引擎-硬件系统四层架构的复杂推理建模仿真系统 [10] - 通过软硬协同建模仿真驱动推理系统创新优化,综合实现推理性能提升30%+ [10] Sim2Availability高可用仿真 - 实现集群硬件架构可靠性瓶颈定位及优化,支撑万卡集群分钟级快恢,可用度达成98% [11] - 高效精准构建集群系统对计算、存储、网络的"状态监控",通过马尔科夫链刻画系统随机行为 [13] - 通过动态规划弹性调度、极致去冗余并行掩盖优化等技术,实现算力系统可用度显著提升 [13] 未来发展方向 - 随着新型应用快速变化和系统架构持续创新,算力基础设施架构设计与优化空间持续激增 [16] - 华为将继续深化负载自动图化建模、多维架构耦合仿真等关键技术 [16] - 在系统瓶颈分析、最优部署策略求解、架构设计空间探索等领域发力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