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日经中文网
icon
搜索文档
FT中文网精选:A股创十年新高,投资人如何能赢?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3:18
市场行情与投资者行为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创十年新高[6] - 市场成交额连续多日维持在万亿以上水平[6] - 券商首席分析师普遍预测指数将突破4000点[6] 市场参与特征 - 证券营业部客户活跃度显著提升[6] - 社交媒体平台出现大量股票代码讨论[6] - 散户投资者(包括菜市场大妈)开始关注科技龙头与成长赛道[6] 牛市驱动因素 - 结构性改革红利进入释放周期[6] - 流动性宽松政策推动资产重估进程[6] - 经济转型升级预期强化市场信心[6] 长期投资策略 - 普通投资者需以十年为周期坚持长期投资[5] - 坚守优质资产是应对牛市的核心策略[5] - 历史经验表明群体狂热往往伴随风险累积[7]
石破茂内阁支持率回升至42%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3:18
日本政治局势与民意调查 - 石破茂内阁支持率42% 较7月上升10个百分点 为2月以来首次恢复至四成水平[2] - 内阁不支持率为53% 较支持率高出11个百分点[2] - 自民党支持率28% 较7月上升4个百分点 国民民主党和参政党均为11% 立宪民主党7% 无党派群体占20%[6] 党总裁选举相关民意 - 52%受访者反对提前举行党总裁选举 仅39%支持提前举行[2][6] - 自民党考虑将总裁选举提前至9月上旬进行[6] 内阁支持率变动原因 - 支持内阁主要理由为人品可信赖(37%) 其次为自民党中心内阁(22%)[6] - 不支持主要原因为政策不佳(38%) 领导力不足及政府运营方式不佳(均为32%)[6] 民众政策关注焦点 - 49%受访者认为物价对策应优先处理 位居政策关注度首位[6] - 育儿教育少子化对策与经济增长政策并列第二 关注度均为29%[6] 自民党选举表现 - 自2024年以来连续在众议院选举 东京都议选及参议院选举中失利[4] - 党内出现要求石破茂卸任党总裁的呼声 但其坚持留任[4] 调查方法论 - 调查于8月29-31日进行 采用随机拨号电话调查方式[6] - 有效样本量955份 调查对象为全国18岁以上男女 回答率40.5%[6]
莫迪专访:和美国一直是朋友,支持多极化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3:18
国际关系与多边合作 - 印度与美国保持长期友好关系 强调自由经济对印度和世界的重要性[4] - 印度支持多极化和包容性世界秩序 主张全球南方国家在全球对话中占据应有地位[2][13] - 呼吁联合国安理会和布雷顿森林体系改革 认为现行国际机构无法应对21世纪挑战[2][13] 日印双边合作 - 恢复两国年度首脑会谈机制 以讨论国内外课题和探索新合作领域[5][6] - 经济安全保障和供应链强化是重要合作课题 铃木纯电动汽车印度制造并出口世界[7] - 孟买-艾哈迈达巴德高速铁路是重要项目 印度计划构建更大规模高铁网络并欢迎日本参与[9] - 防卫合作聚焦装备技术伙伴关系 推进军舰通信天线转移和舰船维修领域合作[15] 制造业与科技产业 - 印度制造政策推动制造业合作 铃木纯电动汽车项目带动电池生态系统和绿色出行革命[7] - 半导体产业飞跃式发展 已建成6个基地 4个在建 年内将实现印度制造半导体[14] - 通过强有力政策推进半导体产业支援 致力于培养数万名专业人才满足国内和全球需求[14] - 日本企业增加向印度转移半导体和液晶面板技术 印度政府将尖端技术作为优先事项[14] 人才与区域合作 - 印度拥有世界规模屈指可数的年轻技术人才 与日本形成互补关系[8] - 印度专家和学生可在日本学习技能 日本技术投资在印度制造业和清洁能源领域广受欢迎[8] - 印度各邦与日本都道府县合作深化 今年已有6位以上邦长率商务代表团访日促进投资[16] 多边机制发展 - 四方安全对话(QUAD)从灾害应对发展为广泛合作框架 涵盖海洋安全、网络安全和基础设施等领域[10] - 金砖国家致力于全球治理改革和提高全球南方话语权 在塑造多极化世界中发挥重要作用[11][12]
中国车企1~6月利润踩下急刹车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3:18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中国6家大型车企2025年1~6月财报中5家出现最终利润减少或亏损 [2] - 唯一实现利润增长的比亚迪净利润同比增长14%至155亿元 但增长率低于上年同期的24% [2] - 4~6月单季度比亚迪净利润同比减少30% [2] - 中国汽车制造业利润总额2024年为4622亿元 较2023年减少8% [6] 企业具体财务数据 - 比亚迪主力汽车业务1~6月税前利润同比微减 为2021年上半年以来首次减少 [4] - 比亚迪上半年销量214万辆 增长30% 但车辆平均单价14.2万元下降0.5% [4] - 吉利汽车净利润92亿元同比下降14% 为3年来首次下降 车辆平均单价降至9.5万元下降10% [5] - 广汽集团出现2010年香港上市以来首次上半年最终亏损 [5] 市场竞争与行业结构 - 激烈价格竞争导致企业利润下降 影响扩大至供应链 [2][6] - 行业迅速转向纯电动汽车 民营车企积极应对但国有企业陷入低迷 [6]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无序价格战是行业效益下降重要因素 [6] - 供应持续增加导致价格竞争无停止迹象 [6] 供应链影响与资金状况 - 零部件厂商受到严重冲击 存在退货压力和订单风险 [6] - 汽车制造商向供应商付款期限延长加剧中小企业资金周转困难 [6] - 修订条例要求对中小企业付款期限为交货后60天以内 比亚迪等大型车企已遵守 [6] - 比亚迪6月底采购债务2366亿元较3月底减少6% 净现金流赤字426亿元同比恶化 [7] 行业发展趋势 - 盈利能力下降和资金周转恶化成为众多车企共同课题 [7] - 已出现陷入经营困难的纯电动汽车企业 [7] - 行业持续存在众多企业林立状态 预计将出现进一步淘汰和重组 [7]
日本1~6月出生33.9万人再创新低
日经中文网· 2025-09-01 03:18
人口出生情况 - 日本上半年出生人数为33.928万人 同比减少3.1% 创1969年有可比数据以来最低纪录 [2][4] - 若按当前速度持续 全年出生人数极可能创历史新低 [2][4] - 出生人数降幅较疫情后超过5%的水平有所放缓 但少子化趋势未得到遏制 [2][7] 人口自然变动 - 上半年死亡人数达83.6818万人 同比增加3.1% [4] - 自然增减人数为负49.7538万人 日本已连续21年出现人口自然减少 [4] - 所有都道府县均出现人口自然减少现象 [6] 婚姻状况 - 上半年结婚数量为23.8561万对 同比减少4.0% 两年来首次转为下降 [2][4] - 新冠疫情导致行动限制 交友机会减少 结婚数量低迷 [6] - 结婚人数减少与出生人数下降存在强相关性 [6] 政府政策措施 - 日本政府推出"异次元少子化对策" 计划在2028年度前投入约3.6万亿日元 [6] - 将2030年之前定位为扭转少子化趋势的最后机会 [6] - 自2025年度起提高保育所整合废除的国库补贴率 从1/2提高到2/3 [10] 保育所供需状况 - 2025年4月待入园儿童数量为2254人 较2017年峰值2.6081万人减少90%以上 [8][10] - 全国1741个市町村中87.9%的地区待入园儿童为零 [8] - 隐性待入园儿童达6.4489万人 虽较上年减少6543人但仍居高不下 [10] 地区差异与挑战 - 大津市待入园儿童132人 为唯一超过100人的地区 因难以确保保育人才 [10] - 人口稀疏地区出现保育所招不满人现象 设施整合与废止成为课题 [10] - 存在故意申请落选保育所以延长育儿休假补贴期限的问题 [11] 专家分析预测 - 2025年全年出生人数降幅预计仍达3%以上 高于2000年代1%以上的水平 [7] - 已婚女性生育率呈现下降趋势 出生动向难有明显改善 [7] - 30多岁人口因1990年代出生稳定而未减少 对出生人数起到支撑作用 [6]
在日外国人2025年汇款回国金额或超1万亿日元
日经中文网· 2025-08-31 00:33
在日外国人汇款规模与增长趋势 - 2025年1-6月汇款金额达5068亿日元 同比增长38% 创半年度历史新高[2] - 全年汇款金额预计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 超越2024年历史最高纪录8475亿日元[4] - 过去10年间在日外国人汇款金额增长至2倍多[4] 外国劳动力规模与国籍分布 - 2024年10月底在日外国劳动者达230万人 同比增长12% 过去10年增长近3倍[4] - 越南籍劳动者人数最多达57万人 其次为中国籍40万人(含港澳)和菲律宾籍24万人[4] 主要汇款目的地国家分布 - 越南为最大汇款接收国 2024年接收汇款3262亿日元[6] - 印度尼西亚位列第二 接收1021亿日元[6] - 菲律宾位列第三 接收902亿日元[6] 全球汇款市场比较 - 2024年全球汇款规模达5178亿美元 20年间增长约3倍[6] - 美国为全球最大汇款输出国达984亿美元 日本位列第25名[6] 汇款行为特征与风险因素 - 2%在日外国人使用未注册地下汇款服务 其中52%因汇率优势选择该渠道[8] - 89%用户通过朋友同事渠道获知地下汇款服务[8] - 汇款增加导致日元卖出规模扩大 2025年上半年净卖出2037亿日元创1996年以来新高[9] 行业需求前景 - 日本2040年需引进674万外国劳动者以实现政府经济增长目标[8] - 在日外国劳动者持续增长推动跨境汇款行业规模扩张[2][4]
中国重启日本牛肉进口动向让产地期待升温
日经中文网· 2025-08-31 00:33
日本牛肉对华出口重启背景 - 中日动物卫生检疫协定于2024年7月11日生效 为日本牛肉对华出口重启提供前提条件[5][6] - 中国自2001年因日本疯牛病(BSE)疫情禁止进口日本牛肉 若重启将是24年来首次[5][6] - 2019年两国签署协定后中方手续长期滞后 目前仍需进行多次出口谈判[6] 日本产地的期待与战略 - 鹿儿岛县2024年度农林水产品出口额达470.52亿日元 同比增长28% 连续4年创新高[6] - 该县设定2025年度500亿日元出口目标 牛肉占比超30%是战略核心[6] - 日本政府计划2030年牛肉出口额较2024年增长70%至1132亿日元[6] - 熊本县开通首条直飞上海航线 准备抓住出口机遇[7] 中国市场潜力分析 - 2024年中国牛肉消费量达1066万吨 较2021年增长14.5%[7] - 2024年中国牛肉进口量287万吨 远超日本2023年度35万吨产量[7] - 鹿儿岛县目前牛肉出口率不足10% 存在显著提升空间[6] 行业谨慎态度与挑战 - 出口认证和畜牧场条件尚未明确 被视作重大课题[7] - 中方政策易受政治因素影响 存在交易风险[8] - 专家建议避免过度依赖单一市场 需寻找多样化贸易伙伴[8] 水产品先行解禁情况 - 中国于2023年因福岛核处理水排海全面禁止日本水产品进口[5] - 2024年6月解禁除10个都县外地区的水产品进口[7] - 岩手县计划通过香港恢复鲍鱼等高级食材对中国大陆出口[7]
日本要在28年量产检测疾病的量子传感器
日经中文网· 2025-08-31 00:33
核心技术突破 - 日本量子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成功开发基于金刚石的量子传感器 可精密测量单个细胞内摄氏0.1度的温度变化 理论精度可达摄氏0.01度级别[1][6] - 传感器利用含微量氮的金刚石结构 通过激光照射后捕捉电子量子状态变化导致的荧光强度变化 从而获取温度数据[4][6] - 金刚石材料具有化学稳定性高和生物毒性低的特性 适用于医疗领域应用[6] 医疗应用价值 - 通过检测细胞级温度变化可实现极早期疾病发现 病变细胞与正常细胞存在温度差异[1][6] - 高灵敏度特性可检测血液中极低含量的阿尔茨海默病标志物 替代需采集脊髓液的现有检测方式 大幅降低患者负担[6][7] - 有望应用于疾病恶性程度分析和药物疗效预测[6] 产业化进程 - 计划2028年建立年产6万-10万人份传感器的量产体制 目标2030年通过企业实现商业化[1][7] - 当前年产量为10克 计划2028年提升至520克 可满足至少6万人检查需求[7] - 正通过日本内阁府研究项目推进量产技术开发 包括5纳米级传感器的制造工艺[7] 市场前景 - 全球量子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达到10亿-20亿美元[8] - 日本内阁府《量子未来产业创出战略》设定2030年国内量子技术使用者达1000万人目标[8] - 除医疗领域外 量子传感器还可应用于太空环境监测 以及替代电动汽车和智能手机中的传统传感器以减少用量[8] 商业推广模式 - 将通过初创企业销售量子传感器测量设备 并构建传感器供应体系[7] - 与企业合作推进大规模生产技术和质量管理体系开发[7]
英伟达苦心摸索面向中国AI半导体迭代方案
日经中文网· 2025-08-30 00:33
英伟达H20生产调整 - 公司通知部分供应商停止生产面向中国市场的H20芯片 涉及供应商包括美国Amkor Technology、韩国三星电子和台湾鸿海精密工业 [4] - 停止生产原因是市场需求预期迅速恶化 中国相关部门于7月指出H20存在安全漏洞并呼吁国内企业不要使用该产品 [4][2] 中国市场政策变化 - 中国相关部门转换方针 因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称H20"并非最出色产品"的言论带有侮辱性 转而鼓励加强采购国产产品而非依赖英伟达 [5][6] - 美国政府4月曾将H20列入对华出口管制名单 但特朗普后来批准恢复出口 原预期中国企业会争相订购 [4] 新产品开发策略 - 公司正基于最新AI半导体Blackwell系列设计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新型芯片 [6] - 首席执行官黄仁勋8月22日亲赴台湾访问台积电 可能就新型芯片生产进行磋商 [6] - 特朗普8月11日表示只要性能低于美国本土版本就会批准Blackwell降级版本对华出口 并可能要求公司将部分销售额上缴美国政府 [7] 市场竞争与替代 - 中国方面认为若性能与H20同等 华为等国内厂商产品已可替代英伟达产品 [7] - 若投放基于Blackwell的新型产品 中国AI企业将获得比以往更高性能产品 可能架空美国出口管制目的 [7] - 伯恩斯坦公司指出中国需求可能从Hopper系列转向新型产品 [6]
日元汇率存在“稳定器”,与日美利差联动减弱
日经中文网· 2025-08-30 00:33
日元汇率波动特征 - 日元汇率自4月以来长期停滞在1美元兑140~150日元范围内 缺乏明确方向性[2][4] - 日美货币政策预期变化未能有效推动汇率波动 例如美联储降息预期下日元仅短暂升值至146日元后迅速回落至147日元[4][6] - 历史性日元贬值时期与美日利差的联动性显著减弱 利率差缩小未引发日元大幅升值[6] 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变化 - 对冲基金等投机资金在4月份以美元买入日元规模达历史最大水平 但未引发跟风效应[6] - 日本出口企业未出现追随买入日元的加速升值模式 企业交易行为趋于平衡[6][9] - 贸易和服务收支基本达到均衡状态 2月后在小幅顺差与逆差间反复横跳[9] 汇率形成机制结构性转变 - 中长期汇率影响因素中供需因素趋于均衡 形成阻碍波动的稳定结构[2][10] - 汇率预测需同时关注日美货币政策和供需环境 单一政策因素影响力下降[10] - 美联储降息态度不够坚决导致市场参与者缺乏积极买入日元动力 强化供需均衡的稳定器作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