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sView睿智显示

搜索文档
超57亿,三星SDI完成偏光膜业务转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2 05:51
业务转让交易 - 三星SDI已完成偏光膜业务转让给无锡恒新光电 交易金额为1.121万亿韩元(约57.51亿元人民币)[1][2] - 转让范围包括韩国清州和水原工厂的偏光膜制造销售业务及无锡子公司全部股份[2] - 预定处置日期为2025年9月1日 最终结算金额可能根据交易进度调整[2] 业务背景与战略调整 - 偏光膜主要应用于LCD显示设备 但受到OLED等新兴显示技术冲击[3] - 三星SDI通过转让重组非核心业务 重点聚焦电子材料领域包括半导体/OLED/电池新材料[3] - 公司电子材料部门第二季度销售额达2182亿韩元(约11.19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4%[3] 收购方与交易相关方 - 恒新光电为恒美光电全资子公司 专注偏光板/光学功能膜等显示屏材料研发制造[3] - 恒美光电已建成4条偏光片生产线 含2条2.6米超宽幅生产线[3] - 交易主导方诺延资本为产业投资机构 聚焦光电显示/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及智能汽车领域[4]
TCL科技:武汉华星5.5代印刷OLED线将扩产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2 05:51
印刷OLED技术进展 - TCL华星5.5代印刷OLED线(t12)产能正从3K/月扩至9K/月 因客户对笔电和显示器等中尺寸产品反馈积极 [1] - 印刷OLED技术在投资成本、良率和材料利用率上具明显优势 产品轻薄化有利于IT领域OLED渗透率提升 [1] - 2024年底t12产线已实现21吋医疗产品小批量量产 产品覆盖6.5英寸手机至65英寸TV全尺寸领域 [1] t9产线经营状况 - t9产线持续高稼动运行 产品需求旺盛且结构优化 TV及商显产品营收占比低于15% 以中尺寸为主 [2] - t9产线已实现盈利 未来盈利释放节奏符合公司预期 二期产能建设进展顺利 [2] 显示业务折旧趋势 - 2025年显示业务折旧金额较2024年小幅增加 因t9二期等新建产能爬坡转固 [4] - 预计2026年起显示业务折旧呈下降趋势 折旧占收入比2024年因t9等高附加值产线驱动营收增长而低于去年 [4][5] TV面板需求展望 - 2024年上半年TV面板需求受关税扰动 一季度备货旺盛二季度走弱 但全球总需求未改变 [6] - 2024年下半年供需达成新均衡 三季度起在中国双十一、印度排灯节等节点带动下需求回升 [6] - 2026年体育赛事大年预计从2024年底至2026年世界杯期间需求侧表现良好 [6]
OLED与全息超表面首次结合,新研究解决全息技术普及难题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09:19
技术突破 - 圣安德鲁斯大学研发出新型光电子设备 将全息超表面与有机发光二极管结合 未来或改变智能设备、通信、游戏及娱乐行业形态[1] - 全息超表面由尺寸约头发丝直径千分之一的"超原子"构成薄平面阵列 专门调控光特性 应用覆盖数据存储、防伪、光学显示及传感领域[2] - 新技术采用OLED与全息超表面组合方案 相比传统激光技术流程更简便、设备体积更小、成本更低 解决了阻碍全息技术大规模普及的核心难题[2] 技术原理 - 通过对每个"超原子"形状精细设计 使其控制穿过自身光束特性 成为全息超表面的单个"像素"[4] - 光线穿过全息超表面时特性在每个像素位置发生细微改变 结合光干涉原理可在超表面另一侧呈现预设图像[4] - 传统OLED显示屏需数千像素呈现简单图像 而新方法仅用单个OLED像素即可投射完整图像[4] 应用前景 - OLED作为薄膜器件已广泛用于手机屏幕和部分电视彩色像素 其平面面光源特性适用于光无线通信、生物光子学及传感新兴领域[2] - 技术突破为OLED开辟新方向 推动全息显示架构升级 为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新兴领域应用带来质的飞跃[4] - 研究扫除了超材料进入日常应用的技术障碍 为研发小型化、高集成度超表面显示器提供可行路径[4]
出资6亿,TCL科技参设深圳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基金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09:19
投资合作 - TCL科技与深圳市引导基金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市光明区引导基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深圳市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由宁波市九天矩阵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 [1] - 企业认缴总出资额为200,000万元人民币 TCL科技出资60,000万元 出资比例为30% [3] - 公司期望通过专业化管理和市场化运作 加强对上下游前沿技术布局和开拓 带动深圳市显示产业链发展和技术进步 [3] 财务业绩 - 上半年实现营收855.60亿元 同比增长6.65% 实现归母净利润18.83亿元 同比增长89.26% [3] - 半导体显示业务TCL华星实现营收504.29亿元 同比增长14.4% 净利润43.16亿元 同比增长74.0% 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 同比增长51% [3] 业务表现 - TCL华星在TV和商显等大尺寸产品领域保持竞争优势 市占率达24% 同比增加4个百分点 [3] - LCD中小尺寸产品领域显示器销量同比增长18% NB销量同比增长71% 车载销量同比增长61% 手机销量同比增长51% 专显市场销量同比大幅增长 [3] 研究服务 - 提供面板产业链市场供需及价格报告 面板产业市况季度报告 面板价格预测月度报告 面板出货追踪月度报告 面板厂产能利用率月度分析报告 [7][9]
净利增幅最高达1079%,杉杉股份等4企公布上半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09:19
杉杉股份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98.58亿元 同比增长11.78% [1][2][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亿元 同比增长1079.59% [1][2][3]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63亿元 同比增长111.60% [3] 杉杉股份业务进展 - 偏光片业务包括LCD及OLED偏光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3] - OLED TV偏光片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 实现全尺寸稳定量产 [4] - 车载偏光片业务已实现稳定出货 [5] - 超低反、高透过等高端TV用偏光片实现稳定出货且持续迭代 [4] - 受日元汇率变动及整合SP业务影响 偏光片业务盈利水平同比下降 [4] 华兴源创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9.15亿元 同比增长9.27% [1][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9亿元 同比增长152.40% [1][6][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75亿元 同比增长1542.92% [7] 华兴源创业务进展 - 专注于检测设备与整线检测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包括显示检测设备、触控检测设备等 [6] - 自主研发的国内首台G8.6代AMOLED触控屏显示系统检测设备已交付客户 [8] - 成都子公司中标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设备项目 [8] - 受益于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温和复苏及人工智能技术发展 [7] 精智达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4.44亿元 同比增长22.68% [1][9][10] - 半导体业务收入3.13亿元 同比增长376.52% [9]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31亿元 同比下降19.94% [1][9][10] - 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0.35亿元 同比下降9.11% [9] 精智达业务进展 - AMOLED领域检测设备覆盖京东方、TCL科技等主流厂商 市占率持续提升 [9] - Micro LED/Micro OLED检测设备实现量产销售 并向海外头部AR/VR客户提供解决方案 [9][10] - 高分辨率成像式色度仪器获得主要客户正式订单 [11] - 与AR/VR头部终端厂商战略合作深化 多款新产品开始向海内外代工厂小批量交付 [10] 凯盛科技业绩表现 - 上半年营收27.65亿元 同比增长24.70% [1][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2亿元 同比增长23.70% [1][12] 凯盛科技业务进展 - 主营显示材料和应用材料两大业务 显示材料包括柔性可折叠玻璃(UTG)等 [13] - 车载显示、3A等业务获多个大尺寸项目订单 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 [13] - 减薄业务成功进入三星显示供应链体系 处于量产交付前期 [13] - UTG二期项目主体产线已建成 预计2025年10月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 [13] - 显示材料业务盈利能力改善 推动主要经营指标上升 [13]
京东方晶芯珠海基地核心设备搬入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01 09:19
项目进展与产能扩张 - PH2项目核心工艺设备于8月30日完成搬入 标志着项目全面进入设备安装与调试阶段 [1][2] - 珠海晶芯项目于2024年6月注册成立 9月揭牌并开工 12月完成设备搬入 2025年1月COB产品成功点亮 3月10日正式宣布量产交付 [2] - 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 厂房面积超4万平方米 规划COB月产能达1万㎡以上 全程自动化率超过95% [2] 技术升级与产品布局 - 项目专注于扩大MLED COB固晶封装产能 覆盖所有主流点间距应用的LED显示屏 [2] - COB产线升级提升产品稳定性和精度 满足更大规模LED显示屏生产需求 [2] - 产线达到千级洁净标准 旨在增强高端MLED显示领域制造能力和市场响应速度 [2] 战略意义与市场定位 - 项目强化京东方Mini/Micro LED产品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2] - 公司持续推进MLED技术研发和产业布局以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生产基地选址珠海华发平沙电子电器产业园 凸显区域产业集群协同效应 [2]
TCL华星、京东方等8家面板企业上半年谁最赚钱?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30 01:41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55.6亿元,同比增长6.65%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3亿元,同比增长89.26%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5.59亿元,同比增长178.96% [2]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272.74亿元,同比增长115.90% [2] - 基本每股收益0.1014元/股,同比增长89.53% [2] - 稀释每股收益0.1003元/股,同比增长89.25% [2]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54%,同比增加1.67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4004.69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5.87%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535.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0.80% [2] 业务分部表现 - 半导体显示业务营收575.51亿元,同比增长15.38%,毛利率20.30% [2] - 新能源光伏及其他硅材料业务营收133.98亿元,同比减少17.36%,毛利率-7.57% [2] - 分销业务营收146.75亿元,同比增长7.51%,毛利率3.38% [2] 主要参股公司业绩 - TCL华星营收504.29亿元,同比增长14.4%,净利润43.16亿元,同比增长74.0% [3] - TCL华星归属TCL科技股东净利润26.3亿元,同比增长51% [3] - TCL中环营收133.98亿元,净利润-48.36亿元 [3] 产能扩张与收购 - 完成收购乐金显示(中国)有限公司100%股权和乐金显示(广州)有限公司100%股权,整合命名为t11,产能达180k/月 [4] - 完成广州t9项目二期建设工作 [4] - 收购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G11产线t6、t7)21.53%股权,于2025年7月初完成资产过户 [5] - OLED业务(t4,G6代线)销量同比增长8.7%,营收同比增长9.2% [5] - 完成G5.5印刷OLED生产线(t12)建设,产能从3k/月提升至9k/月 [5]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大陆主流面板厂商中,TCL华星、京东方、深天马及彩虹股份实现盈利 [7][9] - TCL华星净利润43.16亿元,同比增长74%,为上半年最赚钱面板企业 [7][9] - 京东方营收1012.78亿元,同比增长8.45%,净利润32.47亿元,同比增长42.15%,毛利率14.41% [7][9] - 深天马营收174.75亿元,同比增长9.93%,净利润2.06亿元,扭亏为盈,毛利率16.21% [7][9] - 彩虹股份营收56.65亿元,同比减少6.72%,净利润4.47亿元,同比减少50.93%,毛利率17.99% [7] - 维信诺、和辉光电等未盈利但亏损幅度收窄 [10] 行业发展趋势 - 头部企业通过资本运作整合产业,如京东方以48.49亿元收购咸阳彩虹光电30%股权 [11] - 面板企业加速海外扩张,京东方越南智慧终端二期项目量产,深天马拟投资10.8亿元在泰国建设显示模组工厂,龙腾光电越南公司完成设备调试 [11] - 面板企业积极挖掘非消费类显示市场需求,如深天马车载、专业显示业务营收占比提升 [11]
万物皆有理丨搜狐张朝阳走进TCL华星,解构印刷OLED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9 08:01
文章核心观点 - 印刷OLED技术是中国显示产业从技术跟随到全球引领的重大突破 由TCL华星全球首次实现量产 并建立了全面的技术专利优势 [3][5][11] - 该技术通过创新生产工艺实现了多屏同质同色显示 低蓝光护眼和广色域等卓越性能 同时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和能耗 [7][8][10] - TCL华星通过产线展示和技术解构 推动印刷OLED从行业术语向大众认知转化 加速OLED显示技术的全民化普及 [3][5][13] 技术研发突破 - 公司自2013年开始投入印刷OLED研发 2024年正式宣布进入量产阶段 研发周期逾10年 [3] - 在印刷OLED技术领域专利总数排名全球第一 是全球唯一实现该技术量产的厂商 [3] - 该技术是首个由中国企业定义技术路线并引领全球进入量产阶段的显示技术 [5][11] 产品性能优势 - 采用Real RGB排列方式彻底消除彩边现象 对比千元至万元级OLED产品具有显示优势 [8] - 在低亮度模式下仍能保持艳丽全彩的广色域显示 色域稳定性显著提升 [8] - 通过光谱移动技术结合新型蓝光材料 有效减少有害蓝光波段重合面积 实现低蓝光护眼效果 [8] 生产成本与效率 - 材料利用率达90% 大幅高于传统工艺 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10] - 生产工艺仅需低温干燥 年设备能耗可节约3-4亿度电 相当于50万人口城市30-60天用电量 [10] - 打印设备架构较真空设备更简洁 占地面积更小 减少建厂土地需求 [10] 产业化应用 - 产品覆盖6.5英寸至65英寸全尺寸系列 涵盖手机 IT显示及8K电视等多应用场景 [3] - 践行APEX臻图品牌理念 兼具绿色低碳生产与高端显示体验 开拓消费电子新增市场 [3] - 通过简化设备架构和降低能耗 推动OLED显示技术向"全民化"方向普及 [10] 行业影响 - 改写显示产业生产逻辑与价值主张 推动全球显示产业向绿色低碳转型 [10] - 实现中国显示产业从技术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构建半导体显示产业核心竞争力 [3][5] - 技术成果惠及全球千行百业 提供具有质价比的先进显示解决方案 [11][13]
北方华创、深康佳、晶合集成等5企公布上半年业绩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9 08:01
北方华创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61.42亿元,同比增长29.51%,净利润32.08亿元,同比增长14.97% [2][3]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增长20.17%,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下降917.34%至-31.91亿元 [3] - 总资产增长27.09%至843.45亿元,净资产增长8.54%至337.93亿元 [3] 北方华创业务进展 - 完成并购沈阳芯源微电子,补充前道物理/化学清洗设备布局 [4] - 立式炉、物理气相沉积设备实现第1000台交付,刻蚀设备此前已达同类里程碑 [4] - 发布离子注入设备、电镀设备、低压化学气相沉积炉等新产品 [4] 深康佳经营状况 - 2025上半年营业收入52.48亿元,同比下降3.05%,净亏损3.83亿元 [5][6] - 消费电子业务因竞争加剧、新品延期及产品结构问题持续亏损 [7] - 半导体业务处于产业化初期,未实现规模化效益,整体经营亏损 [7] 深康佳战略方向 - 聚焦Micro LED产业化,攻关芯片及巨量转移技术 [7] - 推动Mini LED商显产品规模化销售,以客户需求为导向 [7] 晶合集成财务数据 - 上半年营业收入51.98亿元,同比增长18.21%,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77.61% [8][10]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15.30%,经营活动现金流增长31.65%至17.05亿元 [10] - 总资产增长1.60%至512.06亿元,净资产微增0.74%至210.25亿元 [10] 晶合集成技术进展 - 55nm及以下制程收入占比10.45%,90nm制程占比43.14% [11] - 显示驱动芯片收入占比60.61%,图像传感器芯片占比提升至20.51% [11] - 40nm OLED驱动芯片量产,28nm逻辑芯片持续流片,55nm CIS实现全流程生产 [11] 纬达光电业绩分析 - 上半年营收1.01亿元,同比下降7.25%,净利润947.78万元,同比下降39.78% [12][13] - 毛利率28.75%,较去年同期下降0.48个百分点 [13] - 基本每股收益0.06元,同比下降40% [13] 纬达光电业务动态 - 车载偏光片出货量增长15%,防雾膜产品大幅增长 [13] - 电表用中灰产品订单因需求下降及竞争加剧而减少 [13] - 偏光片三期国产产线进入量产爬坡,进口产线处于调试安装阶段 [14] 蓝黛科技财务表现 - 上半年营收17.51亿元,同比增长8.32%,净利润1.09亿元,同比增长61.56% [15][16] - 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138%,经营活动现金流由负转正至4472万元 [16] - 总资产增长4.02%至56.96亿元,净资产增长4.08%至25.67亿元 [16] 蓝黛科技业务聚焦 - 触控显示业务营收7.88亿元,同比下降3.82%,但净利润增长88.19% [17] - 车载触控业务为重点拓展领域,盖板玻璃业务稳健增长 [16][17] - 产品应用于汽车电子、平板电脑、工控终端等领域 [16]
增资10.5亿,彩虹股份加码G8.5+基板玻璃项目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8-29 08:01
公司增资与项目进展 - 彩虹股份以自有资金约10.50亿元对控股子公司虹阳显示进行增资 [1] - 增资后虹阳显示注册资本由38.19亿元增至47.81亿元 公司持股比例由52.94%提升至62.40% [3] - 增资目的为加快推进咸阳基地G8.5+基板玻璃生产线项目建设 扩大高世代基板玻璃产业规模 [3] 咸阳基地项目详情 - 项目总投资规划达200亿元 建设20座G8.5+基板玻璃窑炉和10条冷端生产线 [3] - 一期项目总投资91亿元 建设8座热端窑炉和4条冷端生产线 达产后年产基板玻璃582万片 [3] - 首条生产线于2023年10月投产 截至2024年底已投产4条生产线 其余产线加速建设中 [3] 财务表现分析 - 2025年上半年营收56.65亿元 同比下滑6.72% [3][4] - 归母净利润4.52亿元 同比大幅下降50.69% [3][4] - 利润总额4.47亿元 同比下降50.9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16亿元下降7.52% [4] 业务布局与战略规划 - 公司主营基板玻璃和显示面板 形成"面板+基板"上下游产业联动布局 [3] - 面板业务将实施按需生产策略 加强品质管控并聚焦重点品牌客户合作 [4] - 基板玻璃业务将推进咸阳项目后续产线建设 攻关超高世代和高精细生产技术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