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马(000050)
icon
搜索文档
深天马A: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股东户数为73882户
证券日报· 2025-09-25 14:08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9月19日公司股东总户数为73882户包含信用账户 [2]
深天马A:成立至今参与投建产线的项目投资总额超千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9-25 14:07
公司技术布局 - 公司深耕显示领域四十余年 基于自身战略发展和未来市场需求审慎规划 始终聚焦显示主业进行投资 [2] - 公司参与投建产线的项目投资总额超千亿元 [2] - 已形成包含无源 a-Si TFT-LCD LTPS TFT-LCD IGZO TFT-LCD AMOLED Micro-LED在内的中小尺寸全领域主流显示技术布局 [2] 市场定位 - 公司技术布局可以更好地满足下游市场日益多样化的技术和产品需求 [2]
企业竞争图谱:2025年智能座舱显示,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9-25 12:30
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行业投资评级 [1][2][3][4] 核心观点 - 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在汽车产业升级与电子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发展迅速 OLED、Mini LED、Micro LED、AR-HUD等新技术应用加速 屏幕形态向联屏、曲面、透明化演进 [4] - 市场竞争加剧 差异化将成为中小企业突围或头部企业巩固竞争优势的关键 [4] - 行业呈现大屏化与多屏化、显示技术多元化发展、本土供应链崛起三大特征 [16] - 中国智能座舱显示行业已形成完整且极具竞争力的本土供应链 2024年中国大陆厂商在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中占据53%的市场份额 [19] - 行业规模持续增长 2021-2024年市场规模从204.06亿元增长至302.69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4.05% 预计2025-2029年将从338.08亿元增长至534.7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2.15% [34]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智能座舱显示是指安装在汽车内部、用于呈现各种信息的显示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通过视觉化方式向驾驶员和乘客传递车辆状态、导航指引、娱乐内容等信息 [5] - 根据显示屏位置不同 行业可分为中控屏、副驾驶屏、仪表屏、抬头显示(HUD)、流媒体内后视镜、电子外后视镜、后排娱乐屏、吸顶屏、扶手屏等类别 [6][7][8][9][10][11][12][13][14][15] 行业特征 - 大屏化与多屏化成为主流配置 2025年上半年10英寸以上液晶仪表屏占比接近60% 15英寸以上中控屏占比提升至26% 10-20万元区间车型中标配15英寸以上中控屏的占比达40% [17] - 显示技术多元化发展 OLED、Mini LED、Micro LED及AR-HUD等新型显示技术加速渗透 满足高端化与差异化需求 [18] - 本土供应链崛起 中国厂商在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中占据53%市场份额 京东方、深天马等头部企业与比亚迪、蔚来、吉利等车企深度绑定 [19] 发展历程 - 发展起步期(21世纪前-2015年):功能从单一信息显示扩展到集成导航、倒车影像等 实现从显示到交互的初步跨越 国产替代程度较低 [21] - 快速发展期(2015-2020年):大尺寸、高分辨率触控屏成为标配 全液晶仪表盘开始普及 双联屏、三联屏设计成为高端车型标配 国产替代进展迅速 [22] - 智能发展期(2021年至今):OLED、Mini LED、Micro LED、AR-HUD等新技术加速应用 屏幕形态向联屏、曲面、透明化演进 本土供应链升级完善成为重要驱动力 [23] 产业链分析 - 产业链上游为玻璃基板、偏光片、驱动IC、LED芯片等零部件供应环节 玻璃基板占LCD液晶面板成本的60% 美国康宁、日本旭硝子和电气硝子占据全球超90%市场份额 [25][28] - 产业链中游为显示模组制造和系统集成环节 供应层级关系日趋复杂 出现Tier 1.5等新兴角色 合作形态向细分化、交叉化与深度耦合发展 [25][30] - 产业链下游为整车厂前装市场和售后零售商后装市场 定制化智能座舱显示方案成为整车厂实现品牌差异化的重要趋势 目前标准化产品仍占前装市场70%份额 [25][33] 行业规模与驱动因素 - 2021-2024年市场规模从204.06亿元增长至302.69亿元 CAGR 14.05% 预计2025-2029年从338.08亿元增长至534.77亿元 CAGR 12.15% [34] - 历史增长驱动因素:中国汽车销量从2020年2,531万辆增长至2024年3,144万辆 CAGR 5.6% 直接带动智能座舱显示市场需求上升 [35] - 未来增长驱动因素:显示技术进步(OLED、Mini LED等替代LCD)与用户需求升级(追求个性化、情感化和沉浸式体验)共同推动市场规模持续增长 [36] 政策环境 - 《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行动计划(2024-2025年)》:加快车联网、融合基础设施等领域标准研制 为行业提供规范化发展指引 [39] - 《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加快Micro-LED、激光、印刷等显示技术研究并实现规模化应用 推动在智能网联汽车场景中推广 [39] - 《国家汽车芯片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30项以上汽车芯片重点标准 涵盖智能座舱计算芯片标准规范 [41] - 《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推动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试点落地 加速座舱显示向大尺寸、高分辨率、低时延方向升级 [41] - GB 15084-2022《机动车辆间接视野装置性能和安装要求》:为电子后视镜等车载显示屏应用提供法规依据 [41] 竞争格局 - 全球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4年前五大厂商合计出货量占据全球总出货量的60% 头部企业凭借技术储备与规模效应占据竞争优势地位 [42] - 未来差异化将成为企业巩固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10-15万价格区间车型15英寸以上中控屏渗透率从去年同期的4%提升至16% AR-HUD占比从13%增加至24% [43][44] 重点上市公司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0725):2024年营收1,983.81亿元 同比增长13.66% 毛利率15.20% 全球最大的智能座舱显示供应商之一 [45][47][49][50] - 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000050):2024年营收334.94亿元 同比增长3.79% 毛利率13.28% 专注手机显示和车载显示核心业务 [45][53][54] -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002920):2024年营收56.5亿元 同比增长41.8% 毛利率19.3% [47] - 维信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002387):2024年营收41.2亿元 同比下降14.8% 毛利率-36.6% [45] - 上海和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538):2024年营收27.7亿元 同比下降17.1% 毛利率6.3% [46]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688055):2024年营收12.1亿元 同比下降13.2% 毛利率7.5% [47]
“天工屏”横空出世,高端OLED开启感官体验新纪元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5 01:56
天工屏技术品牌发布 - 公司推出全新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 定位高端旗舰手机 未来将逐步覆盖车载和IT领域 [2] - 品牌命名源自《天工开物》 以"超级护眼、极致通透、畅快高刷"三大创新体验重新定义高端显示标准 [2] 护眼技术特性 - 采用4320Hz超高频PWM调光技术解决视觉疲劳问题 蓝光占比控制在4.7% 获德国莱茵TÜV最高等级硬件级低蓝光认证 [3] - 1nit明眸护眼技术使暗光环境下屏幕亮度柔和如月光 优于常规2nit亮度 自研光感显示技术可智能感知环境光变化 [3] 显示性能参数 - 全局亮度高达2500nits 峰值亮度可达8000nits 确保强光环境下屏幕内容清晰可辨 [5] - 量产支持165Hz刷新率 研发能力达240Hz 实现画面无拖影和即时流畅操作响应 [5] 行业认证与合作 - 获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颁发"视觉健康友好度卓越S++级"认证证书 [5] - 天工屏高端旗舰护眼屏将由OPPO Find X9系列首发搭载 [5] 战略转型与拓展 - 公司完成从"低调屏幕制造商"向"高端品牌塑造者"的战略升级 从技术输出升级为品牌价值赋能 [7] - 将驱动天工屏技术品牌从手机领域系统性拓展至车载和IT等更广阔显示场景 [7] 车载显示技术优势 - 拥有30余年车载显示领域积淀 建立全球领先的高端化产品和技术储备 与全球主流汽车品牌合作 [8] - 创新技术包括超宽幅高清投影显示减少视野盲区 超低延时后视镜显示适应恶劣气候 智能隐藏显示根据感知系统唤醒内容 [8] 车载OLED创新成果 - 推出双13英寸多曲率一体黑OLED显示屏 采用康宁Cold Form™冷弯技术 实现主驾信息与副驾娱乐显示无缝融合 [9] - 开发13英寸OLED滑移显示屏支持自由伸缩与多曲率调节 兼顾座舱空间灵活性与视觉沉浸感 [9] 隐私与交互创新 - 将L型OLED柔性屏与SPD隐私显示功能结合 通过微透镜结构实现"一屏双享"模式 保障驾驶安全的同时提升个性化交互体验 [11] - 未来将通过柔性显示、隐私交互和环境光自适应等前沿功能强化高端车载市场领先地位 [11] 市场表现与认可 - 2024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25% 营收增长超40% 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13] - 连续5年保持全球车规TFT-LCD和车载仪表显示出货量第一 HUD抬头显示市场首次登顶全球第一 [13] 客户覆盖范围 - 车载显示产品覆盖全球95%汽车品牌 包括迈凯伦、法拉利和玛莎拉蒂等顶级超跑品牌 [13] - 产品应用于仰望U9、广汽昊铂、腾势N9、坦克700、全新GL8陆尊和小鹏X9等高端车型 [13] 技术认证体系 - 建立完整车规级显示标准体系 涵盖个性、健康、好用、可靠和安全五大优势 [11] - 通过ISO 26262 ASIL-B功能安全认证 适应-40℃~105℃极端温度 抗干扰设计和动态环境光管理达行业领先水平 [11]
天马发布全球首款500PPI高清2D/3D可切换光场汽车仪表屏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9-24 06:10
天马显示技术创新 - 公司发布全球首款12.3英寸500PPI高清2D/3D可切换光场仪表屏 支持裸眼3D功能且无需眼镜或眼球追踪技术 可视角度达30° 用户可通过一键切换模式 [2] - 产品搭载自研高速实时渲染光场3D技术及液晶棱镜 在保障性能同时降低量产成本 支持景深调节 宣称彻底解决传统3D显示的眩晕与鬼影问题 [2] - 屏幕适配导航及ADAS警示等车载需求 最早于DIC 2025展会展出 [2] 天马Micro LED与OLED技术突破 - 公司展出业界首款8英寸Micro LED IRIS HUD 具备167PPI(当前最高)及超10000nits亮度 较传统LCD实现更弱重影、更宽色域和更优画质 光机结构更简且体积更小 [4] - 推出全球首款G形三折叠OLED方案 采用R2.5mm双内折设计 通过仿真与膜材优化提升平整度与弯折次数 搭载SLOD显示技术使功耗降30%且寿命达Single方案的4倍以上 [4] 行业技术论坛议程 - TrendForce集邦咨询主办论坛涵盖玻璃/硅基Micro LED商用化进程、MiP/COB技术解析、玻璃基Micro LED创新路径及LED电影屏前景等议题 [7][8] - 演讲单位包括雷曼光电(MiP与COB技术)、国星光电(MiP模组化)、晶芯科技(玻璃基Micro LED)、时代华影(LED电影屏)及晶能光电(硅衬底GaN技术)等企业 [7][8][9] - 论坛设近眼显示技术趋势、uLED外延量产挑战、AI助力AR眼镜及全球LED显示屏市场分析等专题演讲 [8]
群智咨询:2025年上半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约1.2亿片 同比增长5.6%
智通财经· 2025-09-23 10:00
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市场概况 - 2025年上半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总量达1.2亿片 同比增长5.6% 其中前装市场占比88.5% [1] - 季度备货节奏变化 一二季度基本持平 市场规模维持高位 反映汽车行业需求韧性及平稳调整期特征 [1] - 汽车行业销量增速放缓制约面板需求大幅增长 但智能座舱作为核心竞争卖点推动高端化需求释放 [1] 市场竞争格局 - 市场呈现"头部高度集中、梯队界限清晰"特征 第一梯队京东方及天马双雄领跑 第二梯队差异化突围 中小厂商依靠细分领域优势生存 [1] - 京东方上半年出货量2160万片 同比增长8.2% 市占率18.1% 产品覆盖a-Si LCD/LTPS LCD/Oxide LCD/OLED/Mini LED等多技术方向 [1] - 天马上半年出货量2100万片 同比增长24.7% 市占率近20% 产品从仪表盘延伸至电子后视镜/HUD等新兴场景 [2] - 友达通过收购BHTC完成产业链整合 上半年出货1240万片 同比增长6.5% 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带动营收增长 [2] - LG显示依托LTPS LCD及OLED产线出货970万片 日本显示JDI出货量缩减至890万片 同比下降15.8% [3] - 其他厂商包括龙腾光电/群创/夏普/信利/TCL华星/三星显示等依靠细分领域或成本控制寻求差异化突围 [3] 厂商具体表现数据 - 京东方前装市场出货量1530万片 总出货量2160万片 同比增长8.2% [4] - 天马前装市场出货量2100万片 总出货量2100万片 同比增长24.7% [4] - 友达前装市场出货量1240万片 总出货量1240万片 同比增长6.5% [4] - LG显示前装市场出货量960万片 总出货量960万片 同比增长12.3% [4] - 日本显示JDI前装市场出货量890万片 总出货量890万片 同比下降15.8% [4] - 其他厂商前装市场出货量3810万片 总出货量4550万片 同比增长0.9% [4] 未来市场展望 - 2025年全年全球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预计增长4.0% 达2.4亿片 [6] - 市场面临短期需求脉冲式增长与长期发展不确定性交织局面 车企下半年或加码冲量策略拉动面板需求 [6] - 2026年汽车市场受政策/消费/供应链三重变量制约 可能呈现增速放缓与结构优化态势 [6] - 面板厂商需警惕被动扩产风险 避免库存积压与价格战 需优化产能布局并构建柔性供应链 [6]
深天马A(000050) -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取消监事会及监事的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5-09-23 09:06
会议信息 - 2025年8月21日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三十三次会议、第十届监事会第十九次会议[5][7] - 2025年9月16日召开2025年第四次临时股东大会[5][7] 人员构成 - 第十一届董事会非独立董事7人,独立董事4人,职工董事为马振锋[5][6] 公司变动 - 废止《监事会议事规则》,不再设监事会和监事[7] - 由董事会审计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8] 公司情况 - 生产经营正常,变动预计无不利影响[9] 联系信息 - 公司联系地址、电话[11] - 债券受托管理人联系地址、电话[11]
深天马A(000050)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换届选举、取消监事会及监事之临时受托管理事务报告
2025-09-23 09:0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证券简称深天马A,代码000050,有“21天马02”“22天马05”债券[1] 组织架构变动 - 2025年完成第十一届董事会换届,含7非独、4独董及1职工董事[9][10] - 2025年取消监事会和监事,由审计与风控委行使监事会职权[12] 影响说明 - 换届和取消监事会预计不影响日常管理、经营和偿债能力[13]
年内多家电子深企高管变动
深圳商报· 2025-09-23 01:20
公司高管变动 - 天马微电子选举成为担任第十一届董事会董事长 其持有公司7700股股份 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无关联关系[1] - 天马微电子聘任王磊担任公司总经理 其持有公司7800股股份 拥有上海交通大学双学位及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 - 中国电子任命李立功担任党组书记及董事长 公司拥有18.9万员工和25家上市公司 总资产达4336亿元[2] - 康佳集团完成董事会换届 6名非独立董事中4名具有华润背景 5名高级管理人员中2名具有华润背景[2] 公司业务概况 - 天马微电子专注于中小尺寸显示领域 核心业务为手机显示和车载显示 关键增长业务为IT显示[1] - 中国电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网信产业骨干企业 业务覆盖全球6大洲60多个国家 连续14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2] - 康佳集团正式纳入华润集团科技与新兴产业板块 与重要合作伙伴签署深化合作协议[2] 高管任职资格 - 天马微电子新任董事长成为自2007年加入公司 从技术岗位逐步晋升 无违法违规记录[1] - 天马微电子新任总经理王磊自1993年加入公司 历任工程总监及副总经理等职 具备全面管理能力[1]
不止三折叠,中国给高端屏立标杆|供应链隐形冠军
钛媒体APP· 2025-09-22 07:08
中国显示面板行业全球地位 - 中国大陆显示面板市场规模达3962亿元 全球占比68.2% 在LCD领域实现绝对领先 [1] - 全球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市场中国厂商出货量份额占比51.7%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4] - 中国显示面板产业完成从"缺屏少芯"到"全球最大面板制造基地"的跨越 [1] OLED技术发展趋势 - AMOLED智能手机面板2025年上半年全球出货量约4.2亿片 同比增长0.2% [4] - OLED在手机、车载显示等行业加速渗透应用 更多高端旗舰产品选择中国屏 [3] - 车载OLED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4.8亿美元扩大到2027年21.8亿美元 [9] - 全球OLED车载显示面板出货量2028年预计达900万片 [9] 天马公司市场表现 - 柔性OLED手机显示市占全球第三、国内第二 LTPS手机显示模组市占自2018年起保持全球第一 [3] - 2025年上半年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16.6% 市场份额10.8% 同比上升1.5个百分点 [4] - 实现柔性AMOLED旗舰手机显示产品在国内头部品牌全覆盖 [10] 天马技术研发投入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约15.7亿元 主要应用于柔性AMOLED等技术产品 [10] - 开发G形态三折显示屏 搭载SLOD显示技术 功耗降低30% 寿命是Single的4倍以上 [11] - TM18工厂投入480亿元 是国内单体最大、全球最先进的第6代柔性AMOLED工厂之一 [15] 天马盈利能力改善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4.75亿元 同比增长9.93% 归母净利润2.06亿元 同比扭亏 [20] - 柔性AMOLED手机业务盈利能力同比改善超50% [15] - AMOLED业务需要继续推进降本 提升盈利水平 [20] 天马高端技术突破 - 推出高端OLED技术品牌"天工屏" 主打护眼、高刷及通透显示 [16] - 全局高亮度达2500nits 峰值亮度达8000nits 广色域覆盖95% BT.2020 [17] - 量产能力支持165Hz 研发能力可拓展至240Hz 搭载LTPO 3.0技术 [19] - 有害蓝光占比降至4.7% 实现全场景真1nit明眸护眼屏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