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虎嗅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加征100%关税:中企影响不大,欧洲面临直接冲击?
虎嗅· 2025-09-26 23:32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每日经济新闻 (ID:nbdnews),作者:林姿辰,校对:魏文艺,原文标题: 《特朗普宣布:加征100%关税!业内:对中国企业没什么影响,"欧洲受影响较大"》,题图来自:视 觉中国 9月26日,港股生物医药股普跌,截至收盘,港股创新药指数(HKD)下跌2.50%。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9月2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上宣布,自10月1日起, 美国将对多类进口产品实施新一轮高额关税。措施包括对厨房橱柜、浴室洗手台及相关建材征收50%关 税,对进口家具征收30%关税,并对专利及品牌药品(any branded or patented Pharmaceutical Product) 加征100%关税。 9月26日,多位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仿制药不在本次加征关税的范围之内,中国创 新药到美国销售的品种有限,因此该关税对中国药企的影响很有限,"欧洲药企受影响较大"。 中国药品出口额相对较小,核心出海药品不受关税影响 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业的海外授权(License-out)交易数量日益增加。根据医药魔方数据,在过去4 年,美国企业在这类交易中担任受让方的占比接 ...
日本被印度超了
虎嗅· 2025-09-26 23:05
经济规模与增长 - 印度经济规模突破4.19万亿美元 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 [1] - 预计未来两年印度GDP增速将超过6% 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经济体 [2] - 印度经济规模有望在3年内超过德国 [1] 人口结构与教育 - 印度人口总数达14.26亿 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8] - 劳动力人口达5.94亿 平均年龄28岁 未来20年将新增1.8亿壮劳力 [8][9] - 全国文盲人口2.87亿 占全球文盲总数37% [14] - 大学数量从2015年760所增至1213所 高等教育体系持续扩张 [19] 就业与劳动力市场 - 劳动参与率仅50% 女性劳动参与率不足10% [22] - 52%劳动力处于失业或非活跃状态 青年失业率长期超25% [23] - 莫迪政府曾承诺增加1亿个制造业岗位 [45] 产业结构特征 - 制造业占GDP比重降至14.3% 全球出口市场占比仅1.8% [35] - 服务业占GDP比重超60% IT外包业务占全球55% 贡献全国9%GDP [36] 收入分配与社会不平等 - 前1%人口收入占比达22.6% 财富占有比例超40% [46] - 后50%人口收入占比从23%降至15% 90%人口收入低于平均线 [47] - 亿万富豪净资产增长300% 是国民收入增长率的10倍 [46] - 全国有2.24亿人受到长期饥饿影响 [47] 制度性发展障碍 - 未经历土地改革 地主势力与地方政府利益绑定导致征地成本高昂 [29][31][32] - 种姓制度与宗教观念缓解社会矛盾 但阻碍现代化进程 [49][51][53] - 联邦制下州政府征地权独立 严重阻碍工业化进程 [31][33] 区域发展差异 - 南方地区相对开明 出现低种姓阶层跃迁案例 [58] - 北方地区种姓制度依然主导 与南方形成鲜明对比 [59] - 人口从北方向南迁移趋势加剧 类似中国东南沿海发展模式 [60]
关于未来的汽车,他认为很多人都想错了
虎嗅· 2025-09-26 23:05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专注于AI原生车载操作系统 采用"大模型+汽车"技术路径 避开主流整车竞争 选择细分赛道 [1][25][26] - 核心产品理念为"No Touch No APP" 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服务直达 颠覆传统车载APP点击模式 [1][45][47] - 目标客户为非全栈自研车企 覆盖中国汽车市场80%-90%平台 与2.5家自研车企(理想/小鹏/小米或蔚来)形成差异化竞争 [29][30][76] 技术架构与产品 - 采用端云一体模型矩阵架构 整合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Agent模型/推理模型 通过垂类数据微调优化场景性能 [21][39][41] - 优先开发高频刚需场景 首推地图AI化 将地图作为物理世界与虚拟世界核心连接载体 [7][57][59] - 产品逻辑三层输入:解决用户语音交互痛点(听懂且会服务)/满足车企系统可控需求/基于第一性原理定义未来汽车交互形态 [45][46][47] 商业化路径 - 采用订阅制商业模式 基于模型驱动特性要求持续云端支持与迭代 区别于一次性软件销售 [6][49][50] - 开发垂域专属服务如音频流服务 根据驾驶场景提供压缩播客内容 测试用户每日付费意愿(1元/天) [52][53][54] - 预计2025年Q3出现增长拐点 2027年实现战略布局全面爆发与营收显著增长 [8][78][79] 融资与资源分配 - 首笔融资于2023年7月获云启资本投资 决策仅用30分钟 基于对产业智能化方向判断 [6][22] - 新一轮融资处于交割阶段 优先选择具备产业资源/行业洞察/芯片等领域协同的战略投资者 [6][84] - 资源聚焦核心产品 拒绝偏离方向的定制化需求 保持组织灵活性 [56][57][62] 行业趋势判断 - 安卓上车引发产业链变革 高通/联发科冲击传统汽车芯片厂商 海信/TCL等屏幕厂商进入汽车领域 [11][12] - 2024年行业聚焦VLA大战与端到端自动驾驶 舱驾融合进程快于预期(原判断2025年关键节点) [34] - 生成式AI解决三大问题:自然语言理解(替代关键词匹配)/创造力与效率提升/服务流主动推荐实现 [12][13][16] 团队与文化构建 - 核心团队每2-3年迭代 避免经验主义 深度绑定年轻用户需求 [7][66] - 放弃KPI考核 对不确定性业务重过程轻结果 鼓励创新试错 [64][65] - 组织架构强调灵活性 要求核心成员具备"打破地盘意识" 适应团队规模动态调整 [62][71]
“外血液”系统是什么?离开它300天人类就将崩溃?
虎嗅· 2025-09-26 14:02
"外血液"系统是什么?本期是《中东三部曲》的第三部,我们来聊聊石油与中东的百年风云。 ...
大人物和ta身边的男男女女
虎嗅· 2025-09-26 13:36
咱就来聊聊这世间的大人物和ta身边男男女女的关系。 在社会学意义上,人和人之间最本质的差异在哪?是对资源的占有和调配能力。大人物,不止天生占有 很多资源,还被各种资源上赶着贴。小人物,则要自己谋求一点可怜的资源。为啥很多小人物要团团围 绕在大人物身边?不就是指望着拿自己的某些"服务"去跟大人物交换一些"资源",让自己获得点个人发 展的机会。 通常呢,大人物在不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其实都是会根据"小弟"对自己的忠心程度、服务质量做一 些"安排"的,因为这样更能"服众",更有利于竖立圈中威望,以及让更多有才华的小弟上自己这艘大 船,自己也有机会把蛋糕做得更大。 最近在追成毅主演的武侠剧《赴山海》,江湖上为啥搞出那么多帮派?不就是以弟子们的忠诚、对掌门 及其家族的维护、甚至在关键时刻交付性命,来换取一技傍身的武功资源以及门派保护。所以,在江湖 中,当掌门、当老大的,通常都有这种论功行赏、保护下属的觉悟。但你也会发现,除了真正的"大 侠",真到了关键时刻,靠牺牲弟子利益来成全自己的,才是多数"大人物"的选择。 大人物是否会、什么时候会撕下温情脉脉的面纱,他们自己的利益,才是唯一的标尺。 大人物知道,只要保全住了自身 ...
中国制造业升级,为何能打破“产业转移魔咒”?
虎嗅· 2025-09-26 13:16
长三角与珠三角制造业发展差异 - 长三角制造业发展比珠三角领先约5到10年,因大规模工业化始于90年代,比珠三角晚十年,但起点更高,直接引入较大项目和先进设备工艺[1] - 珠三角工业园区开发层级低且混乱,村级即可开发,工厂规模小容量仅几十人,多为劳动密集型单机作业[1];长三角土地开发至少到县级,园区规模大,可建大型现代化厂房并规划集中住宿区[2] - 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企业多,小企业多,外资以港资为主,工资较低;长三角日韩台资及欧美企业占比多,香港企业少且多为服装电子制造业[2] 自动化转型的驱动因素与进程 - 全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于2014、2015年同步启动,核心驱动为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政策,以及企业招工难的内生动力[5] - 2014、2015年是制造业缺工最严重时期,劳务派遣工价从20元炒至30-40元,推动企业以自动化设备替代人工[5][6] - 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巨大,2023年全球总量约54万台,中国安装27万多台占51%,超过其他国家的总和[15] 劳动力流动与就业结构变迁 - 制造业用工人数从2008、2009年高峰约2亿,降至2015、2016年约1.5亿,再降至当前约1.2亿到1亿,十年间约七八千万劳动力离开制造业[10] - 流失劳动力主要转向服务业,如网约车、快递、外卖等新就业群体,自2015、2016年起保守估计吸纳近2000万人,另有部分进入零售餐饮直播等行业[10] - 人员减少多为自然流失而非主动裁员,因制造业环境差强度大工资低,劳动力流动率高,2015年后流动方向从制造业内部转向服务业[8][9][10] 自动化替代程度与岗位演变 - 低端重复性简单操作领域自动化替代率达80%到90%,汽车制造是应用机器人重点领域,焊接喷涂环节已完全实现机器人替代[21] - 组装环节自动化率约70%,如前挡风玻璃安装等工序由机器人完成,耗时仅二三十秒[22] - 被替代工人通过企业内部调岗(如从售前销售转产品方案工程师)、跨地域流动(从沿海回老家)、跨行业流动(制造业转服务业)进行消化[23][24][26] 产业转移与本土产业链成长 - 中国在自动化升级同时进行产业转移,服装制鞋电子等产业向东南亚转移,越南工人年成本约3万到4万,仅为珠三角(近10万)的1/3到2/5[13] - 中国本土产业链充分发育,外资企业进入后本土企业迅速模仿成长并反超,依赖机械工程设备的长产业链行业难以离开中国供应链系统[18][19] - 大规模自动化使工厂摆脱对劳动力依赖,避免产业空心化,中国凭借30年产业转移积累和庞大产业链,打破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持续转移的“魔咒”[17][20] 自动化发展阶段与未来趋势 - 2015年至2024年可视为自动化大规模推进的第一阶段,当前制造业智能化仍以自动化和数字化为主,人工智能应用集中在产品检测等辅助环节[27][28] - 制造业生产环节自动化已告一段落,剩余岗位(如服装业因柔性物料难自动化)或成本效益不高的岗位难以再大规模自动化[38] - 未来替代将转向人工智能对服务业知识型岗位的渗透,如工厂内部管理、数据分析、客服销售等文职岗位的智能化刚刚开始[38] 劳动力市场制度性因素影响 - 户籍制度是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重要变量,外地工人因工作高度不稳定、社保参保率低,对自动化替代的担忧远低于本地工人[31][33] - 珠三角长三角工厂偏好外地工人,因其更能吃苦且可通过灵活用工降低社保成本,本地工人则因社保齐全、工作稳定且择业范围窄而更担忧被替代[31][33] - 社保参保率已有极大进步,珠三角工厂职工参保率超90%,但地区差异显著,沿海执行优于内陆,基本公共服务如子女入学在特大城市仍面临压力[34][35]
十个吴邪,与徐磊的十年复仇
虎嗅· 2025-09-26 13:10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娱乐硬糖 (ID:yuleyingtang),作者:谢明宏,编辑:李春晖,题图来自:AI生成 这一次,我要拿回失去的一切。 随着《吴邪私家笔记》空降播出,南派三叔徐磊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这一部作品,是我对十年前我经历事情的复仇,为了这一次复仇,我 努力了十年。"怎么三叔说话也开始于里于气,于正就每次上新剧都似卧薪尝胆,等群众点开才发现自己还是太年轻。 从2015年的《盗墓笔记》第一季到2025年的《吴邪私家笔记》,十年间竟然已有十个吴邪。而如此频繁影视化、次次新尝试,却没有一版能 让原著作者徐磊满意,甚至还生出一腔义愤、十年磨剑,怎不令人对新作更感好奇。 然而定睛一看,徐磊并没有变成钮祜禄·徐磊,复仇之作只能说四平八稳,未见得就改换新天。饰演吴邪的徐振轩,是《赴山海》里纠缠成毅 的迷人反派。演张起灵的程相,是《赴山海》里成毅的结拜兄弟。更不用说,成毅自己也演过一版张起灵!你们这个《吴邪私家笔记》,简 直幻视"成毅的演艺日记"。 关键是又从"七星鲁王宫"拍起,硬糖君已经把悬疑探险看出京剧程式了,感觉这个故事小时候抱过我。特效相比十年前确有进步,但"青面狐 尸"做成哥布林是怎么回事?所有玄妙 ...
我们离失去“睡觉自由”,还有多远?
虎嗅· 2025-09-26 13:03
想象一下不用睡觉,24小时精力满格,是不是很爽?在这个全天候高速运转的社会,我们是否还拥 有"休息"的权利?如果人类不再需要睡觉,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
小米求变
虎嗅· 2025-09-26 12:44
核心观点 - 小米公司正经历战略转型 从对标iPhone到产品创新和自研芯片 展现业务调整和技术突破 [1][2][12] 手机业务战略调整 - 旗舰手机战略从"水桶机"转向差异化创新 小米17 Pro引入背屏设计以吸引年轻时尚及女性用户群体 [2][4][6] - 小米数字系列通过三代机型定义"小屏旗舰" 在4000-5000元价位段市场份额从2021年11.4%提升至2024年Q2的24.7% 位列国内第一 [3] - 背屏功能支持AI个性化壁纸和后置摄像头取景 虽被部分用户视为功能性不足 但依托成熟息屏常亮技术实现交互创新 [6][7] 产品性能表现 - 小米17基础版电池容量达7000mAh Pro版在保留潜望长焦镜头和背屏设计的同时 电池容量较前代小米15 Pro仍有提升 [4][6][9] - 全系搭载高通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芯片 未采用自研玄戒O1芯片因性能对标上代平台且台积电3nm产能受限 [9] 自研芯片进展 - 玄戒O1芯片能效表现超预期 在SPEC 2017测试中性能核能效逼近骁龙8Gen5 能效核表现甚至超越后者 [10][12] - 公司宣布投入至少500亿人民币用于自研手机SoC 预计需十年周期 玄戒O1的完成度扭转市场对小米研发能力的认知 [9][12] - 小米获得高通旗舰芯片绝对首发权 在芯片发布当日同步召开新机发布会 体现产业链话语权提升 [12] 行业影响 - 双芯战略可能打破旗舰SoC领域"赢家通吃"的行业规则 推动产业链竞争格局变化 [12]
上网差评预制菜不好吃,会被判刑或赔偿吗?(上)
虎嗅· 2025-09-26 12:31
文章核心观点 - 文章探讨消费者在网络上对商家产品和服务发表负面评价时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边界 [1] 法律风险分析 - 分析焦点为消费者公开发表批评意见是否可能导致被判决道歉、赔偿甚至承担刑事责任 [1] - 核心议题是界定发表差评时安全合法的边界所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