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西部陆海新通道跑出“加速度”
广西日报· 2025-08-11 01:48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表现 - 前7个月累计运输货物87.2万标箱,同比增长75.3% [1] - 截至7月13日运输量达80.22万标箱,较去年提前130天突破80万标箱大关 [1] 汽车出口与物流模式创新 - 重庆长安1271辆汽车通过JSQ专列以"铁路笼车+滚装船"模式分6批次运抵钦州港,7月出口沙特、阿联酋等地 [1] - 新能源汽车卸车时长由每列30小时降至10小时,实现"到达、对位、卸车"高效衔接 [2] 基础设施与运营效率提升 - 马皇站完成第一阶段站改施工,14条股道初具形态,到发能力提升25% [2] - 内蒙古首发"包头—铁山港"纯碱化工品铁海联运班列,实现与全球贸易物流通道接轨 [1] 货物品类与网络覆盖扩展 - 运输品类扩展至1291种,涵盖电子产品、整车及零部件、机械、食品等数十大类 [2] - 国内覆盖18个省(区、市)74个市162个站点,国际通达127个国家和地区的571个港口 [2]
全国首批持证药膳师诞生
广西日报· 2025-08-10 01:37
行业政策突破 - 广西颁发全国首批药膳制作师证书 填补药膳制作领域职业能力评价空白 [1] - 102人从78支代表队468名参赛者中脱颖而出获颁证书 参照高级工标准结合药膳特性考核 [1]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2024年3月11日正式颁布《中式烹调师(药膳制作师)国家职业标准(2025版)》 [1] 资源与产业优势 - 广西中药资源物种达7542种 位居全国前列 [1] - 通过举办药膳大赛 遴选地方特色食药物质品种(如茉莉花、金花茶叶等)推动产业发展 [1] - 建设药食同源培训推广中心及基地 系统构建"桂药膳"系列标准 [1] 发展战略规划 - 通过创新融合模式 在标准化建设、产业链开发等方面持续发力 [2] - 促进中药材种植、加工与文旅融合 推动"桂药膳"走向全国乃至国际 [2] - 助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 [2]
加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
广西日报· 2025-08-10 01:37
政策支持措施 - 广西九部门联合印发《加力推动工业经济稳中向好的政策措施》,出台30条支持措施,涵盖企业增产增效、工业项目建设、市场开拓等方面 [1] - 政策旨在巩固工业经济稳中向好态势,通过高效服务实体经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1] 企业增产增效 - 鼓励有订单的工业企业稳岗扩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多接订单,按2025年Q3/Q4产值、营收、利润增长分季度给予奖励 [2] - 奖励资金用于企业用工增加、物料采购、物流成本降低及市场拓展 [2] 工业项目投资 - 对重大产业、技术改造升级项目按2025年Q3/Q4实际投资量的一定比例给予资金补助 [2] - 重大工业项目前期周转资金支持范围扩大至固定资产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使用期限延长至9个月,实行"随报随审"机制 [2] 市场开拓支持 - 实施"百展千企"行动,支持企业举办新品发布会及赴东盟、中东等地区参展,补贴展位费、运输费等实际费用 [3] 科技创新激励 - 对国内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按销售价格50%给予一次性奖励,单台最高200万元 [4] - 遴选"人工智能+制造"产品目录企业,奖励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产业化潜力的技术 [4] - 实施自筹经费技术创新项目100项以上,培育30家以上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 [4] - 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突破"卡脖子"技术产业化项目 [4] 降本增效服务 - 推出金融惠企财政贴息政策,目标投向工业企业贴息贷款800亿元以上 [5] - 优化通关、融资、用工、用电服务,降低物流成本 [5] - 电力市场交易价格已降低0.1元,工业企业百元营收成本同比下降0.5元 [6] 企业服务机制 - 每季度开展自治区领导"一对一"重点企业调研服务,通过"服务券平台"补贴中小企业购买诊断、数字化等专业服务 [6] - 加强政策宣传直达,完善财政资金专户管理确保奖补及时兑现 [6]
广西开展2025年“全民健身日”主题活动
广西日报· 2025-08-09 02:04
活动概况 - 2025年8月8日是我国第17个全民健身日,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广西南宁市青秀区柳沙体育公园举行 [1] - 活动吸引了2500余名各界群众参与 [1] - 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自治区体育局、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南宁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活动内容 - 现场开展了包括千人健步走、运动健康义诊、体育市集、3人篮球赛、水上运动嘉年华等在内的10项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1] 后续规划 - 广西将后续举办第七届广西城乡万人气排球赛等"三大球"体育赛事活动 [1] - 将组织"奋进新征程 运动促健康"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1] - 将开展广西公共体育场馆向社会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宣传体验月活动,以全面满足各类人群的体育健身需求 [1]
广西作家抗战精神主题采风创作活动在桂林举行
广西日报· 2025-08-09 02:0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该文档主要描述了一次文学采风活动,不涉及公司或行业相关的信息。因此,按照任务要求,无需输出关键要点。
平陆运河风物志㊴ | 浦北陈皮赛黄金
广西日报· 2025-08-09 02:04
陈皮产业概况 - 浦北产业园区陈皮加工企业正在处理小青柑用于制柑普茶 [3] - 浦北是中国陈皮主产区之一 拥有全国面积最大的大红柑果林 [3] - 陈皮制作技艺传承百年 入选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 大红柑种植与加工 - 浦北龙门镇林塘村是"陈皮亿元村" 大红柑皮厚油丰 香气十足 [4] - 大红柑在不同生长时期有不同用途 包括制药 制茶 制香料等 [4] - 六万大山形成天然屏障 阻挡黄龙病传播 保护25万株20年以上树龄老树 [5] 陈皮制作工艺 - 陈皮制作包括采摘 选果 清洗 开皮 晾晒 陈化等步骤 细节讲究 [5] - "三瓣开皮"技艺要求刀法稳准 最大限度减少果皮损伤 [5] - 陈化3年以上才能称为陈皮 陈化越久有效成分积累越多价值越高 [6] 产业发展与创新 - 浦北陈皮产业园配备智能机器人 温湿度监控 实现全程可溯源 [7] - 通过立标准 建园区 引技术 深加工 推动陈皮产业向百亿元规模发展 [7] - 平陆运河建设为浦北陈皮出海提供地理优势 东南亚市场潜力巨大 [7]
广西实现三重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
广西日报· 2025-08-09 02:04
医保服务升级 - 广西实现基本医保、大病医保、医疗救助三重医疗保障"一站式"结算,提升服务效率并减轻群众负担 [1] - 广西于2015年实现全区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全覆盖,2024年统一了2024-2026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项目标准 [1] - 各设区市实行大病保险差异化筹资,公司承保了广西14个设区市的大病保险项目,服务覆盖4397 29万参保群众 [1] 技术平台应用 - 公司依托自治区医保基金监管子系统平台进行功能拓展升级,确保数据对接、大病结算、测算分析等工作有效开展 [1] - 系统自动完成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梯次报销,实现"一站式"结算,无需重复提交材料 [1] 业务数据表现 - 2024年全区享受大病倾斜政策的困难群众约24 36万人 [1] - 2024年赔付249 24万次,赔付金额27 67亿元 [1]
广西全面推进幸福河湖建设
广西日报· 2025-08-09 02:04
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核心内容 - 广西发布《幸福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5—2030年)》,计划到2030年建成116条(个)幸福河湖,包括115条河流和1个湖泊(南宁市南湖)[1] - 方案以"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人水和谐"为目标,立足"两横八纵、六河连通"现代化水网总体布局[1] 五大重点任务 - 提升河湖安全保障水平:完善防洪排涝体系,推进"清四乱"常态化,强化执法监管,推动"人工智能+"智慧河湖建设[2] - 维护河湖健康生命:加强水资源节约利用,推进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开展漓江全流域治理),提高水生生物多样性[2] - 实现河湖清洁美丽:修复岸线,推进水系连通(重点在桂林、梧州等城市实施),综合治理农村水系[2] - 推动河湖生态产品价值转化:建立生态价值实现机制,发展"河湖+产业"融合,打造绿色产业链、生态农业带、"水文旅"及"健康饮水"产业集群[2] - 保护传承江河文化:挖掘灵渠、古桂柳运河等遗产,建设河长制主题公园,提升水利工程美学设计[2] 实施安排 - 分批分类推进:2025年重点推进2条中央资金支持项目,2026年起有序实施名录内项目,至2030年完成116条(个)建设[2] - 通过项目建设达标或按标准评定两种方式,将符合条件的河湖纳入广西幸福河湖名录[2] 组织保障 - 建立"党政主导、河湖长牵头、属地负责、部门联动"机制,各级河湖长统筹力量、明确分工[3] - 各级河长制办公室协调部门协同推进,严格监督管理,加强宣传引导[3]
陈刚:干一年想三年看十年,扎实推动交通水利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8-09 01:38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广西高速公路快速发展 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 - 加快推进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建设 打造江海联动 海铁联运 水陆并进 空港衔接的现代立体交通格局[2] - 强化人工智能 大数据等科技创新赋能 加快智慧交通建设[2] 水利事业发展 - 系统谋划水资源保护 水污染防治 水环境治理 水生态修复[3] -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畅通毛细血管 打通最后一公里[3] - 健全叫响叫应机制 积极应对干旱 洪涝和极端恶劣天气[3] 气象服务提升 - 完善预警和应急联动机制 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4] - 为防灾减灾 农业生产 文旅发展 生态环保等提供气象服务[4] - 开展面向东盟的气象合作 提供精细化 数智化气象服务[4] 政府工作方向 - 统筹建设政治生态 自然生态两个生态[1] - 坚持实干为要 创新为魂 用业绩说话 让人民评价[1] - 干一年 想三年 看十年 推动交通运输 水利 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1]
陈刚会见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张平陆军
广西日报· 2025-08-09 01:38
广西人工智能发展战略 - 广西正抢抓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发挥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桥头堡"作用 [1] - 广西聚焦"国家所需、广西所能、东盟所盼",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 [1] - 加快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举办AI赋能千行百业超级联赛 [1]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 - 院士专家认为广西区位优势独特,产业基础扎实,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发展前景广阔 [2] - 将加强在人工智能、未来网络、通信安全建设、人才培养等领域的合作 [2] - 共同推动国家重大人工智能项目落户广西,探索形成更多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2] 产学研合作方向 - 广西希望院士专家参与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1] - 共同争取国家重大人工智能项目落地建设,探索面向东盟的垂直领域应用场景 [1] - 整合调动各种资源,推动相关创新成果加快落地、示范应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