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

搜索文档
今年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发运量比增173%
广西日报· 2025-09-25 03:33
9月23日上午,随着一声鸣笛声响起,一批在南宁国际铁路港海关监管作业区完成通关手续的集装 箱货物,搭乘中越快速通关班列发往越南安员。今年以来截至9月22日,广西始发中越班列已累计发运 出口货物2.6万标箱,同比增长173%,超2024年全年总量33%。 "我们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主动走访外贸企业,开展精准营销,重点推介中越班列'当天发 运、当天抵达、当天清关'的时效优势。同时,持续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提升运输效率,让更多的外贸 企业选择铁路方式运输货物。"南宁铁路物流中心南宁南营业部副经理覃劲松介绍说。 "我们依托中国外运的全网资源,将各地零散货源集聚南宁后,换乘中越班列销往越南,这不仅提 升了运输时效,还增强了我们服务客户的稳定性和市场竞争力,为拓展东盟市场提供有力支撑。"中外 运广西有限公司陆运事业部业务经理朱世强说,随着越南市场对聚氯乙烯、汽车配件等工业制品需求持 续旺盛,得益于中越班列高效、稳定的运输优势,公司今年前8月累计发运量8722标箱,货运量提前数 月超过去年全年总量。(宋瑶 韦振聪) 中越班列是连接中国与越南的重要铁路物流通道。2017年11月首趟中越班列开行,成功开辟了中越 货物运输" ...
广西筑起抗击台风坚固防线
广西日报· 2025-09-25 03:33
P F I 9月24日,随着超强台风"桦加沙"进一步逼近广西,北部湾海域36座钻井平台的2278名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图为中海油涠洲钻井平台工作人员乘坐直 升机返回陆地。蒋瑞卿 摄 9月24日,北海侨港海滩关闭,入口处拉上警戒线,商户用缆绳和沙袋固定海滩旁的餐车。彭庆 摄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于24日17时在广东省阳江海陵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3级(40米/秒,台风级),中心最 低气压955百帕。预计,25日凌晨至上午,"桦加沙"将以台风或强热带风暴的强度穿过雷州半岛进入北部湾海面,之后也有可能登陆北海。 9月24日14时,广西海事局已将海事防御台风应急响应提升至一级,动员辖区应急力量全力防御"桦加沙"。 防台风应急响应升至三级 截至9月24日15时,北部湾海域在港902艘船舶已全部进入防台风区域(统计不含渔船)。北—琼、北—涠、海上游等20条沿海客渡运航线全部停运,船 员全部撤离。广西沿海辖区累计完成撤离3614人,其中无动力施工船766人已全部撤离,有动力施工船撤离467人,36座钻井平台上2278人全部撤离。 广西海事局已派出3个防台风工作督导组,驻守基层一线,对各 ...
从物流大通道到国际经济走廊
广西日报· 2025-09-25 03:33
繁忙的广西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内,自动化龙门吊正有序进行装卸作业。陈磊 摄 铁路方面,国铁南宁局在"东线"完成了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中线"提前开通运营贵南高铁,"西线"扎实推进黄百铁路建设,并加快专用 线建设,实现铁山港、钦州、防城港主要港区进港铁路全覆盖,不断扩充通道运输能力,实现从"通"到"畅"的蝶变升级。 港口方面,北部湾港门户枢纽功能加速凸显。集装箱吞吐量从2019年的382万标箱增长到2024年的902万标箱,年均增长18.7%。今年1—8月,集装箱吞 吐量完成640.6万标箱,同比增长10%,"千万标箱大港"目标有望年内实现。 对内连接中国广阔腹地,对外通达东盟各国乃至"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和地区,西部陆海新通道从"通道经济"加速向"物流+经贸+产业"发展模式优化升 级。 近年来,"北部湾港—成都—波兰、德国"班列、"海南—钦州—西安"粮油班列、"阿联酋—钦州—兰州"汽车班列、"RCEP—北部湾港—河南"铁海联运 双向班列、"重庆—钦州—迪拜"铁路JSQ车+海运滚装船专列等铁海联运新线路陆续开通,进一步提升了我国西部沿线省区市(直辖市)企业的出口竞争 力,也吸引更多产业向西部内陆聚集。 ...
陈刚: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纵深推进排查整治,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广西日报· 2025-09-25 01:35
原标题: 陈刚主持召开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暨畜禽养殖污染排查 整治工作调度会议强调 标本兼治疏堵结合纵深推进排查整治 推动有色金属特别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 厅,玉林市、来宾市分别汇报相关工作进展;自治区生态环境厅通报全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 治存在问题;崇左市作经验交流发言,靖西市、乐业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作表态发言。(罗昌亮 钟 小启) 韦韬王维平出席 9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陈刚在南宁主持召开领导小组第五次会议暨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工作调度会议,深入学 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听取排查整治工作进展及议定事项落 实情况,研究部署下阶段重点任务。自治区主席、领导小组组长韦韬出席并讲话,自治区党委副书记、 领导小组规划发展组组长王维平出席会议。 会议充分肯定前阶段全区涉重金属环境安全隐患和畜禽养殖污染排查整治,以及推动有色金属特别 是关键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新进展新成效。 会议强调,排查整治工作已进入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全 区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 ...
陈刚韦韬会见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
广西日报· 2025-09-25 01:35
9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和自治区主席韦韬,在南宁分别会见北京 大学校长龚旗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见证自治区政府与清华大学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 龚旗煌、李路明感谢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发展的大力支持,高度评价广西经济 社会发展成就。他们表示,广西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机遇良好,特别是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前景广 阔。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和广西发展所需,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发展机遇,在产学研 深度融合、重点领域产业升级、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共育共享、面向东盟科技交流合作等方面深化与广 西合作,引导和输送更多优秀学生和高层次人才积极投身广西发展实践,推动校区合作迈向更深层次、 更广领域、更高水平。 自治区领导王心富、卢新宁、周异决及钟得志等参加会见。(钟小启 罗昌亮) 陈刚、韦韬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感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长期以来对广西经济社会发展的关心支 持。陈刚表示,广西处在起势发展的关键阶段,迎来了历史最好发展时期,正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 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桂、人才强桂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拥抱人工智 能时代,加强与东盟国家的人工 ...
陈刚韦韬调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广西日报· 2025-09-25 01:35
陈刚韦韬调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原标题: 9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韦韬到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调 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 陈刚、韦韬强调,秋冬季是污染天气的高发期,也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关键期。要加大秋冬季大气污 染防治攻坚力度,加强末端管控,强化源头治理,坚持疏堵结合,紧盯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和重点时 段,统筹推进秸秆特别是蔗叶焚烧、烟花爆竹燃放等面源污染治理,加强移动源污染防治,打好大气污 染防治"组合拳"。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推动重点行业超低排放 改造及小锅炉、高排放中重型柴油货车等淘汰更新,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要压紧压实责任,强化环保 监管,全面推进自动监测、智慧监测,严厉打击偷排、漏排、超标排放等违法行为,坚决完成国家下达 的空气质量约束性指标任务,厚植广西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 加大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力度 自治区领导周异决、眭国华及钟得志等参加。(罗昌亮) 在自治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陈刚、韦韬详细了解全区大气环境监测、污染预警预报、重 污染天气应对等情况,充分肯定我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工作成绩。陈刚、韦韬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 ...
陈刚韦韬会见出席广西2025年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有关高校领导
广西日报· 2025-09-24 01:56
自治区领导王心富、卢新宁、周异决及钟得志等参加相关活动。会见前,举行了广西2025年定向选 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罗昌亮 钟小启 魏碧锋) 与会各高校领导高度评价自治区党委、政府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 就,感谢广西为各高校学生提供了前景广阔的发展舞台。他们表示,广西是"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重要 门户,区位优势独特,发展前景广阔。各高校将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充分发挥在人才、智 力、科技等方面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广西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产学研等方面交流合作, 引导更多优秀学生、教师、专家学者投身广西发展实践,积极参与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 心建设,努力为广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9月23日,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陈刚,自治区主席韦韬在南宁会见出席广西 2025年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座谈会的北京大学校长龚旗煌、清华大学校长李路明、中国人 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西安交通大学校长张立群、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韩杰才、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 张琪一行,并与定向选调生及引进高水平大学博士代表合影。 陈刚、韦韬代表自治区党委、政府 ...
广西建立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执法协作机制
广西日报· 2025-09-23 02:18
同时,依托专业优势,双方将共建审计与执法信息互通平台,在审计计划制定、重大任务部署和执 法督察行动中密切配合,相互提供数据、人员与技术支撑,共同提升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精准性。建立 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互商机制,统一审计计划、名单 审定、授权实施与结果运用流程,强化对设区市生态环境主要领导干部履行生态环保责任的监督约束, 提升监督权威与实效。 《协作机制》明确,审计部门和生态环境部门将强化协同联动和对接协调。双方分别明确牵头处室 并指定专人联络,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重点围绕生态环保法律法规落实、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资金使 用等关键环节,推进审计线索与执法案件双向移交、协同处置,实现监督全过程无缝衔接,有效增强生 态环境监督的整体性与系统性。 《协作机制》还要求,要持续加强成果共享与整改联动,联合开展整改"回头看"和动态督查,协同 研判典型性、普遍性问题,提出高层次决策建议,推动治理源头化、整改长效化,实现从"问题发 现"到"治理提升"的监督闭环。(田希霞 张芷璇) 近日,自治区审计厅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广西资源环境审计与生态环境执法工作协作机 制》,构建资源环境审 ...
广西探索离岸深水区白蝶贝养殖技术
广西日报· 2025-09-23 02:18
与近岸水域相比,离岸海区水体交换多、污染物少,天然饵料充足,温度受陆地影响小,为白蝶贝 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使白蝶贝幼苗在两个月内平均壳高达2厘米且成活率高。"白蝶贝壳高一般为25 —28厘米,是马氏珠母贝的4—5倍,所产珍珠直径超过12毫米,远胜马氏珠母贝的6—7毫米,售价更 高。"江林源说。 相关专家称,离岸深水区成功养殖白蝶贝,表明北部湾离岸海域水质、温度及饵料条件均能满足白 蝶贝早期生长需求,此举打破了以往只能在内湾传统养殖珍珠的局限,攻克了深远海养殖珍珠的难题, 为科技赋能振兴南珠奠定了坚实基础。(唐广生 张兴志 王瑞) 据广西虾类贝类创新团队首席专家江林源介绍,白蝶贝是被誉为"珍稀瑰宝"的大型珍珠贝类,其孕 育的珍珠颗粒硕大、光泽冷艳,直径可达18毫米,兼具珠宝与药材双重价值。然而,白蝶贝对水质、水 温、饵料的要求苛刻,传统滩涂与内湾珍珠养殖海域因污染和过度捕捞,造成白蝶贝野生种群几近灭 绝,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探索离岸深水区白蝶贝养殖技术就成了广西贝类创新团队义不 容辞的责任担当。 2025年6月,创新团队同时联合广西海洋科学院、北海金不换水产有限公司和南宁龙钰珠宝有限公 司,在北 ...
“天眼”瞰护八桂山水
广西日报· 2025-09-23 02:18
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近年来,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 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以卫星"天眼"瞰护绿水青山高颜值,以遥感"智脑"赋能生态文明高价值,守牢我 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共绘八桂生态文明山水图景。 遥感织网 擦亮广西生态"金字招牌" 日前,记者走进位于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产业园的广西自然资源遥感院,但见大屏幕上的森林资源 变化图不时滚动,实时更新着广西111个县(市、区)森林资源变化新数据。 "这张动态图是我们和林业部门联合研发广西森林资源智能管理平台的结晶。"该院相关负责人说, 平台创新"天上看、地上查、网上办"管理模式,能够提升林业精细化管理水平。 据介绍,该院与广西林业部门研发的遥感影像自动处理与应用系统、空天一体化光学遥感影像处理 系统、森林覆盖率统计分析系统、森林资源遥感影像变化自动检测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广西森林督查暨 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等工作。 "在广西森林资源变化遥感监测项目中,通过AI智能识别与人工复核的监测方法,能提升35%以上 的判读效率,减少15%以上外业工作量。"该院遥感监测中心负责人表示,在2018—2021年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