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南方农村报
icon
搜索文档
聚焦法治援疆,粤喀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基地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11:02
合作协议签署 - 喀什地委政法委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签署共建高水平涉外法治人才基地协议书 [2][3] - 双方共同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喀什)揭牌 [4] 合作内容 - 合作将发挥喀什地区向西开放政策资源优势及广外涉外法治教育专业优势 [6] - 共同开发涉外法治特色课程 打造实践教学基地 建设师资队伍 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7] - 培养具有国际视野 专业素养高 实践能力强的涉外法治人才 [8] 合作背景与需求 - 新疆自贸试验区喀什片区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喀什面向中亚欧洲开放枢纽功能增强 [9][10] - 为应对不断增长的涉外法治需求 双方依托共建法律服务中心提供涉外法律咨询服务 [10][11] - 中心将面向中央和地方立法 行政 司法部门及企事业单位提供资源依托 [11][12] 重点任务 - 广外将加大涉外骨干律师培养 聚焦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重点任务 [14][15] - 以高水平涉外法律服务助推喀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5] 援疆工作进展 - 协议签署标志广东法治援疆取得新进展 [16] - 第十批广东援疆工作聚焦法治援疆 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南亚法治论坛 [16][17] - 推动喀什与广外 西南政法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支持建设深圳仲裁院喀什分院 [17][18] - 开展基层普法 法治体检 法治培训 法治讲堂 名律师走进自贸区等活动 [18][19] - 为喀什地区提供有力涉外法治保障 打响红棉法治品牌 [19]
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正式启用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11:02
中心启用与战略定位 - 中山大学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新疆分中心于9月3日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正式揭牌启用 [2][3][6] - 该中心功能定位为"立足南疆、面向全疆、服务一带一路",推动医疗援疆从"输血"向"造血"转型 [7][8] - 中心将作为新质生产力在边疆医疗领域的示范窗口,推动前沿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一线 [25][26] 技术应用与创新 - 中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AI)、5G通信、远程机器人手术等技术,打造"ChatZOC"智能平台和精准"爱眼地图" [16][17] - 眼科AI筛查系统已在喀什应用,5G远程诊疗平台与手术机器人技术显著提升南疆基层眼病筛查效率与精度 [20][22][23] - 技术应用有效缓解当地眼科专业医师短缺压力,打通眼病筛诊治防"最后一公里" [18][24] 医疗成果与项目进展 - "粤新光明行"项目已在喀什和图木舒克市完成近3000例免费白内障治疗手术 [28][32] - 中山眼科中心医疗队以高海拔强紫外线导致的复杂眼病为重点,完成3000例白内障筛查与复明手术 [31][32][33] - 2023年以来广东援疆投入8.8亿元援疆资金,组派医疗人才521人次,持续填补南疆医疗技术空白 [37][38] 区域医疗能力提升 - 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连续三年在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达B++等次,稳居全疆第三、新疆地州级医院第一 [40] - 医院服务病例覆盖南疆各地州及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等8个国家 [41][42] - 中心将提供眼科医疗服务新高地、人才培养新摇篮、技术创新新平台及服务"一带一路"新支点 [35]
伽师好物“圈粉”湾区:以疆品为媒,链通湾区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11:02
核心观点 - "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项目以伽师县特色农产品为核心 通过线上促销和线下渠道拓展 成功推动伽师好物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 实现产销对接和区域产业协作 [1][2][16] 线上营销活动 - 线上主平台于8月6日开启"伽师主题月"活动 聚焦伽师瓜和伽师新梅等特色产品 采用产地溯源加线上促销模式 [5][6] - 结合立秋和七夕节庆场景 平台推出"伽师好物"专区 将产品嵌入"健康礼"和"心意礼"消费场景 实现从舌尖消费到情感共鸣的升级 [7][8] - 开展2场专场直播 通过主播讲述加限时促销形式 带动伽师新梅和新梅干等产品销量提升 [9][10] 线下渠道拓展 - 8月15日在广州举行名优产品进湾区伽师县专场活动 130余位广东工会 商超 餐饮连锁及直播达人代表参与 现场渠道商合作意向强烈 [11][12] - 活动打通伽师产地至湾区渠道直供链路 实现精准产业协作 [13] - 8月22日走进广州金碧世纪花园社区 通过试吃体验和社群分享形式 让居民零距离体验伽师瓜和伽师新梅产品 [14][15] 战略意义 - 项目通过"小产品撬动大合作"模式 以疆品为媒介推动粤疆两地产业互补和文化互融 [17] - 活动不仅促进伽师好物外销 更深化区域协同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 [16][18]
戏腔“整活”,竹乡姑娘杀出古风圈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7:32
核心观点 - 古风音乐人陈楚棋通过戏腔翻唱和原创作品在QQ音乐、酷狗音乐等平台获得高收藏量,全网粉丝超8万,成为古风圈知名音乐人[7][8][36] - 其作品《武家坡》翻唱版本收藏量破5万,进入QQ音乐单曲热播榜,多条视频在抖音获得20万点赞并登上热点榜[6][7][15][16] - 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后选择自媒体道路,通过直播和巡演活动积累粉丝,并回归家乡肇庆广宁进行方言音乐创作[18][37][66][70] 平台表现 - QQ音乐平台单曲《武家坡》翻唱收藏量突破5万,进入平台热播榜[6][7][8] - 抖音账号"皮皮七soki"戏腔视频获得20万点赞,登上平台热点榜[15][16] - 全网累计粉丝数量超过8万,多首单曲在QQ音乐、酷狗音乐收藏量过万[36] 作品与创作 - 代表作品包括《武家坡2022》《武家坡2024》《百鬼夫人》《画虎画皮难画骨》《今日大囍》等古风单曲[35][36] - 使用广宁方言改编《乌兰巴托的夜》,在广东乡村歌手大赛肇庆赛区获得热烈反响[70][71][72] - 学习戏腔演唱技巧,参考黄诗扶、赵景旭等音乐人的创作方式[33] 职业发展 - 2023年6月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同年开始自媒体创作[18][19] - 参加国风大赏、岭南奇妙游、海珠环岛嘉年华、酷狗音乐人巡演等多场演出活动[37][61][62] - 获得广东乡村歌手大赛半决赛资格,并在比赛中获得现场粉丝应援[42][43] 背景与教育 - 出生于肇庆广宁教师家庭,初中开始参加音乐比赛并获得多项奖项[48][49][56] - 高考以音乐类县状元成绩考入华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专业[18][55][56] - 13岁开始学习钢琴,通过自学掌握《路小雨》钢琴曲伴奏[45][46] 家乡关联 - 2024年选择回归家乡肇庆广宁,在竹乡设立录音室进行音乐创作[66][69][70] - 参与广宁文化馆飞羽工作室MV《手牵手》录制,为最早的原唱作品[73][79][81] - 计划与家乡音乐人合作创作,推广广宁方言音乐[70][84][85]
歌起深蓝 广铸粮仓:广东书写“向海要粮”史诗 | 海上新广东系列报道⑤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6:33
行业核心观点 - 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大关,占全国总量1/5,连续30年位居全国首位 [9][10] - 通过深远海养殖平台、种业创新及全产业链建设,破解传统渔业"看天吃饭"困境,构建"蓝色粮仓" [4][5][6][46][47] - 2024年渔业经济总产值达4718.25亿元,海水养殖产量376.83万吨(同比增5.47%),渔民人均收入27381.84元(同比增8.65%) [48][49][52][148] 深远海养殖装备与技术 - 湛农1号采用桁架结构+座底桩柱设计,18根钢管桩通过液压系统实现自主升降,可抵御17级台风,规划年产优质海鱼超600吨 [3][56][59][60][63][75][76] - 格盛1号为半潜桁架式平台,配备智能渔业系统,2024年试养章红鱼总产量超10万斤,单体均重8斤以上 [7][31][32][36][37] - 海威2号设计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单周期收获超100万斤优质鱼类 [16] - 全省建成重力式深水网箱6517个(全国第一)、桁架类智能网箱15个(全国第三) [28][29] 种业创新突破 - 阳西县海水种苗年产量超400亿尾(占全省80%),总产值超10亿元 [88][89] - 2023年以来突破南海大黄鱼、黄金鲹、章红鱼等人工繁育技术,培育国家审定海水新品种18个 [100][101][102] - 黄唇鱼人工繁育技术取得突破,苗种出膜成活率达60% [103][104][105] - 2024年海水鱼苗产量67.96亿尾,占全国51.14%,连续7年领跑 [110] 产业链与产业集群建设 - 布局超百个海洋牧场项目,覆盖种业研发、装备制造、精深加工等全链条环节 [45][46] - 在湛江、珠海布局金鲳鱼产业集群,阳江、江门布局生蚝产业集群,珠海建设海鲈产业集群,推动产业链向两百亿级规模发展 [137][138][139] - 发展预制菜精深加工,突破传统渔业600公里运输半径限制 [116][117][120][121] 政策与资金支持 - 2023年出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17条措施,2024年设立2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种业创新与装备研发 [43][44] - 推进渔港经济区建设,新增3个国家级和2个省级沿海渔港经济区,规划2025年前再增至少6个省级经济区 [134][135][136] 新兴模式探索 - 阳江青洲岛风电融合海域牧场实现"水上发电、水下养鱼",2023年首投1万尾鱼苗收获近万斤,2024年投10万尾收鱼8万斤 [77][78][79][80] - 建立"广东鲜品"农产品公用品牌,组织海鲜走进重庆、四川等地,推动高端鱼种远销 [144][145][146]
海上新广东·新粮仓图集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6:33
海洋牧场建设与装备 - 全国首个自主升降海洋牧场平台"湛农1号"投资3300万元,配备18根桩柱可抵御17级超强台风 [2][3][7] - 智能化深远海养殖平台"海威2号"拥有三万立方米水体,养殖鳘鱼、军曹鱼等高端鱼种 [3][4][10] - 广东建成6517个重力式深水网箱和15座桁架类智能网箱,形成全国最大深远海养殖矩阵 [11] 养殖规模与产出 - "格盛1号"完成首批章红鱼收获,产量达10万斤优质海鱼 [4][5][8] - 阳西县沙扒镇育苗基地拥有7200平方米工厂化车间,年产鱼苗520亿尾 [16][17] - 2024年广东海水鱼苗产量达67.96亿尾,占全国总产量50% [17][18] 技术创新与模式突破 - 阳江青洲岛首创"风机导管架+养殖网箱"一体化模式,实现水上发电与水下养殖协同 [12][14] - 湛江湾实验室成功培育30万尾硇洲族大黄鱼苗,突破种业技术瓶颈 [13] - 工厂化育苗实现四季产卵,改变传统"看天吃饭"养殖模式 [16][17] 产业链延伸与价值提升 - 珠海预制菜产业园采用液氮速冻技术延长海产品保质期,打通从海洋到家庭的供应链 [19][20] - 惠州双月湾通过电商直播销售金鮸鱼加工品,带动销售额大幅增长 [21] - "广东鲜品"区域品牌提升水产品溢价能力,推动粤字号渔鲜走向全国市场 [21][22] 产业规模与经济贡献 - 2024年广东海洋生产总值突破2万亿元,连续30年居全国首位 [24][25] - 4100公里海岸线布局超百个现代化海洋牧场项目,形成全产业链生态 [25][26] - 深远海养殖成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要地,开创"向海要粮"新路径 [26][29]
在邛崃,看见四川种业力量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6:33
行业盛会 - 第十一届成都国际都市现代农业博览会分会场之天府国际种业展暨第五届"藏粮于技"院士专家大讲堂于9月6日在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开幕 [2][3] - 该活动是四川种业五年振兴成果的集中检阅 汇聚50余家科研院所和400多家种业及关联企业 超20000人参会参展 [8][62] 园区建设 - 邛崃天府现代种业园是国家在西南布局的唯一国家级种业园区 目标建设中国西南种业中心 [17][18] - 园区搭建"一库一院五中心"重大功能平台 包括国内首个省级综合性种质资源中心库和四川现代种业研究院 [19][20] - 园区汇聚先正达 荃银高科 国投丰乐等30余家种业及关联企业 组建西南首支1.5亿元种业基金 [23] - 截至2024年园区培育83个新品种 包括2个被农业农村部认定的"超级稻"品种 [24][25][26] 科技创新 - 四川省农业种质资源总量居全国第二 拥有农作物种质资源7万余份和地方畜禽遗传资源60个 [31][32] - 全省2500余名科研育种专家2024年新审定农作物品种146个 [36] - 2023年新审定畜禽品种中"天府黑猪""天府黑兔""天府农华麻羽肉鸭"占比达50% [37] - 天豫兴禾公司首创"基因超进化系统"和"自优育种"技术体系 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39][40] 产业规模 - 四川省10个国家级制种大县数量居全国第一 杂交水稻制种面积占全国1/5 杂交油菜制种面积居全国第一 [43][44] - 全省现有种业企业近千家 9家入选国家种业阵型企业 [47] - 巨星农牧 新希望 德康农牧等3家畜禽企业已在主板上市 [48][49] 产业生态 - 形成水稻 玉米 大豆 油菜 生猪五大种业集群 带动"育繁推"一体化产业生态 [50] - 天府现代种业园搭建数字农业"一张图"和物联网平台 实现多场景信息化服务 [51][52] - 推动"种业+"新业态发展 与食品 文旅 科普深度融合 [58] 国际合作 - 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种业强国合作 提升国际竞争力 [57] - 已举办两届天府国际种业博览会等35场高能级展会活动 [61]
新农人代表石嫣现场观礼阅兵:我热泪盈眶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3:31
农业行业发展趋势 - 农业可持续发展、乡村振兴和农民共同富裕成为当代核心议题 [15][16] - 科研与实践结合在社会科学领域尤为重要 理论指导实践并建立理论自信 [16][17][18] - 生态农业实践已持续17年 未来计划将中国农业文化传统和天人合一价值观国际化输出 [19][20][21] 新农人角色定位 - 新农人代表认为使命超越企业经济利益 聚焦个人价值与国家民族荣辱结合 [9][10][11] - 博士扎根乡村实践体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理念 [11][12] - 反对为金钱地位内卷 强调避免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 [13][14] 农业文化价值 - 农业传统文化和天人合一价值观被视为和平内涵的终极阐释 [20][21] - 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曾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 [15]
出天山、闯湾区,一颗“紫玉圣果”的突围记 | 疆品入湾记①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2:32
文章核心观点 - 新疆伽师新梅产业通过"疆品南下 粤品北上"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 形成种植 加工 销售全产业链 带动15万余人就业增收 并成功开拓粤港澳大湾区及国际市场 [17][18][41][63][66] 产业发展规模 - 伽师县新梅种植面积达57万亩 占全国50%市场份额 年产量41万吨 一产产值突破80亿元 [15][67][68] - 粤伽新梅现代产业园总投资5.1亿元 形成集种植 采摘 分选 冷藏 包装 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 [44][47] 企业参与情况 - 广东中荔集团建立2.6万亩合作基地 年产量3.75万吨 带动2000多户农户增收(50%为维吾尔族同胞)[31][35] - 产业园入驻京东 百果园等25家企业 研发22种精深加工产品 增加3000余个就业岗位 [47][48][49] 冷链物流升级 - 建成县万吨级 乡千吨级 村百吨级冷链仓储体系 总库容达50万吨 销售期从20天延长至6个月 [52][53][54] - 实现错峰销售和保质稳价 收购价达20元/公斤 种植户14亩地收入57万元 [38][53] 市场拓展成果 - 产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市场 并实现库尔勒香梨出口新西兰 伽师瓜进入北美市场的突破 [22][32][33] - 90%员工为维吾尔族 包含返乡就业群体 三人家庭日均收入超150元 [58][60][61] 技术培训与就业 - 产业园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帮助农民掌握管护技术 提升新梅品质 [63][64] - 全产业链带动15万余人就业 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 [41][63]
南农晨读 | 竹林深处 别有洞天
南方农村报· 2025-09-04 02:32
纪念活动 -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 包括盛大阅兵仪式 [3][5][6] - 中共中央总书记 国家主席 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受阅部队 [4][7][8] - 广东清远少数民族村书记雷健作为退役军人代表受邀观礼 表达对和平珍贵和祖国安宁的深刻认识 [15][16][17][18][19] 乡村振兴与产业动态 - 广东东莞 清远两地已实现生育津贴直接发放至个人 全国有20个省份全面实现该政策 [21][22][23][24] - 2025广东乡村歌手大赛汕头赛区选拔赛正在进行 由多家地方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联合指导承办 [26][27][28][29][30] - 生猪行业面临产能调控考验 6月末全国生猪存栏4.24亿头 能繁母猪存栏4043万头 为正常保有量的103.7% 接近产能调控绿色合理区域上限 [32][33][34][35][36] - 粤桂协作推动产业融合 广东江门新会与广西崇左宁明合作推出陈皮星油藤代用茶等创新产品 [37][38][39][40][41][42] - 广东冷链骨干网实施主体天业冷链整合全省冷链园区 强化服务能力 助力开渔季渔业经济发展 [44][45][46][47] - 南疆疏附县中医药文化中心揭牌 作为民生实事项目 集展示教育体验科研于一体 推进文化润疆 [49][50][51][52][53] 地区发展 - 东江纵队战斗过的红色热土焕新机 茹屋炮楼等历史遗址修葺一新 红色主题展厅落成 [9][10][11][12][13] 天气服务 - 广东未来三天以炎热天气为主 有分散雷阵雨 局部大雨或暴雨 中北部市县有35至37摄氏度高温 需防范强对流天气 [55][56][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