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搜索文档
湖北五大支柱产业有望全面突破万亿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26
产业规模与集群发展 - 湖北五大支柱产业(光电子信息、汽车制造与服务、现代化工、大健康、现代农产品加工)预计"十四五"末全面突破万亿级规模 [1] - 武汉成为全球最大光纤光缆生产基地、全国最大光电器件生产基地、中小尺寸显示面板研发生产基地及国产先进存储生产基地 [1] - 武汉市光电子信息集群和"武襄十随"汽车集群入选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仙桃无纺布等14个产业集群获批全国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1]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 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突破2万家 国家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达11家(全国第5位) [2]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量7187家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22家(中部第1、全国第7位) [2] - 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49家(中部第3、全国第8位) 岚图汽车等9家企业入选全国独角兽榜单(全国第9位) 17家潜在独角兽企业(全国第8位) [2] 研发能力建设 - 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覆盖率从2020年12.96%提升至31.8% [2] - 建成12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2个升级为国家级) [3] - 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实现我国硅光技术向T比特级跨越 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估值从5000万元增长至20亿元 [3] 创新平台与成果转化 - 首批认定40个省级中试平台 包括九峰山实验室化合物半导体中试平台 [3] - 武汉材料保护研究所有限公司等8个平台获工信部产业基础公共服务平台认定 [3] - 每年安排产业技术攻关项目资金约1.5亿元 征集遴选约40项行业关键核心共性技术 [3] 人才与资金支持 - 选派科技副总六批共1476人 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6567个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789项 [3] - 共建创新平台1524个 培训员工10.4万人次 达成项目合作2763项 [3] - 通过贷款贴息方式为企业研发创新和技术改造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 [3]
山东威海:重塑招商引资模式 驱动新质生产力提质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26
招商引资模式创新 - 威海市重塑招商引资模式 利用资源整合产生乘法效应 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质量增长[1] - 将港口腹地 市场资源 应用场景等稀缺资源整合打包 促进资源与产业协同发展[1] - 通过场景招商 资源招商打造比较优势 提供产业配套 融资支持和开放应用场景等全方位要素保障[3] 企业技术突破与产能扩张 - 威海矩侨工业科技自主研发超高柔性纤维压力传感器 采用熔融喷纱技术实现可水洗 耐揉搓特性 应用范围覆盖医疗康养 机器人 精密测量和智能家具等领域[1] - 公司自2023年6月投产以来产值已达近1000万元 获得行业龙头企业青睐[1] - 青岛银菲特精密机械作为山东省高端精密制造龙头企业 2024年订单超4亿元 因产能饱和急需新建厂房[1] 招商引资实践案例 - 临港招商采用三张清单策略:全产业链配套企业清单(100公里和30公里辐射圈) 威海市政策清单 以及落地前成本测算清单(含拿地手续 建设成本 配套费和人力资源成本)[2] - 通过对接威高集团等优质资源 帮助矩侨科技在医疗养老领域实现深度业务结合[1] - 银菲特项目达产后预计年营业收入近20亿元 有效补强当地产业链[2] 产业发展结构 - 2024年新签约及新开工项目中 超过70%为高新技术企业 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2] - 项目覆盖海工装备 电子信息等威海优势产业 并延伸至低空经济 数字经济等新兴领域[3] - 企业带来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 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赋能增效[2]
山东青岛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高地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26
产业政策与战略布局 - 青岛将具身智能机器人列为创新型"10+1"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的20个细分赛道之一 通过技术攻关、平台支撑、产品突破、要素供给和生态集聚五个维度推进26项重点任务 [1] - 设立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基金 目标规模100亿元 用于整合技术、人才及产业资源 [3] 产业链与集群发展 - 形成"大小脑、本体、零部件、场景应用"全覆盖的产业链条 关键零部件企业以技术纵深切入产业链 [1] - 崂山区人工智能产业园为核心载体 吸引超260家人工智能企业落户 形成"研发机构—核心企业—配套企业"完整产业集群 [2] - 关键零部件领域聚集高精度电机、微型传感器、减速器、关节模组等完整核心部件产业链 [2] 技术能力与基础设施 - 具备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和"海之心"计算中心双算力布局 华为、腾讯、浪潮、阿里云、鹏博士等全球领先算力服务商落地 [2] - 全市算力基础设施相关企业达4.9万家 构建多元算力生态 [2] 市场地位与应用场景 - 具身智能产业中下游形成产业链闭环 市场占有率超50% [2] - 依托工业、康复、海洋领域优势建设通用场景区、康复场景区、海洋场景区训练场 [2] - 依托康复大学打造"中国康湾" 构建医疗康养领域具身智能应用生态圈 AI康复机器人可精准模拟人体行走动作提升康复效率 [2] 技术突破与产品能力 - 具身智能机器人可识别产品型号与螺丝孔位 自主规划操作路线并完成精密装配 操作水平超越熟练工人 [1]
2025山西非遗好物发布 65件精品引领非遗消费新风尚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22
活动概况 - 山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在大同市发布首批65件山西非遗好物 涵盖传统技艺 医药 美食 非遗文创等类别[1] - 活动为期一个月 以晋享非遗 美好生活为核心 汇聚全省11市近200个非遗项目和300余位传承人[1] - 活动打造周周有主题 百家共参与的沉浸式体验空间 日均客流量超3万人次 累计销售额突破200万元[1] 产品特色 - 非遗好物包括太原苏氏琉璃 晋祠桂花元宵 大同九龙奔月铜工艺火锅 晋中榆社阿胶糕等代表性产品[1] - 产品通过创意设计实现功能转化 例如将传统医药定坤丹与现代养生需求结合 以结艺胸针系列赋予非遗时尚属性[1] - 实现一城一非遗 一物一山西的文化表达 使非遗从博物馆展陈转化为美食 文创 生活用品等日常消费形态[2] 创新模式 - 创新推出非遗研学课堂 由传承人现场教学剪纸 面塑等技艺[2] - 联动华为 腾讯游戏等品牌 探索非遗+科技和非遗+时尚跨界融合 通过AR互动 文创联名等形式构建逛 玩 买一站式消费场景[2] - 采用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社会参与模式 构建非遗保护传承与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2] 资源基础 - 山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82项 省级非遗项目1173项 资源丰富[2] - 活动推动非遗活态传承 助力传承人增收并满足消费者对文化消费的升级需求[2] - 为全国非遗创新发展提供山西方案 形成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 市场需求深度结合的实践案例[2]
今年上半年福建氧化铝出口规模居全国第二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22
行业出口表现 - 福建省氧化铝出口值达3.7亿元 同比增长796.2% 位居全国第二 [1] - 国有企业出口3.6亿元 占比99.1% 同比增长803.8% [1] - 民营企业出口大幅增长406.7% [1] 出口市场分布 - 东盟市场出口2.2亿元 占比59.8% [1] - 印度市场出口1.4亿元 占比39.4% 去年同期无出口 [1] 产业技术升级 - 氧化铝生产工艺进步推动产品质量提升 增强国际竞争力 [1] - 海关推行数字化全流程管理 实施"即报即检即放"通关模式 [1] - 通过精准政策指导帮助企业开拓海外市场 获取国际订单 [1]
四川蓬安:农业社会化服务助力水稻收割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22
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广成效 - 四川省蓬安县在19个乡镇全面实施水稻、小麦、油菜等主要农作物的农业社会化服务 [1] - 通过公开遴选确定15家服务组织 包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服务企业、家庭农场和基层供销合作社 [1] - 服务组织为农户提供专业化、规模化服务 采用"整村推进、连片作业"方式开展作业 [1] 机械化作业规模 - 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达25万亩 其中社会化服务收割面积达12.29万亩 占比约49% [1] - 各服务主体共投入60余台现代化收割机械组建专业服务队 [1] - 机械化收割效率显著提升 十几亩地个把小时即可完成 相比传统人工收割节省数天时间 [1] 农业生产模式转型 - 通过托管服务模式集成推广优良品种和绿色高产高效技术 [2] - 实行统一耕作、统一播种、统一防治、统一收割的标准化生产流程 [2] - 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专业化和标准化 既解放劳动力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2]
跨越“微米鸿沟”:中国“争气机”改写全球机床产业格局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15
在江西佳时特数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佳时特")的车间里,一台现代感十足的数控机床正在加紧作 业。金属刀具与工件接触的瞬间,产生的火花细如发丝,却在0.4微米(1微米=1/1000毫米,相当于头发 丝直径的千分之一)的精度刻度上,刻下了中国高端制造业的重要印记。 "当国外机床运抵即被GPS锁定,当关键零件被捆绑销售,当天价维修费成为常态,自主研发就成了唯 一的出路。"刘华的话语坚定而有力,道出了佳时特自主创新的初心。面对国外的技术封锁和垄断,佳 时特团队没有选择退缩,而是毅然走上了一条充满荆棘的自主研发之路。 2013年,是佳时特发展历程中的关键一年。在这一年,佳时特研发出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将机床精度提 升至八微米,已经实现了不小的突破,但是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仗着技术优势,国外技 术封锁愈演愈烈。 这台由佳时特自主研发的高精密数控机床,登上了数控金属切削机床这一细分领域的制高点,填补了国 产机床的性能空白,更以堪与德国工业巨头比肩的核心指标,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争气机"。 在佳时特车间墙上,"精度的尽头,是尊严的起点"的标语格外醒目。当中国高端制造业正处于向高质量 发展的关键跃升期,佳时特的技 ...
增速超10% 体育产业成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增长极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15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并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通过增加体育产品供给和丰富赛事活动激发消费需求 [1] - 体育产业被定位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需调动市场力量提升经营主体活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 - 体育产业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赛事经济、户外产业和冰雪经济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 消费潜力与产业联动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形成巨大体育消费潜力 需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和创新模式转化潜在需求 [2] - 体育产业具有强大融合力 能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 [1][2] 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 - 体育用品制造业年产值规模达1.47万亿元 占体育产业总规模40% 生产企业超6.3万家 [3] - 形成覆盖竞技体育、群众健身和康复训练的15大类产品体系 冰雪装备实现全场景覆盖 [3] - 2024年体育用品出口额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产品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城市足球篮球联赛带动经济增量 赛事经济能整合场地设施、装备制造和健身休闲等业态 [4] - 马拉松赛事显著拓宽跑步类鞋服市场规模 国货潮品销量实现快速增长 [4] - 区域合作办赛成为新趋势 长三角体育产业规模1.5万亿元占全国超40% [5] 区域发展格局 - 京津冀发挥冬奥会长尾效应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 [5] - 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十五运"契机推动三地通关便利化和体育湾区建设 [5] - 体育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显著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重要载体空间 [4][5]
冷链物流运行稳中有升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9 00:03
冷链物流行业整体运行态势 - 行业呈现稳需求、扩规模、调结构的整体运行态势 [1] - 食品冷链物流业务总需求量达1.92亿吨 同比增长4.35% [1] - 食品冷链物流服务企业总收入达2799.4亿元 同比增长3.84% [1] 细分领域发展动态 - 生鲜农产品进入消费旺季带动食品冷链物流逆势增长且韧性增强 [1] - 生鲜电商和连锁餐饮快速发展推动城市配送需求旺盛 [1] - 轻型冷藏车销量增长迅速 [1] 冷藏车市场表现 - 冷藏车总销量达29474辆 同比增长18.19% [1] - 新能源冷藏车销量达10548辆 同比增长119.61% [1] - 新能源冷藏车渗透率达35.8% 同比提升16.5个百分点 [1] 新能源冷藏车发展驱动因素 - 国家及地方资金补贴政策支持推动渗透率创新高 [1] - 多地路权开放政策形成重要驱动 [1] - 新能源冷藏车平均成本较传统燃油车低5%-10% [1]
低效用地如何高效盘活?记者调研看各地如何“腾笼换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28 23:44
土地利用效率提升 - 2021年至2024年全国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累计下降15.97% [1] - 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城市累计认定低效用地320.18万亩并实施再开发170.47万亩 [1] 浙江杭州衙前镇案例 - 镇域开发边界内已建成面积达98%且工业用地占比63% [2] - 通过存量工业用地提升改造将容积率从0.8提高到2.5 [3] - 项漾小微产业园总建筑面积从2万平方米增至7万平方米且年租金收入预计超1000万元 [3] - 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使村集体年增收130余万元 [2] 福建石狮服装智能制造园案例 - 改造107亩旧工业厂房并新规划400多亩产业园 [4] - 招引3个纺织辅料项目、33个成衣制造项目和14个电商销售项目 [5] - 圆通速递规划170亩福建总部 [5] - 智能化生产线使生产效率提升近30% [5] - 园区预计全年完成税收3650万元以上 [5] 湖北武汉向阳村案例 - 村集体投资教育产业园使资产增加12.6亿元 [6] - 项目利用110亩商业服务业用地 [6] - 建成后将容纳约2000名学生 [6] 其他地区实践 - 河北唐山运河唐人街改造为河头老街文化街区 [3] - 四川泸州盘活棚改闲置土地建成5个停车场和4处微公园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