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

搜索文档
盛秋平副部长出席“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
商务部网站· 2025-09-28 06:47
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是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的首场活动,以"交流互促 携手扩消"为主 题,旨在总结推广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好经验好做法,推动数字技术与县域经济深度融合,助力城乡融合 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活动发布了《数字经济时代县域商业发展报告(2025)》,公布了2025年县域商 业"领跑县"典型案例。有关地方商务主管部门代表、专家学者、专业机构等参加活动。 9月24日,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在浙江杭州举办。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出席并致辞,浙江省副省 长卢山出席。 近年来,商务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进流通设施提档升 级,优化商品服务供给,健全物流配送体系,畅通城乡双向流通渠道,持续繁荣县域消费市场。截至目 前,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基本实现县域商业网点全覆盖。 ...
事关千万县中学子:县域居民注意了,你家孩子上高中迎来新机会
经济观察网· 2025-09-26 05:06
这份文件名为《县域普通高中振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经国务院同意,由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 件中最引人注目的一句话就是:加快推动城乡普通高中教育协调发展,促进县中振兴。这意味着,县域 普通高中迎来了振兴行动计划。 一起来看《行动计划》具体内容。 《行动计划》的总体要求是:到2030年,适应学龄人口持续增长的普通高中教育资源供给机制进一步完 善,县中布局更加合理,为初中毕业生就读普通高中提供充足学位;教师能力素质和学历水平进一步提 高,教师配备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更好适应人工智能对育人方式变革的影响,注重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的质量评价体系基本建立,"唯分数、唯升学"的应试教育倾向得到有效扭转;教育治理能力和水平显著 提高,城乡基础教育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完善,市域内普通高中发展差距明显缩小,优质特色多样发展格 局基本形成,有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对于千万县中的学子来说,《行动计划》的重点举措着力破解县域高中发展瓶颈,让更多学子可以享受 优质高中教育,切实拓宽成长成才路径。一句话说就是,让更多县域孩子可以读高中。 9月26日,六 ...
新闻发布厅丨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之五 城乡提质焕新 民生幸福加码
河南日报· 2025-09-25 23:55
9月25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五场发布会,介 绍"十四五"时期河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有关情况。 "'十四五'以来,我省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产业发展为牵引,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 力,以补齐城镇化短板为基础,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稳步提升。"发 布会上,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马健介绍,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20年的55.43%增长到 2024年的59.22%,新增城镇常住人口287万人。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优化 "'十四五'以来,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坚持'一个尊重、五个统筹',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功能 品质明显提升,有力推动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河南建设。"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 王广军介绍,特别是在有序推进"三区一村"改造、加快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方面,全省累计实 施城市更新项目6487个、完成投资10918亿元,更新改造地下管网1.56万公里,新增供暖面积1亿平方 米,人均城市道路面积达到18.4平方米;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51万个,惠及群众174万户。 我省顺应常住人口变动趋势,动态优化城 ...
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写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
人民日报· 2025-09-23 13:19
秋分时节,东北黑土地,玉米浆汁灌注收获前的饱满;南国水乡,成熟蜜柚香气氤氲……五谷丰登,硕 果累累,沃野田畴铺展新画卷。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亿万农民喜庆丰收。 丰收里满载幸福,丰收里饱含牵挂。 "我们牢记嘱托,从'单户攻坚'到'全域联动',从'经验种植'到'标准作业',走出了一条'四良融合、机制 赋能、科技支撑'的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之路。"卢百谦说,今年高产创建示范户预计亩均增产50公斤。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要加快发展现代化大农业"…… 各地区各部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践行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用现代科技为现代农业 插上腾飞的翅膀,让大国粮仓根基更稳、丰收答卷成色更足。 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 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深入贯彻党 中央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强化农业科技装备支撑,着力提升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扎扎实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希望广大农民群众充分 发挥主动 ...
讲好乡村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
人民日报· 2025-09-23 07:05
秋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在各地富有地域特色的庆祝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宜居宜业和 美乡村的画卷。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村,便是千千万万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乡村之一。 当晨光漫过燕山南麓,村庄市集上飘来手冲咖啡香,研学木工坊里传出沙沙声。这是辛庄村的寻常周 末。近年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带动下,一批高学历新村民来到辛庄村,在政府引导下参与建 立整村运营机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子,在原有的草莓种植之外,培育了新业态。今年"五一"假 期,辛庄村吸引了8万余名游客。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辛庄村的变化启发我们思考:现代化的乡村是什么样 的? 先说"业"。乡村土地"长"出新产业新业态,离不开包容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北京市昌平区、大兴 区、密云区的很多村庄,一方面可以看到草莓、西瓜等农业产业正朝着数字电商和农文旅融合的方向转 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经现代艺术、美学设计、文化创意元素改造过的乡村新型文化空间,民宿、 餐饮、手作、教育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再看"村"。人们向往的乡村,一定是环境优美的乡村。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 境,实践空间广阔。 ...
中国建设银行高质量做好县域乡村金融服务
金融时报· 2025-09-23 05:41
核心观点 - 中国建设银行通过健全县域乡村金融服务体系 提升涉农金融服务能力 重点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支持乡村富民产业发展 服务新型城镇化建设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关键金融助力[1] 服务国家粮食安全 - 将服务粮食安全列为全行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重点工作 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印发《中国建设银行"善建粮安"金融服务方案》[2] - 打造"善建粮安"品牌 实施建"基"助农 建"芯"助农 建"链"助农 建"垦"助农系列行动 创新推出"种业贷""粮食收储贷""高标准农田贷款""设施农业贷款"等系列产品 构建"一个品牌+系列行动+若干产品"服务体系[2] - 落实"藏粮于地" 开展建"基"助农行动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存量耕地治理 盐碱地改造金融服务 统筹农业防灾减灾和农田水利信贷支持 例如黑龙江分行支持望奎县 巴彦县等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3] - 落实"藏粮于技" 深化建"芯"助农行动 明确植物新品种权质押模式 创新信用方式和评价体系 已实现对国家种业阵型企业金融全覆盖 例如支持湖南隆平高科跨境收购"陶氏益农"巴西玉米种子业务 支持新疆九圣禾种业使用植物新品种权质押获得信贷资金[3] - 开展建"链"助农行动 围绕粮食全产业链条 聚焦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 支持粮食市场化收储和流通 专门设计"粮食收储贷"产品 以核心企业为抓手做好全产业链金融服务[3] - 开展建"垦"助农行动 积极支持各省农垦企业技术进步和转型发展 以综合金融服务助力农垦改革并发挥粮食安全国家队作用[3] 支持县域富民产业 - 抓牢信贷服务"牛鼻子" 全方位做好"土特产"金融服务 构建金融联农带农机制[4] - 深化粮食安全 水果 蔬菜 奶业振兴 肉牛 花卉等六大产业链场景建设 打造新疆棉花 甘肃敦煌种业 蓝天马铃薯等特色场景[4] - "裕农产业"平台入驻核心企业66家 链条企业超500家 服务农户数超7万户[5] - 聚焦农批农贸市场 打造"裕农市场"服务品牌 搭建"裕农合作"综合服务平台 推出"合作社快贷"专属信贷产品 截至二季度末已服务全国农批农贸市场2000多家 在多家市场上线"裕农市场"综合服务平台 相关贷款余额460亿元 较年初增长18%[5] - 构建"裕农贷款"产品体系 推广数据直连 信息建档及"裕农贷"三类特色模式 截至二季度末农户经营贷款余额5543.87亿元 较年初新增506.39亿元 增速10.05% 农户经营贷款客户数131.45万户 较年初新增11.56万户 增速9.64%[5] - 创新推广"集体信用贷""集体三资""集建地贷款"等产品 截至二季度末已服务8.9万个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为9785个村集体提供贷款余额168.89亿元[5] 数字化涉农生态服务 - 发挥数字化经营优势 打造涉农产业"圈链群"特色服务模式 提升乡村产业服务水平 助力延长产业链 提升价值链 完善利益链[6] - 形成"1+2+2"涉农金融服务"圈链群"总体模式 "1"是涵盖县域B C G端各类客群及多场景的涉农"生态圈" "2"是农业产业链(种业 农机装备制造等)和供应链(农资 冷链物流等) 最后一个"2"是涉农产业集群(食用菌 烟草 茶叶等)和商业集群(农批市场 农贸市场等)[6] - 甘肃分行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粮种"八大产业集群 搭建"裕农产业""裕农市场"平台 以核心企业为圆点 沿产业链 供应链辐射延伸 推动县域业务贡献度持续提升[6] - 甘肃酒泉分行为敦煌种业量身定制数字农业云平台 构建数字农业生态圈 纵向连接"耕 种 管 收 加 销"产业链环节 聚拢C端制种农户客群 横向贯通农资 农机等供应链环节 连接B端供应商客群[7] - 通过对核心企业的深耕拓展 实现产业链客群的裂变营销 例如与敦煌种业23家分 子公司建立合作 联动B端带动C端制种户办理裕农通卡19344张 沉淀个人日均存款1.37亿元 累计发放裕农快贷1.85亿元 敦煌种业及其子公司在该分行市场份额提升至70%[7] 整体业务表现 - 截至二季度末涉农贷款余额36153.25亿元 较年初新增2722.67亿元 增速8.14% 规模比五年前翻了一番[1]
讲好乡村故事,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新语)
人民日报· 2025-09-22 22:21
秋分,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在各地富有地域特色的庆祝活动中,我们看到了一幅宜居宜业和 美乡村的画卷。位于北京市昌平区的辛庄村,便是千千万万正在发生巨大变化的乡村之一。 当晨光漫过燕山南麓,村庄市集上飘来手冲咖啡香,研学木工坊里传出沙沙声。这是辛庄村的寻常周 末。近年来,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政策带动下,一批高学历新村民来到辛庄村,在政府引导下参与建 立整村运营机制。常住人口不足2000人的村子,在原有的草莓种植之外,培育了新业态。今年"五一"假 期,辛庄村吸引了8万余名游客。 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辛庄村的变化启发我们思考:现代化的乡村是什么样 的? 先说"业"。乡村土地"长"出新产业新业态,离不开包容的市场环境和文化氛围。在北京市昌平区、大兴 区、密云区的很多村庄,一方面可以看到草莓、西瓜等农业产业正朝着数字电商和农文旅融合的方向转 型升级;另一方面可以看到经现代艺术、美学设计、文化创意元素改造过的乡村新型文化空间,民宿、 餐饮、手作、教育等新业态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 再看"村"。人们向往的乡村,一定是环境优美的乡村。践行"两山"理念,推动绿色发展,提升人居环 境,实践空间广阔。 ...
在乡村建1000个博物馆:守住乡愁 文化新生 | 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 2025-09-12 12:32
乡村博物馆建设规模与目标 - 浙江已建成超过1000家乡村博物馆 涵盖红色根脉 非遗技艺 乡村记忆等15个类别 完成"十四五"建设目标[2] - 温州龙舟文化博物馆与杭州第19届亚运会竞赛场馆一体化建设 成为外国友人了解中国龙舟文化的重要窗口[2][7] - 湖州作为最早试点城市 其菰城茶文化博物馆展示唐代以来饮茶方式演变 并展示国际茶文化内容[7] 特色馆藏与文化价值 - 传梭博物馆收藏2.3万多把梭子 来自中国56个民族和20多个国家 体现"手工艺是世界语言"理念[2][7] - 桐乡光影故事馆收藏近百台电影放映机 展示桐乡百年电影放映史 包括浙江首部故事片《人小志大》拍摄史料[5][6] - 龙舟文化博物馆通过传统榫卯结构首饰龙等展品 展现龙舟从传统民俗到现代赛事的蜕变历程[2] 运营模式与创新实践 - 采用多元资金筹措方式 包括非遗保护资金 文物保护专项资金 企业自筹和景区村庄建设补助等多渠道[14] - 龙舟文化博物馆开展为期两年市场普及计划 通过赛事 研学 课程开发 文创产品合作等措施积累人流[15] - 传梭博物馆形成综合性非遗工坊 融合展示展陈 研学 住宿 餐饮等功能 综合性收入占比达60%[16] 青年参与与人才培养 - 90后 00后青年在龙舟文化博物馆负责课件设计 课题研究 活动策划和文创开发等核心工作[3] - 90后执行馆长傅梦帆推动传梭博物馆从废弃厂房改造为多功能空间 并获杭州创业未来之星奖项[10][16] - 33岁馆长朱丽虹主持菰城茶文化博物馆 联合非遗传承人创建大师工作室 在日本世博会展示唐代茶艺[7][8] 文化传承与社会效应 - 光影故事馆设计付费体验项目 包括光影书签制作 老放映员倒片体验和自行车"跑片"等特色活动[16] - 菰城茶文化博物馆提供采茶 炒茶体验 以乡土模式让年轻人感受茶文化而非刻意营造距离感[11] - 泽雅造纸专题馆创新引入纸制桌椅盖碗的新茶饮业态 探索博物馆空间商业化利用模式[15]
2025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
搜狐财经· 2025-09-12 09:25
今天分享的是:2025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 报告共计:13页 2025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总结 2025年初,商道咨询发布《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十大趋势》,系统梳理了中国企业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核心方向,为企业实践提供关键指引。 自然议题热度攀升,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协同治理形成广泛共识,2025年自然议题将成焦点,逐步追赶气候议题热度。企业需先识别评估自身对生物多样性的 影响,再制定可行策略目标,加快相关信息披露并开展生态保护项目。在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创新驱动成为重要趋势,数字技术与人工智 能为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加速产品与产业创新。 出海成为中国企业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企业将突破发展困境全力出海,ESG则成为全球化进程中的通用语言。企业出海需遵守当地规范标准,做好信息披 露,保障社会运营许可,践行包容性发展理念。供应链方面,受多重因素影响,供应链面临重构,构建基于ESG原则、灵活复杂的供应链网络以增强韧性是 关键,链主企业需发挥引领作用,中小企业也要提升ESG意识与能力,共同应对合规挑战。 ESG信息披露领域,2024年披露工作全面推进,2025年新 ...
缩差距促共富,浙江“海上花园”何以蝶变?
中国新闻网· 2025-09-11 12:06
核心观点 - 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通过发展电商、旅游、民宿、医疗和新能源等多元化产业 有效缩小城乡差距并促进共同富裕 形成城乡融合发展的"海上花园"模式 [1][3][4][7] 电商产业发展 - "满天星"电商共富工坊通过直播电商销售渔农产品 实现销售额500万元 并与7个农户签订近40万元采购合同 [1][3] - 电商模式帮助当地村民将紫菜、羊栖菜、鱼干等传统渔农产品转化为小包装和即食产品 拓宽销售渠道并减少渔民户外作业压力 [1] 旅游与民宿经济 - 东岙村从传统渔业转型旅游产业 年游客量近百万人次 民宿在6月至9月期间一床难求 [3] - 近三年激活闲置农房620余幢 形成床位7000余张 户均年增收15万元 [4] - 民宿代厨需求催生"渔家厨娘共富工坊" 带动1200余名妇女实现增收 [4] 区域协同发展 - 海霞村等7个渔村组成"大海霞片区发展共同体" 通过党建联建整合红色旅游、天然良港和自然资源 [4] - 将海霞村红色旅游资源与其他村庄产业基础串联 实现人流分流和片区协同发展 [4] 基础设施建设 - 东沙港卫生室配备智慧健康站 提供血氧、血糖、心电监测等服务 方便老年人步行抵达并完成每日健康监测 [5][8] - 开通近洋航线17条 新启用2个5万吨级码头 并开工甬莞高速洞头支线以完善交通网络 [7] 新能源与产业融合 - 依托深水良港和风能资源培育海上风电主导产业 [7] - 推动大黄鱼、紫菜、羊栖菜等产业产供销并轨 结合渔文旅融合模式发展国家级沿海渔港经济区 [7] 政策与成效 - 实施青年上岛12条创业扶持举措 孵化赛尔码头等青创项目30余个 吸引上千名青年创业 [4] - 2024年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至1.49 农村居民收入居浙江省山区海岛县第二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