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体育用品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从体育中挖掘经济增量
人民日报· 2025-09-16 05:49
这些生动画面,正是当下人民群众火热体育生活的缩影。"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总规模以年均超 10%的速度增长,运动健身、观赛参赛、购买装备等融入寻常百姓生活,体育产业成为提升全民健康、 驱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 清新的公园绿道,晨跑者与骑行者共享盎然生机;火热的体育商圈,球迷们观看比赛,购买纪念品,聚 餐畅谈;优美的山野湖畔,帐篷点点,山水之间传来欢声笑语。 《人民日报》(2025年09月16日 第 05 版) 责编:李芳、穆瑀宸 体育用品制造业的创新突破,也为体育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海关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体育 用品出口顶住压力,实现出口额149.01亿美元,同比增长1.56%。尤其亮眼的是,以智能科技为标签的 健身器材和跑步机成为关键引擎,彰显了产品结构优化与科技赋能的成效。随着先进材料和技术的加速 转化应用,我国体育产业还将继续打开更大发展空间。 体育产业的旺盛活力,还来自其强大的"链接"能力。通过嵌入百姓生活,体育与文旅等其他产业的融 合,激发了消费新活力。成都环城绿道将智能健身仓、骑行驿站与公园景观串联,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 热门去处;上海前滩体育公园巧妙融合攀岩馆、滑板场与露天剧场,形 ...
国办发文促体育消费,“体育大省”广东迎低空运动新机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6 13:55
政策举措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20条发展举措 重点包括扩大体育产品供给 激发体育消费需求 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等方向 [1] - 政策持续重视户外运动 冰雪运动 赛事经济等领域 并进一步结合低空经济 数据要素等新发展方向 [1][3] - 具体措施包括开展低空赛事活动 推动体育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融合 探索推进"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支持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 [3][6][7] 体育消费潜力 - 2024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单位体育 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2.2% [1] - "苏超""村BA"等现象级消费事件展现体育消费巨大潜力 [1] - 数字体育消费新模式兴起 如"体育外卖"通过数字化平台预约教练 定制课程 打破传统健身房时空限制 [6] 低空经济发展 - 中国民用航空局预测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达1.5万亿元 2035年有望达3.5万亿元 [3] - 中国滑翔伞行业市场规模2021年突破10亿元 [3] - 低空运动可直接带动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装备研发制造销售 经济空间巨大 [4] - 广东省提出到2026年低空经济规模超过3000亿元 [9] 数字化转型 - 政策推动体育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有机融合 培育智能化 定制化 体验式体育消费新模式 [6] - 实施"数据要素×体育"行动 体育数据要素将逐步完成确权 交易 交换 资产化 证券化进程 [7] - 数字体育将成为数字时代最重要消费方式 超越传统消费模式 [6] 区域发展机遇 - 广东省体育产业2023年总规模超7300亿元 占全国总量1/5 [8] - 粤港澳大湾区将加强交流合作 建设区域体育产业带 [12] - 第十五届全运会由粤港澳三地联合举办 带来赛事经济效应 广东省提出释放体育消费在扩大内需 促进就业 改善民生中的积极作用 [12] 产业发展重点 - 广东可推进体育用品制造业数字化 智能化升级 强化体育服务业与社区体育 竞赛体系及全民健身网络深度结合 [9] - 低空运动建议加强产业融合创新 开发低空体育旅游特色产品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器材装备水平 提升服务质量 [9] - 培育品牌体育赛事 优化体育场馆运营机制 形成体育服务综合体和体育特色商圈 [12]
增速超10% 体育产业成国民经济中极具活力增长极
行业政策导向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培育体育产业增长点并加快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 通过增加体育产品供给和丰富赛事活动激发消费需求 [1] - 体育产业被定位为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内容 需调动市场力量提升经营主体活力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1] - 体育产业近5年年均增速超10% 赛事经济、户外产业和冰雪经济成为重要增长引擎 [1] 消费潜力与产业联动 - 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与中等收入群体壮大形成巨大体育消费潜力 需通过降低消费门槛和创新模式转化潜在需求 [2] - 体育产业具有强大融合力 能带动制造业、服务业、文化、旅游、健康等相关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并优化产业结构 [1][2] 体育制造业发展现状 - 体育用品制造业年产值规模达1.47万亿元 占体育产业总规模40% 生产企业超6.3万家 [3] - 形成覆盖竞技体育、群众健身和康复训练的15大类产品体系 冰雪装备实现全场景覆盖 [3] - 2024年体育用品出口额284亿美元 同比增长6.8% 产品进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 [3] 赛事经济带动效应 - 城市足球篮球联赛带动经济增量 赛事经济能整合场地设施、装备制造和健身休闲等业态 [4] - 马拉松赛事显著拓宽跑步类鞋服市场规模 国货潮品销量实现快速增长 [4] - 区域合作办赛成为新趋势 长三角体育产业规模1.5万亿元占全国超40% [5] 区域发展格局 - 京津冀发挥冬奥会长尾效应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建设 [5] - 粤港澳大湾区利用"十五运"契机推动三地通关便利化和体育湾区建设 [5] - 体育产业空间集聚趋势显著 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成为重要载体空间 [4][5]
康力源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同比下降2.63%,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证券之星· 2025-08-26 23:09
财务表现 - 营业总收入2.52亿元,同比下降18.37% [1] - 归母净利润2928.38万元,同比下降2.63% [1] - 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1.13亿元,同比下降21.47% [1] - 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1054.23万元,同比下降17.09% [1] - 毛利率34.37%,同比增长6.75% [1] - 净利率11.54%,同比增长17.99% [1] - 每股收益0.44元,同比下降2.22% [1] 费用与现金流 - 三费(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5232.21万元,占营收比20.73%,同比增长30.72% [1] - 财务费用同比增长62.9%,主要因报告期汇率变动 [2] -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73元,同比增长86.31% [1]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86.31%,主要因报告期经营支出减少 [2] 投资与筹资活动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96.95%,主要因报告期理财产品收回 [2]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同比增长1072.34%,主要因报告期筹资增加 [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同比增长739.39%,主要因报告期筹资增加 [2] - 短期借款同比增长123.4%,主要因保证质押借款增加 [2] 资产与回报指标 - 每股净资产17.14元,同比增长4.3% [1] - 去年ROIC为4.24%,资本回报率不强 [3] - 去年净利率11.83%,产品或服务附加值一般 [3] - 上市以来ROIC中位数为11.76%,2024年ROIC为4.24% [3] 财务健康度 - 现金资产非常健康 [4] - 有息资产负债率达21.75% [5] - 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18.24% [5] 业务驱动因素 - 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营销驱动 [4]
体育产业跑出“加速度” 体育消费打开“新赛道”
搜狐财经· 2025-08-26 09:23
政策支持与产业目标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增加体育产品供给、丰富赛事活动、激发消费需求、推动用品升级和提高经营主体活力等措施[2] - 国家将体育消费纳入顶层设计并提升至战略层面 要求扩大产业和消费规模并优化消费环境[2] - 2025年体育产业总规模目标达5万亿元 强化赛事与文旅等领域深度融合[3] - "十五五"规划编制中 未来政策呈现消费驱动、科技赋能和融合发展特征[6] 市场规模与增长趋势 - 体育产业总规模近五年年均增速超10%[2] - 2025年国内体育消费市场规模预计突破1.5万亿元[3] - 每增加1元体育消费可带动相关产业增收7.8元[3] 新兴业态与创新模式 - 通过"体育+旅游""体育+商业"等融合模式形成需求牵引供给的动态平衡机制[2] - 科技赋能催生智能化健身设备如折叠跑步机和智能健身舱[3] - 发展"买服务""买体验"的新消费模式[3] - 推动"体育+国货"等消费新模式和草根赛事如"村超""苏超"[5] 产业挑战与结构性矛盾 - 存在"重硬件轻服务"问题 传统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压力大[4] - 健身房、滑雪场等设施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4] - 体育设施和赛事资源向经济发达城市集中 农村地区基础薄弱[4] - 小众运动和数字体育等新兴领域商业模式不成熟[4] - 数智化转型存在技术投入大、回报周期长的风险[4] - 体育场地设施供给不足和专业复合型人才短缺制约发展[4] 发展路径与解决方案 - 实施健身设施补短板工程 加快建设体育公园和多功能运动场[5] - 通过体彩公益金支持健身设施建设[5] - 数智化转型需从技术创新、产业融合和标准建设协同推进[5] - 形成"顶层设计-任务分解-落地执行"的闭环管理体系[5] - 扶持体育产业"小巨人""瞪羚""隐形冠军"企业[5]
机构风向标 | 康力源(301287)2025年二季度已披露持仓机构仅4家
新浪财经· 2025-08-26 02:28
机构持股情况 - 截至2025年8月25日 共有4家机构投资者持有康力源A股股份 合计持股量达58.33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的0.87% [1] - 机构投资者包括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瑞银集团及巴克莱银行 四家机构合计持股比例为0.87% [1] - 较上一季度机构持股比例上升0.44个百分点 显示机构投资者对公司的关注度提升 [1] 外资机构动态 - 本期较上季度持股减少的外资机构为瑞银集团 其持股占比出现小幅下跌 [1] - 本期新增披露的外资机构为摩根士丹利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为首次出现在持股名单中 [1]
献县弘鼎渔具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5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8-18 21:45
公司基本信息 - 献县弘鼎渔具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1] - 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双权 [1] - 注册资本为5万元人民币 [1] 经营范围 - 主要经营渔具销售业务 [1] - 业务涵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与零售 [1] - 涉及户外用品销售及日用品销售 [1] - 包括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 [1] - 包含玻璃纤维及制品销售与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 [1] - 涉及模具销售及日用玻璃制品销售 [1] - 包括金属制品销售业务 [1]
无棣农商银行为实体经济发展献上“金”囊妙计
齐鲁晚报网· 2025-05-15 17:20
支农支小市场定位 - 公司坚守支农支小市场定位,通过创新产品、减费让利、"一企一策"定制化服务增强金融服务与民企需求的适配性 [1] - 截至4月末,公司实体贷款55.4亿元,较年初新增2.18亿元,累计为34户企业客户提供融资支持,发放贷款总额达7.24亿元 [1] 创业青年金融服务 - 公司为创业青年量身定制金融方案,如徐老板案例中通过"惠棣助业贷"快速放款30万元支持其电动车门店创业 [2][4] - 公司搭建政银联动平台,获取创业青年"白名单",推出"惠棣助业贷""新市民创业贷"等专属产品,线上预审、上门签约、限时办结 [4] - 今年以来累计为660名创业者提供1.31亿元创业资金支持 [4] 外贸企业金融支持 - 公司为滨州泽郦精密金属科技有限公司提供960万元"鲁贸贷",缓解其因国际结算回款慢和原料价格上涨导致的资金缺口 [5][7] - 公司强化政银联动服务,获取小微外贸清单,建立金融服务队一对一营销模式,覆盖108户外贸企业 [7] - 目前已为4家外贸企业提供信贷支持3200万元 [7] 运动产业金融服务 - 公司为无棣欣鼎户外用品有限公司切换"流水贷"产品,利率下调130个BP,48小时内完成放款支持其产能扩建 [8][10] - 公司搭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生态,初创期匹配"惠棣助业贷",成熟期激活"个体工商户贷""流水贷"等产品 [10] - 今年以来为4家体育产业相关企业授信300万元 [10]
IPO周报:云峰新材终止前遭监管警示,渡远户外境外收入占比逾八成
第一财经· 2025-04-27 11:18
IPO终止审核企业概况 -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当周共有4家拟IPO企业终止审核,其中沪深交易所各1家,北交所2家 [1] - 终止审核企业包括:沪市主板的云峰新材、创业板的渡远户外、北交所的博达软件和天和环保 [1] 云峰新材 - 终止审核前一个月遭监管警示,原因是未披露经销商与OEM供应商由同一自然人控制的情况,以及研发管理内控制度与申报文件不符 [1] - 公司销售存在经销商模式和商标授权模式,在商标授权模式下OEM供应商直接向经销商销售并使用公司品牌 [1] - 前五大经销商合肥豪林与前五大OEM供应商六安瑞驰为同一自然人控制的企业 [1] - 经销商中频繁出现前员工或主要股东近亲,相关经销商产品单价明显高出均价 [2] 渡远户外 - 过会22个月后终止审核,2022年6月受理申请,2023年6月过会后停滞直至撤单 [2] - 2020-2022年营收分别为1.93亿元、3.52亿元和3.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382.73万元、7550.28万元和7071.61万元,2022年业绩下滑 [3] - 境外销售收入占比高,报告期内占比分别为82.84%、82.37%和82.77%,其中美国市场占比分别为25.08%、19.10%、19.08% [3] - 销往美国的产品被加征关税,影响业务规模 [3] 天和环保 - 排队近两年后终止审核 [4] - 2021-2023年收入主要来自煤炭领域,占比分别为76.74%、87.49%和77.71% [4] - 被问询成长空间是否受限,需结合双碳政策、原煤入选率、产品技术壁垒等因素评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