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

搜索文档
关于2025年广发证券·KAB大学生微创业行动征集项目的通知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09:09
活动概况 - 活动旨在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激励青年创新创业 通过征集和扶持大学生微创业项目来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 - 由KAB全国推广办公室和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联合主办 广发证券有限公司和中国青年报社提供支持 [1][2] - 活动包含项目征集与扶持、微创营和微创业生态会等系列内容 [1] 时间安排 - 项目征集时间为2025年9月1日至10月31日 [2] - 2025年9月至11月将举办2场大学生微创营活动 [8] - 2025年12月进行线上专题展示和专家评审 后续将举办成果发布会和生态会 [8] 征集对象与方式 - 面向在校大学生及35周岁以内创业青年 [2] - 需提交《2025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项目征集报名表》word文件和创业项目PPT介绍至官方邮箱kaboffice@qq.com [2] - 高校可作为协办方统一报送项目 [2] - 已获往届资金扶持的团队主要成员不得报名 [2] 项目主题要求 - 聚焦科技创新主题 重点关注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生物医药与大健康、新材料与新能源等七大领域 [3] - 项目需符合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赋能行业的要求 [3] - 方案字数要求介于2500至10000字之间 [3] 评审机制 - 由主办方和投资领域专家组成评审组 [4] - 采用专家评审(占比70%)与线上公众点赞(占比30%)相结合的方式 [5] - 评审标准包括项目团队、商业模式、盈利能力、创新性、可持续性和社会价值 [6] - 最终评选30个"微创之星"项目 包括28个通过评审项目和2个微创营路演第一名 [5] 激励措施 - 创业扶持资金总额100万元 [7] - 路演前10名各获5万元 第11-20名各获3万元 第21-30名各获2万元资金支持 [7] - 30个扶持项目代表可获主办方承担的交通食宿费用 参加成果发布会和生态会 [7] - 项目将获得与天使投资、风投机构面对面交流机会 并可参与主办方投融资活动 [7] 活动推广 - 通过网络平台包括中国青年报社客户端、KAB创业俱乐部微信号和广发证券社会公益基金会微信号进行线上专题展示 [8] - 活动推进过程中将适时举办项目路演、成果发布会和生态会 [8]
【中国青年报】科学家破解植物共生密码 助力农作物“减肥增效”
中国青年报· 2025-09-01 00:39
研究突破与科学发现 - 植物与微生物共生机理研究获2024年度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是18个一等奖项目中唯一应用于农业生产的项目[1] - 研究团队2017年在《科学》发文证明脂肪酸是植物传递给丛枝菌根真菌的主要碳源形式 推翻学界"糖是主要碳源"的公认结论[2] - 2021年在《细胞》发表封面文章 首次系统揭示植物磷信号网络调控菌根共生的分子机制 破解长期困扰领域的"自我调节"科学难题[2] - 阐明豆科植物根瘤器官发生与调控的分子基础与演化机制 发现SHR-SCR干细胞程序赋予根皮层细胞有丝分裂能力 从进化角度解答"为什么豆科植物能结瘤固氮"的百年难题[2] - 2024-2025年在《自然》和《细胞》发表突破性研究成果 揭示LysM受体根据土壤营养状态实现对病原菌和共生菌的精准区分 发现MtLICK1/2激酶在共生信号转导和免疫调控中的双重功能[4] 农业应用与产业化进展 - 研究成果帮助解决菌根制剂产业中"菌种无法体外培养"的技术瓶颈 为培育高效共生水稻新品种和菌根真菌农业应用奠定基础[2] - 江西农科院基于菌根因子受体研究成果培育高共生效率水稻新品种"赣菌稻1号" 在降低化肥用量50%情况下保持品质和产量不变[4] - 大豆低氮条件下施加有益微生物可提高产量 2024年在东北黑土地进行1万亩大豆田试验效果显著 2025年试验田扩展至56万亩[4][5] - 研究成果可应用于培育高共生效率水稻新品种 研发"减肥增效"菌剂并应用于大豆等农作物生产[1] 行业意义与发展前景 - 植物通过土壤微生物协助高效获取氮磷等营养元素 与微生物形成互惠互利共生关系 豆科植物与根瘤细菌共生固氮 80%陆生植物可与菌根真菌形成共生[1][2] - 深入研究植物-微生物共生营养交换是植物营养高效利用的关键 有助于推动绿色农业发展 保障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1][2] - 基础领域突破可逐步开发利用 未来可导出更多有益微生物菌剂等产品 最终服务于农业可持续发展[5]
AI时代,教育如何应对“思维能力退化”风险
中国青年报· 2025-08-31 23:19
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政策 - 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全要素和全过程 推动育人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提升转变 [1] - 政策鼓励全民学习人工智能新知识新技术 创新智能学伴和智能教师等人机协同教育教学新模式 [1]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与局限 - 当前AI技术存在数据偏见、算法幻觉和逻辑伪装等缺陷 AI解决问题依赖概率而非因果推理 [1] - AI技术正由弱人工智能(ANI)迈向强人工智能(AGI) 未来10年可能迎来关键突破 将深刻重塑社会结构与工程人才需求 [1][4] 批判性思维教育的战略重要性 - 多位专家共识批判性思维是大国博弈所需人才的首项能力 需调整人才培养指挥棒 明确提出问题能力比知道答案更重要 [2] - 国家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视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培育 [4] - 批判性思维是理性和创造性的核心能力 没有批判性思维教育就没有真正的素质教育 [2] 教育范式转型需求 - 高等教育亟须构建适应AI时代的新型工程教育范式 工程教育应将思维力与创新力的培养置于核心位置 [1][4] - 工程教育新标准呼唤从知识传授转向思维能力培养 批判性思维应是课程设计的起点 [4] - 需构建融合认知发展阶段、学习路径与教学目标的六轴一体教学框架 推动批判性思维课程结构化系统化 [5] 批判性思维培养方法创新 - 批判性思维教育首要切入点是提问能力培养 已发展出探究性、理解性和反思性三大好问题的培养方法 [4] - 图书馆可围绕听说读写培养学术型人才的六会能力:会提问、会检索、会阅读、会写作、会论证、会思考 [3] - 通过AI技术结合 在教育中系统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 引导学生形成多元分析视角 提升信息理解判断能力 [3] 教学方式变革与教师角色转变 - 混合式教学正逐步成为高校教学新常态 教师应转向学习设计师角色 引导学生在多模态媒介和AI参与的课堂中实现自主建构 [4] - 在AI赋能教学中 应注重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与提问意识 使其在人机协同环境中成为主导者而非被控制者 [4] 当前教育体系存在的不足 - 工程教育在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师发展方面仍存在系统性不足 需在知识、技能与方法间建立清晰逻辑联系 [5] - 批判性思维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重点培养探究意愿 在高等教育阶段注重探究技能培养 [2]
“南山挑战杯”篮球邀请赛开赛
中国青年报· 2025-08-31 13:36
赛事概况 - 首届中国体育彩票"南山挑战杯"篮球邀请赛在广州天河体育中心体育馆开赛 覆盖粤港澳大湾区25支参赛队伍 来自政府单位 科研机构 医疗机构 高校及企业 [1] - 赛事采用小组循环赛+淘汰赛制 设冠亚季军及"科技风采奖"等特色奖项 赛程从8月29日持续至9月7日 [8] - 比赛由广州国家实验室 广州市体育局 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主办 [8] 活动特色 - 运动员均来自本单位全职人员 旨在激励年轻科研人员将体育拼搏精神融入科研工作 实现科技与体育的"双向奔赴" [1] - 赛事通过"健康知识闯关"互动屏 投篮解锁呼吸健康知识 现场播放实验室科研成果视频等创新环节融入健康科普 构建"寓教于投"的科普生态 [5] - 开幕式设置"致敬科学·共叙情谊"环节 钟南山院士和夫人李少芬(前国家女篮名将)获赠印有姓名的定制球衣 [2][5] 文化展示 - 广州杂技团带来蒙特卡洛国际大奖作品《蹬球》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护团队以舞蹈诠释"医学温度" [5] - 广州国家实验室"科技啦啦队"现场助威 广州国家实验室队与广东众生药业队打响揭幕战 [3][5] - 钟南山院士在开幕式寄语参赛队伍 强调"坚韧与拼搏"是科技精神与体育竞技精神的体现 要永不言弃 力争上游 [2] 赛事背景 - 作为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的预热活动之一 赛事以"科学精神·永不言弃"为主题 [8] - 赛事旨在促进科研工作者将赛场意志投入科研攻关 体现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 [1][2]
加强市内外交通衔接,宁波7号线开通运营
中国青年报· 2025-08-31 12:45
7号线的开通不仅有效缓解宁波的交通压力,更通过"地铁+文旅""地铁+商业"等模式,助力城市产业提 质升级。未来,宁波将继续完善轨道交通网络,构建更加绿色、高效、智能的城市交通体系,届时将进 一步加强市内外交通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今天特意提早半小时出门,就为了体验新车!"在福民公园站准备乘车的市民李女士难掩兴奋,"我在 东部新城上班,7号线开通后不用再换乘,通勤时间能节省20分钟,以后早上能多睡一会了。" 濮松权介绍,7号线多个车站采用预制拼装方案,在节省工期的同时降低了能耗,实现"环境友好"。以 新天路站为依托,研究装配式站台板的设计与施工方案,经实操检验。预制站台板施工便利,人员、材 料、机械投入少,适合有限空间多家队伍交叉作业,让浇站台板工期节省约40%,实现节能降耗与绿色 建造目标。 为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7号线全线新增和优化28处公交站点及接驳设施,有效打通市民 出行的"最后一公里"。在宁波大剧院站等地建设风雨连廊,整合地铁、公交、共享单车及网约车停靠功 能,构建立体化、无障碍的换乘体系,实现全天候便捷通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 ...
天津港以“智慧零碳”码头建设世界一流港口
中国青年报· 2025-08-31 07:29
公司运营与技术应用 - 天津港"智慧零碳"码头于2021年落成 拥有3个20万吨级泊位 实现全球港口最高水平全流程自动化 智能化集装箱作业 [6] - 码头装卸区域基本实现无人化运营 依托自动驾驶和5G等先进技术支持 [1] - 码头完成10万余个传感器安装及点位设施接入 打造全物联网集装箱平台 通过5G全网互联结合大数据与边缘计算技术 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的跃升 [8] 绿色能源系统 - 码头采用"风光储荷一体化"绿色能源系统 100%使用电能 电能100%为绿电 绿电100%自产自足 运营全过程实现零碳排放 [6] 港口基础设施规模 - 天津港陆域面积200余平方公里 拥有超过200个泊位 是全球等级最高的人工深水港之一 [5] - 港口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500多个港口保持贸易往来 拥有40余条海铁联运通道和148条集装箱航线 [1]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天津港是"一带一路"海陆交汇点 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重要节点 [1] - 港口通过创新技术重塑运营范式 推动智能化与绿色化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智慧绿色港口 [3]
中国经济:世界格局之变中的稳定源与引力场
中国青年报· 2025-08-31 02:01
全球经济增长格局 - 发达经济体增长动能减弱 增长势头弱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2] - 全球南方国家货物贸易占全球比重达45% 经济总量占比超40% 对世界增长贡献率达80%[4] - 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率达5.3% 成为世界经济稳定源[7] 美国经济表现 - 一季度GDP环比萎缩 二季度因抢进口效应减弱实现小幅增长但难以持续[2] - 关税政策推高本土生产成本 加剧通胀压力 形成反噬效应[2] - 个人消费支出增速骤降至1.4% 关税导致物价上涨侵蚀居民实际购买力[2] 全球南方国家优势 - 人口规模大且年轻化 提供丰富劳动力供给和庞大消费市场潜力[4] - 城镇化进程释放巨大投资与消费需求 降低对发达经济体市场依赖[4] - 推动工业化进程和制造业升级 积极布局数字经济与绿色技术等新兴领域[4] 南南合作机制 - 金砖+ 上合+等合作机制日益深化 RCEP持续释放红利[5] - 非洲大陆自由贸易区建设稳步推进 加强本币结算安排[6] - 构建产业链供应链网络 增强抵御外部冲击能力[6] 中国对外开放成果 - 新设外资企业逆势增长11.7% 高技术制造业表现亮眼[8] - 成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贸易伙伴 积极商签高水平自贸协定[8] - 进博会 链博会 消博会 服贸会等国际盛会持续发力[8] 中国全球治理参与 - 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和保护主义 坚定维护多边贸易体制[9] - 通过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动全球发展倡议落地[9] - 参与气候变化 数字治理等新兴领域国际规则制定[9]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青年报· 2025-08-31 01:01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以中流砥柱之姿,引领全民族抗战取得了辉煌胜利。当时国 家权力掌握在蒋介石、国民党政府手中。在这种背景下,为什么说中国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发挥 中流砥柱作用的伟大胜利呢? 中国共产党制定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提出和实施一整套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领导 敌后战场逐渐成为抗战主战场,是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 全民族抗战初期,人数众多的中间力量,把抗战的希望寄托在掌握全国政权的中国国民党身上。而 国民党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是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不愿意实行民主、改善民生,不敢于发动和 依靠人民大众;同时,国民党还总是把抗战胜利的希望寄托在国际支持和援助上。与国民党实行的片面 抗战路线不同,中国共产党一开始就主张实行全面抗战的路线,强调抗战是涵盖经济、政治、军事尤其 是包括全民总动员的全面抗战,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这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存在,"就 是一切中国问题的关键所在"。 1937年8月,中共中央制定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提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行全国军事总动员 和全国人民总动员等一整套措施,标志着全面抗战路线正式形成。中国共产党坚持动员人民、依靠人 民,推动形 ...
社会实践直通生产线 西电学子的“强芯”必修课
中国青年报· 2025-08-30 23:24
西电师生在北京微电子技术研究所参观产线。西电供图 今年5月,当王宇轩在领奖台上捧起第十五届陕西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的奖杯时,3年间 他与团队成员奔走芯片生产线的日夜,在脑海中清晰回放。从最初只想"去其他城市放个风",到深入产线 理解所学专业的价值,再到重新锚定职业方向,直至以市场调研为基础完成竞赛项目——王宇轩这一路转 变,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西电")集成电路学部精心打造的"集成电路强国行"行业主题社会实 践活动。 这个历经7年时间打磨的社会实践品牌,已引领1000余名学子前往全国19个城市的200余家企业,让他们在 实验室与产业一线的切换中消弭理论与应用的壁垒。如今,活动已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社会第二课堂", 不断传递市场真实声音,帮助西电打造更贴近产业现实的育人新模式。 为此,2019年西电微电子学院(后改制为集成电路学部)开始了首次破题尝试。以社会实践为载体,组织7 支团队、100余名本硕博学生,在20天里走访了湖北黄冈等7座城市的数十家相关企业。 辅导员杜永志跟着队伍感受颇深:"设备上贴的进口标签,让大家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同时也看到大批企业 正奋起直追,这极大激发了同学们的斗 ...
廿一载支教薪火相传 无悔青春书写奉献华章
中国青年报· 2025-08-30 23:21
七月的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黄土高原在炽烈的阳光下蒸腾着热浪。山路尽头,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爱心天使实践团(以下简称"爱心天使")的旗帜再次迎风招展。这支年轻的队伍,如同往年一 样,带着炽热的初心与沉甸甸的责任,踏入这片与他们血脉相连的土地。 这是一场跨越了21个春秋的爱心接力赛,新一代"爱心天使"正稳稳接住学长手中的接力棒,在奉献中续 写着青春华章。 "一定要帮这些孩子看到大山外的世界" 2016年,支教团决定开辟新的"战场",将目光投向西南腹地——云南和贵州的偏远山区。为了应对困 难,队伍组建后,第一项任务就是强化体能。在北京周边的阳台山等地进行拉练,一方面锻炼队员的体 魄,更重要的是锤炼意志、凝聚团队。 "爱心天使"的故事始于2004年。彼时的宁夏西海固地区,被称为"不适宜人类居住"之地。从西海固走出 的学子张忠道,深知家乡教育的贫瘠,联合"地大青年"组织发起了首次支教行动。 在团长张明贵的带领下,11名队员怀揣着朴素的愿望,奔赴固原市彭阳县石岔中学,开启了为期7天的 支教活动。 现实的艰苦远超他们的想象。"当时我们以为馒头上有芝麻,结果发现是发霉了。"团队创始人之一、中 国地质大学(北京)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