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非遗与旅游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沈阳故宫“非遗进景区”实践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辽宁日报· 2025-09-22 01:11
作为满汉建筑艺术融合的典范,沈阳故宫是研究满族文化、宫廷文化及古代建筑技术的重要遗存。 沈阳故宫博物院充分结合建筑特点和空间布局,利用故宫集市、戏台非遗展示、售卖区等区域,积极为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设计师提供集创作、展示、销售、体验于一体的综合平台。目前,沈阳故宫景区已 引进"李氏民间掐褶纸技艺""李永利核雕技艺"等几十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通过聚集效应,促进非遗与文 创产业协同发展,让游客在游览世界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深度体验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我省高度重视非遗保护与传承,近年来专门出台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方 案,立足地域特色,创新性地推动表演艺术类非遗项目进入旅游场景,采用常驻演出、周末进驻等形式 在景区开展非遗展演,实现以非遗为核心的传统文化与旅游体验的深度融合。 近日,在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年会上,"沈阳故宫景区非遗手工技艺进景区的文博创新 之路"案例,成功入选2025《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蓝皮书》优秀案例。 ...
我省推出18条非遗特色旅游线路
辽宁日报· 2025-07-17 01:12
非遗旅游线路规划 - 推出18条"2025辽宁非遗特色旅游线路"包括4条省级经典线路、11条区域特色线路和3条非遗研学之旅线路 [1] - 省级经典线路涵盖辽西非遗之旅、辽宁滨海非遗之旅、辽宁中部非遗之旅和辽东非遗之旅 [1] - 区域特色线路包括"一方技艺一城烟火"沈阳非遗之旅等11条线路 [1] - 非遗研学之旅线路包含"文明探源地脉奇缘""长城古韵文化传承""山海匠心辽西走廊"3条主题线路 [1] 辽西非遗之旅特色 - 线路以"红山文化"为主线串联朝阳牛河梁遗址、凌源皮影戏体验基地等核心节点形成历史文化体验游 [1] - 以"民族风情"为主线串联兴城古城、锦州医巫闾山满族民俗、阜新蒙古族美食形成民族文化体验游 [1] - 以"生态文化"为主线串联盘锦湿地文化与锦州镇山文化形成生态文化体验游 [1] - 线路涵盖传统技艺、传统舞蹈、民俗等十大类别非遗项目 [1] 沈阳非遗之旅体验 - 线路串联沈阳故宫、原点广场、故宫古玩城等标志性文旅节点 [2] - 游客可学习沈阳胡魁章制笔工艺、沈阳花灯、三合号传统唢呐、沈阳满族民间传统服装等制作技艺 [2] - 提供李连贵熏肉大饼、马家烧麦等非遗美食体验 [2]
天津:推出五大非遗亮点举措 打造“津派”文旅新名片
中国新闻网· 2025-05-26 13:31
活动概述 - 天津市举办2025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主场活动暨第六届"运河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1] - 活动发布五大亮点举措 以非遗串联大运河文脉 挖掘展示运河沿线八省市近百项非遗代表性项目 [1] - 打造"津派"文化品牌 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 [1] - 围绕"上合文旅嘉年华"品牌推出系列文旅精品项目 将非遗融入其中 [1] 活动内容 - 展示活动包含启动仪式、年画艺术精品展、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卖、非遗创新研讨会、非遗主题演出、互动体验、西青非遗坊七大板块 [2] - 整合天津非遗资源 开展"走进非遗品味天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专题活动 [2] - 推出"非遗传承夜"特别节目 从非遗角度阐释天津运河文化 [2] 重点项目 - 发布2025年天津非遗与旅游融合重点项目清单 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 [2] - 重点打造场所类、载体类、渠道类、机制类项目 [2] - 2023年以来涌现出天津市河西区西岸非遗体验馆、南开区古文化街曲艺沉浸式演出、北辰区小淀国际当代艺术园区等项目 [2] - 继续发布津药达仁堂中医药博物馆与健康生活馆、和平区七弦古琴非遗体验地标、武清区运河不夜城等项目 [2]
“为一个节奔赴一座城” 336个非遗项目扎根成都,激活文旅消费新动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14:10
非遗节概况 - 第九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将于5月28日启幕,聚焦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展示非遗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创新成果 [1] - 活动由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共同主办,近600个非遗代表性项目集中参展参演 [1] - 首次设立"主宾国+主宾城市"机制,邀请马来西亚及4个国际城市参与,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位代表出席 [5] 科技赋能非遗 - 设置科技赋能非遗专题板块,16家研究机构和科技企业推出30余项可互动科技体验装置,包括VR数字展览、AI互动等 [3] - 数字化技术展示宋锦、缂丝等150种传统纹样,观众可通过触控AI生成个性化纹样 [3] - AR技术实现川剧变脸实时交互,沉浸式投影还原蜀锦织造过程 [3] 非遗与经济发展 - 开展非遗品牌IP授权展示和交易活动,2019年意向授权金额超4000万元,2023年签约授权金额达8200万元 [5] - 组织丝路锦绣展推动蜀锦蜀绣产业发展,227个非遗传统工艺类项目年度生产总值超3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6] - "成都手作"非遗公共品牌累计帮助传承人销售产品超4亿元 [6] 文旅融合与产业带动 - 国际非遗美食周汇集8个世界美食之都和70余项饮食类非遗项目 [2] - 成都建成9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年均开展惠民活动超260场,覆盖30万人次 [6] - 道明竹艺村、文殊坊非遗街区等依托非遗资源吸引游客,形成可持续文旅资源 [6]
海南“五一”假期旅游市场火爆 接待游客近389万人次
中国新闻网· 2025-05-06 15:22
旅游消费市场表现 - 海南省"五一"假期接待游客388 76万人次,同比增长17 0% [1] - 游客总花费52 45亿元,同比增长20 2% [1] 细分领域游客增长 - 景区、乡村旅游点、博物馆接待游客量同比分别增长31 1%、32 6%和16 4% [2] 文体活动与演艺经济 - 海南各地推出95场文体活动,涵盖非遗、演艺、体育等领域 [2] - 时代少年团演唱会吸引游客11 54万人次,游客总花费6 55亿元 [2] - "夸下海口"夏日音乐会游客量同比增长112 17% [2] 非遗与旅游融合 - 海口、昌江等地举办非遗活动,如公仔戏、苗绣制作技艺展示等 [2] 体育赛事与自驾游 - 海南举办26场体育赛事,吸引7600余名选手和近10万名观众,拉动消费约6500万元 [3] - 环岛旅游公路沿线酒店入住率增加1 75个百分点,环热带雨林旅游公路沿线酒店入住率增加6 26个百分点 [3]
灯会点亮旅游新场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24 01:08
行业趋势 - 非遗灯会与旅游融合成为产业创新和文化传承的综合引擎 [1][2] - 彩灯行业呈现多元化、国际化和智能化发展趋势 [3] - 灯会从节庆年俗转变为夜游经济驱动器 成为城市文化名片和主力消费触点 [2] 市场表现 - 自贡国际恐龙灯会接待游客超185万人次 门票收入近2亿元 [2] - 自贡灯会春节期间带动周边住宿及餐饮消费超6亿元 门票收入居四川省第一 [2] - 豫园灯会海外首展于巴黎吸引近20万游客 2025年计划进入越南和泰国市场 [4] 创新实践 - 自贡灯会采用"从个体到情绪化空间叙事"设计理念 延长营业至5月初突破往年惯例 [2] - 西安长安灯会构建"一城三展"立体格局 以38件博物馆文物为原型制作花灯 [3] - 豫园灯会运用数字技术创新传统表达 推动IP"山海奇豫记"海外落地 [4] 国际拓展 - 中国彩灯已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亮丽名片 意大利/马来西亚/中亚五国游客参与西安灯会 [3] - 行业推动全球游客逛灯会与灯会"出海"战略 使彩灯成为文明对话的"世界语言" [3] - 豫园灯会2025年1月在越南举办海洋国际灯会 夏季计划在泰国举办中泰建交50周年献礼活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