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创商品

搜索文档
侨乡红河迤萨:马帮古镇再现百年风华
中国新闻网· 2025-09-08 01:59
迤萨,彝语意为"干旱缺水之地"。清末年间,红河县的马帮商人开辟了通往越南、老挝、缅甸等国的商 道。马帮们往来穿梭,将异域财富和风情驮回家乡,为迤萨镇带来空前繁荣:一座座中西合璧的深宅大 院平地而起,戴礼帽的男人、穿旗袍的女人穿梭于街头巷尾,昔日干旱缺水之地蜕变为富甲一方的侨 乡,享有"江外小上海"的美誉。 时隔多年,这位老挝华侨重返故土,家乡的新变化令他又惊又喜。"这次回家,我看到了很多变与不 变。"郭姜宏说。 侨乡红河迤萨:马帮古镇再现百年风华 中新网云南红河9月8日电 题:侨乡红河迤萨:马帮古镇再现百年风华 作者 陆希成 "这就是我们郭家老宅了,有100多年历史,你看这石板都被岁月打磨得光亮如镜。"走在家乡云南省红 河县迤萨镇的街道上,老挝华侨郭姜宏指着祖辈留下的宅院,眼中闪烁着归乡的喜悦。 郭姜宏的家乡红河县位于云南省南部,因红河穿境而过得名。全县在外华侨华人有1万余人,分布于18 个国家和地区,是云南省知名侨乡之一。迤萨镇是红河县县城所在地,处在红河河谷南岸和哀牢山脉中 间凸起的一块山地上,四周悬崖环绕,是一座"天空之城"。 2021年中老铁路正式通车,这条连接中国昆明与老挝万象的"黄金大通道",不仅 ...
沈阳全面实施离境退税“即买即退” 离境退税商店增至138家
搜狐财经· 2025-08-08 06:45
离境退税政策实施成效 - 沈阳离境退税商店数量从34家增加至138家 增幅超过300% [1][3][4] - 新政实施百天期间(4月27日至8月6日)开单数量同比增长146% 退税商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42% [4] - 全市138家离境退税商店已全面实施"即买即退"服务 实现退税款秒到账 [1][5][6] 政策实施措施 - 建立"一区一辅导员、一户一档案"网格化服务制度 形成宣传推广-精准辅导-全流程服务闭环工作体系 [3] - 各区税务局指定专人开展一对一上门辅导 讲解政策升级利好和系统操作流程 [3] - 降低起退点至200元 特别激励文创和特色礼品商店销售 [6] 消费促进效果 - 中兴沈阳商业大厦作为辽宁省首家"即买即退"商店 于6月10日成功办理首笔现场退税 [5] - 境外旅客获得退税款后准备继续二次消费 进一步激发消费活力 [5] - 国货潮品和文创商品逐步走进境外旅客视线 沈阳特色商品吸引境外旅客消费 [6] 行业影响 - 政策覆盖主要商圈 景区周边等热门购物区域 包括沈阳故宫 张学良旧居 中街等文旅景点 [4][6] - 通过即买即退二维码扫描流程 境外旅客可快速完成退税申请 [5] - 提升沈阳国际影响力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6]
多地出招催“热”暑期消费市场
上海证券报· 2025-07-31 18:08
暑期消费新趋势 - 多地通过打造美术馆、博物馆新场景推动暑期消费热潮,文创销售表现尤为突出[2] - 上海浦东美术馆7月26日单日客流量超1万人次创开馆4年新高,7月文创商店日均销售额达去年同期10倍以上[2] - 多地博物馆推出特色展览吸引大客流,如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展、上海天文馆陨石展等[3] 文博机构运营创新 - 浦东美术馆暑期延长开放时间并增加讲解频率,同时联动周边商圈推出凭票减免活动[3] - 文创商品成为重要收入来源,消费者购买毛绒挂件、冰箱贴等爆款产品[2] - 文博机构通过丰富餐饮供给和增设行李寄存处提升游客体验[3] 天台经济崛起 - 重庆来福士探索舱·云端乐园等天台观景平台成为热门打卡地[4] - 重庆通过无人机灯光秀展现城市特色,7月以来周末日均客流量约5万人次[5] - 上海商场在露台举办泡泡水枪大战、露天演唱会等活动延长顾客停留时间[5] 传统景区创新升级 - 长春动植物公园推出西游主题夜游项目,截至7月27日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6] - 景区通过《真假美猴王》等经典剧目演艺活动吸引游客[6] - 互动性强的沉浸式体验如"雪饼猴"脱口秀受到游客欢迎[6] 消费市场新特点 - 消费者更注重"兴趣价值"和"情绪价值",愿意为美的追求买单[2] - 差异化场景设计和文化IP赋能成为激发消费潜力的重要手段[6] - "文旅+百业"融合模式有效延长消费时间和空间[5][6]
瞄准“兴趣”创新“场景”,多地出招催“热”暑期消费市场
新华社· 2025-07-31 07:05
暑期文旅消费新趋势 文博文创消费热潮 - 上海浦东美术馆7月26日单日客流量突破1万人次创4年新高7月文创商店日均销售额达去年同期10倍以上 [1] - 上海自然博物馆恐龙展上海天文馆陨石展吉林省博物院鲁迅美术品展等文博展览暑期大客流带动文创商品热销 [2] - 浦东美术馆延长开放时间增设寄存餐饮服务联动陆家嘴商圈周庄古镇等推出票根减免活动形成消费联动效应 [2] 天台露台经济崛起 - 重庆来福士云端乐园观景平台世贸大厦"天台131"等高空项目吸引游客体验无人机灯光秀每周六演绎"轨道穿楼"等山城特色图案 [3] - 重庆已形成20余个天台群落引入IP策展空中餐酒吧等业态7月周末日均客流量达5万人次 [3] - 上海社区商场露台举办泡泡水枪大战露天电影节等活动延长顾客停留时间至夜间 [3] 传统景区创新升级 - 长春动植物公园西游主题夜游项目包含《真假美猴王》剧目演艺截至7月27日累计接待游客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6% [4] - "雪饼猴"脱口秀等互动内容带动游客参与天津游客反馈传统文化IP带来亲切新鲜感 [4] - 行业专家指出差异化场景设计和文化IP赋能推动"文旅+百业"融合有效激发暑期消费潜力 [4]
新华全媒+丨瞄准“兴趣”创新“场景”,多地出招催“热”暑期消费市场
新华社· 2025-07-31 07:03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 题:瞄准"兴趣"创新"场景",多地出招催"热"暑期消费市场 新华社记者陈爱平、周闻韬、王帆 美术馆、博物馆客流"爆棚"、文创销售"火爆",露台、天台、观景台成为热门消费场所,景区公园增加主题展演和夜游项目丰富游客体验……多 地正瞄准人们的"兴趣价值""情绪价值",打造新场景、推出新项目、拓展新服务,推动暑期消费"热"起来。 傍晚5点许,上海浦东美术馆内观众熙熙攘攘。上海市民白琳与8岁的儿子报名聆听"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大展夜场讲解, 了解学院派、印象派、纳比派等艺术家代表作及背后的故事。直到晚间近9点,母子俩仍意犹未尽,离开前他们到馆内文创店购买了"梵高"毛绒挂 件、"饿了猫出逃博物馆"冰箱贴等多款"爆款"文创商品。 人们在上海浦东美术馆观看"缔造现代:来自巴黎奥赛博物馆的艺术瑰宝"大展。新华社记者陈爱平 摄 "暑期以来人们观展热情高涨。7月26日周六,浦东美术馆接待观众超过1万人次,创下开馆4年来单日客流量新高。7月以来文创商店日均销售额是 去年同期的10倍多!"浦东美术馆副馆长盛丹丹说,客流"爆棚"折射出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他们对美的追求"买单"。 一些地方依托 ...
总编有约·“两高四着力”大家谈丨加快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河南日报· 2025-07-29 23:23
文旅产业发展现状与瓶颈 - 河南文旅产业2023年接待游客首破10亿人次 旅游综合收入首破1万亿元 但仍存在城市游相对落后 吸引力不及长沙 西安 成都等城市 [2] - 同质化发展问题尚未解决 传统休闲观光类景区发展滞后 入境游亟待突破 接待外国游客人次占比不高 [2] 产业竞争力构建策略 - 聚焦文化转化环节 推动历史文化时尚表达 让传统文化与新奇创意碰撞 用产品讲好古今辉映的河南新故事 [2] - 提升文旅产业能级 以文旅产业链群建设为抓手 坚持点做亮 线拉长 面拓展 构建现代文旅产业体系 [2] - 实施文化赋能和街区焕新工程 对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精提升 植入新业态 打造漫步式消费场景 [2] - 拓展入境旅游市场 构建全球传播+精准营销+产品升级体系 策划多语种推广活动 聚焦黄河文明探源等IP定制线路 力争十五五期间实现入境游客百万人次以上 [2] - 做强做优经营主体 实施龙头引领+特色发展计划 深化区域协同发展 在穿珠成链 做强板块 深化融合 塑造品牌等方面下功夫 [2] IP开发与运营战略 - 通过创造性转化 符号化提炼 产品化落地 移动端传播打造IP产品 使其成为引流端口 市场接口 业态风口和形象窗口 [3] - 形成1+4形象IP矩阵 1是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主品牌 4是老家河南 天下黄河 华夏古都 中国功夫4张名片 [3] - 产品IP包括以只有河南·戏剧幻城 清明上河园 万岁山武侠城为代表的景区IP 以银基旅游度假区 郑州记忆1952油化厂旅游休闲街区为代表的休闲度假产品IP 以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华文明标识IP [3] - 系统盘点黄河文化 中原文明等资源 建立IP资源数据库 按核心IP+衍生IP+潜力IP分级培育 构建覆盖多领域的IP集群 [3] - 推动IP与科技深度融合 开发沉浸式体验馆 数字藏品等新业态 将IP元素植入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 推出IP主题酒店 文创商品 特色餐饮 [3] - 善用新媒体传播规律 联合头部流量平台打造IP话题挑战赛 邀请跨界达人开展IP体验官活动 让IP形象走进综艺 影视 游戏等场景 [3][4] - 策划IP主题季活动 如中国功夫嘉年华 黄河文化艺术周 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制造传播爆点 [4] 现代文旅产业体系构建 - 以郑汴洛安黄河古都群为牵引 打造产品一体 交通一体 营销一体的区域文旅发展共同体 [4] - 推动郑州沉浸演艺 剧本娱乐 研学旅行等新业态规模化 品质化发展 开封清明上河园 万岁山武侠城等景区文旅演艺提质升级 [4] - 建设洛阳东方博物馆之都 中国剧本娱乐之都 提升安阳殷墟甲骨文中华文化新地标品牌影响力 [4] - 深化文化 旅游和科技融合发展机制 拓展文旅+百业 百业+文旅融合发展机制 全面布局研学旅游 康养旅游 农文旅融合等业态项目 [4] - 发挥胖东来 蜜雪冰城等商业品牌的流量效应 在文商旅融合板块实现突破 [4] - 聚焦数字文旅 文化创意 景区游览 文旅演艺 游乐设备 展览展会等六大领域发力突破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 [4] - 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 推动创新链 产业链 资金链深度融合 强化人才等文旅产业要素支撑 [4] - 完善智慧旅游服务体系 优化旅游公共服务设施 规范旅游市场秩序 优化文旅领域营商环境 [4]
为什么越来越多景区,把C位留给了书店?
36氪· 2025-05-14 11:17
五一小长假结束了,文娱价值官收到来自朋友们的旅行反馈中,一个新现象引发了我们的兴趣——"国内越来越多的景区,把C位留给了书店"。这个变化 在当下以快节奏、短内容为主诉求的时代中,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但其实,书店并非孤岛一般的存在,而是都市灵魂的避难所。2025年,当越来越多的书店扎根景区中最好的位置时,我们看到文旅消费与文化传播的双向 奔赴,也看到了景区给予书店的特权后带来的巨大回报。 五一期间,文珊和闺蜜去杭州旅行时,必打卡的一站是晓风书屋。这座被誉为"杭城的文化绿洲"的书店,在杭州一共有15家分店,文珊去了坐落于运河边 的桥西直街店,店门挂了"南派三书"四个大字。文珊对闺蜜说,这里对盗墓笔记粉丝而言是朝圣般的存在。 线下文旅经济持续回暖,有多暖呢? 每年的五一小长假,游客集中的消费场景就是各地景点,尤其是知名景区、景点,更是屡屡破客流高峰纪录。今年的5月1日当天,上海豫园瞬时峰值2.4 万人,累计客流21万人次,除了室外的园林景观摩肩接踵,豫园内各家老字号餐饮店也是人气爆棚座无虚席。而杭州的灵隐寺景区入口处,一样的人潮涌 动,蜿蜒的队伍一眼望不到头。杭州西湖游客调侃,"断桥要压断了"。 小红书上网友分享的 ...
丰富优质文化产品供给
经济日报· 2025-04-23 22:15
行业规模与经济效益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营业收入达14.15万亿元 其中文化新业态贡献率达65.7% [1] - 文旅商体展融合发展模式正在形成文化消费"雨林" 成为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的重要力量 [1] 文化价值与全球化影响 - 优质文化娱乐产品可传承文化基因并增强文化自信 例如敦煌数字化工程使30万件文物实现活化利用 [2] - 现象级文化精品如《哪吒之魔童闹海》《黑神话:悟空》和李子柒短视频在海外市场走红 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载体 [2] 政策支持体系 - 国家陆续出台《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和《"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 [2] - 政策从科技赋能、场景创新等多维度提供支持 推动产业向品质化、个性化、科技化方向升级 [2] 现存发展瓶颈 - 行业存在同质化严重、融合指数偏低问题 "沉浸式、可分享、强互动"的新消费诉求尚未得到充分满足 [3] - 技术赋能滞后导致文化资源转化力不足 制约高质量产品供给 [3] 业态创新路径 - 需要构建"文旅商体吃游购"生态圈 开发文化主题动线和沉浸式产品 [3] - 围绕核心文化IP扩展主题住宿、定制餐饮、文创商品等衍生服务 形成深度体验至扩大生产的产业生态 [3] 技术融合应用 - 数字技术拓宽文化产品形态 为提升产品特色和品位提供发挥空间 [4] - 鼓励龙头企业建设文化科技融合实验室 推动AI、区块链等技术与文化创作深度融合 [4] - 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专精特新实践 推动非遗技艺和地方民俗的数字化转型 [4] 政策保障机制 - 深化"放管服"改革并设立文化创新专项基金 支持沉浸式演艺和虚拟体验等新场景开发 [4] - 优化文体娱乐企业设立及活动审批流程 对新业态实行审慎包容监管 [4] - 建立数字化复合型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机制 为创意人才成长提供保障 [4] 内容建设核心 - 坚持内容为王原则 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培育文艺精品 [4] - 系统梳理地域文化遗产精神内核 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