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杭州日报
icon
搜索文档
“移动诊疗车”进村 破解深山就医难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我们横坞口自然村到最近的村卫生室,走路要半个多小时。山路难行,又没有公交车,留守老人 看病取药实在太难了。"在2024年底的一场座谈会上,乾潭镇梓洲村一位人大代表的发言,道出了散居 偏远自然村村民的共同困境。 从人大代表联络站的急切呼声,到翻山越岭的深入调研;从专题议事的机制突破,到每月定期开进 深山的移动诊疗服务——建德市乾潭镇通过人大代表"调研-议事-监督"的闭环履职,推动移动诊疗突 破行政村范围,直达自然村的"健康末梢"。 基于前期扎实调研,乾潭镇人大主席团会同镇纪委、卫生院、社会事务办等相关部门,专题商议如 何覆盖自然村医疗盲点,并提出将服务点进一步下沉至有实际需求的自然村,建立固定、常态化运行机 制的建议。在乾潭镇人大主席团持续推动和镇纪委全程监督下,移动诊疗方案快速落地:"移动诊疗 车"首次突破原有"行政村"服务半径,开进梓洲横坞口、安仁荻洲等偏远自然村。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乾潭镇人大主席许文权说,"每当看到偏远村的老人笑着接过药品, 群众不再为'最后一公里'看病发愁,就是我们人大代表履职最大的价值。" 如今,白底蓝纹的"移动诊疗车"按排定周期,每月准时出现在各偏远自然村的固定服务点, ...
“8+4”经济政策助力杭州经济稳进提质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政策实施进展 - 杭州推出市级"8+4"经济政策包包含8个政策包57条政策条款 政策再加量力度再加码兑付再加快[11] - 上半年完成市级政策资金兑付262亿元 兑付进度达52.2% 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11] - 政策聚焦城乡融合 科技创新 公共服务等领域 通过设备+资金+人才全链条模式吸引外部资本超25亿元[11][15] 城乡融合发展 - 桐庐县大路村建成蜜蜂友好村 国内首个蜜蜂小镇 2019年以来落户300万只蜜蜂 推动蜜蜂产业发展[12] - 大路村探索蜜蜂+稻田+文旅融合模式 建成露营基地水上乐园 19家民宿暑期经常满房[13] - 淳安县汾口镇光伏车厘子大棚农业工业结合 年发电超9500万度 年营收4000万元反哺农业[13] - 浪川乡建成600余亩稻蛙基地 亩产900公斤成蛙 产品供应杭州上海等地餐馆和线上平台[13] - 浙江禾通制药公司+农户模式种植艾草 去年带动村民增收超80万元[13] - 累计培育10亿元全产业链超20条 其中14条列入2025年省级重点培育名单 1条列入百亿元培育名单[14] - 上半年完成县城承载能力提升重大项目年度投资47亿元 年度计划投资完成率79%[14] - 县城人口占县域人口比重达45.37% 较上年末增长0.47个百分点[14] 科技创新与产业孵化 - 杭州光机所5年多孵化企业60余家 20多家获下一轮融资 孵化企业总估值超250亿元[15] - 通过创业合伙人方式结合投资培育手段 提供模块化标准化专业化定制化服务[15] - 杭州光在科技获近亿元融资 建设生产基地未来年产能达3000台[15] - 顺丰创新中心联合浙大科技园孵化68家科技企业 设立科创基金助力企业成长[16] - 萧山区创新推出安心宝制度 企业用50万元保证金启动500万元产学研项目[17] 人才服务与公共服务 - 青荷驿站面向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短期住宿 上半年新增驿站20个房源530套 累计运营驿站90个房源3975套[18][19] - 建立13个技能培训基地和23个技能培训站点 实现县城和中心镇全覆盖[19] - 上线婴幼儿照护智能体杭小育 整合141万余条健康数据5万余条入托数据 关联近70万用户标签 累计访问量超220万人次[19]
大同镇:“德育币”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核心创新机制 - 通过实体"德育币"激励机制实现社会救助与基层治理融合 老人可通过参与爱心菜地劳作获得2币 帮邻居送餐获得3币 参与老年食堂管理获得3-5币等方式积累德育币 [1] - 每月15日可使用德育币抵扣老年食堂餐费或兑换洗衣粉 面条等日用品 已完成兑换1000余次 服务群众超5000人次 [1] - 打破传统救助局限 变被动受助为主动参与 既为低保低边群体拓宽物资渠道 更激发内生动能 让老人在劳动中重拾归属感 [2] 服务载体建设 - 依托劳村村"一老一小"服务综合体实现一站式服务 一楼设农贸市场与党群服务中心 二楼为老幼活动区 涵盖居家照料中心 卫生室 老年食堂 幼儿托育等功能 [1] - 采用医养结合 城乡联动模式 借助远程医疗和在线教育让乡村老幼享受城市同质服务 [2] - 整合村干部 网格员 志愿者力量为独居老人提供定期探访 助餐理发等服务 [2] 战略发展方向 - 聚焦老 小 困群体 打破城乡资源壁垒 将民生服务融入城乡一体化 通过空间共享和代际互动缩小城乡差距 [1] - 下一步将融入城乡一体发展轴 统筹资源推动老幼服务均等化与便利化 [2] - 促进基层治理从单向帮扶转向双向共治 让社会救助从物质保障延伸至精神赋能 [2]
余杭街道青少年探秘垃圾变电全过程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环保教育活动 - 余杭街道云轩社区组织绿色研学活动 邀请亲子家庭探访九峰环保能源科普基地 展示生活垃圾从废弃物转变为清洁能源的全过程 [2] - 青少年通过中央控制室实时监控屏幕 直观了解焚烧炉温度及烟气排放指标等关键数据 认识现代环保工业的严谨运作 [2] - 活动涵盖垃圾处理全闭环流程 包括进场、焚烧、发电、烟气净化和废渣利用等环节 提升参与者对垃圾分类重要性的认知 [2] 环保理念推广 - 活动将抽象环保理念转化为现实体验 帮助青少年深入理解垃圾分类 并通过绘画创作展现对未来环保工厂的想象 [2] - 余杭街道持续探索垃圾分类创新路径 以家庭为单位推动环保实践 通过工业研学及互动课堂等活动 促进居民从知道分类转向践行分类 [2] - 街道计划联动更多社区与环保企业 设计沉浸式体验课程 覆盖亲子实践、校园课堂和社区互动等场景 将垃圾分类理念转化为日常习惯 [3]
绿茵场边的应急“安全地摊”开张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活动形式 - 余杭区应急管理局在足球冠军联赛揭幕战现场设置应急知识答题套圈游戏 参与者需随机挑战3道安全题目 答对题目越多赢得套圈机会越多 未全对者也可获得1个鼓励圈和现场科普[1] - 活动通过答题赢套圈资格和投掷套圈赢奖品的方式吸引市民参与 成功套中奖品可获得喝彩 未成功者也能获得安全知识手册和精美周边[1] - 该模式被定位为应急科普的有效实践 此前已在五常街道羽毛球赛和闲林街道篮球赛中成功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安全宣传活动[2] 活动目的 - 借助足球联赛的巨大号召力与轻松氛围 将安全知识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 让应急知识像运动精神一样深入人心[1] - 旨在让安全知识走出传统课堂 融入更多生活场景 在寓教于乐中为市民筑牢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安全防线[2] 实施效果 - 现场吸引众多市民驻足参与 家长反馈活动既让孩子玩得开心又记住了救命知识[1] - 余杭区将持续探索创新科普形式 未来计划扩展至更多生活场景[2]
高山育海鲜 产学研破局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运营2400平方米零排放鱼菜共生养殖基地 养殖南美白对虾 东星斑 老虎斑 黑虎虾 龙趸 珍珠龙胆等多种海产品[1] - 高山海鲜养殖技术已推广至全国10多个城市[1] - 基地正试养乌贼等新品种 但面临资金投入大且效果不佳的挑战[1] 产学研合作进展 - 与宁波大学海洋学院王欢教授团队达成合作 共同申报浙江省东星斑科技小院[2] - 合作研究方向包括海水盐度调控 微量元素配比提升及试养品种扩宽[2] - 计划将基地建设为产学研深度融合与技术推广平台[2] 技术突破与行业价值 - 高山海鲜养殖与盐碱地养殖存在技术相似性 可通过科学调配元素与水质实现环境定制化[1] - 利用高校现有科研成果可试养更多鲜活海产品 提升品种多样性[2] - 合作有助于实现本地化高端海鲜供应 让消费者获取以往难以获取的鲜活产品[2]
北山街道打造物业提质增效新模式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社区服务模式创新 - 西湖城投集团旗下绿居物业成立"还可以合作社" 通过居民主理人机制组织30多场主题活动 覆盖健康 童年 就业等多个维度[1] - 物业公司推进"物业+康养""物业+网格""物业+政务"等创新模式 实现从基础保障向多元赋能的跨越[1] - 北山街道培养全能管家 孵化特色社群 推动政务下沉 引导自治生态 形成多方联动治理格局[2] 政务服务融合 - 上保社区创新推出政务服务场景 居民不出小区即可查询社保和了解政策[1] - 街道联合审管办和城投集团探索物业管家与政务服务融合新场景[1] - 通过政务下沉使物业服务融入网格治理体系[2] 社区治理转型 - 绿居物业通过合作社模式让居民从服务接收者转变为社区治理主导者[1] - 目前已成功举办30多场主题活动 第二期主理人招募即将启动[1] - 物业提质增效目标下构建"1+N管家服务"体系 打造北山新模式[2]
西溪街道探索全民健身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项目概述 - 项目名称为“西溪·乐龄童行”代际融合运动训练营,由西溪街道联合东方未来教育、乐刻运动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推出 [3] - 项目专为3至8岁儿童和50至65岁长辈设计,实现“一老一小”同场分训,首日有六对祖孙参与 [3] - 项目是西溪街道探索全民健身路径的创新实践,旨在深化“一老一小”服务 [4] 课程设计与效果 - 儿童课程在富有节奏感的音乐中进行,包含反应协调、钻爬等活动 [3] - 老年课程关注日常功能体能,如伸手取物、上楼梯稳定性,使用弹力带、椅子等器材进行小肌群训练,以安全预防肌肉退化与失能 [3] - 长辈参与运动对儿童能起到激励和模仿作用,帮助儿童融入集体 [3] - 课程效果显著,参与者精神面貌硬朗,上楼梯不喘,甚至有老人体重减轻五斤 [4] 合作模式与资源整合 - 西溪街道与乐刻运动合作,在线下门店开展小班课程,推出退休老人机能提升备老方案 [4] - 合作依托乐刻运动线上平台,为居家老人配备“AI教练”,开启云端健身“护老”方案 [4] - 项目计划继续整合健身企业、医疗机构、老年大学等资源,将课程纳入更成熟体系 [5] 未来发展计划 - 未来将推出更多可触达、可负担、可持续的产品与服务 [5] - 目标是将“祖孙同练”与适老化健身课程体系化,让老年人在家门口收获高品质健康生活 [5]
西湖财政探索“数据生金”新路径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公司动态 - 浙江时光坐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成数据资产入表并与杭州数据交易所合作设立"数字内容资产"专区 [1] - 公司正将其数字资产库接入浙江大学绿洲人工智能虚拟影像实验室及中国高校数字影像资产联盟 [1] 业务发展 - "数字内容资产"专区将构建文娱创意资产从确权到流通的资本化平台 [1] - 促进学术资源向产业资源转化 [1] 行业合作 - 西湖区聚焦智慧停车、智慧医疗等领域联合杭州数据交易所、高校、会计师事务所及评估机构形成数据资产专业联盟 [1] - 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机制推出"数企直通"服务开展专场活动3场培训企业超百家 [1]
修筑数字堤坝 守护城市安澜——“防汛哨兵”金樊的9年风雨逆行
杭州日报· 2025-08-22 03:18
阵雨声声,远处东苕溪的碧波,静静淌过沿岸的高楼与街巷。同一时刻,青山水库旁某处值班室的 大屏上,来自前方的雨情正实时转化为串串数据,汇成一道道数字的河流…… 精准"把脉"江河 守护水库就是守护城市"生命线" 每当梅汛和台汛期来临,金樊的神经就会不自觉紧绷起来。 天上下多少雨?入库多少洪峰?该蓄还是该泄?作为防汛预报调度的业务骨干,她的工作,常年需 要与各类水旱灾害"打交道"。 杭州市水库管理服务中心直管青山、闲林两座水库。其中,青山水库是东苕溪流域骨干防洪工程, 也是东苕溪流域杭州境内唯一的大型水库,承担着流域洪水"上蓄"的重要任务。它的上游是人口密集的 临安城区,下游则是杭州的"创新高地"——城西科创大走廊一带。而闲林水库,则是杭州的城市应急备 用水源和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的中转枢纽,意义同样重大。 合理调节上下游水量,在极端天气到来时将水害影响降到最小,是每位防汛人的职责所在。也因 此,金樊对近几年对杭州影响较大的10余场极端天气的"档案"都如数家珍。2019年的台风"利奇马"、 2021年的台风"烟花"以及去年的"暴力梅",都给这位年轻的水利工作者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为了'抢占先机',有时我们会直接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