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

搜索文档
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接连发文
环球时报· 2025-09-15 05:39
专题:专题|罗永浩硬刚预制菜,西贝后厨曝光,创始人贾国龙道歉 近日,关于预制菜的话题受到关注,引发热议。13日、14日,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接连发文。 新华社: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天津农学院食品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专家表示,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预制"这种处理方式本 身,在餐饮行业发展中也有着很长的历史,比如腌制、卤制等,都是对食材进行预加工,以备后续工艺 烹饪或食用的方法。伴随着现代包装工艺的发展,预制菜成为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较于完全现场烹饪,预制菜有着显著优势。从事餐饮行业多年的卢星(化名)告诉记者,使用预制菜 能够提高餐饮企业的运行效率,尤其是在快餐等消费场景,预制菜能够很好地满足高性价比的消费需 求。通过将各类较为耗时的工艺前置,使得餐厅能够在几分钟内复现口味。 预制菜安不安全、营养如何?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营养科主任谭桂军表示,新鲜食材的营养物质保留更 为完整,也更符合人体所需。但这并不意味着预制菜就要"一棍打翻",只要生产、运输、保存、烹饪过 程符合食品安全相关标准,预制菜就能够满足人体对于热量和营养的需求。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目前,大型连锁餐饮企业中使用预制菜十分常见 ...
积极发展银发经济的中国方案
环球时报· 2025-09-15 04:50
核心观点 - 银发经济被定位为国家战略级新增长赛道 旨在通过政策支持、产业融合和需求激活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2][6] 政策支持 - 国家将银发经济纳入顶层战略规划 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列入国家战略 2024年国务院出台首部专项政策文件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制定促进政策 [2] 人口基础 - 中国银发人口规模达5.4亿人(2024年末数据) 占总人口比例38.4% 为全球最大银发人口国 [2] - 预计2030年代中期至2070年代中期 银发人口持续超6亿人 2040年代后占比突破50% 形成超40年高规模平台期 [3] 市场规模 - 2035年银发经济规模预计达19.1万亿元 占全国总消费27.8% 占GDP比重9.6% [4] - 2050年规模预计增至49.9万亿元 占总消费35.1% 占GDP比重12.5% [4] 产业范畴 - 银发经济涵盖健康、制造、服务、旅游、金融等多元产业 包括备老阶段准备活动及老龄阶段产品服务供给 [3][5] - 重点发展领域包括:老年用品创新、智慧健康养老、康复辅助器具、抗衰老产业、养老金融、适老化改造等 [5] 发展路径 - 民生事业领域聚焦老年助餐、居家助老、社区便民等基础服务 强调普惠性与持续性 [4][5] - 老龄产业领域推动"AI+"转型 通过科技革命培育新质生产力 打造新业态与新服务模式 [5][6] - 强化要素保障:科技创新、财政金融支持、数据要素支撑、人才队伍建设等 [5]
中美在西班牙举行经贸会谈,将讨论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等问题
环球时报· 2025-09-14 23:07
中美经贸会谈 - 中美双方于9月14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经贸会谈 讨论议题包括美单边关税措施、滥用出口管制及TikTok问题[1] - 会谈旨在延长美中两国之间的贸易战休战期 两国8月12日宣布"关税休战"再延90天 将于11月到期[3] - 西班牙政府将此次会谈视为提升其世界地位和巩固高层战略谈判中心地位的机遇[2] 美国对华出口管制与制裁 - 美国商务部9月12日将32个实体纳入出口管制清单 包括23个中国大陆实体 其中13家是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实体[4] - 美国对先进芯片和芯片设备对华出口实施更严格限制 特别是对英伟达和超威半导体公司的人工智能芯片[4] - 美国总统特朗普敦促北约国家对中国商品征收50%至100%的关税 以迫使中国停止从俄罗斯购买石油[4] 中国反制措施 - 中国商务部就美国对华集成电路领域相关措施发起反歧视立案调查[6] - 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相关模拟芯片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7] - 调查涉及自美进口的通用接口和栅极驱动芯片 2022年至2024年进口量累计增长37% 进口价格累计下降52%[7] 芯片行业影响 - 美国禁止对华出口高端数字芯片 但对模拟芯片采用低价倾销方式压制中国产业发展[8] - 2022年至2024年美国相关模拟芯片在中国进口中的占比分别为47.81%、53.06%和62.14%[8] - 通用接口芯片倾销幅度达302.41% 栅极驱动芯片倾销幅度达458.51%[7] 贸易数据 - 申请调查的模拟芯片2022年至2024年合计进口数量分别为11.59亿颗、12.99亿颗和15.90亿颗[7] - 美国企业大量低价倾销对国内产业同类产品的生产经营及财务状况造成实质损害[8]
财经观察:免签红利释放,中俄旅游贸易双向升温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8
旅游行业 - 中国对俄罗斯公民试行单方面30天免签政策 适用事由涵盖经商 旅游观光 探亲访友 交流访问等[1] - 俄罗斯赴华游客人数将增长20%-30%[2] - 俄罗斯提出到2030年吸引570万人次中国游客的目标 占俄入境游客总量的35%左右[3] - 携程平台数据显示 本月第一周莫斯科的搜索量环比增长3.3倍 同比增长近4倍 订单量环比增长两成 同比增长八成[4] - 俄远东地区中国游客数量预计增长25%至30%[4] - 俄罗斯游客来华需求结构逐步丰富 除休闲旅游外 商业考察成为核心新场景[3] 跨境电商与贸易 - 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2448亿美元 同比增长19%[6] - 俄罗斯电商市场规模从2019年约2万亿卢布增加到2024年近10万亿卢布 增长主要来自中国[6] - 免签政策将加速企业实地考察与合作落地 俄采购商可随时来华考察市场 参加展会[5] - 中国商家广泛入驻俄罗斯主流电商平台OZON和WB[6] - 中俄货运量稳定增长 黑河从事中俄运输或代理的公司从过去10多家增长到100多家[8][9] 边境经济与口岸建设 - 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公路桥开通实现365天全年货运[8] - 边境地区形成以跨境物流 旅游 电商 加工贸易等为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体系[9] - 珲春发展海鲜贸易和电商直播 黑河打造中俄文化交融的文旅产品[9] - 俄罗斯人频繁赴黑河进行医疗 购物和餐饮消费[8] - 口岸基础设施智能化建设将进一步提升跨境贸易效率[10]
韩媒:韩国外长本周访华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8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俊生14日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韩两国在 地区和全球事务中具有广泛共同利益,经贸关系尤为紧密。中国已连续20多年保持韩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地位,2024年韩国也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面对全球贸易保护主义等挑战,双方在经贸领域合作 空间广阔。中韩作为半岛问题重要利益攸关方,在推动无核化和维护地区稳定方面也存在广泛共同利 益。近期地区外交活跃度上升,包括美国总统特朗普表达与朝鲜领导人会谈意愿、李在明政府希望改善 南北关系等新动向,更需要中韩加强沟通与合作。 近期韩国国内出现一些改善对华关系的积极迹象。李在明日前公开批评反华集会活动,首尔警方也依法 对明洞反华集会采取了限制措施。部分韩媒14日指出,韩国前外长赵兑烈去年5月访华,照外交惯例此 次应由中方回访,但赵显作为新任外长,主动选择访华,凸显出李在明政府在处理中韩关系上采取"务 实而不拘泥于顺序"的方针。赵显本人也曾强调,应以"实用性"为原则来管理双边关系。李在明政府虽 将加强韩美同盟及韩美日合作定为外交政策的基础,但多次表明不会疏忽中韩关系。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黎枳银 李迅典】据韩联社14日援引韩国 ...
【环时深度】卡塔尔遭袭暴露中东调停国的无奈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卡塔尔遇袭事件与地区安全影响 - 以色列于9月9日对卡塔尔首都多哈发动空袭 破坏卡塔尔作为稳定商业和外交中心的形象 并引发海湾国家对自身安全的担忧 [2] - 卡塔尔长期扮演国际冲突调解者角色 曾为哈马斯 塔利班等组织提供政治办公室以促进谈判 [2][4] - 空袭事件导致卡塔尔脆弱性凸显 可能成为代理人战争战场 [2] 海湾国家外交政策与安全风险 - 沙特 阿联酋 阿曼等海湾国家均将国际调解作为提升国际影响力的主要途径 但担忧因调解卷入地区冲突 [3] - 海湾国家担心被卷入以色列与伊朗的潜在战争 伊朗警告若海湾国家支持美以军事行动将面临报复 [3][4] - 以色列和伊朗间停火协议脆弱 海湾国家面临"交叉火力圈"风险 外交手段或无法保证安全 [4] 反制措施与局限性 - 卡塔尔誓言对以色列袭击做出"地区集体反应" 包括举办阿拉伯-伊斯兰紧急峰会 考虑起诉以色列等 [7][8] - 潜在反制手段包括降低与以色列外交关系 利用主权财富基金施加贸易限制 转移对美投资 激活"半岛之盾"部队等 [7] - 但分析普遍认为海湾国家反制能力有限 因安全依赖美国 且美国赋予以色列决定性军事优势 [6][8][9] - 卡塔尔选择淡化美国责任 避免损害与华盛顿关系 安全合作不会受实质性影响 [8] 美国角色与安全保证质疑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袭击后访问以色列 表达对以色列打击哈马斯的坚定支持 尽管声称与袭击无关 [1][10] - 美国被质疑为以色列袭击提供支持 包括战机中途加油及武器情报支持 被视为"同谋" [11][12] - 袭击事件暴露美国安全保证的不可靠性 海湾国家可能重新评估与美安全关系并寻求多元化 [12] - 美国可能付出"巨大外交代价" 海湾国家对美安全信心下降 或加速军备竞赛和安全风险上升 [12][13]
大规模举报运动兴起,多人因“不当言论”被炒,柯克被枪杀后美国更分裂了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事件背景与政治影响 - 知名保守派活动人士查理·柯克在犹他州大学演讲期间遭枪击身亡 其政治立场包括支持拥枪、反对多元性别和反移民 加剧美国社会撕裂 [1] - 嫌犯罗宾逊面临谋杀、开枪致人重伤和妨碍司法公正等多项重罪指控 将于9月16日首次出庭 犹他州总检察长称所有可能性包括死刑均在考虑中 [3] - 美国定于9月21日在亚利桑那州大型体育场为柯克举办追悼会 特朗普表示有义务参加追悼会和葬礼 [3] 社会舆论与审查行动 - 共和党政客和右翼人士发起网络举报运动 针对对柯克之死"赞赏、辩解或轻描淡写"的言论 致使其被解雇 外籍人士面临签证吊销、拒签或驱逐出境 [1][4] - 保守派活动人士建立名为"查理·柯克的谋杀者"网络曝光网站 宣称已收到近3万份举报 共和党籍众议院成员提议对相关评论者实施终身社交媒体禁令 [4] - 美国副国务卿兰道表示 外籍人士若在社交媒体上"赞赏、辩解或轻描淡写柯克之死"将被视为美化暴力 面临签证吊销、拒签或驱逐出境 并呼吁网民举报 [5] 企业及机构应对措施 - 美国办公用品零售商解雇密歇根州门店员工 因其拒绝打印柯克相关海报 [4] - 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卡罗来纳黑豹队开除一名员工 DC漫画公司取消一名作者的漫画连载 因两人在社交媒体嘲讽柯克之死 [4] - 加州州立大学一位教授因发布讥讽性表情包被解除教职 [4] 国际影响与连锁反应 - 墨西哥国会人员因电视评论柯克之死受谴责后辞职 电视台公开道歉 英国牛津大学辩论会候任主席因不当言论面临处分 [7] - 柯克被杀案引发伦敦爆发近几十年来最大规模极右翼集会 约15万人参加反移民集会 同时有数千人举行反对种族主义集会 [7] - 马斯克通过视频演讲参加伦敦示威集会 指责左翼为谋杀者政党 称暴力即将来临 煽动英国更换政府并解散国会重新大选 [7] 社会冲突与法律争议 - 伦敦示威期间抗议者与警方发生暴力冲突 造成26名警员受伤(其中4人重伤) 警方逮捕25人 英国政府部署1.6万名警察维持秩序 [7] - 美国个人权利与言论基金会法律总监指出 大规模举报解雇行动违宪 将产生寒蝉效应 认为相关言论受宪法保护 [6] - CNN主持人表示柯克事件传播后 仇恨、指责、报复和分裂言论兴起 反映美国社会已支离破碎 [6]
多种原因致印度卢比汇率跌至历史新低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印度时报》称,卢比走弱导致印度进口商品更昂贵。印度国内90%的原油需求依赖进口。因此,原油 进口开支增加,推高了汽油和柴油价格。进而导致运输成本上升,整体物价与通货膨胀随之加剧。交易 员表示,"市场对印度卢比的看空情绪依然浓厚。"短期内,其汇率可能持续承压。 多数媒体将此次暴跌形容为危机。但有部分专家认为,印度卢比贬值尚不构成警报,央行正允许卢比缓 慢贬值,以增强印度出口竞争力并抵消美国贸易关税的影响。(李麦)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印度产品加征50%关税,是近期卢比下跌的最大诱因之一。印媒体分析称,高额关税 将使印度商品相比其他国家竞争力下降,导致出口减少和外汇流入缩减,从而对卢比形成贬值压力。 此外,过去几个月,外国机构投资者持续抛售印度资产,间接导致印度卢比贬值。自7月以来,受美国 贸易关税、盈利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外资机构已累计抛售价值超过1.03万亿卢比(100印度卢比约合 8.5元人民币)的印度资产。外资抛售行为推高了美元需求——当抛售所得资金兑换成美元时,就会拖 累印度卢比汇率走低。 除了上述因素外,石油、黄金及其他进口商对美元持续的需求,以及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也仍在持续 给印度卢比带来压力。 【 ...
“汉堡通胀”席卷美国,专家:关税导致成本上涨已转嫁至美消费者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牛肉价格与供应 - 美国牛肉价格连续8个月上涨 碎牛肉现均价达每磅6.34美元[2] - 牛群数量缩减至数十年最低水平 关税政策导致巴西牛肉进口几近停滞[2] - 8月汉堡价格中位数同比上涨3.4%至14.47美元 预计成本将转嫁消费者[2] 食品通胀扩散 - 芝士和面包等汉堡配料成本同步上涨 关税影响持续传导至终端消费[3] - 8月咖啡价格同比飙升21% 创1997年以来最大涨幅[3] - 美国99%咖啡依赖进口 瑞士和加拿大分别被加征39%和35%关税[3] 企业定价策略 - 福爵咖啡母公司2024年实施三次提价 小型咖啡馆加收4%关税附加费[4] - 星巴克采购策略使关税影响滞后 预计咖啡成本峰值将出现在2026年[4] 通胀与就业数据 - 8月CPI同比上涨2.9% 生鲜牛排价格同比上涨16.6%[6] - 每周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达26万 创四年新高[6] - 过去12个月新增就业岗位较预期减少91.1万个 8月仅增加2.2万个岗位[6] 消费者影响 - 个人破产申请量在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增长11.8%[6] - 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同比下降21% 达2022年底以来最低水平[7]
床垫发霉、饮用水有异味……遭美羁押的韩工人揭露非人待遇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事件概述 - 韩国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合资电池厂员工持合法B1签证在美国遭移民与海关执法局拘留7天并披露恶劣羁押环境 [1] - 330名工人(含韩国籍316人及外籍14人)最终被强制出境并取消签证后搭乘包机返回韩国 [2] 企业应对措施 - 韩国外交部声明将与涉事企业协同全面调查公民在美羁押期间是否遭遇人权侵犯 [2] 行业影响 - 事件涉及韩国两大企业(现代汽车与LG新能源)在美国合资建设的电池工厂项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