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环球时报
icon
搜索文档
政治倾向成关注焦点,作案动机引两党激辩,美媒起底柯克案嫌犯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案件背景与嫌疑人特征 - 嫌疑人泰勒·罗宾逊因查理·柯克遇刺案被捕,面临一级谋杀、持枪伤人和妨碍司法等重罪指控,拘押期间不得保释并将于16日首次出庭 [1] - 罗宾逊成长于保守社区传统家庭,性格内向聪慧,曾获3.2万美元总统奖学金但大学一学期后退学,转读电工技校并临近结业 [1] - 罗宾逊作案经过精心谋划,使用高精度栓动步枪,藏枪地点和逃跑路线设计清晰,少年时期接触过机枪火箭筒等重型武器并酷爱射击类电子游戏 [2] - 犹他州为拥枪州,枪械管控松懈,多数情况下持枪人无需许可证即可公开配枪出行 [2] 政治动机与两党反应 - 罗宾逊案发前多次谈论政治,曾批评柯克传播仇恨,长期关注时事民权话题,未成年时已显露政治理解但作为注册选民无投票记录 [2] - 罗宾逊父母为共和党坚定支持者,但其本人认为美国两党均未让世界更好且令国家处境恶化 [2] - 共和党州长考克斯指责罗宾逊受左翼意识形态洗脑并批评社交媒体平台为社会毒瘤 [2] - 民主党参议员戴夫·闵无依据声称枪手为MAGA支持者,将责任归咎于特朗普政府核心政治议程 [2] - 两党议员在国会互相指责对方导致政治暴力升级,但达成共识认为美国太分裂言辞太恶毒暴力事件太频繁,需缓解党派敌意并加强政治人物安保 [3] 社会影响与暴力趋势 - 柯克遇刺事件被视为暴力活动撕裂美国政治及意识形态的最新例证 [3] - 2025年上半年全美发生150起政治动机袭击事件,几乎是去年同期两倍,表明公众对政治体制与政策不满加剧 [3] - 频繁暴力活动并非单一组织或意识形态产物,可能预示普遍社会动荡 [3]
奥地利3名80多岁修女“逃离”养老院,引当地舆论关注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核心事件概述 - 三位高龄修女(81岁、86岁、88岁)从养老院出逃并返回原修道院居住 [1] - 修女们在戈尔登斯坦修道院生活近70年并曾担任教师及校长职务 [1] - 出逃计划获得学生和锁匠协助 初期面临水电中断及楼梯升降机缺失问题 [1] 居住权争议 - 修女主张根据协议拥有修道院终身居住权 拒绝离开 [2] - 教会声称合同附录允许收回居住权 并强调养老院护理条件更佳 [2] - 教会发言人表示修道院已不适合居住 重返养老院不可避免 [2] 社会支持与现状 - 萨尔茨堡副市长承诺从社会基金提供经济援助 [2] - 当地民众通过恢复水电和食物供应提供支持 [1][2] - 修女通过社交媒体展示日常生活获得广泛关注 [2] - 贝尔纳黛特修女表示当前状态开心放松 仅一人需助行器辅助 [2]
解决腐败!外媒:阿尔巴尼亚成世界首个由AI担任政府部长的国家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但阿反对党则指责此举违宪,称任命AI部长违反了阿尔巴尼亚宪法,宪法规定只有年满18岁且心智健 全的阿尔巴尼亚公民才能被任命为部长。民主党领导人萨利·贝里沙表示,这开创了"一个错误的法律先 例,严重违背了宪法文本与精神"。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综合阿尔巴尼亚广播电视台、阿尔巴尼亚通讯社等多家媒体报道,埃迪·拉马于 12日就任阿尔巴尼亚总理后提名了16位部长人选。根据阿尔巴尼亚法律,部长人选将在议会通过信任投 票后正式就职。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当数首位由人工智能(AI)而非人类担任的公共采购部长迪埃 拉。 报道称,阿尔巴尼亚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由AI担任政府部长的国家。迪埃拉是由阿尔巴尼亚国家信息 社会局开发的一款人工智能系统,其形象参考了阿尔巴尼亚女演员阿尼拉·比沙。任命AI担任公共采购 部长,与阿尔巴尼亚国内的腐败问题和加入欧盟谈判关联密切。长期以来,阿尔巴尼亚的公共采购招投 标体系被质疑是"为国际军火走私和毒品贩运提供洗钱渠道"。 2009年阿尔巴尼亚申请加入欧盟,2022年开启入盟谈判。在今年5月举行的阿尔巴尼亚议会选举中,拉 马所在的执政党社会党的核心竞选纲领之一就是带领该国完成入盟谈判,正式加入欧盟。 拉 ...
中国外长在斯洛文尼亚表态引发广泛关注,多国媒体转引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北京抨击特朗普呼吁北约国家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并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加拿大广播公司14日转 引美联社的相关报道称,"在特朗普上述言论发表数小时后,北京方面进行回应,中国外交部长表示, 中国不参与战争,也不策划战争"。MoneyControl称,在特朗普敦促北约盟国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征收关 税后,中国向华盛顿发出尖锐信息。面对"华盛顿不断扩大的(施压)网络",北京"稳定应对"。报道认 为,中国外长在斯表态"相当于对美方举动的外交谴责"。 据英国《金融时报》此前报道,美国政府近来相继向欧盟和七国集团(G7)成员国施压,要求其对中 国和印度大幅提高关税,作为对中印购买俄能源产品的惩罚。然而,美方要求是否符合各国利益却被打 上一个问号。 "加拿大做不了主:专家警告特朗普的要求让渥太华陷入困境",加拿大CTV电视台13日以此为题报道 称,纳诺斯民调公司近日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加拿大人支持取消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征税, 并希望中国能降低油菜籽关税。该公司创始人纳诺斯表示,与几年前相比,加拿大人对与中国建立更密 切商业关系的态度已有所升温。加拿大皇家军事学院兼皇后大学教授勒普雷希特认为,特朗普对北约的 施压让加拿大 ...
5人竞争执政党总裁,日本政治不确定性增加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选举核心进程 - 日本自民党总裁选举将于9月22日发布公告,10月4日进行投计票 [1] - 选举围绕5名核心候选人展开,包括茂木敏充、林芳正、小泉进次郎、高市早苗和小林鹰之 [1] - 高市早苗在共同社最新舆论调查中以28%的支持率位居榜首,小泉进次郎和林芳正支持率分别为22.5%和11.4% [1] 候选人情况分析 - 林芳正因担任内阁官房长官现职难以尽早表态,以避免给人留下“抛弃政权”的印象 [1] - 小泉进次郎的短板在于从未担任过党内干事长等主要职务,经验不足 [2] - 高市早苗去年参选的20位推荐人中近半数已落选或隐退,必须重新确保推荐人才能获得参选资格 [2] 选举背景与焦点 - 此次选举需应对物价高涨等情况,并面临自民、公明两党在少数执政下如何与在野党推进合作的问题 [2] - 自民党总裁要在首相指名选举中成为首相,需要得到部分在野党的合作 [2] - 有分析认为选举核心是“自民党将面临何种抉择”,最终结果难以预测 [2]
以媒:美国选择支持以色列顽固立场,是又一次阻止以色列认清现实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美国与以色列外交互动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访问以色列并与总理内塔尼亚胡会晤 讨论吞并约旦河西岸可能性以回应多国承认巴勒斯坦国计划[1] - 鲁比奥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以色列袭击卡塔尔不满 但不会影响两国关系 将讨论被扣押人员获释、击败哈马斯及结束加沙战争等议题[1] - 以色列外交部发言人批评联合国大会关于巴勒斯坦"两国方案"的决议是"脱离现实的政治闹剧" 该决议以142票赞成、10票反对、12票弃权通过[1] 国际社会对巴以问题的立场 - 以色列《国土报》评论称以色列才是脱离现实国家 美国支持以色列顽固立场阻碍其认清现实 "两国方案"实际是对哈马斯的打击而非礼物[2] - 印度《铸币报》指出联合国决议表明国际社会对解决巴以冲突形成广泛共识 以色列面临更大外交压力需对"两国方案"做出切实承诺[2] - 美国通过外交渠道反对日本承认巴勒斯坦国 警告此举将严重影响美日关系 同时法国外长敦促日本外相承认巴勒斯坦国[2]
波兰关闭边境口岸,北约加强东翼防御,欧洲紧盯俄白联合战略演习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52
演习基本情况 - 俄白"西部-2025"联合战略演习于12日至16日进行 是两国武装力量2025年联合训练的最后阶段 [1] - 演习在两国训练场及波罗的海和巴伦支海水域进行 分两个阶段围绕反击侵略和恢复国家主权完整进行演练 [1] - 演习目的是提高指挥人员军事素养 加强联合部队在维护和平和保护利益时的协同行动能力和实战训练水平 [1] 演习具体内容 - 俄空天军苏-34战机使用航空炸弹打击模拟目标 苏-57战机提供掩护 [1] - 俄北方舰队在巴伦支海实施导弹打击 并进行"锆石"高超音速导弹试射 [1] - 演习包含模拟使用核武器和"榛树"导弹等关键要素 [2] 各方反应与解读 - 波兰 拉脱维亚等北约成员国及乌克兰对军演表示担忧 认为这是"直接威胁和挑衅" [2] - 俄方称演习属于周期性计划且本质防御性 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西方解读为"升级局势的借口" [2] - 波兰宣布关闭所有波白边境口岸 并在边境地带部署约4万名军人 [2] 北约应对措施 - 波兰启动"火焰风暴"演习 持续至18日 约3万名波兰及北约国家军人参与 [3] - 北约启动"东部哨兵"军事行动 丹麦 法国 英国 德国等多国派遣部队和装备参加 [3] - 拉脱维亚"纳米杰斯-2025"军演持续至10月8日 [2] 边境事件影响 - 波兰领空9日夜间遭无人机入侵 欧洲领导人称为"蓄意挑衅" 波军方动用北约防空系统击落部分无人机 [3] - 罗马尼亚领空13日遭无人机闯入 罗方紧急出动两架F-16战机和两架欧洲战斗机 [3] - 俄方认为波方在细节未明情况下得出结论是"挑衅或不愿澄清误解" [4]
美国重返月球计划为何一拖再拖?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46
阿尔忒弥斯计划概述 -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主导的"阿尔忒弥斯"载人登月计划旨在重返月球并建立长期驻留机制 最终为登陆火星铺平道路[2] - 与"阿波罗"计划采用"直接发射"模式不同 "阿尔忒弥斯"计划采用复杂的分段发射与在轨对接方案:猎户座飞船与月球着陆器分两次发射 在绕月轨道对接后 着陆器搭载2名宇航员登月 另2名宇航员留守飞船环月飞行 任务完成后返回地球[2] 任务进展与延迟 - "阿尔忒弥斯1"号任务已于2022年完成不载人系统测试 创下载人航天器最远深空纪录(距地球43万公里)[3] - "阿尔忒弥斯2"号任务为载人绕月飞行 原计划2024年完成 但已推迟至2026年4月[3] - "阿尔忒弥斯3"号任务计划将宇航员送至月球南极 但因技术问题发射时间顺延 外界对其2027年完成发射存在广泛质疑[3] 技术挑战与设备问题 - 太空发射系统(SLS)火箭多次因燃料泄漏推迟发射 猎户座飞船存在逃生系统和隔热罩可靠性问题[4] - SpaceX负责的月球着陆器(基于星舰飞船改装)研制进度严重落后 成为影响"阿尔忒弥斯3"号进度的最大变量[4] - 月球着陆器需解决月面着陆起飞、热防护、发动机可靠性及海上回收等技术难题 且需突破在轨加油技术瓶颈(通过十余艘星舰飞船在近地轨道作为燃料库进行低温推进剂转移) 该技术尚未经实践验证[5] - 蓝色起源公司作为备份方案的着陆器开发进度同样滞后[5] 宇航服开发进展 - 新一代登月宇航服(AxEMU)由公理太空公司外包开发 需满足月球南极复杂环境(昼夜温差大、地形复杂)对机动性、热防护及生命保障系统的更高要求[6][8] - 宇航服需具备60分钟紧急生命支持能力 目前仍处于开发早期阶段 计划2025年末至2026年初接受关键设计审查[9] - 公理太空与Prada合作优化宇航服外层材料 并于2025年8月完成载人水下测试[9] 月球核电站计划 - NASA计划在2030年前于月球南极部署100千瓦级核反应堆 为基地提供能源(该地区缺乏太阳能但富含水冰资源)[10][11] - 反应堆设计需解决铀燃料太空运输安全、310摄氏度昼夜温差运行、低重力环境稳定性和废热管理等技术挑战[11] - 多数专家认为2030年部署时间表过于激进 配套超重型火箭及技术难以在5年内完成研制[11] 生命保障系统差距 - 美国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统(BLSS)研发领域与中国存在关键差距 当前国际空间站仍依赖补给任务输送物资 不利于长期深空驻留[12] - 自21世纪初以来 美国对该研究领域的支持力度逐渐降低[12]
摆脱对外依赖,日本押注国产AI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46
作为日本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首份基础规划草案,该草案将提交至人工智能战略本部审议,预计年内通过 内阁审议完成最终方案。今后将根据国内外情况每年进行修改。 日本《朝日新闻》12日分析称,ChatGPT推出至今已有3年左右的时间。在技术创新不断推进的背景 下,日本政府也承认作为GDP规模世界领先的经济体,日本"在AI开发和应用方面落后于世界"。在面向 AI的尖端半导体领域,日本正不得不依赖其他国家。此外,像ChatGPT这样目前尚且免费可用的AI,也 可能会因收费化等企业战略调整而对日本国内的使用产生影响。 《朝日新闻》称,日本首相石破茂当天在会议上表示,"在安全保障方面,AI是极为重要的。在全球开 发竞争加剧的背景下,须为扭转劣势尽快制定紧急支持政策,"并提出了致力于建设"一个人们因AI而幸 福的社会"的愿景。 日本科学技术政策大臣城内实12日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随着全球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竞争的日益激 烈,未来一两年的努力对于实现反守为攻至关重要,我们决不能停滞不前。政府将积极支持私营企业和 研究机构开发国产AI。" 据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调查显示:2024年日本民间对AI的投资额约为9亿美元,而美国的民间投资额 ...
“超级马力欧”电影续集定档,集结原班人马
环球时报· 2025-09-14 22:46
电影制作与发行 - 续集《超级马力欧银河大电影》定于2025年4月3日在北美上映 由前作导演亚伦·霍瓦斯和迈克尔·杰勒尼克继续执导 [1] - 主要配音演员克里斯·帕拉特 安雅·泰勒-乔伊 查理·戴和杰克·布莱克悉数回归 分别为马力欧 碧姬公主 路易吉和酷霸配音 [1] - 续集仍由环球影业和任天堂联合出品 照明工作室负责制作 宫本茂担任制片并参与编剧 [2] 票房表现与盈利 - 前作《超级马力欧兄弟大电影》2023年全球票房达13.6亿美元 位列动画电影影史票房第四 [2] - 前作扣除费用后最终利润为5.59亿美元 为环球影业和任天堂带来显著收益 [2] 剧情与角色设定 - 续集剧情尚未正式公布 预告片展示马力欧在桃花公主城堡附近的田园场景 结尾蝴蝶飞向太空揭示标题 [1] - 据院线消息称 续集可能新增游戏经典反派瓦里奥和酷霸儿子"酷霸二世" 但该消息未获官方确认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