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iPhone 18 Pro
icon
搜索文档
刘强东喊话美团王兴,iPhone18Pro已打样,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部分验收通过,阿里自研AI芯片,这就是今天的其他大新闻!
搜狐财经· 2025-09-17 16:18
京东与美团关系动态 - 京东创始人刘强东公开表示民营企业应避免将商业竞争转化为个人恩怨 强调竞争应基于战略和商业模式 [3][5] - 刘强东曾尝试约见美团CEO王兴但未成功 美团高管王莆中以"老板不去不敢去"为由未参与会面 [5] 苹果iPhone产品规划 - iPhone 18 Pro系列已进入打样阶段 工程机维持横向大矩阵后置镜头模组设计 后盖采用拼接玻璃透明设计 [6] - Pro系列屏幕尺寸保持6.3英寸和6.9英寸 内置不锈钢VC均热板散热系统 [6] - 产品线规划显示iPhone 18标准版将延期登场 但18E型号仍在产线规划中 [6] - 未来五代iPhone产品暂未规划背屏设计 [7] 小米汽车产能扩张 - 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部分项目通过规划验收 总建筑面积约40万平方米(地上39.15万㎡+地下8503.33㎡) [8] - 一期工厂年设计产能15万辆 通过产线优化已提升实际产量 [8] - 二期工厂投产后总产能将实现翻倍增长 [8] 阿里自研AI芯片进展 - 平头哥PPU芯片在显存容量达96GB 与英伟达H20芯片持平 超过A800芯片 [10] - 芯片集成HBM2e内存(第三代) 卡间互联带宽700GB/s 介于A800和H20之间 [10] - 功耗控制400W与A800一致 低于H20的550W PCIe接口性能与H20等同 [10]
港股收评:午后跳水!科技、大金融低迷,黄金股逆势走强
格隆汇· 2025-08-26 08:5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下跌1.18%至25524.92点,下跌304.99点 [1][2] - 国企指数下跌1.07%至9148.66点,下跌99.34点 [1][2] - 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74%至5782.24点,下跌42.85点,盘中曾冲高刷新阶段新高 [1][2] - 市场未能延续昨日强势行情,连创阶段新高后情绪趋于谨慎 [1] 行业板块表现 - 汽车板块上涨1.04%,生物技术板块下跌0.87%,服装板块下跌1.32%,证券及经纪板块下跌2.23% [3] - 银行板块下跌1.61%,线上零售商板块下跌2.12%,电讯服务板块下跌0.44% [3] - 家庭电器板块下跌0.59%,非酒精饮料板块上涨0.57%,黄金及贵金属板块上涨2.52% [3] - 地产发展商板块下跌1.41%,电讯设备板块下跌0.34%,常规电力板块下跌0.63% [3] - 航运及港口板块下跌0.19%,其他金融板块下跌1.16%,游戏软件板块下跌0.75% [3] - 药品分销板块上涨0.44%,药品板块下跌2.07%,煤炭板块下跌1.33% [3] - 综合企业板块下跌1.61%,商业用车板块下跌0.00%,能源储存装置板块上涨0.39% [3] - 数码解决方案服务板块下跌0.58%,保险板块下跌1.17%,油气生产商板块上涨0.15% [3] 大型科技股 - 阿里巴巴下跌2.57%至121.30港元,总市值2.31万亿港元 [4][5] - 美团下跌1.88%至120.00港元,总市值7333.26亿港元 [4][5] - 百度下跌1.81%至89.35港元,总市值2457.27亿港元 [4][5] - 京东下跌1.74%至124.40港元,总市值3527.98亿港元 [4][5] - 腾讯下跌0.81%至609.50港元,总市值5.59万亿港元 [4][5] - 网易下跌0.92%至215.60港元,总市值6825.88亿港元 [4][5] - 小米平收于53.50港元,总市值1.39万亿港元 [4][5] - 快手微涨0.44%至79.10港元 [4][5] 大金融板块 - 兴证国际下跌6.67%至0.70港元,总市值28亿港元 [5][6] - 国联证券下跌4.00%至6.72港元,总市值381.74亿港元 [5][6] - 光大证券下跌3.85%至11.24港元,总市值518.25亿港元 [5][6] - 中国银河下跌3.68%至12.04港元,总市值1316.5亿港元 [5][6] - 中金公司下跌3.32%至22.68港元,总市值1094.82亿港元 [5][6] - 东方证券下跌3.15%至8.31港元,总市值706.07亿港元 [5][6] - 招商银行下跌2.54%至48.38港元,总市值1.22万亿港元 [5][6] - 建设银行下跌2.33%至7.55港元,总市值1.98万亿港元 [5][6] - 邮储银行下跌2.12%至5.55港元,总市值6665.28亿港元 [5][6] - 中国银行下跌2.04%至4.33港元,总市值1.4万亿港元 [5][6] 医药板块 - 凯莱英下跌8.09%至91.40港元,总市值329.58亿港元 [7][8] - 康龙化成下跌4.00%至22.06港元,总市值390.67亿港元 [7][8] - 泰格医药下跌3.77%至51.05港元,总市值439.55亿港元 [7][8] - 昭衍新药下跌3.29%至22.94港元,总市值171.93亿港元 [7][8] - 金斯瑞生物科技下跌2.85%至18.73港元,总市值408.5亿港元 [7][8] - 药明生物下跌1.98%至32.62港元,总市值1327.8亿港元 [7][8] - 药明康德下跌1.78%至104.70港元 [7][8] - 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将把药品价格削减至目前价格的1/1400到1/1500,并迅速对药品征收关税 [7] 内房股 - 绿城中国下跌6.28%至10.14港元,总市值257.52亿港元 [9] - 新城发展下跌5.30%至2.50港元,总市值176.64亿港元 [9] - 碧桂园下跌5.21%至0.455港元,总市值127.35亿港元 [9] - 世茂集团下跌5.13%至0.370港元,总市值29.72亿港元 [9] - 越秀地产下跌3.71%至4.93港元,总市值198.45亿港元 [9] - 雅居乐集团下跌3.16%至0.460港元,总市值23.21亿港元 [9] - 美的置业下跌3.11%至4.68港元,总市值67.18亿港元 [9] - 中国金茂下跌3.07%至1.58港元 [9] - 上海发布楼市"沪六条"调整限购:外环外符合条件不限套数,单身买房视同家庭 [9] 黄金及贵金属股 - 灵宝黄金大涨9.29%至12.59港元,总市值162.03亿港元 [10] - 招金矿业上涨5.35%至22.84港元,总市值809.08亿港元 [10] - 大唐黄金上涨5.26%至0.24港元,总市值17.83亿港元 [10] - 山东黄金上涨4.48%至28.92港元,总市值1293.72亿港元 [10] - 中国白银集团上涨3.41%至0.455港元,总市值10.66亿港元 [10] - 紫金矿业上涨1.89%至24.80港元,总市值6591.24亿港元 [10]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美联储最早将于9月降息 [10] - 华鑫证券指美联储仍处于降息周期,鲍威尔发言为贵金属市场注入强心剂,看好黄金价格进一步上涨 [10]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高调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职务"立即生效" [10] 苹果概念股 - 高伟电子上涨6.92%至33.38港元,总市值288.3亿港元 [11] - 蓝思科技上涨5.36%至25.96港元,总市值1371.82亿港元 [11] - 舜宇光学科技上涨1.85%至85.20港元,总市值932.77亿港元 [11] - 比亚迪电子上涨1.74%至39.86港元 [11] - 丘钛科技上涨1.71%至15.45港元,总市值183.78亿港元 [11] - 富智康集团上涨1.35%至14.99港元,总市值117.51亿港元 [11] - 彭博记者古尔曼透露苹果的自研基带战略已进入倒计时阶段,iPhone 18 Pro将成为首款搭载第二代C2基带的机型,其下行速率可达6Gbps,并首次支持5G毫米波技术 [11] 汽车股 - 越南制造加工出口上涨6.10%至0.435港元,总市值3.95亿港元 [12] - 长城汽车上涨3.15%至18.67港元,总市值1597.96亿港元 [12] - 小鹏汽车上涨2.90%至94.15港元,总市值1794.95亿港元 [12] - 新吉奥房车上涨1.71%至1.19港元,总市值11.42亿港元 [12] - 比亚迪股份上涨1.55%至117.60港元,总市值1.07万亿港元 [12] - APOLLO出行上涨1.52%至0.67港元,总市值6.85亿港元 [12] - 雅迪控股上涨1.34%至12.82港元,总市值399.04亿港元 [12] - 绿源集团控股上涨1.19%至8.48港元 [12] -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5年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达126.2万辆,环比下降5.0%,但同比增长27.3%,市场渗透率维持在48.7%的高位 [12] - 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119.5万辆,同比增长25.4%;商用车以6.7万辆销量实现74.9%的高速增长 [12] 南向资金 - 南向资金净买入165.73亿港元,其中港股通(沪)净买入96.05亿港元,港股通(深)净买入69.67亿港元 [12][13] 市场展望 - 方正证券指出港股近两月的行情略逊于A股,恒指和恒科涨幅均低于全A [13] - 港股在估值上具备充分的吸引力,人工智能、创新药等品种有一定的代表性和稀缺性,南向资金和外资也有望持续流入 [14]
明年你可能买不到iPhone18
虎嗅· 2025-08-19 11:57
产品发布策略调整 - 苹果计划调整iPhone标准版发布节奏 明年9月仅发布iPhone 18 Pro、Pro Max和Air高端型号 标准版推迟至2027年春季与iPhone 18e一同发布[2] - 此次调整为2020年确立一代4机策略后最大调整 发布频率提升至每半年有新机 应对Android阵营持续出新压力[3] - iPhone产品线将形成明确家族区分:Pro(Max)、Air、标准版、e(入门)及明年折叠系列[4] 产品线细分与定位 - 标准版iPhone定位将进一步与Pro版拉开差距 成为衬托Pro产品力的锚点[16][17] - 新增Air产品线定价约900美元(如899美元) 搭载A19 Pro处理器减配版本 紧贴999美元的iPhone 17 Pro定价[20] - 入门款iPhone e系列采用"形态落后一代+最新处理器"策略 iPhone 16e已占美国iPhone出货量11%[12][13] 市场竞争与用户策略 - 苹果通过细分SKU扩大价格覆盖 满足多元需求 包括大屏/小屏党及预算有限但向往苹果的消费者[6][7] - 中端机型份额上升 iPhone 16和16e代表的中端机型份额增长 Pro型号出现收缩[19] - 高端机型销售疲软 苹果通过入门机型年更策略增收 明年iPhone 17e将刘海改灵动岛 维持最便宜iPhone定位[15] 技术配置差异 - iPhone 16因AI需求处理器连跳两级 A18数字规格看齐iPhone 16 Pro的A18 Pro[18] - iPhone 17标准版将首次配备高刷屏幕 iPhone 17 Pro失去关键配置优势[18] - Air产品线技术逐步成熟 iPhone 18 Air在技术和形态上将进一步取代当前标准版[22] 销售策略优化 - 避免多款价位差距大机型同时发布 防止中端机型蚕食旗舰市场[21] - 推动原标准版与Pro版摇摆用户转向更贵机型 如iPhone 18 Air或Pro系列[23] - 保留入门机型服务价格敏感用户 标准版逐步演变为"iPhone 18e Pro"形态[24][25] 财务影响预期 - 产品策略重组预计推动iPhone营收和毛利率扭转近两年颓势[26] - Pro系列仍是销量主力 为苹果带来更丰厚毛利率[18]
苹果调整产品策略:iPhone 18 基础款推迟至 2027 年
环球网资讯· 2025-08-18 06:07
产品线调整 - 苹果公司计划调整iPhone产品线布局 明年将不会发布基础款iPhone 18 [1] - 基础款iPhone 18及iPhone 18e将推迟至2027年上半年发布 [2] 新品发布计划 - 苹果计划在2026年下半年推出四款高端旗舰机型 [2] - 四款机型包括iPhone 18 Air iPhone 18 Pro iPhone 18 Pro Max以及首款折叠屏iPhone 18 Fold [2] 战略调整原因 - 产品线调整是为了适应产品线的扩展 [1] - 调整特别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折叠屏iPhone [1]
3C设备周观点:苹果将在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持续关注果链设备机会-20250810
华福证券· 2025-08-10 06:27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6] 核心观点 - 苹果将在美国新增1000亿美元投资,未来四年总投资额达6000亿美元,并推出"美国制造计划"以引入更多供应链及先进制造业务[2] - 苹果供应链调整仍需国产设备支持,国内果链设备公司具备不可替代性,可能采购国产设备用于美国产能建设[3] - 苹果或于2026年秋季发布首款折叠屏iPhone,标准版iPhone 18将推迟至2027年春季[4] - 2024年Q4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380万台(同比降18%),华为占31.2%市场份额,三星占26.7%[4] 投资机会 3D打印应用 - 建议关注华曙高科、铂力特等[4] 自动化组装设备 - 建议关注博众精工、赛腾股份、快克智能等[4] 自动化检测设备 - 建议关注燕麦科技、杰普特、强瑞技术、天准科技、科瑞技术、荣旗科技等[4] 折叠屏相关技术 - 铰链环节建议关注东睦股份、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等[4] - 中框及后盖环节建议关注宇晶股份、宇环数控等[4]
分析师称苹果首款折叠iPhone锁定三星方案 2026年量产铰链供应商或成最大赢家
环球网资讯· 2025-07-15 08:02
技术转向与供应链调整 - 苹果放弃自研折叠屏技术 转而采用三星显示"无折痕"显示方案 [1] - 技术转向核心为解决折叠屏长期存在的"折痕"痛点 [1] - 三星显示方案包含Fine M-Tec设计的金属支撑板铰链 通过激光钻孔工艺实现微米级结构设计 [1] - 铰链可将屏幕折痕宽度控制在0.01毫米以内 [1] 量产计划与供应链信息 - 计划于2026年下半年量产首款折叠屏iPhone [1] - Fine M-Tec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启动铰链量产 [1] - 铰链全年出货量预计达1300万至1500万个 [1] - 部件实际需求量将显著高于折叠iPhone终端销量 [1] 产品设计与硬件配置 - 首款折叠iPhone采用横向"书本式"设计 [2] - 展开后屏幕尺寸达8英寸 分辨率高达4K [2] - 将搭载台积电2nm制程A20芯片 与iPhone 18 Pro同款 [2] - 配备5000mAh电池 [2] - 电源键集成Touch ID传感器以节省内部空间 [2] 市场定位与定价 - 起步价可能突破1.5万元人民币 [2] - 将成为苹果史上最昂贵的智能手机 [2]
苹果暂停可折叠 iPad 研发,重心转向可折叠 iPhone
环球网· 2025-07-03 08:18
公司动态 - 苹果公司决定暂停可折叠iPad的研发工作,集中精力开发可折叠iPhone [1] - 暂停可折叠iPad研发的原因包括制造难度大、可折叠显示技术生产成本高以及消费者对大尺寸可折叠设备需求不高 [4][5] - 苹果未来可能重新考虑开发可折叠iPad或MacBook,取决于显示技术发展和成本降低 [4] 产品研发进展 - 可折叠iPhone预计将于2026年下半年正式发布,2025年底完成原型测试 [4] - 苹果于今年6月启动可折叠iPhone的原型1(P1)阶段,后续还将进行P2和P3阶段测试,每个阶段约需两个月 [4] - 可折叠iPhone的开发进度与其他苹果产品时间表一致,P1到P3阶段在EVT、DVT及量产前一年完成 [5] 产品规格与规划 - 此前传言苹果研发一款18.8至20.2英寸的可折叠设备,采用OLED显示屏和无折痕设计,但发布时间推迟至2026-2028年 [4] - 可折叠iPhone预计随iPhone 18 Pro机型推出,时间可能在明年 [4]
外媒:苹果 iPhone 18 系列部分机型将配备屏下Face ID
环球网· 2025-06-24 04:30
iPhone 18 Pro系列技术升级 - 2026年推出的iPhone 18 Pro及iPhone 18 Pro Max将配备屏下Face ID技术 [1] - 2026年iPhone仍会保留一定的Face ID可见元素 动态岛尺寸将缩小 相较于iPhone 14 Pro到iPhone 16系列有所改进 [4] - 多个消息源认为iPhone 18系列将配备缩小版动态岛 而非仅有一个前置摄像头孔 [4] 行业分析师预测差异 - The Information的Wayne Ma预测iPhone 18 Pro系列可能仅在左上角留一个前置摄像头小孔 暗示动态岛或被完全移除 [4] -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总裁Ross Young暗示前置摄像头孔位置仍有不确定性 可能位于屏幕左上角或保持居中 [4] - 所有Face ID组件完全移至屏幕下方预计要到2028年才会实现 [4] 技术演进时间表 - 屏下Face ID技术正在推进 但完全实现仍需时间 [4] - 彭博社马克·古尔曼确认苹果计划在2026年推出的部分iPhone上缩小动态岛尺寸 [4]
3C设备周观点:头部企业积极布局,关注折叠屏、智能眼镜等新产品-20250622
华福证券· 2025-06-22 08:1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评级)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龙头积极布局折叠屏产品,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预计 2026 年秋季发布,荣耀将发布最新一代 AI 折叠旗舰荣耀 Magic V5,三星将推出 Z Fold 7 折叠屏手机 [2] - 智能眼镜市场火热,成交量同比增长超 8 倍,2025 - 2029 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 60%以上,2025 年全球出货量预计达 1280 万台,中国市场将突破 275 万台 [3] - 建议关注 3D 打印应用、自动化组装设备、自动化检测设备、安卓系 3C 设备、折叠屏铰链、中框和后盖等相关企业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折叠屏产品布局 - 苹果首款折叠屏 iPhone 预计 2026 年秋季与 iPhone 18 Pro 系列和"Air"系列机型一同发布,标准版 iPhone 18 推迟至 2027 年春季发布 [2] - 荣耀 CEO 宣布最新一代 AI 折叠旗舰荣耀 Magic V5 将于 7 月 2 日发布,集成全栈式个人知识库等功能 [2] - 三星即将推出 Z Fold 7 折叠屏手机,定位"史上最薄折叠旗舰",重点预热 AI 驱动的影像系统 [2] 智能眼镜市场情况 - 近期智能眼镜市场成交量同比增长超 8 倍,2025 - 2029 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在 60%以上 [3] - 2025 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预计达 1280 万台,同比增长 26%,中国市场将突破 275 万台,同比增长 107% [3] - Meta 明年或将发布全新分体式头显 Loma,对标 Apple Vision Pro,售价超 300 美元但低于 1000 美元 [3] - 苹果计划 2026 年年底推出 AI 眼镜,类似 Meta Ray - Bans 和谷歌 Android XR 眼镜 [3] 建议关注企业 - 3D 打印应用相关企业如华曙高科、铂力特等 [4] - 自动化组装设备相关企业如博众精工、快克智能、赛腾股份等 [4] - 自动化检测设备相关企业如燕麦科技、杰普特、深科达等 [4] - 安卓系 3C 设备相关企业如强瑞技术、利和兴、科瑞技术等 [4] - 折叠屏铰链相关企业如东睦股份、精研科技、统联精密等 [4] - 中框、后盖相关企业如宇晶股份、宇环数控等 [4]
新 iPhone 发表传改一年两次
经济日报· 2025-05-26 23:26
苹果iPhone发布策略调整 - 公司计划从2026年起每年举办两次iPhone新机发表会,打破一年一次的传统惯例 [1] - 2025年上半年将发布平价机种iPhone 17e,下半年维持旗舰机种发布节奏 [1][2] - 2026年上半年发布iPhone 17e,下半年发布iPhone 18系列及首款折叠iPhone [2] - 2027年起iPhone标准版将固定在上半年发布 [2] 市场表现与竞争态势 - 2025年Q1苹果在中国大陆市占率降至13.7%,连续七季下滑 [2] - 2025年Q1全球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3%,苹果以19%市占率居首 [3] - 平价版iPhone 16e推动公司在传统淡季取得销售冠军 [3] - 日本、印度、中东与东南亚市场iPhone销售呈现两位数增长 [3] 供应链影响 - 新发布策略有望刺激iPhone出货量,利好台积电、鸿海、大立光等供应链厂商 [1] - 增加新品发布频率有助于保持市场关注度,挽救市占率下滑 [2] 产品规划细节 - 2025年下半年将发布iPhone 17、iPhone 17 Air、iPhone 17 Pro和iPhone 17 Pro Max四款机型 [2] - 2026年下半年产品线包括iPhone 18 Pro Max、iPhone 18 Pro和iPhone 18 Air [2] - 公司已通过2025年2月发布的iPhone 16e测试市场反应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