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
icon
搜索文档
LPR连续4个月“按兵不动”
证券日报· 2025-09-22 16:14
截至目前,LPR已经连续4个月保持不变。展望后期,分析人士预计,年内政策利率和LPR或仍有下行 的空间。 王青认为,美国高关税政策对全球贸易及我国出口的影响有可能在四季度进一步体现,加之去年同期一 揽子增量政策带来高基数效应,四季度加力稳增长、稳就业的必要性上升。年底前在大力提振内 需、"采取有力措施巩固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过程中,政策利率及LPR有下调空间。 9月22日,新一期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出炉。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 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两个期限品种LPR均与前值保持一致,符合市 场预期。 近期,政策利率即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稳定,意味着LPR的定价基础没有发生变化,就已在很大 程度上预示9月份LPR会"按兵不动"。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自5月8日下调0.1个百分点至1.4%后,至今 维持不变。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受反内卷牵动市场预期等影响,近期包括1年 期银行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AAA级)、10年期国债收益率等主要中长端市场利率有所上行,在商业银行 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的背景下,报 ...
8月最新LPR!3.0%、3.5% 不变,买房人该等吗?
搜狐财经· 2025-08-21 03:53
LPR政策现状 - LPR连续三个月保持稳定 自5月份下调0.1个百分点后未再调整[3] - 5年期以上LPR从2019年8月的4.85%持续下调至当前3.50% 累计降幅达135个基点[6] - 广州深圳首套房商业贷款利率均为3.00% 二套房利率分别为3.00%和3.45%[3] 利率政策影响 - LPR下调可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 降低融资成本激发投资活力[6] - 居民房贷利率下降减轻购房负担 200万元30年期贷款月供减少1572.95元[6][8] - 同等贷款条件下 利率从4.85%降至3.5%可节省利息56.63万元[7][8] LPR维持稳定原因 - 央行7天期逆回购利率保持稳定 作为LPR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9] -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最低点 报价行缺乏下调加点的动力[10] - 上半年宏观经济稳中偏强 政策处于观察期必要性不高[11] 未来政策展望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需求端可能进一步采取措施[13] - 货币政策大方向强调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 为LPR下调预留政策空间[13] - LPR存在持续下行可能性 刚需购房者可关注每月20日报价及浮动利率选项[13]
降息在等待更佳时机
北京商报· 2025-08-20 16:04
LPR利率现状 - LPR连续三个月维持不变 央行在复杂经济环境中对政策时机进行精准把控 [1] - 当前利率环境为实体经济提供充分支撑 7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约3.2% 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利率约3.1% [1] - 企业贷款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约45个基点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降约30个基点 企业与居民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 [1] 货币政策效果 - 前期低利率政策效果逐步释放 M1增速回升显示企业经营活力增强 [1] - 沪指站上3700点 A股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 体现宏观经济韧性与市场信心共振 [1] - 保持利率稳定既巩固经济复苏势头 又防范资金空转和资产泡沫风险 [1] 结构性政策导向 - 央行在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强调落实适度宽松政策 四篇专栏聚焦结构性支持 [1] - 通过定向工具精准支持科技创新 小微企业及消费领域 比总量降息更能提升政策效能 [2] - 结构性工具避免资金流向低效领域 为薄弱环节注入针对性动能 体现高质量发展阶段货币政策精准性 [2] 未来政策空间 - 经济运行存在结构性矛盾 有效需求不足与供给端过度竞争并存 外部环境复杂性未根本改变 [3] - 降息在提振市场信心和激发内生需求方面具有不可替代作用 企业融资成本下降刺激投资意愿 居民借贷成本降低释放消费潜力 [3] - 降息时机需与物价回升节奏协同 央行将"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重要考量 形成物价上涨-企业盈利改善-投资消费扩张的良性循环 [3]
谋篇“十五五”,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续写新篇?
第一财经· 2025-08-08 08:49
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展 - "十四五"期间构建起"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和"LPR+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的市场化传导机制 [3][4] - 政策利率体系优化,2024年将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确立为主要政策利率取代MLF利率 [5] - 货币市场利率DR007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变化保持基本同步 [5] - 贷款市场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并提高LPR报价质量 [5] - 存款市场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和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 [6] 改革成效 - 央行对收益率曲线控制力度加强,有效引导社会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7] - 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下行带动LPR同步下行,实现"由短及长"顺畅传导 [7]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自2019年开始走低 [7] - 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强化存贷款利率联动 [7] - 2000年以来CPI平均为2.1%,过去10年平均2%,过去5年平均略低于2% [8] 现存问题与优化方向 - 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机制尚未启用,利率走廊区间有待收敛 [10] - LPR报价质量有待提升,部分报价行利率与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存在偏离 [10] - 经济增长转型使融资供需矛盾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 [11] - 存贷款端规模情结引发内卷式竞争,压低银行业净息差和利润增速 [13] "十五五"改革展望 - 建议巩固7天期逆回购利率核心地位,收窄利率走廊 [16] - 探索建立以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为基准的短期利率体系 [16] - 推动LPR与行业风险溢价挂钩,设计差异化定价模板 [16] - 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发展国债期货等衍生品 [16] - 存款准备金制度可能突破5%隐性下限 [16][17] - 2025年下半年广谱利率预计延续下行但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节奏将放缓 [18]
谋篇“十五五”,利率市场化改革如何续写新篇?|“十四五”规划收官
第一财经· 2025-08-07 12:17
利率市场化改革成果 - 构建"市场利率+央行引导→LPR→贷款利率"和"LPR+国债收益率→存款利率"传导机制,实现货币政策信号直达实体经济[1][2] - 政策利率体系优化:2024年确立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为主要政策利率,取代MLF利率的中期政策利率地位,强化短期利率引导作用[2] - 货币市场利率DR007与7天逆回购操作利率保持同步,发挥"牵一发而动全身"功能[3] - 贷款市场取消全国层面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提高LPR报价质量,督促银行不发放税后利率低于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贷款[3] - 存款市场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和存款招投标利率报备机制,将非银同业存款利率纳入自律管理[3] - 央行通过国债买卖操作维持斜向上收益率曲线形态,提升货币政策从短期到长期的传导效率[3] - 2023年9月27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行20BP后,10月21日1年和5年以上LPR同步下行20BP;2024年5月8日7天期逆回购利率下行10BP后,两个期限LPR同步下行10BP[4] - 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自2019年开始走低,LPR下调带动实际贷款利率下降[4] - 存款利率市场化机制要求银行参考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1年期LPR自主调整存款利率,央行对调整高效机构给予激励[4] - 2000年以来中国CPI平均为2.1%,过去10年平均为2%,过去5年平均略低于2%,达到全球主要央行理想通胀目标[5] 利率传导机制优化空间 - 2024年7月建立临时正逆回购操作机制但尚未启用,未来需收窄临时正逆回购利率与7天逆回购利率利差,压缩利率走廊宽度[6] - LPR报价质量有待提升,部分报价行利率与实际最优惠客户利率存在偏离,需优化报价模型增强市场敏感性[6] - 经济增长转型使融资供需矛盾从供给约束转向需求约束,数量端中介目标参考意义下降[6] - 疫情后居民端和企业端融资意愿下降,货币政策面临"推绳子"难题,地产周期磨底使信贷需求减弱[7] - 存贷款端规模情结导致内卷式竞争,银行存款利率降得慢、贷款利率降得快,压低银行业净息差和利润增速[8][9] - 银行显性或隐性提高存款利率无法提高支持实体经济质效,反而降低银行及行业盈利能力[8] 未来改革方向与政策建议 - 政策利率体系需进一步精简优化,巩固7天期逆回购利率短期政策利率核心地位,收窄利率走廊[10] - 探索建立以隔夜质押回购利率为基准的短期利率体系,提升政策传导即时性与精准度[10] - 货币市场需巩固DR利率短期基准地位,扩大交易对手至中小银行及非银机构,增强DR007市场代表性[11] - 信贷市场应推动LPR与行业风险溢价挂钩,针对小微企业、绿色金融等领域设计差异化定价模板[11] - 债券市场需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形态,发展国债期货、利率互换等衍生品,强化曲线定价功能[11] - 存款准备金制度或将突破5%隐性下限,央行已将汽车金融公司、金融租赁公司存款准备金率阶段性调降至0%[11] - 探索阶梯准备金制度,对不同社会部门实行差异化要求,提升银行对特定群体贷款意愿[11] - 2025年下半年广谱利率预计延续下行,央行可能择机降准降息,推动资金利率与存贷款利率进一步下移[12] - 央行将通过逆回购、MLF等工具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可能降准或重启国债买入操作[12]
房贷利率,即将生变……
搜狐财经· 2025-08-06 03:28
美联储政策动态 -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25或50个基点 市场预期9月16-17日议息会议后降息概率高 就业数据走弱推动降息预期[14][18] - 鲍威尔任期结束前(2026年5月)预计累计降息50-75基点 后续新主席可能主导更大幅度降息[19] - 特朗普借美联储理事库格勒辞职机会 可提前布局下届主席人选 提名新理事将拥有货币政策投票权[5][6][13] 中美利率联动 - 中国LPR利率可能跟随美联储在9月22日下调 5月已降息10基点 正常幅度为25基点[1][21][23] - 中美利率倒挂导致中国降息幅度受限 采用分步降息策略 预计年底前累计降幅超10基点[23] - 2026年美联储或暴力降息150基点以上 将显著缩小中美利差 扩大中国货币政策空间[23] 利率走势影响 - 当前中国1年期LPR为3% 5年期为3.5% 处于长期下降通道[21][23] - 降息有利于减轻房贷压力 刺激股市楼市及实体经济发展[23] - 中国正进入长期低利率时代 短期反弹可能性较低[23] 美国政治博弈 - 特朗普与鲍威尔存在政策分歧 前者希望快速降息拉动经济 后者担忧通胀风险[2] - 美联储7名理事任期制度复杂 主席更替受限于席位空缺情况[6] - 特朗普借机提名亲信进入美联储 为2026年主席换届做准备[7][8][9]
A500早参|上证指数四连阳下再创年内新高,A500ETF基金(512050)昨日成交额超34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搜狐财经· 2025-07-22 01:28
市场表现 - 7月21日A股延续震荡上行趋势,上证指数四连阳再创年内新高,全天4000股飘红 [1] - 上证指数涨0.72%,深证成指涨0.86%,创业板指涨0.87%,市场成交额1.73万亿元 [1] - 大基建板块井喷,特高压、稀土、宇树机器人概念走强 [1] - A500ETF基金(512050)涨0.6%,全天成交额超34亿元,位居同类第一 [1] 政策与宏观经济 - 新一期LPR连续第二个月"按兵不动",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降准降息,LPR将同步下调 [1] - 2025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积极财政政策成效显著 [1] - 下半年财政政策继续靠前发力,助力促消费、扩投资,加快推动存量政策落地见效 [1] 投资策略与产品 - 市场风格有望转向以核心资产为主的趋势行情 [2] - A500ETF基金(512050)跟踪中证A500指数,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细分行业全覆盖 [2] - 相比沪深300,超配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具备哑铃投资属性 [2] - 场外联接(A类:022430;C类:022431)为投资者提供布局核心资产的策略 [2]
7月份LPR保持不变符合预期 年内仍有下调空间
证券日报· 2025-07-21 16:29
LPR报价维持不变 - 7月21日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连续第二个月维持不变 [1] - 7天期逆回购利率作为政策利率保持稳定,LPR定价基础未发生变化 [1] - 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经济稳增长政策持续显效 [1] 政策利率稳定的原因 - 二季度经济运行稳中偏强,短期内引导LPR下调的必要性不高 [1] - 5月降息后政策利率保持稳定,影响LPR报价加点的因素无重大变化 [1] - 上半年金融数据表现良好,政策加码的紧迫性降低 [1] 未来LPR走势展望 - 业界预计年内LPR仍有下调空间,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降准降息 [2] - 银行净息差压力仍大,后续将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2] - 下半年外部环境不确定性较大,政策利率及LPR报价存在下调可能 [2]
7月LPR又是“按兵不动”,下半年还会下调吗?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4:57
LPR利率维持不变 - 7月LPR报价一年期3.00% 五年期3.50% 连续两个月保持不变 自5月下调10个基点后进入观察期 [1] - 商业银行净息差处于1.43%低位 低于1.8%监管合意水平 其中国有行1.33% 股份行1.56% 城商行1.37% 农商行1.58% 较上年末分别下降11/5/1/15个基点 [6] - 政策利率持稳因二季度GDP同比增长5.2% 上半年累计增长5.3% 金融数据良好 短期政策加码必要性不强 [2] LPR不变原因分析 - 7天逆回购利率作为新定价锚保持稳定 5月降息后政策利率未变 传导机制需时间观察 [2][4] - 商业银行负债压力未改善 7月存单利率小幅上行 缴税大月流动性缺口存在 主动压降LPR加点动力不足 [4][5] - 新发放企业贷款利率3.3%同比降45基点 个人房贷利率3.1%同比降60基点 存款成本下行空间受定期存款占比高制约 [6] 下半年政策展望 - 三季度末或四季度可能降准降息 届时LPR将跟随下调 因需对冲出口放缓及实际融资成本偏高问题 [10][11] - 美联储9月可能降息将打开国内政策空间 需平衡稳增长与银行体系健康性关系 [10][11] - 5年期LPR可能单独下调以推动房贷减负 成为稳楼市政策发力点 [9][10] 宏观经济背景 - 6月CPI同比转涨0.1% 核心CPI同比涨0.7% PPI同比降3.6% 显示物价水平仍偏低 [11] - 货币政策将协同财政/产业/消费政策 从供需两端促进物价温和回升 [11]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仍存 需通过降息激发内生融资需求 对冲外需影响 [9][12]
7月LPR又是“按兵不动”,下半年货币政策仍将兼顾多重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1 13:14
短期降准降息概率下降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告诉记者,5月降息降准等宽货币工具落地后,总量政策工具进入成效观察 期,在脱离逆回购利率引导的环境下,商业银行主动压降LPR和政策利率加点的动力不足。具体来看, 7月是缴税大月,且存在一定流动性缺口,尽管央行买断式逆回购维持净投放,但7月来存单利率仍有小 幅上行,负债压力相较于6月并未出现大幅改善的迹象。结合息差压力,商业银行主动压降LPR对逆回 购利率加点的动力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 6月27日,央行发布2025年二季度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通稿,在货币政策思路上,提 出"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相比一季度例会 删去了"择机降准降息"的表述,对此,市场认为由于经济形势向好,短期降准降息的概率下降。 7月14日,央行副行长邹澜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经济理论和实践经验看,货币政策的传导是 需要时间的,已经实施的货币政策的效果还会进一步显现。下阶段,人民银行将继续实施好适度宽松的 货币政策,密切关注评估前期已实施政策的传导情况和实际效果,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 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更好地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