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C

搜索文档
瑞立科密(001285.SZ)今日首日上市,深耕机动车电控领域
格隆汇APP· 2025-09-30 02:24
格隆汇9月30日|瑞立科密(001285.SZ)今日正式登陆深交所主板,这不仅是企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时 刻,更是国产汽车电控系统打破海外垄断、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革 命浪潮中,瑞立科密凭借二十余年深耕,已成长为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的领军者。 瑞立科密自2001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机动车主动安全系统和铝合金精密压铸件研发生产,核心产品 ABS、ESC、EBS广泛应用于商用车、乘用车及摩托车领域,凭借深厚技术积累完成从"跟跑"到"领 跑"的跨越。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实现13.26亿元、17.60亿元和19.77亿元,规模持续扩 大;归母净利润从9696.47万元逐步攀升至2.69亿元,盈利能力显著增强。 ...
瑞立科密今日网上路演、明日开启申购:459项专利构筑技术壁垒 领跑商用车主动安全“国产替代”赛道
格隆汇· 2025-09-29 23:21
格隆汇9月18日|广州瑞立科密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瑞立科密")正加速冲刺IPO,今日网上 路演,明日(9月19日)开启申购。瑞立科密深耕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领域20余年,完成了从"跟跑"到"领 跑"的跨越,如今已成为国内商用车主动安全系统的龙头企业。这家手握459项授权专利,起草9项国 家、行业/团体标准的"隐形冠军",凭借全栈自研实力打破外资垄断,成为国产汽车主动安全领域标 杆,其背后的技术突围路径与战略布局,正勾勒出中国商用车主动安全"国产替代"的清晰逻辑。 作为 国内少数覆盖ABS、ESC、EBS、EPB、ECAS五大核心系统的自主供应商,瑞立科密的技术护城河源 于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深厚的技术沉淀。公司核心技术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独立掌握电控系统 控制策略及底层复杂驱动设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源代码。其ECU控制器内含的软件算法及控制 策略,涵盖机电耦合制动力动态分频防抱死控制等关键技术,硬件设计严格遵循汽车电子功能安全 ASIL等级要求。 截至2024年末,公司已拥有58项发明专利、9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及22项核心技术, 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全国商业科技进步一等奖等重磅奖 ...
Unusual Machines (NYSEAM:UMAC) 2025 Conference Transcript
2025-09-16 15:32
**Unusual Machines Incorporated (UMAC) 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1 公司业务与战略定位** * 公司为小型无人机行业的一级供应商 专注于生产无人机零部件 特别是第一人称视角(FPV) goggles[5] * 核心战略是将其零部件生产从中国回流至美国(onshoring) 特别是在佛罗里达州奥兰多市[6][10][13] * 采用B2C到B2B2G的双轨策略 通过零售电商(rotario com)测试和验证产品 再向企业及政府客户销售已验证的零部件[7][8] * 公司定位为价值型(value segment)零部件供应商 而非高端或技术领先型 旨在以具有竞争力的价格直接与中国产品竞争[8][16][22] * 公司拥有强大的社交媒体影响力 包括近30万YouTube订阅者和15万邮件列表用户 这有助于驱动业务并触及企业买家[11] **2 财务表现与运营状况** * 公司财务状况强劲 拥有8000万至9000万美元现金 每季度现金消耗低于100万美元[21] * 每个季度都创下历史最高收入记录 同比增长约65% 毛利率达到约30%的历史最高水平[21] * 公司已收购澳大利亚电机公司Rotor Lab 以获取其工程专业知识并加速学习曲线[13] * 电机生产已开始 拥有17,000平方英尺的生产设施 目标是在1月达到每月50,000台电机的满负荷生产能力[13][39] * 公司拥有约3200万股流通股 股权结构清晰 没有太大的悬置问题[21] **3 行业动态与市场机会** * 行业正受到地缘政治和立法的巨大推动 美国2023年《美国安全无人机法案》禁止政府使用资金购买或飞行中国无人机 该法案将于明年1月生效[17] * 美国国防部(Department of War)今年为小型无人机(SUAS)类别预留了约7.5亿美元预算 这不包括记录在案的项目 预计该类别总预算至少10亿美元[14] * 零部件约占上述总预算的25% 因此仅美国国防部今年的零部件可寻址市场(TAM)就约为2.5亿美元[15] * 考虑到商业市场(取代DJI) 零部件市场的年总可寻址市场(TAM)可能达到10亿美元或更高[15] * 行业预计将出现重大整合 目前约有300-400家无人机公司 未来可能整合至5-10家 拥有资本渠道的公司将成为整合者[16][30][42] **4 产品与生产进展** * 公司已实现电子部件(飞控、电调、相机、图传)的美国本土生产 并且每种部件的销量均已超过10,000个 已达到规模经济[12] * 已有四种部件通过国防创新单位(DIU)的Blue框架认证 表明其网络安全和供应链符合军方采购标准[12] * 电机生产设施已投产 拥有三条不同尺寸电机的生产线 材料可生产约50,000台电机[13] * 公司计划在美国建设耳机(headset)生产设施 以满足客户对国产耳机的需求[10][20][41] **5 风险与机遇** * 政府采购周期出现延迟 比预期晚了约四周 原预计8月底9月初的订单尚未发生 关键催化剂(国防部订单)预计在未来4-6周内见分晓[19][23][43] * 公司面临来自中国产品的价格竞争压力 但30%的关税加速了其回流进程并改善了其利润率[18] * 公司是价值型零部件领域的主要参与者 与Mobilicom、Doodle Labs等高端供应商形成差异化 直接竞争较少[16] * 公司明确表示目前不考虑制造整机 以避免与客户竞争并危及零部件业务[38] **6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与ONDAS Holdings有合作关系 共同投资于无人机生态系统的其他公司(如SafePro Group、LightPath Technologies)以促进西方解决方案的发展[30][31][32] * 公司积极寻求除军事需求外的国内应用合同 如无人机灯光秀和无人机配送(BVLOS规则依赖)[44] * 零售业务表现出稳定的有机增长 年增长率约为20%[8] * 公司领导团队经验丰富 拥有深厚的行业和银行业背景[22]
亚太股份系列二-中报点评:上半年利润接近翻倍,规模效应加速兑现【国信汽车】
车中旭霞· 2025-09-04 13:5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6亿元 同比增长29.75% [3] - 归母净利润2.01亿元 同比增长92.12% [3] - 2025Q2营收13.43亿元 同比增长37% 环比增长7% [9] - Q2归母净利润1亿元 同比增长129% [9] - Q2毛利率19.84% 同比提升1.49个百分点 [4] - Q2归母净利率7.45% 同比提升2.97个百分点 [4][12]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率2.08% 同比+0.15pct [4] - 管理费用率2.76% 同比-0.91pct [4] - 研发费用率6.03% 同比-1.29pct [4] - 财务费用率0.30% 同比+1.62pct [4] 业务构成 - 基础制动系统2024年收入31亿元 占总收入73% [18] -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2020-2024年收入复合增速32% [5] - 电子控制系统产品包括EPB ESC IBS EBB EMB等 [21] 项目进展 - 2025H1新启动114个项目 其中55个涉及电子控制系统 [5] - 新量产70个项目 覆盖吉利 零跑 一汽红旗 长安等客户 [5] - 自研IBS产品2024年量产 2025年获得12亿元项目定点 [5] - 2024年新启动166个项目 其中74个涉及电子控制系统 [25] 订单储备 - 2025年6月获新势力品牌6.4亿元制动钳总成定点 [26] - 2025年6月获大型汽车集团3.6亿元EPB产品定点 [26] - 2025年6月获2亿元IBS项目定点 [26] - 2025年3月获国外新客户约8亿元前卡钳订单 [26] - 2025年2月获10亿元IBS onebox项目定点 [26] 全球化布局 - 当前海外收入占比约3% [6] - 2024年完成新加坡 摩洛哥 德国子公司布局 [6][30] - 摩洛哥基地规划年产制动钳总成265万件 [6][30] - 新加坡子公司注册资本10万新加坡元 [30] - 德国子公司负责研发销售与市场推广 [30] 技术布局 - 具备角模块 EMB 底盘域控制器等智能化产品 [7] - 集成轮毂电机 电子机械制动 主动悬架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7][27] - 实现车辆各系统独立控制 支持原地转向和横向移动 [7][27] - 掌握77GHz毫米波雷达与视觉系统产业化应用 [26] 客户体系 - 国内客户覆盖长安 吉利 长城 上汽 广汽 一汽 东风等 [28] - 国际客户进入大众 通用 本田 日产 Stellantis等采购平台 [28] - 产品出口南北美 欧洲 中东 东南亚等地区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