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pple Silicon
icon
搜索文档
万亿对决:苹果vs英伟达
虎嗅· 2025-08-29 06:30
市值表现与市场预期 - 英伟达过去两年股价涨幅超过苹果涨幅的10倍 [4] - 投资者普遍认为苹果错失AI浪潮 并长期看衰其发展前景 [5][6] - 苹果Siri语音助手性能被指不及小米小爱同学 [5] 历史技术渊源与硬件布局 - 乔布斯1988年通过摩托罗拉DSP处理音频及科学计算 早于英伟达成立时间 [7] - NeXTdimension图形处理卡采用英特尔64位RISC处理器i860 领先同期PC图形加速技术35年 [8][9] - Pixar早期硬件Pixar Image Computer因性能过于强大且成本高昂(折算现值超百万美元)未能商业化 [13] - 苹果通过收购PA Semi团队奠定Apple Silicon基础 英伟达核心架构师Brian Kelleher源自DEC的MIPS团队 [13] 生态竞争与战略冲突 - 苹果因2007-2008年"Bump门"质量事件与英伟达关系恶化 [14] - 英伟达试图通过nForce 200芯片组控制苹果生态 同期推出CUDA平台 [14] - 苹果为保持生态控制权 放弃桌面科研与游戏市场 甚至因芯片限制终止汽车项目 [15] - 苹果在M1发布前夕弃用OpenGL 转而自研Metal图形接口和MPS科学计算框架 [16] 技术路径与产能优势 - 苹果采用芯片级胶水拼接技术(Chiplet) 可将M系列芯片组合为Max/Ultra等形态并集成统一内存/HBM [17] - M4 Mac Mini集群在推理速度上优于同价位英伟达平台 且Apple Silicon因量产规模具备成本优势 [18] - 苹果已租用谷歌TPU集群进行训练 并由博通代工的Baltra数据中心芯片将于明年量产 [19] 生态壁垒与端侧AI布局 - 苹果生态无需依赖CUDA 谷歌同样通过自研TPU摆脱外部依赖 [21][22] - iOS 18重点集成Apple Intelligence端侧AI 在能效、延迟和系统集成方面优于安卓碎片化方案 [24][27] - 端侧AI可处理多语言对话及基础情感交互 无需庞大世界知识库 未来交互模式类似Apple CarPlay [2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AI竞争从云端算力军备竞赛转向终端用户体验革命 [28] - 谷歌广告业务未受生成式AI冲击 收入持续增长 自有AI实力跃居T1层级 [22] - 英伟达开发生态与苹果应用生态将共同定义下一代智能体验格局 [28]
自研Wi-Fi/蓝牙芯片面世,苹果的芯片帝国,被所有人低估了
36氪· 2025-08-08 00:08
苹果自研芯片战略升级 - 公司将在新款Apple TV 4K中搭载首款自研Wi-Fi/Bluetooth芯片(代号Proxima),取代博通方案,并计划于年内推出售价更低的版本[1] - iPhone 17系列将于2024年秋季全系采用自研Wi-Fi/Bluetooth芯片,而Apple TV 4K可能率先试水该技术[3][13] 自研芯片体系分类与扩展 - 公司自研芯片体系分为三类:主控SoC系列(如A/M/S/H/R系列)、功能模块类芯片(如W/U/T/R1系列)及基础能力芯片(包括PMIC/显示控制/Wi-Fi/基带芯片)[5][7][10] - 算力平台已完成"大一统"(Mac全线采用M系列),现阶段重点转向边缘芯片自研,例如Vision Pro的R1协处理器将传感器数据处理延迟压缩至12毫秒[4][10] 核心芯片技术进展 - 首款自研基带芯片C1已于2024年初在iPhone 16首发,目前仅支持Sub-6GHz但功耗表现优于高通方案[11] - 第二代基带芯片C2预计2026年应用于iPhone 18全系,并后续扩展至MacBook和iPad产品线[13] 战略动机与行业趋势 - 自研芯片旨在全面掌控连接能力(如蓝牙/Wi-Fi/基带),减少对博通/高通等第三方依赖,提升设备协同体验与能耗控制[14][19] - 华为通过麒麟SoC、基带、ISP、NPU等多线布局实现核心模块自研,小米则从模块芯片(澎湃C1/P1/G1)逐步向手机SoC(玄戒O1)过渡[16] - 消费电子巨头通过芯片自研实现硬件生态协同,一次研发可复用于手机/耳机/手表/平板/车载/XR等多产品线,提升投入产出比[18]
库克罕见动员全公司:苹果“必须赢下AI这场仗”
搜狐财经· 2025-08-03 05:02
公司战略与目标 -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罕见召开全员大会,向数万名员工传达公司"必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胜利的目标,并将为此投入"不设上限"的资源 [1] - 库克强调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超越智能手机与互联网,公司必须布局该领域以避免落后 [3] 历史经验与信心 - 库克援引公司历史表示,苹果并非首次后发制人,如Mac、iPhone、iPad均重新定义了行业标准 [3] - 公司对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成功充满信心,认为有能力再次重塑行业 [3] 技术布局与投资 - 苹果将自研下一代Apple Silicon芯片,AI加速器规模将翻倍,成为所有终端设备的核心引擎 [3] - Siri项目被重构,原混合架构因质量未达标被放弃,交由Vision Pro负责人团队重新设计端到端大语言模型架构,预计2025年发布重大升级 [3] - 公司已评估收购或深度合作多家AI初创公司,包括Perplexity与Mistral [3] - 苹果继续与OpenAI、Anthropic保持技术对话,以加速AI功能落地 [3]
库克罕见全员动员:苹果“必须赢下AI这场仗”
环球网资讯· 2025-08-03 05:01
公司战略与目标 - 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罕见召开全员大会 明确公司必须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胜利 并将投入"不设上限"的资源 [1] - 库克强调苹果历史上多次后发制人 重新定义行业标准 包括Mac PC iPhone智能手机 iPad平板电脑 人工智能的影响将超越智能手机与互联网 [2] 技术研发与产品规划 - 下一代Apple Silicon将把AI加速器规模翻倍 成为所有终端设备的核心引擎 [2] - Siri原混合架构因质量未达标被放弃 项目交由Vision Pro负责人迈克·罗克韦尔团队重新设计端到端大语言模型架构 预计2025年发布重大升级 [2] 合作与收购动态 - 苹果已评估收购或深度合作多家AI初创公司 包括Perplexity与Mistral [2] - 苹果继续与OpenAI Anthropic保持技术对话 以加速AI功能落地 [2]
苹果拟借助生成式AI技术加速定制芯片设计流程
环球网· 2025-06-19 06:53
公司战略与技术发展 - 公司正考虑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加快定制芯片设计进程 [1] - 自2010年推出iPhone专用A4芯片后,定制芯片已广泛应用于Mac台式机、Vision Pro头显等设备 [4] - 关键经验之一是芯片设计过程中必须采用最先进的工具,包括电子设计自动化(EDA)领域的最新设计软件 [4] 行业动态与合作伙伴 - EDA行业巨头Cadence Design Systems和Synopsys正争相将人工智能功能融入各自产品 [4] - EDA企业在支持处理复杂芯片设计任务方面作用重大,生成式AI有望在更短时间内完成更多设计工作,极大提升效率 [4] 重大决策与转型 - 2020年公司决定将Mac系列彻底从英特尔芯片转换为自主研发的Apple Silicon,无备用方案或旧架构分支产品 [4] - 此次转型涉及巨大软件工作量,公司采取果断决策、坚定推进的策略 [4]
苹果或于2027年推出“几乎全玻璃、曲面设计”iPhone
WitsView睿智显示· 2025-05-12 09:44
iPhone设计革新 - 苹果计划在2027年推出"几乎全玻璃、曲面设计"的iPhone 该设计将采用连续环状玻璃外壳 仅保留镜头周围与钛金属边框为金属材质 [1] - 2027年款iPhone可能将前镜头隐藏于屏幕之下 实现真正的全屏幕边到边显示 不同于三星或vivo的侧边下弯曲面屏幕方案 [1] - 该设计概念源自苹果2019年申请的专利 描述了一款以玻璃环绕机身形成"连续环状外壳"的手机 [1] 2027年苹果产品路线图 - 2027年可能成为苹果"产品大爆发"的一年 包括首款可折叠iPhone和首款智慧眼镜 后者将直接对标Meta Ray-Ban [2][3] - 公司计划推出内建相机的AirPods与Apple Watch 以及备受关注的桌上型AI机器人 该机器人将配备具备"个人风格"的语音助理 [3] AI技术布局 - 苹果可能在2027年推出由大型语言模型驱动的全新Siri 并投入研发自家服务器端AI专用芯片 [2] - AI芯片由苹果以色列芯片设计团队负责 该团队曾主导Apple Silicon开发 使公司在2020年摆脱对英特尔晶片的依赖 [2]
苹果芯片,全盘自研?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5-05 04:22
苹果自研芯片战略 - 公司2020年宣布Mac过渡到Apple Silicon,在不到3年内成功开发出比英特尔处理器更快、更高效的芯片[1] - 目前正试图取代高通,从iPhone 16e搭载的全新C1调制解调器开始,最终目标是实现所有网络功能内部化[1] C1调制解调器特性 - 首款C1调制解调器注重效率,不支持5G毫米波和全部波长,但被称为"iPhone上最省电的调制解调器"[3] - 性能测试表现良好但非最佳,将主要用于iPhone 17 Air机型[3] 未来调制解调器路线图 - C2代号Ganymede,2026年iPhone 18首发,支持mmWave、6Gbps下载速度,Sub-6六载波聚合,mmWave八载波聚合[3] - C3代号Prometheus,2027年iPhone 19搭载,计划超越高通性能并支持下一代卫星网络[4] - 考虑2026年为MacBook提供蜂窝支持[4] 网络芯片替代计划 - 正在开发替代博通网络芯片的Proxima芯片,支持Wi-Fi 6E,2025年HomePod mini/Apple TV首发[6] - 分析师预测该芯片将应用于整个iPhone 17系列,增强设备间连接性并降低成本[6] 芯片集成规划 - 计划将蜂窝调制解调器集成到主Apple Silicon芯片组中,最早2028年实现,可提升成本效率和性能[7]
GPU又赢了?苹果临阵倒戈!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28 01:00
核心观点 - 苹果向NVIDIA订购10亿美元的GB300 NVL72 GPU集群服务器系统,标志着其在AI战略上的重大转变,从依赖自研芯片转向商用GPU [1][3] - 这一决策反映了GPU在生成式AI领域的统治地位,以及NVIDIA在AI硬件生态中的不可替代性 [8][14] - 苹果的转向凸显了在AI竞赛中时间优先级的重要性,自研ASIC的开发周期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求 [16][19] - NVIDIA的财务表现和产品性能进一步巩固了其在AI硬件领域的领先地位 [8][11] - 尽管ASIC在特定场景下仍有优势,但在当前Gen AI浪潮中,GPU的通用性和生态成熟度使其成为首选解决方案 [16][19] 苹果的AI战略转变 - 苹果长期依赖自研芯片,但在生成式AI领域转向NVIDIA商用GPU,订购约250台NVL72服务器,每台成本370万至400万美元,总价近10亿美元 [3] - 这一转变可能源于自研芯片开发周期长、优化成本高,无法满足市场对高性能计算的迫切需求 [3][16] - 苹果可能采取混合策略:利用NVIDIA GPU进行模型训练,Apple Silicon专注于推理和边缘设备 [6][19] - Siri竞争力下降和生成式AI的快速发展是促使苹果调整AI战略的重要因素 [4][5] NVIDIA的统治地位 - NVIDIA的GPU搭配CUDA生态已成为训练大语言模型的事实标准 [8] - 在截至1月26日的第四季度,NVIDIA实现营收393亿美元,同比增长78%,毛利率高达70%以上 [8] - 约41%的收入来自微软、谷歌、亚马逊和Meta四大客户,这些公司表示GPU供应不足是构建AI数据中心的瓶颈 [9] - GB300 NVL72平台集成了72个Blackwell Ultra GPU和36个Grace CPU,与前代相比响应速度提升10倍,能效吞吐率提升5倍,整体AI产出能力跃升50倍 [11] GPU vs ASIC的技术路线之争 - GPU在通用性、灵活性和生态成熟度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特别适合快速迭代的AI市场 [16][17] - ASIC虽然在某些特定任务上效率更高,但开发周期长(通常需要数年),难以跟上AI领域的快速发展节奏 [16] - 博通和Marvell等ASIC厂商在AI训练领域的竞争力无法与NVIDIA抗衡 [17][18] - 时间窗口成为关键因素,在Gen AI竞争中速度比性能稍逊更为重要 [16][19] 行业趋势与市场动态 - 科技巨头在AI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持续增加:Meta计划今年斥资650亿美元建设AI基础设施,全球九大科技公司预计2025年AI总支出达3710亿美元,同比增长44% [9] - 尽管有DeepSeek等初创公司尝试低成本AI方案,但这反而可能增加全球对AI服务和硬件的需求 [9][10] - Blackwell平台的需求强劲,NVIDIA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达430亿美元 [14] - AI推理和训练的双轮驱动逻辑进一步强化了NVIDIA的增长势头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