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孙悟空

搜索文档
中国贸促会:外企在华深耕意愿强烈 中国仍是全球外资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智通财经网· 2025-08-27 06:08
全球经贸摩擦指数 - 2025年6月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为92 处于中高位 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4.7% 环比下降13.7% [4] - 印度、美国和巴西的全球经贸摩擦指数位居前三 美国全球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连续12个月居首 [4] - 电子、运输设备和机械设备行业是经贸摩擦冲突焦点 电子行业经贸摩擦指数居首 [4] - 监测范围内20个国家(地区)共发布23项进出口关税措施 47起贸易救济调查 93项TBT和SPS通报 12项进出口限制措施 145项其他限制性措施 进出口关税措施指数居首 [4] 涉华经贸摩擦 - 19个国家(地区)涉华经贸摩擦指数为102 处于高位 印度涉华经贸摩擦指数最高 [5] - 摄像头、路由器和芯片等电子行业涉华经贸摩擦指数处于高位 [5] - 涉华经贸摩擦措施涉及金额同比下降16.3% 环比下降13.6% [6] 商事认证数据 - 2025年7月全国贸促系统签发各类证书74.17万份 同比增长10.82% [1][7] - 非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309.53亿美元 签证份数39.81万份 同比增长5.13% [1][7] - 优惠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87.56亿美元 同比增长39.66% 签证份数27.63万份 同比增长49.42% [1][7] - RCEP原产地证书签证金额7.47亿美元 同比增长26.90% 签证份数27065份 同比增长29.73% [7] 外资企业在华投资 - 中国德国商会调查显示92%德企愿继续深耕中国市场 超半数德企计划未来两年增加对华投资 [2][11] - 中国美国商会报告显示近一半会员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 [2][11] - 外资企业"山西行"活动有近40家外国贸促机构、在华商协会及外资企业负责人60余人参加 达成一批合作意向 [12] - 将于9月下旬组织外资企业"西藏行"活动 [12] 国际交流活动 - 中国贸促会接待近100家跨国公司负责人 组织274批次团组赴55个国家和地区访问交流 [11] - 第三届链博会境外参展商占比达35% 霍尼韦尔、西门子等多家外资企业签署第四届链博会参展意向 [12] - 成功举办3场外资企业"地方行"活动 [12]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 - 中国馆累计接待全球观众超130万人 日均观众近万人 接待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位政要和知名人士 [9] - 举办40多场省区市活动周(日)、企业日、主题日活动 [9] - 展示中国能建、科大讯飞、优必选、中远海运、茅台、亚振家居、国航等中国品牌 [8] 涉外经贸仲裁 - 贸仲委和海仲委累计审理案件7万多件 过去七年年度受理案件争议金额均超千亿元 [14] - 贸仲委被评为全球最受欢迎五大仲裁机构之一 海仲委成为全球知名海事仲裁机构 [14] - 2025年贸仲委、海仲委受理涉外案件435件 当事人遍布76个国家和地区 [15] - 贸仲委《仲裁规则》获评全球前五最受青睐仲裁规则之一 [15] 上合组织天津峰会经贸活动 - 8月28日举办中国-乌兹别克斯坦经贸投资论坛 约600名中乌企业家参会 [17] - 9月2日举办中哈企业家委员会第八次会议 500多名中哈企业代表参加 [17] - 9月2日举办中国-马来西亚高层对话活动 [18] - 9月4日协助举办第二届中巴B2B投资会议 巴方组织近200家企业来华参会 [18] 中国-东盟经贸合作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东盟连续5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 - 2025年1-7月全国组展单位组织3500多家企业赴东盟参加展览项目99项 实际展出面积近44000平方米 [21] - 9月17-18日举办第22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 将发布人工智能产业合作相关成果 [20][21] - 贸仲委东盟庭审中心、海仲委南宁办事处等为双方企业提供商事法律服务 [21]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已举办两届 累计吸引近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0余人次参会 [2][22] - 9月15-16日在广州举办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 主题为"赋能大湾区 共拓新机遇" [22] - 第三届链博会期间43家大湾区企业参展 多个香港澳门商协会组团观展参会 [23] - 贸仲委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仲裁新空间在深圳启用 海仲委大湾区仲裁中心举办多元纠纷解决交流会 [23] 贸法通平台服务 - 咨询领域主要集中在出证认证、政策法规、资金纠纷、出口管制等方面 [25] - 咨询涉及阿联酋、泰国、越南、阿根廷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 [25] - 开设"原产地规则及证书申报指南"专栏 收录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0篇文章 [25]
国际人工智能专家大阪世博会体验中国AI 共议多语言大模型发展
中国新闻网· 2025-08-01 12:37
行业动态 - 约30位来自亚洲、欧洲2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工智能专家近日相聚日本大阪,体验中国多语言AI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与日本产业界代表交流大模型应用 [1] - 活动现场展示了"人工智能大模型展项——AI孙悟空",支持中、日、英三种语言实时问答和跨文化话题互动 [1] - 多语言大模型被视为文明对话的桥梁,匈牙利语言学研究中心总干事期待中国与匈牙利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 [3] 技术亮点 - "AI孙悟空"融合了多语种、高噪场景语音识别、多情感超拟人语音合成以及多模态交互等技术能力 [3] - 该大模型支持130余种语言,对小语种国家的科研人员具有吸引力 [3] - 科大讯飞依托国产自主可控讯飞星火大模型打造了"AI孙悟空",成为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唯一大模型展项 [3] 市场机会 - 全球85%的人口并非以英语为母语,多语言大模型旨在打破英语垄断教育与AI资源的不公平现象 [6] - 马来西亚拉曼理工大学专家认为多语言大模型能体现不同语种习惯的文化差异,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3] - 科大讯飞东北亚研究院院长强调开发多语言大模型是为了让每个人都能用自己熟悉的语言学习世界知识 [6]
“AI+文旅”,解锁更多出游新体验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7-17 22:46
AI+文旅应用场景 - 陕西省西安市秦始皇帝陵博物院推出XR元宇宙项目,游客可沉浸式体验[2] - 福建省福州市石竹山景区引入"外骨骼机器人"辅助登山[4] - 内蒙古博物院使用智能导览机器人进行节目表演[6] - 雄安新区悦容公园部署自主研发导览机器人[8] - 杭州市西湖景区推出扫码召唤"AI导游"服务[9]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展示仿生鲸鲨与游客互动[9] - 敦煌莫高窟运用AI技术复原千年壁画[9] 智能行程规划 - DeepSeek AI大模型可10秒生成个性化旅行攻略,包含景点、食宿等详细安排[10] - 社交平台"AI定制旅行"相关讨论帖达数十万篇,涵盖避堵、省钱等实用建议[12] - 沈阳市沈北新区文旅部门接入AI大模型,动态生成旅行路线[12] - 飞猪、马蜂窝、同程旅行等平台陆续推出AI旅游产品[12] 数字导游服务 - 西安市"游陕西"平台上线汉服造型智能客服"唐代姑娘",支持多语言服务[14] - 太原晋祠景区"AI伴游助手"提供实时讲解和3D虚拟展示[14] - 杭州西湖"数字导游"使游客平均停留时间从3小时延长至5小时,二次消费增长30%[15] - 黄山、庐山、三峡龙脊等景区接入DeepSeek大模型优化服务[15] - 中旅国际、中青旅等企业广泛应用AI于智能客服和导游领域[15] 沉浸式文化体验 -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展示科大讯飞"AI孙悟空",支持三语交互和即时绘画[16][17] - 敦煌"寻境敦煌"项目运用VR技术实现洞窟360度探索[18] - 2024年"敦煌文化环球连线"吸引数万海外观众观看[18] - 南昌滕王阁景区推出"AI导游王勃",可定制路线并即兴赋诗[19] - 《千年一序滕王阁》VR体验中心复原唐代宴席场景[19]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显示AI推动旅游行业数智化升级[13] - 信通院报告指出文旅产业AI贡献度位居服务业前列[17] - AI+VR/AR技术催生新产品新场景,刺激消费增长点[17]
“潮”起东方!世界热情拥抱“酷中国”
新华社· 2025-06-23 13:33
国潮文化IP全球化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潮玩在法国巴黎、美国纽约、日本大阪等地引发抢购热潮,一季度海外收入同比增长475%至480% [1] - LABUBU获得泰国官方授予"神奇泰国体验官"称号,西班牙街头播放其主题曲,米兰时装周邀请参展 [2] - 泡泡玛特国际集团致力于打造多元审美的IP,汇聚全球创意 [2] - 中国古装剧、国风时装在巴黎、米兰等地T台受到国际关注 [4] 数字科技赋能文化输出 - 《黑神话:悟空》游戏全球销售额突破90亿元,上线4个月即席卷国际市场 [6] - 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 [6] - 北京故宫博物院已完成52%馆藏文物数字化,敦煌飞天仙女通过数字技术呈现 [7] - AR讲解器等数字技术帮助海外游客深度体验中国文化 [8] 网络文学全球化发展 - 起点国际已上线约6000部中国网文翻译作品,拥有海外原创作家近45万名,海外原创作品达68万部 [10] - 英国作家卡文创作的玄幻网文《斗罗大陆》衍生作品阅读量超7300万次 [10] - 阅文集团CEO指出网络文学已成为"世界文化现象",实现中国IP模式全球化 [10] - 中国文化贸易转型为"数字内容+IP运营+技术服务"复合型出口模式 [10] 文化出海创新模式 - 《全职高手》主角叶修受邀担任瑞士"旅游探路员",创造沉浸式体验 [11] - "甲亢哥"中国直播成为展现当代中国的爆款内容 [11] - 文化出口进入"内容为王、技术赋能、生态共建"新阶段 [10]
科大讯飞要抢占AI时代的“根红利”
经济观察网· 2025-06-10 11:49
公司战略与布局 - 董事长刘庆峰提出"根红利"概念,强调自主可控、通专结合、软硬一体、行业深耕的战略方向 [1] - 公司目标是通过大模型创新实践形成产业化优势,回应中国数字化转型和全球AI产业格局 [1] - 选择基于国产算力进行模型训练,尽管面临更高技术门槛和更长研发周期(比海外算力慢三个月) [3] 技术研发进展 - 讯飞星火X1医疗大模型今年将在专科诊疗中达到三甲医院主治医生水平 [1] - 星火X1法律大模型在法律法规推荐等场景表现优异 [1] - 大模型三大技术创新点:快慢思考统一模型训练推理方法、评语模型与细粒度反馈强化学习、自主可控强化学习算法包 [3] - 多语种实时交互"AI孙悟空"作为中国馆唯一入选大模型展项在大阪世博会展出 [1] 业务表现 C端业务 - 学习机、办公本、翻译机、录音笔等产品全渠道收入同比增长25% [1] - 软件产品"听见SaaS"总用户数达9000万,1-5月同比增长54% [1] - 5G新通话产品用户同比增长121% [1] - 智能办公本在日本上市两个月成为Makuake众筹平台平板类销售额Top1 [3] B端业务 - 在金融、央国企等行业取得头部客户 [2] - 与中石油共同打造昆仑大模型 [2] - 与国家能源集团合作智能评标助手 [2] G端业务 - 检察院AI辅助办案系统等场景已上线试用 [3] 海外业务 - 1-5月海外AI营销收入同比增长25倍 [3] - C端硬件销售同比增长3倍 [3] 发展历程与定位 - 从语音合成到认知智能和大模型的技术演进路线 [3] - 国内最早进入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领域的企业之一 [3] - 当前重心转向大模型研发及行业化落地 [3] - 战略定位为"既要将底座大模型技术做到第一,也要深入行业解决实际刚需" [3]
焦点访谈丨科技赋能+机制革新 双引擎驱动文化强国建设
央视网· 2025-06-03 13:45
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 - 2025文化强国建设高峰论坛在深圳举行,主题为"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1] - 论坛围绕文化强国建设、文化创新、文化和科技融合、人工智能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 [3] - 论坛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推动中华文明迈向"软实力+硬科技"新时代 [3] 文化与科技融合 - 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7年蝉联"全国文化企业30强",其创新实践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生动写照 [5] - 中影自主研发的全数字虚拟拍摄系统可通过实时图像渲染引擎与LED屏幕图像输出生成最终图像 [7] - 中影的CINITY高新技术格式电影系统是全球领先的电影放映技术,预计8月《哪吒2》将在国外CINITY影院上映 [7] - 2025年1月,中影10米CINITY LED银幕系统成为全球首个获得DCI认证的LED电影放映系统 [9] 人工智能与文化传播 - 科大讯飞依托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大模型打造AI孙悟空,作为中国馆"文化传播大使"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 [11][13] - 科大讯飞研发的翻译机支持74个语种方言免切换,能识别202种中国方言 [13] - 公司每年将营收的20%投入研发,登上"文化企业30强"榜单 [13] 文化企业创新实践 - 中国东方演艺集团实行艺术生产项目制管理模式,推出舞剧《只此青绿》《诗忆东坡》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 [15] - 杭州游科互动科技有限公司(《黑神话:悟空》)、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哪吒之魔童闹海》)等30家企业进入"成长性30强"行列 [15] - 过去一年,"成长性30强"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净资产、净利润、研发费用的平均增长率均超过15% [15] 文化产业发展趋势 - 文化产业已进入"内容与技术双轮驱动"新时代,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行业发展逻辑 [19] - 文化强国建设需要技术突破的"硬支撑"和体制机制的"软环境",破除壁垒才能激活创新潜能 [19] - 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借力科技与市场,文化创新将为世界呈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20]
在大阪世博会感受中国科技“厚度”与“速度”
新华日报· 2025-05-21 03:01
大阪·关西世博会概况 - 2025年大阪·关西世博会于4月13日至10月13日举行 主题为"构想焕发生机的未来社会" 共有158个国家和地区、7个国际组织参展 预计接待参观者2800万人次 [1] 中国馆展示内容 - 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 是大阪世博会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 [2] - 展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1:1模型 内部设置深潜体验舱 可沉浸式感受7062米海底世界 [2] - 全球首次零距离对比展示嫦娥五号(正面)和嫦娥六号(背面)带回的月球土壤样品 [5] - 正面月壤包含约20亿年前的年轻玄武岩样本 背面月壤封存43亿年前的太阳系记忆 [6] - 展示"八网融合"智慧城市沙盘 将能源网、交通网等8个网络通过AI系统无缝连接 [6] - 中国馆建筑采用竹材与钢结构结合 体现绿色建造理念 [6] - 科大讯飞展示"AI孙悟空"虚拟人物 结合星火大模型实现多语言交互 [7] 江苏科技企业参展情况 - 无锡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展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 [2] - 南京洛普股份有限公司为世博会多个国家馆提供10余款LED显示屏产品 [3] - 为大阪保健馆打造320㎡蒙古包状屏 采用透声显示技术 [3] - 为卢森堡馆提供球形屏 为美国馆等提供异形拼接屏 [4] - 产品通过"碳足迹"和"中国环境标志"认证 节能功耗较传统产品降低30% [4] 日本前沿技术展示 - 大阪大学展示0.1毫米厚人工心脏"心肌细胞层片" 由2亿个iPS细胞分化出的心肌细胞组成 已进行8例临床试验 [8] - 大阪Science株式会社展示"自动洗澡机" 采用超声波清洁技术 [8] - 美国Lift Aircraft公司研发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进行试飞 因螺旋桨叶片断裂导致项目暂停 [9] - 川崎重工展示2050年概念车型马型四足机器人CORLEO 采用氢动力系统 [9]
AI推动数字人“飞入寻常百姓家”
科技日报· 2025-05-11 23:40
数字人产业发展现状 -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采用科大讯飞打造的"AI孙悟空",精通中、日、英三种语言,复刻经典动画形象[1] - 数字人技术作为AI、元宇宙关键连接点,正从"可用"向"好用"升级[1] - 截至2024年,中国数字人相关企业达114.4万家,2024年前5个月新增注册17.4万余家[2] 数字人技术演进 - 发展经历三阶段:真人驱动→程序驱动→AI驱动,AI驱动阶段实现高拟真度交互与思维[4] - 科大讯飞2023年发布超拟人数字人,基于多模扩散生成大模型实现实时动作生成[5] - 腾讯智影支持形象/声音克隆,阿里巴巴EchoMimic可赋予静态图像语音表情[6] 数字人应用场景分类 - 形成三大类:媒介数字人(场景占比50%)、服务数字人(30%)、行业数字人(20%)[3] - 媒介数字人案例:央视"AI主持人"与真人同台,交互流畅度达真假难辨水平[3] - 服务数字人应用于政务/电商/金融,行业数字人渗透医疗/教育/企业管理[3] 技术突破与行业趋势 - 科大讯飞研发动作表征抽取技术,提升数字人视频生成效率30%以上[7] - 生成式AI降低制作门槛,用户可通过单张照片+语音生成个性化数字人[7] - 行业专家认为数字人将成为AI创新入口和下一代互联网交互界面[6] 商业化发展方向 - 当前存在同质化问题,个性化定制成为未来重点[7] - 数字分身概念兴起,未来或协助处理工作与生活事务[8]
以科技为笔,绘绿色发展图景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4-30 22:01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大阪世博会开园,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是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通过科技成果展示、绿色理念呈现和文化交流等吸引各国游客,展现中国风貌、文化魅力和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2] 分组1:中国馆概况 - 2025年大阪世博会近日开园,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是面积最大的外国自建馆之一,吸引各国游客 [2] - 中国馆占地面积约3500平方米,设“天人合一”“绿水青山”“生生不息”3个展区 [4] 分组2:科技成果展示 - 中国馆通过交互设施和多媒体形式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如接收“神舟十九号”航天员祝福、观看月球土壤样品、体验“蛟龙号”深潜影像等 [3] - “生生不息”展区首次实现月球正面、背面土壤样品零距离对比展示,观众可观察月壤差异 [3] - 科大讯飞打造的“AI孙悟空”依托多技术与游客实时问答互动,观众可用中、日、英3种语言对话 [4] 分组3:绿色理念呈现 - 4月28日起,大熊猫“蓉宝”与川金丝猴化身数字艺术大使,四川活动周集中展陈四川优势产业和生态文明内容 [6] - 一楼展厅展示中国生态治理案例,二楼“八网融合”智慧城市沙盘描绘未来城市绿色发展图景 [6] - 中国馆建筑主体采用竹材与钢结构结合,选用新型低碳固碳竹质产品,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7] 分组4:文化交流体验 - 日本多家主流媒体对中国馆呈现的中华文化和中日文化交流展开报道 [8] - “青山明月”长廊通过木雕呈现中日友好往来故事 [8] - 日本世博协会副会长等认为中国馆展现中国风貌和文化魅力,是了解中国的绝佳机会 [9]
“AI孙悟空”腾云出海,国产AI大模型亮相大阪世博会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13 12:33
文章核心观点 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幕,中国馆携顶尖科技成果亮相,国产AI大模型“AI孙悟空”首秀世博舞台,由科大讯飞和上影元联合共创,能为全球游客提供服务 [1][2] 分组1 - 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情况 - 4月13日大阪世博会开幕,中国馆以“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绿色发展的未来社会”为主题,携“嫦娥五号”月壤样本、“蛟龙”号体验舱等顶尖科技成果亮相 [1] 分组2 - “AI孙悟空”展项情况 - “AI孙悟空”作为中国馆唯一大模型展项亮相,支持中、日、英三语实时交互,支持高噪场景语音识别、多情感超拟人语音合成以及多模态交互,为全球游客提供幽默问答和智慧导览 [1] - 通过AI核心技术和大模型加持,“AI孙悟空”能在现场听清、听懂,生动还原孙悟空动画角色形象和声线 [2] - “AI孙悟空”展项由科大讯飞和上海电影集团旗下子公司上影元联合共创,呈现《大闹天宫》中孙悟空形象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