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8芯片

搜索文档
iPhone 17大热,苹果王者归来
格隆汇APP· 2025-09-17 10:33
核心观点 - iPhone 17系列全球交付周期普遍比iPhone 16更长 表明需求增长速度快于供给扩张速度 高端机型需求尤其强劲 中国大陆市场交付周期领跑全球 苹果增产25%计划将直接拉动产业链订单和营收增长 长期价值在于生态闭环和服务收入[2][6][16][18][19] 交付周期拉长分析 - 全球交付周期全面延长 base型号比iPhone 16多8天 Pro Max多8天 Air型号(替代Plus)多3天[2][5] - 预购需求持续放量 Day4数据相比Day1进一步拉开差距 base型号周期比去年延长近2周 Pro Max在美国周期达24天(去年仅17天)[4][5] - 供给端增产25%仍无法满足需求 base/Pro/Pro Max计划产量同比增25% Air产量为去年Plus的3倍 但需求增速超越供给扩张速度[6] - 高端机型周期更长 中国大陆Pro/Pro Max需等5周 美国需24天 英国需3周 因eSIM-only版本电池容量更大及新配色(如Cosmic Orange)成为爆款 周期比其他颜色长1-2周[6]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大陆交付周期全球最长 base型号5周(美国3周 印度1周 日本4周) Pro/Pro Max5周(美国24天 英国3周) Air因eSIM政策延迟上市[8][9] - 需求基数庞大 设备安装基数突破2亿台 每年换机人群达数千万 消费升级推动旧款iPhone用户转向Pro系列及安卓用户转iPhone 叠加增量需求[10] - iPhone Air延迟上市导致需求分流 可能推高base或Pro型号周期 后续上市将带来补单潮 针对1000美元预算用户群体[10] - 全球需求分化但不疲软 美国需求稳增(Air从无等待变为4天 ProMax从17天增至24天) 印度周期虽仅3天但同比增长3天 日本周期从29天降至23天(因去年需求提前释放) 除日本外主要市场均增长[11] 产业链影响 - 组装环节订单增加 富士康承担60%以上Pro系列订单 和硕负责base/Air订单 立讯精密承接部分Pro订单 Pro系列因工艺复杂(钛金属中框 高刷屏)组装单价比base高30% 但毛利率仅5%-8%[14] - 核心零部件受益显著 屏幕(Pro系列120Hz OLED屏单价比base的60Hz屏高50%以上 供应商三星显示和LG显示) 电池(eSIM-only版本容量提升 如ProMax从4441mAh增至4800mAh 供应商欣旺达 德赛电池) 芯片(A18芯片采用台积电3nm工艺 单价比4nm高20%)[15] - 短期硬件增量推动营收 iPhone占比苹果2024财年营收51% 高盛预测iPhone 17需求将推动F4Q25(2025年9-12月)iPhone营收同比增长8%-10% 整体营收增6.4%[16] - 长期生态韧性支撑增长 服务收入(AppStore抽成 AppleMusic等)具高粘性 高毛利特点 占比仅20% 未来5年毛利增长主要来源[17] 投资视角 - 苹果产业链以立讯精密为核心值得关注 因短期订单增长和长期生态价值[20] - 苹果核心价值在于20亿台设备加服务收入的生态闭环 单一产品销量波动不影响长期逻辑[18][19]
端侧大模型20250801
2025-08-05 03:18
行业与公司 **行业**:端侧AI大模型发展(手机、PC、边缘设备等硬件载体)[1][2][3] **涉及公司**: - **海外**:Meta(LAMA系列)、微软(Phi-3系列)、谷歌(Gemini/Gamma)、苹果(A18芯片)、高通(骁龙8G3/8G4芯片)[1][3][15][16][17] - **国内**:腾讯(混元模型)、阿里(通义千问)、字节(豆包)、DeepSeek(征流技术)[22][23][25][26][27] --- 核心观点与论据 **1 端侧AI的驱动因素** - **硬件升级**:芯片NPU算力提升(如苹果A18、高通骁龙8G4支持7B至100亿参数模型运行,算力达35-50 TPS)[1][3][13] - **架构优化**:MOE(混合专家)和分组查询注意力技术降低内存占用(如微软Phi-3.5仅调用1-2个专家而非全部16个)[5][6][7][20] - **知识密度提升**:模型量化(高精度浮点数转低精度整数)、动态剪枝(适配数据集剪枝冗余参数)[8][9][11][12] **2 国内外技术路径对比** - **海外领先**:Meta LAMA系列为端侧模型底座,微软Phi-3.5擅长多语言任务,谷歌Gamma基于Gemini优化部署安卓设备[15][16][20][21] - **国内跟随与细分突破**: - 腾讯混元13B支持快慢思考模式(算力自适应),阿里通义千问205在演讲稿生成媲美人类[25][26] - DeepSeek通过征流技术压缩模型(小模型性能接近大模型)[10][22] **3 应用场景与商业化** - **硬件载体**:AI手机(Pixel集成Gamma)、AI PC(微软Windows平台)、AI眼镜(Meta)[17] - **国内落地**:字节豆包支持浏览器自动化(订酒店、票据识别),腾讯小程序为入口场景[27] --- 其他重要内容 - **隐私与协同**:端云协同弥补端侧算力限制,同时保障数据隐私[13] - **性能对比**:谷歌Gamma 7B模型评测优于LAMA2同参数模型[21] - **开源影响**:Meta LAMA免费开源推动行业标准建立[15][18] (注:原文未提及具体财务数据或百分比变化,故未引用)
一台iPhone卖25588元,美国制造的代价有多高?
芯世相· 2025-04-18 10:34
核心观点 - 美国对中国加征高关税对苹果供应链造成全面冲击,尤其打击中国大陆低利润率的组装和零部件环节,导致成本飙升[6][9][11][13] - 美国本土生产iPhone面临原材料短缺、物流成本高企、人力成本昂贵等结构性难题,完全本土化将导致iPhone售价暴涨至3500美元[9][17][19][20] - 苹果依赖中国供应链的核心在于技术工人规模、产业集群效应及对供应商的强议价权,这些优势在美国无法复制[22][26][29] - 若被迫涨价,苹果高利润模式将受挑战,可能引发研发投入缩减、股价下跌等连锁反应,威胁其长期竞争力[30][33][36] 分章节总结 关税对苹果供应链的冲击 - iPhone零部件全球分布:中国大陆供应电池/摄像头/连接器(145%关税),韩国供应屏幕(25%关税),越南/印度参与组装(46%/26%关税)[9][11] - 大陆果链企业净利润率极低:富士康组装净利率1.8%,立讯精密摄像头业务5%,欣旺达电池业务4%,成本敏感度高[11][13][15] - 对比之下,高附加值环节抗压能力更强:台积电芯片净利率20%-25%,三星/LG屏幕净利率15%[11] 美国本土化生产的结构性障碍 - 原材料短板:美国钴锂产量不足且缺乏精炼能力,依赖中国供应链[17] - 物流成本翻倍:中国零部件2小时送达(运费0.2美元/件),美国进口零件运费达0.5-2美元/件[19] - 人力成本差距:中国组装工人时薪3.63美元,美国制造业平均时薪28.92美元,相差近5倍[19][20] - 产业生态缺失:中国电子业工人占全球60%,美国仅4%,库克称美国难以招募足够技术工程师[22] 苹果利润模式的潜在危机 - 当前利润杠杆:iPhone制造成本仅占售价25%,全球供应链压榨(如2019年迫使富士康组装费从15美元降至13美元)[26][31] - 涨价风险:若售价从999美元升至3500美元,将打破"价值提升"逻辑,面临华为/三星竞争[33] - 恶性循环预警:净利率跌破20%红线可能引发研发缩水(年投入200-300亿美元)、股价崩塌[3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中国品牌崛起:华为/小米通过技术积累和供应链实力挑战苹果定价权[38] - 全球供应链重构:关税豁免反映美国科技产业对中国供应链的深度依赖[23]
电子行业周报:大陆代工龙头Q4业绩符合指引,苹果即将发布iPhoneSE4-20250319
东海证券· 2025-02-19 09:10
电子行业周报关键要点总结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投资评级为标配 [1] 核心观点 - 电子行业需求处于温和复苏阶段 [4] - 建议关注AIOT、AI驱动、设备材料、消费电子周期筑底板块四大投资主线 [4] - 大陆代工龙头中芯国际2024Q4营收22.07亿美元,同比增长31.52%,连续7个季度增长 [4][9] - 华虹半导体2024Q4营收5.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4% [4][10] - 苹果即将发布iPhone SE4等新品,配备A18芯片和Apple Intelligence功能 [4][11] - 阿里巴巴与苹果确认合作,将为国行iPhone提供AI功能 [4][10] 行业新闻总结 - 中芯国际2024年营收首破80亿美元,达80.3亿美元,同比增长27.02% [9] - 中芯国际2024Q4毛利率22.6%,同比增长6.2个百分点 [9] - 华虹半导体2024Q4毛利率11.4%,同比上升7.4个百分点 [10] - 台积电1月销售额2932.9亿新台币,同比增长35% [11] - 日月光2024年先进封测营收暴涨超100%,超过6亿美元 [13] - 2024年12月国内手机出货量3452.8万部,同比增长22.1%,5G手机占比88.1% [14] - 2024年全球平板面板市场总出货量2.61亿片,同比增长8% [14] 上市公司动态 - 胜宏科技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9亿元投资越南和泰国项目 [17] - 立昂微计划投资12.3亿元建设年产96万片12英寸硅外延片项目 [17] - 中芯国际2024年实现营收约577.96亿元,同比增长约27.7% [19] - 甬矽电子2024年实现营收36.05亿元,同比增长50.76% [19] - 环旭电子2024年实现营收606.91亿元,同比下降0.17% [19] 市场表现 - 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1.19%,申万电子指数上涨0.27%,跑输大盘0.92个百分点 [21][23] - 申万电子二级子板块表现:半导体(-0.06%)、电子元器件(+2.12%)、光学光电子(+0.35%)、消费电子(+0.49%) [23] - 费城半导体指数上涨3.03%,台湾电子指数下跌4.37% [24] - 电子行业PE(TTM)为58.01倍 [21][25] 行业数据追踪 - DRAM现货价格自2024年9月起略有承压 [35] - NAND Flash合约价格自2024年9月起大幅下滑 [35] - TV面板价格小幅回升,IT面板价格逐渐企稳 [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