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

搜索文档
湘财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5
湘财证券· 2025-08-25 06:49
宏观策略 - 8月LPR维持不变 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00% 5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3.50% 连续第三个月维持不变[3] - 7月公共财政支出同比增速3.04% 结束5、6月持续下行状况 前7个月累计增速保持在3.40%[4] - A股指数大幅上行 上证指数上涨3.49% 深证成指上涨4.57% 创业板指上涨5.85% 沪深300上涨4.18% 科创综指上涨8.18% 万得全A上涨3.875%[6] - 申万一级行业全部上涨 通信、电子周涨幅居前分别为10.84%、8.95% 房地产、煤炭周涨幅居后分别为0.50%和0.92%[6] - 申万二级行业通信设备、半导体周涨幅居前分别为12.94%和12.26% 地面兵装Ⅱ、小金属2025年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为100.29%、64.71%[7] - 申万三级行业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数字芯片设计周涨幅居前分别为17.14%和16.36% 地面兵装Ⅲ、印制电路板2025年累计涨幅居前分别为100.29%、87.04%[7] - 市场保持"慢牛"运行态势 8月份A股市场预期总体保持逐级抬升[6] - 建议关注科技领域人工智能 基建相关板块 稳定币相关的银行、证券等金融板块[8] 北交所市场 - 北交所共有273家股票上市交易 上周新增股票数为2[9] - 总市值均值9195.56亿元 较前一周增加7.75% 总自由流通市值均值3495.21亿元 较前一周增加7.85%[9] - 宏远股份上市首周上涨281.90% 成交额均值7.31亿元 换手率均值65.11%[9] - 能之光上市首周上涨344.38% 成交额均值7.58亿元 换手率均值73.08%[9] - 北交所流动性明显上升 总成交量均值16.21亿股较前一周上升55.06% 总成交额均值417.01亿元较前一周上升62.92%[10] - 算术平均换手率均值8.25%较前一周上升2.77个百分点 按总市值加权的平均换手率均值8.45%较前一周上升2.89个百分点[10] - 273只股票中245只上涨 能之光涨幅最高为344.38% 倍益康跌幅最高为11.55%[11] - 北证50收盘于1600.27点较前一周上涨8.40% 北证湘财研究全指数收盘于1943.36点较前一周上涨6.02%[11]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幅靠前为传媒6.88%与建筑材料6.68% 涨跌幅靠后为社会服务1.67%与医药生物2.72%[12] - 北证50当前估值PETTM为72.08倍 科创50为153.22倍 沪深300为13.73倍[13] 医药行业公司 - 康希诺2025H1营业收入3.82亿元同比增长26% 归母净亏损1348.54万元同比收窄94%[14] - 毛利率82.54%同比提高12.68个百分点 期间费用率102.94%同比下降15.91个百分点[14] - 流脑产品销售收入3.64亿元同比增长38.43%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127.67万元上年同期为-2.14亿元[15]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较上年同期减少31.29天[15] - 曼海欣®2024年市占率约10% 4-6岁扩龄申请2024年11月获受理 计划2026年递交7-59岁扩龄申请[16] - MCV4已于2024年12月在印尼获得注册证书并获得清真认证 正与东南亚、中东、南美及北非等地区探讨合作[16] - 13价肺炎球菌疫苗优佩欣®2025年6月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预计四季度上市销售[16] - 3个在研产品处于上市申请阶段 2个处于Ⅲ期临床阶段 6个处于Ⅰ-Ⅱ期临床阶段[17]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55/15.49/20.83亿元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0047/1.15/2.84亿元[19] 化工行业 - 纯碱行业理论毛利润已为负值 行业景气度有望见底[21] - 纯碱行业20年以上产能占比高达36.16%[21] - "反内卷"政策下纯碱落后产能有望逐步出清 行业供给过剩局面有望改善[21] - 建议关注具有成本优势的天然碱法生产企业博源化工[23]
能之光上市首日获融资买入476.93万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01:57
公司上市表现 - 能之光于2025年8月22日上市首日股价上涨344.38% [2] - 上市首日换手率达73.08% 成交额为7.58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融资融券交易情况 - 上市首日融资买入额476.93万元 占全天交易额0.63% [2] - 最新融资余额456.30万元 占流通市值比例0.46% [2] - 上市首日融券余额为0万元 [3] 近期新股市场表现对比 - 同期上市新股首日涨幅最高达500%(广信科技2025年6月26日)[4] -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最高达8.82%(影石创新2025年6月11日)[4] - 融资余额规模最大达4.73亿元(华电新能2025年7月16日)[4]
北交所策略周报:机构力量增强是趋势,紧抓本轮行情AI+中国创新主线-20250824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8-24 12:12
核心观点 - 北交所市场呈现机构力量增强趋势 投资主线聚焦AI+中国创新 市场交易生态从游资主导波动率转向机构主导基本面趋势 [7][12][13] - 北证50指数本周上涨8.40% 成交额环比增长62.92% 显示市场情绪高涨且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 [2][12][19] - 预计2025年Q3-Q4将有近百亿机构资金涌入北交所 包括10只北证专精特新指数基金发行和8只北证主题公募打开申购 进一步强化机构定价权 [7][13] 市场表现与估值 - 北证50指数收于1600.27点 单周涨幅达8.40% 超越科创50(5.85%)和创业板指(4.18%)等主要指数 [2][12][22] - 北交所PE(TTM)均值97.42倍 中值56.05倍 均高于创业板(中值41.39倍)和科创板(中值39.65倍) 估值水平显著上行 [2][25][26] - 市场成交量81.06亿股(环比+55.06%) 成交额2085.03亿元(环比+62.92%) 融资融券余额74.98亿元(较上周增加7.56亿元) 反映资金加速流入 [2][19][28] 个股与板块表现 - 北交所247只个股上涨 25只下跌 涨跌比达9.88 万通液压(+44.98%)、海达尔(+33.78%)、晶赛科技(+29.51%)涨幅居前 [2][39][47] - TMT板块(通信/电子/计算机/传媒)与消费板块(汽车/美护/社服/零售)同步走强 呈现科技+消费双主线特征 [7][12] - 换手率前五个股为方盛股份(167.34%)、志高机械(138.36%)、晶赛科技(129.61%) 显示热门标的交易活跃度极高 [45] 新股发行动态 - 本周2只新股上市:宏远股份(首日涨358.02% 募资2.81亿元)、能之光(首日涨344.38% 募资1.07亿元) 上市首日平均涨幅超350% [2][30][34] - 巴兰仕本周完成申购 下周计划申购三协电机 精创电气上会 发行节奏保持密集 [2][37] - 截至8月22日北交所共273家公司上市交易 另有142家企业处于受理阶段 21家处于问询阶段 储备项目充足 [2][35] 产业投资主线 - AI产业链从CPO向PCB、液冷、半导体等环节全面扩散 智能驾驶、消费电子、电力设备等衍生领域同步受益 [7][14] - 中国创新主线涵盖戈碧迦(特种玻璃)、万通液压(油气悬挂)、诺思兰德(基因药)、林泰新材(E-LSD)、同力股份(自动驾驶宽体自卸车)、锦波生物(人源重组胶原蛋白)等硬科技企业 [7][14][15] - 机构投资阶段清晰:1-3月聚焦AI+人形机器人 4-5月转向新消费+自主可控 8月重回AI算力 主线延续性强 [7][13] 新三板动态 - 本周新挂牌2家企业 摘牌10家 挂牌公司总数降至6010家(创新层2318家/基础层3692家) [3][52] - 新增计划融资2.59亿元 其中康晋电气(电力设备)拟募资1.50亿元 完成融资0.26亿元 正昌电子(汽车)实际募资0.26亿元 [3][54][60]
能之光登陆北交所首日涨超3.4倍!打新阶段市场参与度极高
新京报· 2025-08-22 09:43
公司上市表现 - 能之光于8月22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发行价7.21元/股 发行市盈率10.24倍 [1] - 上市首日开盘价36元/股 较发行价上涨399.31% 盘中最高价37元/股 收盘价32.04元/股 涨幅344.38% [1] - 当日成交额7.58亿元 换手率73.08% 上市后总市值5.89亿元 流通市值1.23亿元 [1] 公司业务与定位 - 公司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应用于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等领域 [2] - 产品应用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多个终端市场 [2] - 核心产品技术指标在国内同行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部分产品性能达到或超过进口同类产品水平 实现进口替代 [2] 市场申购情况 - 新股申购冻结资金5645.43亿元 申购倍数5576.52倍 中签率仅0.0179% [2] - 北交所新股中签率多在0.05%以下 0.03%的中签率已属较低水平 [2] - 网下询价参与账户数量维持高位 公募基金、年金、私募账户为主要参与者 [3] 新股市场表现 - 北交所新股上市后表现亮眼 所有新上市公司股价较发行价均有明显上涨 [4] - 今年以来A股65只新股首日无一破发 赚钱效应明显 [4] - 北交所新股发行采用直接定价方式 发行价格和估值较低 一级市场折价较多而二级市场溢价明显 [5] 市场结构特征 - 北交所整体市场盘子较小 总市值小、交投活跃度低且股票数量少 [5] - 增量资金流入更容易产生赚钱效应 [5] - 新股多处于政策和创新风口 具备行业领先特征 [5]
N能之光收盘上涨344.38% 全天成交7.58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8:11
公司上市表现 - 北交所新股N能之光(920056)于2025年8月22日上市,开盘上涨399.31%,收盘涨幅回落至344.38%,收盘价为32.04元 [1] - 全天成交量2238.59万股,成交额7.58亿元,换手率达73.08% [1] - 公司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公司财务与发行数据 - 2022年、2023年、2024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 [2] - 本次公开发行数量1478.00万股,发行价格7.21元,发行市盈率11.28倍 [2] - 网上发行量1182.40万股,有效申购数量7829996.60万股,有效申购倍数5576.52倍,有效申购户数70.48万户,网上获配比例0.02% [2] - 国金证券超额配售221.70万股(占初始发行15.00%),网上发行总量扩大至1404.10万股 [2] - 战略配售股份295.60万股,占初始发行规模20.00% [2] 北交所新股首日涨跌幅对比 - 近期北交所新股首日涨幅最高为铜冠矿建(731.41%),最低为海昇药业(0.00%) [3] - N能之光首日涨幅344.38%在近期新股中处于中高水平,低于宏远股份(358.02%)和鼎佳精密(479.12%)等 [2][3] - 发行价7.21元在近期新股中属于中低水平,低于志高机械(17.41元)和开发科技(30.38元)等 [2][3]
能之光上市募1亿首日涨344% 过会时被问经营业绩真实性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7:31
上市表现 - 公司于北交所上市 开盘价36.00元 收盘价32.04元 较发行价7.21元上涨344.38% [1] - 当日成交额7.58亿元 振幅69.90% 换手率73.08% 总市值25.46亿元 [1] - 发行规模1478万股(不含超额配售)至1699.7万股(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5] 股权结构 - 控股股东宁波微丽特持股21.54%(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20.96%(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3] - 实际控制人张发饶通过直接持股及一致行动安排合计控制41.62%表决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40.49%(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3] - 实际控制人通过直接持股13.84% 并通过宁波微丽特间接控制26.46% 通过宁波能馨间接控制6.26% 通过家族成员控制合计4.56% [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从5.56亿元增长至6.11亿元 净利润从2186万元增长至5594万元 [7] - 同期扣非净利润从1580万元提升至5080万元 毛利率从12.03%提升至17.05% [7][9]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2.94亿元(同比+0.06%) 净利润2953万元(同比+10.81%) [9][11] - 2025年1-9月预计营业收入4.45亿元(同比+0.11%) 净利润4153万元(同比+7.57%) [11] 资金募集 - 募集资金总额1.07亿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 净额8731万元 较原计划1.07亿元少1927万元 [6] - 募集资金拟投入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8117万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2542万元) [6][7] - 发行费用1925万元(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 含保荐费140万元和承销费925万元 [7] 经营数据 - 2022-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从-5423万元改善至6891万元 2025年1-6月现金流3417万元(同比+21.05%) [8][9][11] - 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从2022年1.86%提升至2024年2.16% [9] - 资产负债率(母公司)从2022年41.44%下降至2024年19.77% [9] 业务特性 - 公司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企业 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上市审议关注经营业绩真实性 要求说明毛利率变动合理性及原材料价格传导机制 [5]
北交所新股N能之光上午收盘上涨365.05% 半日成交6.21亿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4:23
上市表现 - 北交所新股N能之光今日上市开盘上涨399.31% 上午收盘涨幅回落至365.05% [2] - 半日成交量1829.10万股 成交额6.21亿元 换手率达59.71% [2] 财务数据 - 2022年净利润2186.49万元 2023年净利润4980.77万元 2024年净利润5594.09万元 [3] - 发行市盈率11.28倍 发行价格7.21元 [3] 发行情况 - 公开发行数量1478.00万股 网上发行量1182.40万股 [3] - 超额配售221.70万股 占初始发行数量15% 网上发行总量扩大至1404.10万股 [3] - 战略配售股份295.60万股 占初始发行规模20% [3] 申购数据 - 网上有效申购数量7829996.60万股 有效申购倍数5576.52倍 [3] - 有效申购户数70.48万户 网上获配比例0.02% [3] 主营业务 - 公司主营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N能之光今日上市 开盘上涨399.31%
证券时报网· 2025-08-22 02:02
公司上市表现 - 北交所上市首日开盘价36.00元,较发行价7.21元上涨399.31% [2] - 网上发行有效申购倍数为5576.52倍,有效申购户数70.48万户,获配比例0.02% [2] - 战略配售股份295.60万股,占初始发行规模20.00% [2] 发行与配售详情 - 公开发行数量1478.00万股,网上发行量1182.40万股 [2] - 超额配售选择权实施后网上发行量扩大至1404.10万股,超额配售221.70万股占初始发行15.00% [2] - 发行市盈率11.28倍 [2] 财务业绩 - 2022年至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 [3] 北交所新股市场表现 - 近期上市新股首日开盘涨幅最高为铜冠矿建(代码920019)670.44%,最低为海昇药业(代码870656)-9.55% [4][5] - 发行价区间为3.51元(方正阀门)至30.38元(开发科技) [4] - 获配比例区间为0.02%(N能之光)至0.50%(瑞华技术) [3][4] 公司业务与上市进程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上市申请从受理到上市累计用时423天,受理日期为2024年6月25日 [2]
今日上市:能之光
中国经济网· 2025-08-22 01:32
公司上市概况 - 能之光于8月22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 股票代码为920056 [1] 公司业务与属性 - 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 专注于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2] - 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2]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控股股东宁波微丽特发行前直接持股26.46% [2] - 实际控制人张发饶通过直接持股、一致行动人及亲属安排 发行前合计控制51.13%表决权 [2] - 发行后宁波微丽特持股比例降至21.54%(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20.96%(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3] - 张发饶发行后持股比例降至41.62%(超额配售选择权行使前)或40.49%(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 [3] - 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在报告期内及发行后均未发生变动 [3] 募集资金用途 - 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0,656.38万元 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8,731.40万元 [3] - 募集资金将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及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3]
能之光:北交所IPO打新冻资5645.43亿元,获配比例0.02%
搜狐财经· 2025-08-18 10:13
IPO发行结果 - 北交所IPO发行获得70.48万户投资者参与打新,有效申购数量782.99亿股,冻结资金约5645.43亿元,申购倍数达5576.52倍,获配比例为0.02% [1] - 战略配售环节引入10家战略投资者,包括北京煜诚私募基金、中信证券、北京恒德时代私募基金、国金创新投资等机构 [1] - 战略配售股份合计295.6万股,占发行规模的20.00%,发行价格为7.21元/股,战略配售募集资金金额合计2131.28万元 [2] 战略投资者明细 - 北京煜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获配55万股,其中50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配50万股,其中45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北京恒德时代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获配50万股,其中45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国金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获配21.6万股,其中16.2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配14万股,全部为非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高分子功能改性材料的领先制造商,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5项,其中自主研发发明专利49项,覆盖相容剂、增韧剂、粘合树脂等关键产品,自主研发了300多个牌号的功能材料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线缆、光伏组件、阻隔包装等高附加值领域 [4] 研发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2015年成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2016年成立院士工作站,2017年产品被认定为宁波名牌,2018年获评市级企业研究院 [4] - 2019年成为中国塑协塑木制品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会员,获浙江制造精品荣誉,同年获评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4] - 2020年公司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年5月与中国塑协达成合作意向,拟在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 [4] 客户与业绩表现 - 公司与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等上市公司建立长期合作,覆盖改性塑料、线缆、光伏胶膜等核心领域 [4]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69亿元、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3.75万元、5073.75万元、5594.09万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