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手环

搜索文档
很多人每天在无效驱蚊,医生提醒2个驱蚊关键词
齐鲁晚报· 2025-09-01 01:17
俗话说"秋后蚊子猛如虎",送走了夏天的蚊子"潮",却栽在了秋蚊子的战斗力上。 蚊虫活动频繁,再加上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影响,如何有效驱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蚊香、喷雾、手环、声波驱蚊,究竟哪些真正有效?《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防住秋蚊子突袭。 为什么秋天的蚊子更躁动 很多人认为,夏季是蚊子活跃的季节,其实,秋天的蚊子吸血可能更猛。 据中国天气网,当气温26℃以上、相对湿度70%~80%时,蚊子最活跃或叮咬人程度最频繁。 如果气温达到36℃以上,蚊子也会"中暑",活跃度反而会下降。 从整体习性来讲,蚊子喜欢相对暖湿的环境,初秋温度多在25~30℃左右,加上雨水丰富、湿度适宜,反而成了蚊子的"舒适区"。 蚊虫密度监测显示,每年蚊虫的密度分布曲线呈"驼峰状",六月受晴热高温的影响,不少蚊子被"热死",八九月反而是其活动的高峰期。 驱蚊2个关键:成分、浓度 化学类中的避蚊胺(DEET)驱蚊效果最强,浓度5%~30%可提供2~12小时的防护,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 驱蚊酯(IR3535)和派卡瑞丁(Picaridin)刺激性较低,适合儿童和敏感肌肤,防护时间约4~8小时。 2 植物类 其中,柠檬桉叶油效果较突 ...
天然驱蚊成分更安全?叠加使用效果更好?驱蚊产品这样选
贝壳财经· 2025-08-20 14:02
驱蚊产品选择与分类 - 物理驱蚊方式包括电蚊拍、灭蚊灯、蚊帐和浅色长袖衣物隔离 化学驱蚊方式包括蚊香、电热蚊香液、驱蚊花露水、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等含驱避剂或灭蚊成分的产品[2] - 室内环境建议优先采用物理驱蚊 化学驱避剂仅作为户外活动时的补充措施 不可长期持续使用[2] - 选购非物理驱蚊产品需认准农药登记证号(WP开头)、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标准号"三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有效驱蚊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驱蚊酯和柠檬桉叶油四类[2] - 驱蚊手环和驱蚊贴防护范围小且时效短 蚊虫密集时基本无效 需以主流驱避剂成分为基础搭配环境管理[3] 特殊人群驱蚊指南 - 小于2月龄婴幼儿禁用所有化学驱蚊剂 优先采用蚊帐、浅色长袖衣裤和电蚊拍等物理防蚊方式[3] - 2月龄以上儿童和孕妇哺乳期女性首选含派卡瑞丁或低浓度避蚊胺(浓度低于30%)的驱蚊液产品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植物精油类产品[3][5] - 柠檬桉叶油可能引发孕妇宫缩或过敏反应 不建议使用 且不推荐3岁以下儿童使用[3] - 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且屏障功能未健全 皮肤面积与体重比值是成人的5倍左右 更易吸收外用药 需谨慎使用防蚊产品[4] - 2岁以下幼儿禁用含樟脑、薄荷脑等中药成分的驱蚊产品 孕妇需谨慎使用含中药成分的驱蚊产品[7] 儿童驱蚊产品使用规范 - 儿童使用驱蚊产品需避免过量 防止大面积吸收至血液引起不良反应 喷雾类产品需避免误吸 建议喷于成人手心再涂抹至儿童皮肤[5] - 首次使用驱蚊产品需在前臂内侧小范围试用并观察24小时 确认无红肿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5][7] - 儿童应避免使用杀虫剂和蚊香类产品 因皮肤接受或误吸后易中毒[5] 中药驱蚊产品注意事项 - 常见驱蚊中药包括艾叶、薄荷、陈皮、藿香、白芷、佩兰、丁香和金银花等 其挥发油成分可干扰蚊虫感知系统[6] - 天然中药成分不等于绝对安全 薄荷、丁香等芳香挥发物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或刺激呼吸道 对儿童和哮喘患者风险更高[6] - 驱蚊香囊在密闭空间高浓度使用可能导致头晕、咳嗽等不适 需警惕"纯天然绝对安全"等夸大宣传[6] 蚊虫叮咬反应机制与处理 - 儿童被叮咬后起包更大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建立 对蚊子唾液中的抗凝蛋白或消化酶更敏感 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8] - 被叮咬后需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 并用冰块冷敷5分钟缓解瘙痒和红肿 皮肤破损时需暂停使用炉甘石洗剂[9] - 避免使用酒精、牙膏、唾液或风油精等民间方法涂抹患处 可能引起感染[10] - 出现水疱、皮疹持续增多、红肿直径超过2厘米或影响呼吸排尿等特殊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疫区接触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需排除登革热等蚊媒疾病[9]
24款驱蚊产品核查:“日本叮叮”只是商标名,无驱蚊成分
新京报· 2025-08-20 14:01
行业监管现状 - 防蚊驱蚊产品若宣称功能则属于农药范畴 需标注农药登记证号 产品标准号及农药生产许可证号[2] - 24款受检产品中15款未标注"三证" 其中防护贴和手环类占比达三分之二[1][2] - 传统驱蚊产品如蚊香 花露水等"三证"标注较规范 新型植物萃取类产品违规现象突出[1][11] 产品宣传乱象 - 10款防护贴/手环产品通过"远离嗡""防叮"等表述暗示驱蚊功能 但未取得农药管理资质[2][3][6] - 袋鼠妈妈植物精油贴执行企业标准Q/XSWD 073 该标准未涉及驱蚊功能[3][6] - 戴可思防护贴线上宣称"6小时防叮" 实际包装未提驱蚊功能 成分仅标注植物提取物[6] 商标与成分问题 - "日本叮叮"喷雾使用含"叮"字商标误导消费者 实际成分未含宣称的10%驱蚊酯[9][10] - 三丽鸥驱蚊手环采用葡萄籽油国标GB/T22478-2008 与产品功能完全不相关[14] - 艾草盘香宣称"强效驱蚊"但执行《燃香类产品安全通用技术条件》标准 无农药管理资质[16][19] 渠道销售差异 - 线下商超驱蚊液类产品"三证"齐全 但润本 金鸟等手环类产品混放于驱蚊货架[11][12] - 物美超市线下不售防蚊贴 线上平台销售多款未标注"三证"的精油贴和手环产品[12] - 屈臣氏店员将无证手环推荐为儿童驱蚊产品 包装仅标注"远离滋扰"等模糊表述[11] 企业回应情况 - 润本客服通过香茅油百科资料间接承认驱蚊功效 直播间直接宣传产品驱蚊效果[7][13] - 袋鼠妈妈 戴可思 润本等企业对产品功能询问均未予回应[8][13] - 广东三丰实业关于"日本叮叮"商标合法性的采访邮件被退回[10]
今天,是世界蚊子日
吴晓波频道· 2025-08-20 00:29
蚊子传播疾病的机制与危害 - 蚊子作为疾病传播媒介起到"放大器"或"培养皿"作用 病原体在其体内增殖后通过唾液传播[2][14] - 全球每年因蚊子致死人数达72.5万 超过鲨鱼、狼、狮子等动物及人类自相残害数量(47.5万)[10][17] - 蚊子可传播超过15种人类疾病 包括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等[14] 疟疾防治历史与现状 - 2020年全球超过2.4亿人感染疟疾 2023年仍导致近60万人死亡[22] - 中国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每10万人34.6例下降至2例 2021年获世卫消除疟疾认证[26][27] - 青蒿素提取成为抗疟疾关键药物 屠呦呦因此获2015年诺贝尔奖[23] 驱蚊产业发展规模 - 中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从2015年62.09亿元增至2022年104.3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69%[32] - 预计2024年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 形成百亿规模产业[32] - 驱蚊产品从传统蚊香扩展到户外驱蚊手环、驱蚊灯等数十条细分赛道[34][35] 蚊虫防治技术演进 - 广东佛山采用绝育雄蚊技术 6-8周内野生蚊群密度骤降80%以上[41] - 蚊子对除虫菊酯和避蚊胺产生抗药性 需持续更新防治手段[39] - 北京首创"蚊虫叮咬指数"预报 深圳、广州等地上线蚊媒密度监测系统[47][51] 区域防治特点与成效 - 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从高峰期每日600多例下降至100例以内[7] - 南方以伊蚊为主偏好白天活动 北方库蚊易被光源吸引 防治策略需差异化[52] - 城市采取清理积水、投放食蚊鱼、安装灭蚊灯等综合防治措施[44][46]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驱蚊类产品农药广告规范指导
中国食品网· 2025-08-13 03:47
行业监管框架 - 驱蚊杀虫产品属于农药范畴 需遵守农药广告监管规定 [1] - 农药广告发布前必须经审查机关批准 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1] - 广告中需明示农药批准文号 作为必备内容同步展示 [1] 广告内容限制 - 禁止包含功效安全性断言或保证 如"完全无害"等绝对化表述 [1] - 不得使用科研机构 行业协会或专业人士进行产品推荐证明 [1] - 严禁出现有效率说明 例如"驱蚊率达99%"等具体数据承诺 [2] 营销承诺规范 - 广告中不可包含无效退款承诺 避免消费者误导 [2] - 禁止采用保险公司保险等担保形式进行营销宣传 [2]
振东制药(300158.SZ):无驱蚊手环及防治亚热病毒特效药
格隆汇· 2025-07-31 07:07
公司业务澄清 - 公司明确表示无驱蚊手环相关产品 [1] - 公司否认拥有防治亚热病毒特效药 [1]
世卫组织预警,全球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基孔肯雅热关注度高涨,三大方向涉及公司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07:07
基孔肯雅热疫情概况 -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在全球扩散,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1] - 广东省佛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4000例,其中顺德区3627例,均为轻症 [1] 病毒特性与症状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1-12天,主要症状为高烧(39℃以上)、关节疼痛(手指/手腕/脚踝等)、皮疹、头痛等 [2] - 多数患者为轻症,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少见,高风险人群为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 [2] 治疗与防控措施 - 目前全球无特效药和预防疫苗,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对乙酰氨基酚退烧) [3] - 防控核心为清除蚊虫孳生地和个人防蚊(驱蚊液、蚊帐等) [3] 驱蚊产品相关企业 - 彩虹集团:产品线覆盖灭蚊/驱蚊/防蚊全场景,包括电热蚊香液、气雾剂、驱蚊手环等,股价连续三日涨停 [4][5] - 润本股份:室内驱蚊产品含0.6%氯氟醚菊酯,户外产品含20%羟哌酯/7%驱蚊酯/9%避蚊胺 [5] - 稳健医疗:驱蚊产品销量近期上涨,但收入占比极小 [6] 退烧镇痛药相关企业 - 仁和药业:产品涉及防蚊、发热/关节痛缓解、皮疹治疗 [7] - 新华制药:全球解热镇痛类药物主要生产商之一 [7] 病毒检测相关企业 - 亚辉龙:参股公司卓润生物有基孔肯雅热快速筛查试剂盒,需国内注册证书 [7] - 硕世生物:蚊传虫媒病毒系列含基孔肯雅病毒检测试剂盒,仅供科研 [7] - 奥泰生物:传染病检测系列含基孔肯雅热试剂,目前仅销往境外 [7] - 仁度生物:SAT技术可检测基孔肯雅病毒等,适配常见扩增平台 [8] 市场反应 - 相关概念股股价自周三起受资金关注,部分公司股价连续拉升 [8]
一图看懂 | 基孔肯雅热概念股
市值风云· 2025-07-24 10:01
疫情现状 - 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仍处在高位平台期,疫情形势相当严峻[1] - 截至2025年7月22日,佛山市顺德区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934例,主要集中在乐从镇、北滘镇、陈村镇,均为轻症病例[4] - 7月22日单日新增确诊病例463例,相比7月15日首次通报时的478例,一周内增加超过2000例[4] - 澳门、北京等地已出现个别病例[4] - 全球已有119个国家和地区发现基孔肯雅病毒传播,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4][5] 驱蚊防护企业 - 润本股份(603193):国内驱蚊产品线上龙头,产品包括电热蚊香液、驱蚊液、驱蚊贴等含避蚊胺产品,2024年驱蚊系列营收4.4亿元(同比+35.4%),毛利率54.2%[7] - 彩虹集团(003023):国内知名卫生杀虫企业,产品覆盖驱蚊手环、驱蚊液、电热蚊香液、灭蚊灯等全系列产品[8] - 上海家化(600315):旗下"六神"是国内驱蚊花露水第一品牌,在防蚊和个人护理领域具有强大品牌影响力[9] - 朗云集团(06601):港股上市公司,杀虫驱蚊产品连续10年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拥有超威驱蚊小绿瓶、贝贝健免拆蚊香等产品[10] - 康芝药业(300086):旗下中山爱护拥有婴童康护全品类产品,包括消毒用品、驱蚊产品等,在婴童健康防护领域具有专业优势[11] 检测诊断企业 - 硕世纪录物(688399):采用基因测序技术平台用于基孔肯雅热疫情检测,在病毒检测领域具有技术优势[11] - 明德生物(002932):已推出基孔肯雅热检测试剂盒,为疫情防控提供专业检测工具[12] - 达安基因(002030):拥有基孔肯雅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在分子诊断领域具有丰富经验[13] - 金域医学(603882):采用MetaCAP技术助力基孔肯雅热精准诊断,是全国领先的医学检验机构[14] - 万孚生物(300482):检测产品覆盖基孔肯雅病毒检测试剂,在POCT(即时检验)领域具有优势,可提供快速现场检测方案[16] - 诺唯莎(688105):以分子设计为核心,结合多种热启动技术,实现灵敏度突破,支持23分钟快速程序检测病原体[17]
彩虹集团:公司在灭蚊、驱蚊、防蚊领域拥有丰富的产品线
快讯· 2025-07-24 01:13
家用卫生杀虫产品线 - 公司产品线覆盖灭蚊、驱蚊、防蚊全场景需求,包括电热蚊香液/片、气雾杀虫剂、物理驱蚊工具、便携产品及户外公共环境解决方案 [1] - 电热蚊香液/片采用世卫组织推荐高品质原药,通过药效缓释技术实现高效持久驱蚊效果 [1] - 气雾杀虫剂配备多重滤网控制技术,可防治蚊虫等多种常见虫害 [1] - 物理驱蚊工具包括电蚊拍、灭蚊灯等无化学残留灭蚊方案 [1] - 便携产品线涵盖驱蚊液、驱蚊手环、驱蚊贴、防蚊网等户外适用产品 [1] 产品创新与细分市场 - "彩虹.乖乖"系列针对特殊群体设计,具有更温和环保的产品特性 [1] - 捕蚊机产品为户外公共环境虫害防治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1] - 公司持续进行产品创新,致力于降低蚊虫叮咬风险并提升虫害防控效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