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蚊贴

搜索文档
很多人每天在无效驱蚊,医生提醒2个驱蚊关键词
齐鲁晚报· 2025-09-01 01:17
俗话说"秋后蚊子猛如虎",送走了夏天的蚊子"潮",却栽在了秋蚊子的战斗力上。 蚊虫活动频繁,再加上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疾病影响,如何有效驱蚊成为大家关注的热门话题。 蚊香、喷雾、手环、声波驱蚊,究竟哪些真正有效?《生命时报》邀请专家解读,防住秋蚊子突袭。 为什么秋天的蚊子更躁动 很多人认为,夏季是蚊子活跃的季节,其实,秋天的蚊子吸血可能更猛。 据中国天气网,当气温26℃以上、相对湿度70%~80%时,蚊子最活跃或叮咬人程度最频繁。 如果气温达到36℃以上,蚊子也会"中暑",活跃度反而会下降。 从整体习性来讲,蚊子喜欢相对暖湿的环境,初秋温度多在25~30℃左右,加上雨水丰富、湿度适宜,反而成了蚊子的"舒适区"。 蚊虫密度监测显示,每年蚊虫的密度分布曲线呈"驼峰状",六月受晴热高温的影响,不少蚊子被"热死",八九月反而是其活动的高峰期。 驱蚊2个关键:成分、浓度 化学类中的避蚊胺(DEET)驱蚊效果最强,浓度5%~30%可提供2~12小时的防护,适合长时间户外活动。 驱蚊酯(IR3535)和派卡瑞丁(Picaridin)刺激性较低,适合儿童和敏感肌肤,防护时间约4~8小时。 2 植物类 其中,柠檬桉叶油效果较突 ...
美容护理板块走强,嘉亨家化“20cm”涨停
证券之星· 2025-08-26 06:16
公司股价表现 - 美容护理板块震荡走强 嘉亨家化"20cm"涨停 报24.52元/股 [1] - 午间收盘换手率达22.24% 成交额3.02亿元 [1]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要从事日化产品OEM/ODM及塑料包装容器研发设计生产 是少数兼具日化产品及塑料包装研发设计生产能力的企业 [3] - 与强生/百雀羚/郁美净等多个国内外品牌客户建立长期互利共赢合作关系 [3] - 涉及防蚊业务 聚焦驱蚊液和驱蚊花露水两大品类 通过代工模式为国内外知名品牌提供一站式生产服务 [3] - 驱蚊液产品主打避蚊胺(DEET)配方 浓度覆盖5%至20% 满足户外/日常等不同场景需求 [3] - 驱蚊花露水以乙醇+植物精油为核心成分 兼具驱蚊与清凉止痒功能 部分产品添加薄荷脑等舒缓成分 [3] 公司产能布局 - 现有工厂包括母公司工厂/子公司上海嘉亨和湖州嘉亨工厂/孙公司珠海嘉亨和天津嘉亨工厂 [3] - 湖州嘉亨工厂为新建 一期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 可提供护肤/洗护/家居清洁类及塑料包装容器研发生产 [3] - 二期厂房已建设完毕 部分产线已投入使用 [3] 行业动态影响 - 基孔肯雅热疫情使消费者更加关注驱蚊产品 驱蚊贴/驱蚊液/花露水等防蚊驱蚊产品销量暴增 [3] - 公司表示生产经营情况正常 产能充裕且设施先进 [3] 行业趋势展望 - 化妆品行业整体业绩表现较为疲软 但部分公司凭借优秀产品力/灵活营销手法实现营收和归母净利润亮眼增长 [4] - 随着经济逐步复苏/促消费政策陆续出台 期待下半年需求端进一步修复 [4] - 中长期看 部分国货美妆企业提升研发投入 在国潮崛起背景下凭借出众产品力脱颖而出 [4] - 行业监管趋严 利好合规龙头企业 [4] - 建议关注强研发/产品力和营销能力优秀的国货化妆品龙头公司 [4]
天然驱蚊成分更安全?叠加使用效果更好?驱蚊产品这样选
贝壳财经· 2025-08-20 14:02
驱蚊产品选择与分类 - 物理驱蚊方式包括电蚊拍、灭蚊灯、蚊帐和浅色长袖衣物隔离 化学驱蚊方式包括蚊香、电热蚊香液、驱蚊花露水、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等含驱避剂或灭蚊成分的产品[2] - 室内环境建议优先采用物理驱蚊 化学驱避剂仅作为户外活动时的补充措施 不可长期持续使用[2] - 选购非物理驱蚊产品需认准农药登记证号(WP开头)、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标准号"三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有效驱蚊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驱蚊酯和柠檬桉叶油四类[2] - 驱蚊手环和驱蚊贴防护范围小且时效短 蚊虫密集时基本无效 需以主流驱避剂成分为基础搭配环境管理[3] 特殊人群驱蚊指南 - 小于2月龄婴幼儿禁用所有化学驱蚊剂 优先采用蚊帐、浅色长袖衣裤和电蚊拍等物理防蚊方式[3] - 2月龄以上儿童和孕妇哺乳期女性首选含派卡瑞丁或低浓度避蚊胺(浓度低于30%)的驱蚊液产品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植物精油类产品[3][5] - 柠檬桉叶油可能引发孕妇宫缩或过敏反应 不建议使用 且不推荐3岁以下儿童使用[3] - 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且屏障功能未健全 皮肤面积与体重比值是成人的5倍左右 更易吸收外用药 需谨慎使用防蚊产品[4] - 2岁以下幼儿禁用含樟脑、薄荷脑等中药成分的驱蚊产品 孕妇需谨慎使用含中药成分的驱蚊产品[7] 儿童驱蚊产品使用规范 - 儿童使用驱蚊产品需避免过量 防止大面积吸收至血液引起不良反应 喷雾类产品需避免误吸 建议喷于成人手心再涂抹至儿童皮肤[5] - 首次使用驱蚊产品需在前臂内侧小范围试用并观察24小时 确认无红肿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5][7] - 儿童应避免使用杀虫剂和蚊香类产品 因皮肤接受或误吸后易中毒[5] 中药驱蚊产品注意事项 - 常见驱蚊中药包括艾叶、薄荷、陈皮、藿香、白芷、佩兰、丁香和金银花等 其挥发油成分可干扰蚊虫感知系统[6] - 天然中药成分不等于绝对安全 薄荷、丁香等芳香挥发物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或刺激呼吸道 对儿童和哮喘患者风险更高[6] - 驱蚊香囊在密闭空间高浓度使用可能导致头晕、咳嗽等不适 需警惕"纯天然绝对安全"等夸大宣传[6] 蚊虫叮咬反应机制与处理 - 儿童被叮咬后起包更大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建立 对蚊子唾液中的抗凝蛋白或消化酶更敏感 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8] - 被叮咬后需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 并用冰块冷敷5分钟缓解瘙痒和红肿 皮肤破损时需暂停使用炉甘石洗剂[9] - 避免使用酒精、牙膏、唾液或风油精等民间方法涂抹患处 可能引起感染[10] - 出现水疱、皮疹持续增多、红肿直径超过2厘米或影响呼吸排尿等特殊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疫区接触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需排除登革热等蚊媒疾病[9]
“基孔热”令驱蚊产品更受关注,市场已逾百亿
新京报· 2025-08-20 14:0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8% [1][2] - 狭义驱蚊市场规模从2017年51.81亿元增至2022年74.59亿元 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56% [2] - 电热蚊香液成为最大细分品类 2022年规模达34.93亿元 占整体市场23.5%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基孔肯雅热疫情刺激需求 京东平台驱蚊产品订单量环比增长60%-80% 叮当快药销量同比增长113%-138% [1][3] - 全球变暖导致蚊子活动范围扩大和周期延长 户外活动需求增加催生真实防蚊需求 [4]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2022年线上规模18.27亿元 渗透率24.5% 2017-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2.28% [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超2.1万家 其中50%成立于1-5年内 市场集中度低 [5] - 头部企业包括朝云集团(综合市场份额第一) 润本(线上占有率19.9%) 上海家化(六神花露水线下份额73.3%) 榄菊(蚊香盘类份额20.33%) [7][8] - 外资品牌庄臣 日本安速 Vape等加入竞争 [7] 产品创新趋势 - 产品形态从传统蚊帐 花露水扩展至电蚊香液 驱蚊喷雾 防护贴等多场景应用 [1][10] - 婴童护理品类线上渠道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1% 远高于线下3% [10]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如润本2024年研发费用3507.12万元同比增长36.49% 榄菊建立蚊虫观察室研究防蚊方法 [12] 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蚊香出口量56267.3吨同比增长17.3% 出口额6115.8万美元同比增长15.3% [3] -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加纳 柬埔寨 菲律宾 塞内加尔和莫桑比克 [3] - 出口量前五地区为福建 广东 浙江 云南和江西 [3]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呼吁反对恶性竞争 杜绝内卷乱象 [13] - 倡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产品功能升级和环保配方优化 [13] - 规范广告宣传用语 禁止夸大功效和概念炒作 [13]
今天,是世界蚊子日
吴晓波频道· 2025-08-20 00:29
蚊子传播疾病的机制与危害 - 蚊子作为疾病传播媒介起到"放大器"或"培养皿"作用 病原体在其体内增殖后通过唾液传播[2][14] - 全球每年因蚊子致死人数达72.5万 超过鲨鱼、狼、狮子等动物及人类自相残害数量(47.5万)[10][17] - 蚊子可传播超过15种人类疾病 包括疟疾、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等[14] 疟疾防治历史与现状 - 2020年全球超过2.4亿人感染疟疾 2023年仍导致近60万人死亡[22] - 中国疟疾发病率从2000年每10万人34.6例下降至2例 2021年获世卫消除疟疾认证[26][27] - 青蒿素提取成为抗疟疾关键药物 屠呦呦因此获2015年诺贝尔奖[23] 驱蚊产业发展规模 - 中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从2015年62.09亿元增至2022年104.33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69%[32] - 预计2024年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 形成百亿规模产业[32] - 驱蚊产品从传统蚊香扩展到户外驱蚊手环、驱蚊灯等数十条细分赛道[34][35] 蚊虫防治技术演进 - 广东佛山采用绝育雄蚊技术 6-8周内野生蚊群密度骤降80%以上[41] - 蚊子对除虫菊酯和避蚊胺产生抗药性 需持续更新防治手段[39] - 北京首创"蚊虫叮咬指数"预报 深圳、广州等地上线蚊媒密度监测系统[47][51] 区域防治特点与成效 - 广东省基孔肯雅热疫情从高峰期每日600多例下降至100例以内[7] - 南方以伊蚊为主偏好白天活动 北方库蚊易被光源吸引 防治策略需差异化[52] - 城市采取清理积水、投放食蚊鱼、安装灭蚊灯等综合防治措施[44][46]
中国驱蚊贴行业产业链全景图谱、领先企业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8-18 05:40
产品概述 - 驱蚊贴采用天然植物交叉配方和科学配制 是一种长效环保驱蚊产品 通过天然防蚊植物萃取物与高分子凝胶基质结合 并利用微滴包覆和恒速缓释控制技术制成 原料包括薰衣草精油、桉叶精油和香茅精油等 [3][5] - 产品只需贴在衣服或近人体位置 即可形成直径4-6米的保护圈 持续12-48小时有效防蚊 具有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特点 是居家必备日用品 [5]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驱蚊贴市场规模从2016年8.64亿元增长至2024年15.00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为7.15% [3][6] - 市场扩张主要受全球变暖导致蚊子活动范围扩大和周期延长推动 同时户外运动及露营热潮兴起使消费需求急剧攀升 [3][6] 政策环境 - 根据中国《农药管理条例》 凡标注防蚊驱蚊功能的产品均需按农药管理 无论成分为化学或植物源性 [5][10] - 2022年2月《"十四五"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加强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普及 推广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 [5][10] - 2023年9月《关于切实加强当前农药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安排专项资金加大农药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 [5][10] - 2024年市场监管总局发布《蚊虫化学防治技术标准》 介绍药物种类、剂型和剂量选择 强调安全高效 [10] 行业驱动因素 - 居民消费水平提升和健康意识增强 使消费者对驱蚊产品安全环保要求愈发严苛 驱蚊贴凭借安全无毒、绿色环保特点契合市场需求 [3][6] - 户外活动热潮兴起直接带动驱蚊产品市场扩张 [3][6]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薰衣草精油、桉叶精油、香茅精油等原料 以及胶片、粘合剂、贴纸等原材料 原料直接影响驱蚊效果 [6] - 中游为驱蚊贴生产制造 [6] - 下游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平台和线下商超 最终产品到达终端消费者 [6] 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较多 市场集中度较低 竞争激烈 包括传统知名企业和新兴品牌 [7] - 主要企业有润本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朝云集团(香港)有限公司、湖南九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西振东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等 [7] 产品优势对比 - 驱蚊贴采用全天然植物萃取精华 不添加有害化学物质 更加安全健康 而传统产品主要依靠DEET化学成分 具有较低毒性且可能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11] - 驱蚊贴适用于各年龄段人群 安全无毒 而传统产品因含化学成分 部分人群需谨慎使用 [11] - 驱蚊贴提供自然环保解决方案 符合环保趋势 传统产品化学成分可能对环境产生影响 [11] 市场趋势 - 个性化消费需求增加 企业将提供针对不同肤质和环境条件的定制化方案 包括香味调配、图案设计和功能优化 母婴群体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作为核心消费人群将受到更多关注 [8] - 科技发展推动产品效能升级 长效性成为核心研发方向 企业通过优化驱蚊配方 融合纳米技术与缓释技术延长驱蚊持续时间 并开发更稳定持久的驱蚊成分 [8] - 材料革新强化环保属性 可降解材料如玉米淀粉基材、竹纤维基材将普及 契合绿色环保需求 [8] - 电商平台销售占比持续提升 社交媒体直播带货成为市场突围关键战场 新兴销售渠道如户外运动用品店、母婴专卖店合作将扩大市场覆盖面 [8][9] 数据来源与报告背景 - 《2025-2031年中国驱蚊贴行业市场分析研究及产业趋势研判报告》基于最新中国产业链数据 融合权威官方统计、企业调研、资本市场洞察及全球信息 通过智能处理和算法验证确保分析可靠透明 [18] - 报告聚焦行业变化趋势、用户需求、投放选择、运营方法及实践案例 [4]
听广东原创齐齐《灭基孔肯雅》
南方农村报· 2025-08-04 14:57
音乐创作背景 - 歌曲《灭基孔肯雅》为粤语公益歌曲 旨在通过音乐传播防蚊灭蚊知识 [1] - 词作者为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 擅长粤语歌和儿歌创作 曾获广东省星海音乐奖"年度粤语歌曲"等奖项 [4] - 作曲/编曲/演唱者陈辉权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曾获华语金曲奖"年度最佳作曲人奖"及中国文化艺术政府群星奖 [7] 基孔肯雅热防控现状 - 我国尚未上市基孔肯雅热疫苗 人群普遍易感 需重点防范蚊虫叮咬 [8] - 防控核心策略为"清积水 灭成蚊 防叮咬" 需科学降低蚊媒密度 [8] 个人防护措施 - 建议穿着浅色长袖衣裤 使用驱蚊产品 室内安装纱窗蚊帐 [9] - 发现成蚊滋扰时应立即灭蚊 可配合电蚊拍等物理灭蚊工具 [13] 积水管理方案 - 水培植物需每3-5天换水并冲洗容器 可投放灭蚊幼剂 [10] - 屋顶排水槽需定期疏通 阳台容器应及时清理或倒扣放置 [11] - 空调冷凝水需及时排净 废弃轮胎应打孔处理 [11] 室内灭蚊方法 - 可使用杀虫气雾剂 蚊香等产品 施药后需通风30分钟 [12] - 全屋灭蚊时人员需撤离 待通风完毕后方可进入 [12]
【明日主题前瞻】人形机器人迅速发展将为该领域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03 12:59
人形机器人 - 全球首届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筹备进入冲刺阶段 众多企业和高校战队已进驻训练场进行测试 [1] - 人形机器人依赖大模型提供"大脑" 运动控制系统作为"小脑"是关键 包括控制器 驱动器 电机等部件 技术壁垒高 [2] - 长盈精密为具身智能系统提供"小脑"和身体部分 已与多家人形机器人头部品牌合作并进入量产 智微智能推出基于Nvidia Jetson等平台的大小脑控制器产品线 新时达拟2025年底前推出具身智能通用控制器和整机 [3] 太空经济 - 欧盟启动太空关键地面基础设施研究 旨在评估当前能力并确定未来需求 欧洲议会支持该计划 [4] - 太空经济正从政府主导转向商业驱动 低成本可回收火箭推动商业航天产业化加速 [4] - 陕西华达高可靠电连接器应用于量子号卫星等重点工程 硕贝德完成低轨卫星通信天线研发 [4][5] AI智能体 - 蚂蚁数科客服智能体通过中国信通院评估获4+级 为首家通过企业 [6] - AI智能体可感知环境并执行动作 中航证券认为大模型进入智能体执行时代 2025年将是能力平台化元年 [6] - 远望谷打造AI赋能的智能宠物硬件 税友股份"犀友"平台将通义千问大模型应用于财税场景 [6] 驱蚊市场 - 电商平台驱蚊液 防蚊喷雾等搜索量环比增长超100% 蚊虫叮咬药品搜索量增长400% [7] - 驱蚊用品市场规模预计以7.2%增速增长 2028年突破160亿元 消费者转向新型户外驱蚊产品 [7] - 润本股份拥有室内外全场景驱蚊产品线 彩虹集团推出天然植物成分驱蚊贴等产品 [7] AI政务 - 七台河市上线DeepSeekAI政务问答平台 为首个将大模型深度融入政务服务的案例 [8] - 德邦证券认为AI政务是"人工智能+"先行赛道 地方政府加快大模型在政务领域部署 [8] - 金桥信息推出"亦案通"等AI+司法产品 云赛智联专注政务垂类模型应用 [8] 数据中心供电 - 智算时代单卡功耗提升 AIDC对电力质量和数量要求提高 供配电系统重要性持续提升 [9] - 数据中心供配电系统包括不间断电源等设施 HVDC在AI数据中心优势明显 渗透率有望提升 [9] - 中恒电气HVDC产品应用于阿里腾讯等数据中心 麦格米特推出高功率服务器电源架 通合科技HVDC业务发展良好 [9][10]
蚊子之恶,被长期忽视
36氪· 2025-07-30 04:31
蚊子传播疾病与防控现状 - 基孔肯雅热在广东佛山快速传播 截至7月26日累计确诊4824例 均由伊蚊传播[1] - 蚊子每年导致全球约72.5万人死亡 远超其他危险动物[3] - 蚊子通过唾液传播登革热 疟疾 黄热病 寨卡病毒 乙型脑炎等疾病 在非洲2022年疟疾致死58万人 其中80%为儿童[5][6] 蚊子种群扩散与进化 - 全球气候变暖促使蚊子向温带扩散 白纹伊蚊从东南亚蔓延至中国东部[8] - 伊蚊进化出更高叮咬频率 更长活动时间 更强抗药性 已适应中国北方干燥寒冷环境[8] 国际蚊虫防控体系 - 新加坡通过立法强制灭蚊 初犯罚款100新元(约530元人民币) 再犯加倍 2020年提高至300新元(约1600元人民币)[11] - 新加坡采用科技手段释放带沃尔巴克氏菌雄蚊 使雌蚊产下无法孵化的卵[11] - 德国公园设置蝙蝠屋利用天敌灭蚊 欧美定期统一喷洒杀虫剂[9] 中国驱蚊行业发展 - 驱蚊市场规模从2018年56.58亿元增长至2024年87.33亿元[15] - 润本股份驱蚊业务收入从2019年1.14亿元增长至2023年4.39亿元 翻近三倍 毛利率超50%[19] - 全国蚊香相关注册企业超6400家 产品单件成本0.5-0.8元 售价超2元[19][22] 产品技术迭代趋势 - 传统蚊香因健康隐患被淘汰 电热蚊香液 驱蚊贴 防蚊手环等无烟健康产品成为新选择[18][19] - 驱蚊产品需持续研发应对蚊子抗药性进化[22] 中国防控体系挑战 - 城乡差异大 人口密集 难以实现全覆盖监管 依赖居民自主防控[14] - 广东试点投放灭蚊鱼 清理积水等系统防蚊机制[14]
世卫组织预警,全球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基孔肯雅热关注度高涨,三大方向涉及公司曝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7 07:07
基孔肯雅热疫情概况 -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基孔肯雅热病毒在全球扩散,119个国家报告病例,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1] - 广东省佛山市累计报告确诊病例超4000例,其中顺德区3627例,均为轻症 [1] 病毒特性与症状 - 基孔肯雅热通过伊蚊叮咬传播,潜伏期1-12天,主要症状为高烧(39℃以上)、关节疼痛(手指/手腕/脚踝等)、皮疹、头痛等 [2] - 多数患者为轻症,约一周可治愈,重症及死亡病例少见,高风险人群为新生儿、65岁以上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患者 [2] 治疗与防控措施 - 目前全球无特效药和预防疫苗,临床以对症治疗为主(如对乙酰氨基酚退烧) [3] - 防控核心为清除蚊虫孳生地和个人防蚊(驱蚊液、蚊帐等) [3] 驱蚊产品相关企业 - 彩虹集团:产品线覆盖灭蚊/驱蚊/防蚊全场景,包括电热蚊香液、气雾剂、驱蚊手环等,股价连续三日涨停 [4][5] - 润本股份:室内驱蚊产品含0.6%氯氟醚菊酯,户外产品含20%羟哌酯/7%驱蚊酯/9%避蚊胺 [5] - 稳健医疗:驱蚊产品销量近期上涨,但收入占比极小 [6] 退烧镇痛药相关企业 - 仁和药业:产品涉及防蚊、发热/关节痛缓解、皮疹治疗 [7] - 新华制药:全球解热镇痛类药物主要生产商之一 [7] 病毒检测相关企业 - 亚辉龙:参股公司卓润生物有基孔肯雅热快速筛查试剂盒,需国内注册证书 [7] - 硕世生物:蚊传虫媒病毒系列含基孔肯雅病毒检测试剂盒,仅供科研 [7] - 奥泰生物:传染病检测系列含基孔肯雅热试剂,目前仅销往境外 [7] - 仁度生物:SAT技术可检测基孔肯雅病毒等,适配常见扩增平台 [8] 市场反应 - 相关概念股股价自周三起受资金关注,部分公司股价连续拉升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