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香

搜索文档
中疾控发布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健康防护提示
人民网· 2025-09-28 02:01
人民网北京9月28日电 (记者乔业琼)据中疾控微信公众号消息,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即将来 临,人员流动与聚集、境内游和出境游将明显增多。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温馨提示:假期出行时应注 意诺如病毒肠炎、登革热、基孔肯雅热、霍乱、新冠病毒感染、猴痘、食物中毒预防,以及鼠疫、人感 染禽流感等传染病的预防;前往热带和亚热带国家和地区旅行需注意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 等蚊媒传染病预防。 一是诺如病毒肠炎 每年10月至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学校、旅行团中常有聚集性疫情发生。主要通过食用 污染的食物、饮用污染的水,或接触患者粪便或呕吐物、或其污染的物品、环境等方式传播。常见症状 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成人通常以腹泻为主,儿童则较多表现为呕吐。 主要预防措施: (一)注意勤洗手,尤其是饭前便后、处理食物前、外出回家和照顾病人后,要用洗手液或肥皂以 及流动水至少洗20秒,确保指尖、指缝、手腕等部位都要洗到。 (二)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尽量吃熟食,不吃生的或未完全煮熟的肉类、海鲜,水果食用前要彻 底洗净,饮用水应选择开水或未开封的包装饮用水。 (三)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应及时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其 ...
天然驱蚊成分更安全?叠加使用效果更好?驱蚊产品这样选
贝壳财经· 2025-08-20 14:02
驱蚊产品选择与分类 - 物理驱蚊方式包括电蚊拍、灭蚊灯、蚊帐和浅色长袖衣物隔离 化学驱蚊方式包括蚊香、电热蚊香液、驱蚊花露水、驱蚊手环和驱蚊贴等含驱避剂或灭蚊成分的产品[2] - 室内环境建议优先采用物理驱蚊 化学驱避剂仅作为户外活动时的补充措施 不可长期持续使用[2] - 选购非物理驱蚊产品需认准农药登记证号(WP开头)、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标准号"三证"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有效驱蚊成分包括避蚊胺(DEET)、派卡瑞丁、驱蚊酯和柠檬桉叶油四类[2] - 驱蚊手环和驱蚊贴防护范围小且时效短 蚊虫密集时基本无效 需以主流驱避剂成分为基础搭配环境管理[3] 特殊人群驱蚊指南 - 小于2月龄婴幼儿禁用所有化学驱蚊剂 优先采用蚊帐、浅色长袖衣裤和电蚊拍等物理防蚊方式[3] - 2月龄以上儿童和孕妇哺乳期女性首选含派卡瑞丁或低浓度避蚊胺(浓度低于30%)的驱蚊液产品 避免使用含酒精或植物精油类产品[3][5] - 柠檬桉叶油可能引发孕妇宫缩或过敏反应 不建议使用 且不推荐3岁以下儿童使用[3] - 儿童皮肤角质层较薄且屏障功能未健全 皮肤面积与体重比值是成人的5倍左右 更易吸收外用药 需谨慎使用防蚊产品[4] - 2岁以下幼儿禁用含樟脑、薄荷脑等中药成分的驱蚊产品 孕妇需谨慎使用含中药成分的驱蚊产品[7] 儿童驱蚊产品使用规范 - 儿童使用驱蚊产品需避免过量 防止大面积吸收至血液引起不良反应 喷雾类产品需避免误吸 建议喷于成人手心再涂抹至儿童皮肤[5] - 首次使用驱蚊产品需在前臂内侧小范围试用并观察24小时 确认无红肿反应后再大面积使用[5][7] - 儿童应避免使用杀虫剂和蚊香类产品 因皮肤接受或误吸后易中毒[5] 中药驱蚊产品注意事项 - 常见驱蚊中药包括艾叶、薄荷、陈皮、藿香、白芷、佩兰、丁香和金银花等 其挥发油成分可干扰蚊虫感知系统[6] - 天然中药成分不等于绝对安全 薄荷、丁香等芳香挥发物可能引发接触性皮炎或刺激呼吸道 对儿童和哮喘患者风险更高[6] - 驱蚊香囊在密闭空间高浓度使用可能导致头晕、咳嗽等不适 需警惕"纯天然绝对安全"等夸大宣传[6] 蚊虫叮咬反应机制与处理 - 儿童被叮咬后起包更大因免疫系统未完全建立 对蚊子唾液中的抗凝蛋白或消化酶更敏感 释放组胺导致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8] - 被叮咬后需用肥皂水清洗叮咬部位 并用冰块冷敷5分钟缓解瘙痒和红肿 皮肤破损时需暂停使用炉甘石洗剂[9] - 避免使用酒精、牙膏、唾液或风油精等民间方法涂抹患处 可能引起感染[10] - 出现水疱、皮疹持续增多、红肿直径超过2厘米或影响呼吸排尿等特殊情况时需及时就医 疫区接触后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需排除登革热等蚊媒疾病[9]
“基孔热”令驱蚊产品更受关注,市场已逾百亿
新京报· 2025-08-20 14:00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中国驱蚊杀虫市场零售额达120.06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为7.28% [1][2] - 狭义驱蚊市场规模从2017年51.81亿元增至2022年74.59亿元 预计2027年达101.7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7.56% [2] - 电热蚊香液成为最大细分品类 2022年规模达34.93亿元 占整体市场23.5% [11] 增长驱动因素 - 基孔肯雅热疫情刺激需求 京东平台驱蚊产品订单量环比增长60%-80% 叮当快药销量同比增长113%-138% [1][3] - 全球变暖导致蚊子活动范围扩大和周期延长 户外活动需求增加催生真实防蚊需求 [4]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 2022年线上规模18.27亿元 渗透率24.5% 2017-2022年年均复合增长率22.28% [2] 行业竞争格局 - 行业企业超2.1万家 其中50%成立于1-5年内 市场集中度低 [5] - 头部企业包括朝云集团(综合市场份额第一) 润本(线上占有率19.9%) 上海家化(六神花露水线下份额73.3%) 榄菊(蚊香盘类份额20.33%) [7][8] - 外资品牌庄臣 日本安速 Vape等加入竞争 [7] 产品创新趋势 - 产品形态从传统蚊帐 花露水扩展至电蚊香液 驱蚊喷雾 防护贴等多场景应用 [1][10] - 婴童护理品类线上渠道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5.1% 远高于线下3% [10] - 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如润本2024年研发费用3507.12万元同比增长36.49% 榄菊建立蚊虫观察室研究防蚊方法 [12] 出口表现 - 2025年1-6月蚊香出口量56267.3吨同比增长17.3% 出口额6115.8万美元同比增长15.3% [3] - 主要出口目的地为加纳 柬埔寨 菲律宾 塞内加尔和莫桑比克 [3] - 出口量前五地区为福建 广东 浙江 云南和江西 [3] 行业自律倡议 - 中国日用杂品工业协会呼吁反对恶性竞争 杜绝内卷乱象 [13] - 倡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聚焦产品功能升级和环保配方优化 [13] - 规范广告宣传用语 禁止夸大功效和概念炒作 [13]
山东部分地区有白纹伊蚊分布,公众需做好防护
大众日报· 2025-08-16 01:15
疾病传播与防控 - 山东部分地区存在白纹伊蚊分布 布雷图指数低于传播阈值但仍需防护 [2] - 基孔肯雅热通过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叮咬传播 不会通过日常接触传染 [3] - 患者发病第一周血液病毒含量最高 是传播高风险期 [3] - 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热和关节疼痛 30%-40%患者关节痛可能持续较长时间 [3] 预防措施 - 防蚊灭蚊是预防核心 包括杀灭成蚊 清除孳生地和避免叮咬 [4] - 个人防护需穿浅色长袖衣裤 使用驱蚊液 安装纱窗蚊帐 [4] - 清除积水是关键 需定期更换水培植物用水 清理各类容器积水 [4] - 室内灭蚊可使用气雾剂蚊香 施药后需通风30分钟 [4] - 公共场所需重点清理绿化带卫生死角 填平洼地疏通沟渠 [4] 旅行防护 - 前往疫情地区需加强防护 返回后需进行2周健康监测 [5] - 出现发热关节痛等症状需立即就医并告知旅行史 [5]
暴雨洪灾后,守护健康要“三防”
科技日报· 2025-08-15 01:19
暴雨后健康风险与防护措施 - 全国多地暴雨导致道路积水和洪涝 潮湿环境和漂浮垃圾形成病原体滋生温床 对公众健康构成隐患[1] - 专家提出三防重点 防病从口入引发的肠道疾病 防污水接触造成的皮肤感染 防蚊虫叮咬导致的虫媒传染病[1] 肠道疾病防护 - 洪水破坏饮用水设施和水源并影响食品安全 洪水中存在多种粪口传播病原体 携带粪便和动物尸体易滋生大量病原体[2] - 被淹没区域食品和饮用水受污染引发肠道传染病流行 常见疾病包括细菌性痢疾和肠道病毒感染 症状表现为发烧腹泻恶心[2] - 防护建议包括勤洗手保持手部卫生 避免共用毛巾并经常消毒 饮用纯净水瓶装水或开水避免生水[3] - 食用热加工饭菜 不食用病死淹死牲畜禽类 出现发烧恶心症状尽早就医防止疾病发展[3] 皮肤感染防护 - 积水表面漂浮大量生活垃圾 高温高湿环境催化污染物加速病原体滋生繁殖 长期接触污染积水易引发皮炎足癣等皮肤疾病[4] - 洪水淤泥中可能存在生锈钉子玻璃碎片等尖锐物品 划伤后未及时处理可能导致葡萄球菌破伤风杆菌侵入伤口深处引发感染[4] - 需要蹚水出行时应避免皮肤直接接触污浊雨水 穿戴雨衣雨鞋避免手脚长时间浸泡 保持皮肤干燥洁净[4] - 回家后立即清洗消毒皮肤 小伤口使用碘伏酒精消毒 深伤口立即就医防止破伤风感染[4] 虫媒传染病防护 - 洪涝后积水与粪便垃圾动物尸体构成蚊虫孳生理想环境 提高基孔肯雅热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传播风险[5] - 疾病传播遵循人蚊人路径 需减少蚊虫孳生 检查清理花盆托盘等积水处 对水缸水箱做好密封措施[5] - 外出配备防蚊帽穿长衣长裤 裸露部位喷涂驱蚊剂 居所安装纱门窗蚊帐等防蚊设施 夜间使用蚊香驱蚊液等灭蚊设备[5]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驱蚊类产品农药广告规范指导
中国食品网· 2025-08-13 03:47
行业监管框架 - 驱蚊杀虫产品属于农药范畴 需遵守农药广告监管规定 [1] - 农药广告发布前必须经审查机关批准 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1] - 广告中需明示农药批准文号 作为必备内容同步展示 [1] 广告内容限制 - 禁止包含功效安全性断言或保证 如"完全无害"等绝对化表述 [1] - 不得使用科研机构 行业协会或专业人士进行产品推荐证明 [1] - 严禁出现有效率说明 例如"驱蚊率达99%"等具体数据承诺 [2] 营销承诺规范 - 广告中不可包含无效退款承诺 避免消费者误导 [2] - 禁止采用保险公司保险等担保形式进行营销宣传 [2]
广东人的“防疫战争”:与蚊子决一死战
虎嗅· 2025-08-12 07:15
基孔肯雅热疫情爆发与传播 - 基孔肯雅热是一种通过蚊子传播的病毒性疾病 主要症状包括高烧 皮疹和关节剧烈疼痛 约30%患者会出现长期关节僵硬和不适 后遗症可持续数月 [2] -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该病毒已在全球119个国家报告病例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风险 [2] - 中国广东省佛山市自7月8日报告首例病例以来 确诊人数急剧攀升 目前累计超7000例 [3] 政府防控措施与响应 - 佛山市政府于7月29日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Ⅲ级响应 开展免费核酸筛查并设立19个社区卫生站 [4] - 全市零售药店执行47种重点管控药品实名登记制度 包括布洛芬和连花清瘟胶囊等 [4] - 国家疾控局局长于8月2日赴佛山指导疫情防控工作 [4] - 佛山及周边城市包括广州 深圳 东莞 珠海 中山和湛江于8月7日至9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统一行动 要求全覆盖无死角清理蚊媒孳生地 [5][45][46] 灭蚊行动实施与规模 - 全市开展大规模消杀行动 使用背负式喷雾器喷洒灭蚊药剂 单箱40斤药剂约20分钟喷完 [10] - 禅城区出动无人机进行灭蚊作业 单次可覆盖8000平方米区域 [11] - 西樵镇于7月25日至27日傍晚6时组织全镇同步户外消杀 要求全体居民同时点燃蚊香 [12] - 全市投放4000万只绝育雄蚊 每发现1只雌蚊释放5只绝育雄蚊 顺德区龙江镇向居民水池投放泥鳅 禅城区投放5200尾食蚊鱼 [43] 社会动员与参与情况 - 基层人员全面投入防疫 包括入户检查积水 清理卫生死角 张贴宣传海报和喷洒灭蚊剂等工作 [16] - 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下沉一线 法院每天派出100多人参与防疫 消防部门人员被派往社区和村庄 [19] - 西樵镇63所学校出动教师2000多人次支持33个村灭蚊行动 动员4万多名中小学生和1万多名幼儿参与宣传 [20][21] - 南海区计划在289个村/社区播种200亩艾草用于驱蚊 [43] 经济与社会影响 - 居民家庭防蚊支出显著增加 购买灭蚊液计量单位以"箱"计算 500ml装灭蚊液两三天用完 [12] - 园艺爱好者受到严重影响 顺德区有居民47平方米楼顶花园被强制清理 仅保留少数大型植物 [25] - 部分居民反映防蚊投入近10万元 包括植物购置和维护费用 [28] - 公共场所防蚊措施加强 小区电梯口和保安亭放置公用防蚊水 95毫升装两天用完 [12] 防控挑战与困难 - 广东地区100%蚊子对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药性 需不断加大药量才能见效 [39] - 雨季天气增加防控难度 降雨导致清理后的积水迅速恢复 基层人员需雨中作业 [29][30][31] - 部分居民不配合防控工作 包括阻止入户检查 投诉甚至报警 需警务室协助攻坚 [33][35] - 极端防控措施引发争议 包括无人在家时破门换锁和未经同意对儿童抽血等情况 [4][37] 防控成效与现状 - 截至8月8日 佛山市连续5天每日新增病例数降至200例以下 [44] - 居民反映蚊子数量明显减少 公共场所蚊虫密度下降 [44] - 但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受汛期台风和降雨影响 蚊媒活动仍然频繁 [45] - 出院患者需遵守三个月活动限制 包括避免跑跳和爬高楼等措施 [43]
不忍了!多地“以蚊治蚊”,记者实探“蚊子工厂”→
第一财经· 2025-08-07 14:20
行业背景与需求增长 - 蚊子传播疾病达80多种,包括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和基孔肯雅热等 [3] - 广东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涉及佛山、广州、东莞等十余座城市 [4] - 大众防蚊意识提高,驱蚊灭蚊产品需求增长迅速,社区派发灭蚊片库存消耗快 [6] - 广东胜佳超市驱蚊灭蚊类商品销售量比7月前高出30%,华润万家广东区域驱蚊杀虫产品销量同比提升45% [7] 产品市场现状 - 驱蚊灭蚊产品差异化定位明显,如"婴儿适用"强调植物配方,"户外适用"突出凉感因子 [6] - 华南地区气温炎热时间长,驱蚊灭蚊产品销售周期长,秋季仍有需求 [6] - 防蚊驱蚊类产品主要停留在花露水、香包、气雾剂或蚊香等传统品类,包装沿袭传统,整体体量不大 [8] - 部分驱蚊产品存在"打擦边球"情况,回避"驱蚊"字眼,宣传含糊其辞 [8] - 明确标注防蚊驱蚊功能的产品需按农药标准生产管理 [8] 生物防治技术发展 - "以蚊治蚊"技术通过释放感染沃尔巴克氏体的雄蚊,使雌蚊虫卵无法孵化,降低蚊媒数量 [12] - 该技术成本约为每年每平方米2至3元,体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 [14] - 新加坡蚊子工厂对登革热病例控制效果达70%以上 [13] - 中山大学团队培育华丽巨蚊幼虫吞食白纹伊蚊幼虫,佛山尝试"养鱼防蚊"投放5200尾鱼苗 [12] 市场机会与挑战 - 防蚊驱蚊产品面临年龄断层、消费者老龄化趋势,需结合国潮和新消费开拓年轻市场 [8] - 行业可开发新颖香氛、香包、潮流挂件及中医药茶饮等产品 [8] - 生物防治业务具有季节性、地域性和突发性特点,需政府资源介入推动常态化 [17] - 企业期待更多政府合作,扩大技术应用范围和覆盖人口 [13]
基孔肯雅热:家家点蚊香靠谱吗?
虎嗅· 2025-08-05 08:09
蚊香行业现状 - 蚊香主要有效成分为除虫菊酯类物质 包括天然提取与人工合成类型 其中人工合成类除虫菊酯因产量大且价格低廉成为主流[1][3] - 除虫菊酯通过干扰昆虫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导致神经细胞过度兴奋 最终使昆虫运动失调死亡 该机制对哺乳动物安全性较高[3][4] 抗药性挑战 - 白纹伊蚊作为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主要传播媒介 已对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普遍抗药性 2024年贵州研究显示其对常用除虫菊酯死亡率不足40%[6][7] - 抗药性导致蚊香实际防蚊效果显著降低 在部分地区仅能起到心理安慰作用[9][10] 产品适用性缺陷 - 白纹伊蚊日间户外活动习性与传统蚊香夜间室内使用场景存在根本性错配 降低了防蚊有效性[11][12] - 蚊香使用会产生室内空气污染 2023年研究显示其燃烧可使PM2.5浓度超标1.59-7.42倍 相当于上百支香烟的排放量[13] 安全风险 - 蚊香存在火灾隐患 1999年韩国海洋乐园夏令营大火即由蚊香引发 造成23人死亡[14] - 基于功效局限性和安全隐患 大规模推广蚊香作为防蚊措施缺乏周全性[15]
佛山顺德源头治理蚊害出实招 三级联动精准消杀 闲置屋装纱窗防孳生
南方日报网络版· 2025-08-04 08:07
疫情防控措施 - 佛山市顺德区通过专业队伍下沉、创新源头治理和广泛发动群众参与防控蚊媒传染病 日新增报告确诊基孔肯雅热病例数连续下降 [1] - 全市启动为期一周的成蚊消杀重点攻坚行动 推行"七天七招工作法"包括点蚊香、挂蚊帐、装纱窗、清积水、清垃圾、涂驱蚊液和立体消杀 [1] - 乐从镇组建专业消杀队下沉村居 按照分片包联原则对公园、绿化带、闲置地和下水道等蚊媒高发区进行拉网式喷洒 [1] 专业消杀体系 - 乐从镇创新构建三级联动体系:15人精英团动态制定优化消杀方案 52名质控专员监督药物配比和器械操作规范 300名队员深入背街冷巷清除蚊媒孳生点 [1] - 消杀队伍重点清除墙角缝隙和积水容器等蚊媒窝点 确保攻坚期内显著降低成蚊密度 [1] 源头治理创新 - 道教村针对门窗破损闲置屋安装防蚊纱网 已完成130间闲置屋纱窗加装实现物理防蚊全覆盖 [2] - 大墩村推出奖励方案:对安装一、二层门窗纱网的房屋每窗奖励50元 每户赠送防蚊礼包内含抽纸、蚊香和驱蚊水 [2] 多维防护措施 - 大墩村综合采用全域消杀、清积水、环境整治、加装灭蚊灯窗纱、设立防蚊服务岗及提供共享驱蚊水等措施构建户外防疫屏障 [2] - 北滘镇通过线上线下渠道深入宣传"七天七招" 在公共场所出入口设置共享驱蚊水服务点供市民免费取用 [2] 公众参与机制 - 北滘镇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重点区域提供喷洒服务并派发《告市民健康书》 有效提升市民防蚊意识与自我防护能力 [2] - 通过奖励机制和防蚊礼包发放激励公众主动参与门窗纱网安装等防护措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