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蚊贴

搜索文档
新疆乌苏市市场监管局开展驱蚊类产品农药广告规范指导
中国食品网· 2025-08-13 03:47
行业监管框架 - 驱蚊杀虫产品属于农药范畴 需遵守农药广告监管规定 [1] - 农药广告发布前必须经审查机关批准 未经审查不得发布 [1] - 广告中需明示农药批准文号 作为必备内容同步展示 [1] 广告内容限制 - 禁止包含功效安全性断言或保证 如"完全无害"等绝对化表述 [1] - 不得使用科研机构 行业协会或专业人士进行产品推荐证明 [1] - 严禁出现有效率说明 例如"驱蚊率达99%"等具体数据承诺 [2] 营销承诺规范 - 广告中不可包含无效退款承诺 避免消费者误导 [2] - 禁止采用保险公司保险等担保形式进行营销宣传 [2]
广东灭蚊大战,催化户外运动防护市场新思考
36氪· 2025-08-08 02:54
疫情概况与传播态势 - 2025年广东基孔肯雅热疫情自7月15日至8月5日累计报告7938例 其中佛山占比超9% 顺德区达6837例[1] - 近一周单日新增降至200例以下 但传播范围扩展至广州 深圳 东莞 潮汕 湛江及香港[1] - 白纹伊蚊为主要传播媒介 其活跃时段(日出后2小时及日落前2小时)与户外运动高峰时段重合[2][4] - 病毒伴随发热 关节疼痛 皮疹等症状 80%患者发热后2-5天出现皮疹 关节疼痛可能持续数周甚至引发慢性关节炎[4][6] - 北方地区如河北 山东 辽宁于2025年7月发现白纹伊蚊 因气候变化存在病毒北扩风险[6] 户外运动市场影响 - 蚊虫活跃区域(公园 绿地 水边)与户外运动场景高度重叠 运动者散发的热量 二氧化碳及汗液乳酸易吸引蚊虫[2][4] - 疫情导致户外运动人群面临健康威胁与经济负担 严重症状需住院治疗并造成停工损失[4][6] - 防蚊功能或从运动装备附加项升级为核心考量要素 驱动相关产品需求增长[12][13] 防蚊产品市场现状与趋势 - 中国驱蚊用品市场规模从2020年58.3亿元增长至2024年93.77亿元 五年平均增速超10%[12] - 防蚊喷雾 防蚊贴等新型产品需求于2023年超越传统蚊香液 主要受登革热传播及露营经济推动[12] - 当前市场缺乏针对户外运动场景的专用驱蚊产品 运动型产品需具备持久性 抗汗抗水性及清爽肤感[12][13] - 部分户外品牌已推出防蚊技术服饰 如氯菊酯浸渍处理或高密编织面料 浙江企业正开发防蚊冲锋衣[15] - 行业尚未大规模强调防蚊功能 现有穿戴装备在防护与舒适性平衡上仍有优化空间[15] 防护策略与行业方向 - 专家建议通过物理隔离(长衣长裤) 化学防护(避蚊胺喷雾)及地理隔离(远离疫区与积水地带)降低风险[7][9] - 品牌需开发运动场景优化产品 结合物理与化学防护方案 同时提升消费者对产品成分 时效及运动适用性的认知[15][16] - 防蚊装备或成为户外运动基础配置 类似水壶与毛巾 并体现品牌社会责任[12][16]
国产“度夏三宝”风靡海外 便携风扇、遮阳篷和太阳镜淘宝境外销量突破百万
新华财经· 2025-08-07 05:17
全球消费者对中国防晒清凉用品的需求增长 - 入夏以来极端高温天气导致全球消费者对中国防晒清凉用品需求猛增 [1] - 6月至7月淘宝跨境夏日用品成交量激增 便携风扇、遮阳篷和太阳镜成为最受欢迎的"度夏三宝" 总销量突破百万件 [1] - 哈萨克斯坦消费者青睐泳衣 中国香港防蚊贴成交近2万件 日本防晒霜热销 东南亚市场偏好实用性产品如便携风扇和遮阳篷 [1] 反季消费与创新产品表现 - 南半球澳大利亚冬季仍带动防晒降温用品热销 6-7月GMV同比增长超20% [2] - 风扇灯作为创新产品GMV同比暴涨380% 成为夏日经济亮点 [2] 跨境电商平台的推动作用 - 淘宝天猫出海增长计划自2024年推出后成为商家增长新引擎 [2] - 商家保留货权和定价权 无额外运营成本 只需将货物发至中国大陆集运仓 平台负责跨境物流 实现"一键卖全球" [2]
预防基孔肯雅热,驱蚊产品卖爆了!这种药品搜索量暴增超400%→
搜狐财经· 2025-07-31 09:58
驱蚊产品需求激增 - 基孔肯雅热疫情引发多地灭蚊行动和市民防控意识提升 带动驱蚊产品销量显著增长 [1] - 深圳超市驱蚊产品货架摆放醒目 消费者选购频繁 其中可随身携带的驱蚊液销售最佳 部分热门产品缺货 [3][5] - 药店驱蚊产品销量明显提升 每周补货次数达三次 补货量比往常增加2到3倍 [5][7] 线上平台销售表现 - 电商平台驱蚊液 防蚊喷雾 防蚊贴搜索量环比增长均超100% 蚊虫叮咬缓解药品搜索量增长超400% [6] - 蚊帐和电蚊拍等传统防蚊产品搜索量及销量同步增长 [6] - 广东地区即时零售平台驱蚊用品订单量环比增幅超过150% 花露水 驱蚊液 驱蚊喷雾供给充足 [9]
紧急提醒:基孔肯雅热禁用这种常见药!
中国证券报· 2025-07-29 09:57
疾病特征与区分 - 登革热与基孔肯雅热均由花斑蚊(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症状相似但存在关键差异 [2] - 登革热典型症状:突发高热持续2-7天、全身骨骼肌肉痛(关节无红肿)、第3-6天出现四肢针尖样出血点或红斑疹、潜伏期4-10天、可能引发牙龈出血或休克 [3] - 基孔肯雅热典型症状:体温常达39°C以上但发热期较短、手/腕/膝/踝等关节红肿剧痛(持续数月)、第2-5天出现面部或四肢斑丘疹、潜伏期通常3-7天、极少引发出血 [3] 疾病护理要点 - 体温超过39°C时禁用阿司匹林,优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每4-6小时1次,每日不超过4次) [5] - 每日口服补液盐不少于2000毫升,呕吐频繁需静脉补液 [6] - 发病5天内需严格防蚊隔离,避免病毒通过蚊虫二次传播 [7][8] 防控措施 - 清除孳生地:每周倒扣闲置容器、清空积水、刷洗器皿内壁、每3天更换水养植物水源 [11] - 家庭防护: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和电蚊拍 [12] - 外出防护:喷洒10%-15%避蚊胺驱蚊液(婴儿禁用)、穿浅色长袖衣裤、避开清晨/傍晚蚊虫活跃时段 [13][14] - 旅行防护:前往疫区需携带驱蚊用品,归国后12天内监测体温 [15] 高发区域与核心预防 - 高发区域包括东南亚/南美/非洲/太平洋岛国及国内南方潮湿地区 [16] - 核心预防策略为"清积水+防叮咬",重点阻断蚊子繁殖链 [9][11][16]
全球多地出现基孔肯雅热病例,世卫组织警告可能对卫生系统造成压力
选股宝· 2025-07-27 23:25
疫情概况 - 截至24日广东佛山五区累计基孔肯雅热病例破4000例 其中顺德区达3627例 [1] - 广州、阳江、湛江等地出现病例 疫情存在外溢风险 [1] - 全球119个国家和地区存在病毒传播风险 约550万人面临感染威胁 [1] 疾病特征 - 由基孔肯雅病毒(CHIKV)引起 主要通过伊蚊叮咬传播 [1] - 临床特征为急性发热、剧烈关节痛(可持续数周至数月)及皮疹 [1] - 儿童、老人及免疫低下者感染风险更高 [1] 检测技术 - 主要检测方法包括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 [2] - 病毒分离与核酸检测宜采用发病1周内血清 [2] - IgM抗体检测用于早期诊断 IgG抗体检测显示既往感染 [2] 相关企业 - 科华生物子公司西安天隆的核酸提取仪可用于病毒核酸自动化提取 [2] - 科华生物拥有基孔肯雅热病毒RNA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2] - 仁和药业拥有花露水、防蚊贴等系列防蚊产品 [2] 市场影响 - 病例检测需求有望推动相关检测产品快速积累临床数据 [2] - 检测产品上市审批进程可能加速 [2]
中新健康丨基孔肯雅热防蚊是重点,驱蚊产品搜索量大增
中国新闻网· 2025-07-26 07:07
驱蚊产品市场需求激增 - 基孔肯雅热疫情导致电商平台驱蚊产品搜索量暴增 京东平台驱蚊液、防蚊喷雾、防蚊贴搜索量环比7日前分别增长222%、148%、150% 保济油搜索量环比增长414% [2] - 叮当快药数据显示近三日驱蚊类产品搜索量增加112% 销量增长超46% 商品库存充足 [2] - 驱蚊概念股表现强势 彩虹集团连续3日涨停 振东制药涨幅超8% 拉芳家化、湖南海利等跟涨 [2] 驱蚊产品类型及适用场景 - 蚊帐适合婴幼儿家庭 建议选择32孔规格以平衡防蚊效果与透气性 [3] - 电蚊拍适合孕妇或婴儿家庭 需避免接触易燃气体及高压电网 [4] - 蚊香含拟除虫菊酯 燃烧产生悬浮颗粒 建议用于室外或阳台 [5] - 电蚊香液污染较小 适用于半岁以上儿童家庭 [6] - 杀虫剂见效快但毒性大 施药后需通风30分钟 避免婴幼儿接触 [7] - 驱蚊手环作用范围有限 依赖植物提取液挥发 效果不持久 [8] 驱蚊产品选购标准 - 需查验农药登记证号(WP开头)、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标准号 确保"三证"齐全 [10] - 有效成分避蚊胺、驱蚊酯、羟哌酯为国际公认安全成分 儿童孕妇需核对适用标注及浓度要求 [11] - 室内推荐电热蚊香液 户外选用驱蚊喷雾 有孕妇婴幼儿家庭优先选择物理驱蚊方式 [12] - 需检查包装完好性及保质期 保留购物凭证以便售后维权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