馕

搜索文档
“新”面孔丨00后和田青年的锦“馕”妙计:我对大家讲真实新疆
中国新闻网· 2025-09-26 12:35
9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在乌鲁木齐举行。在新疆这片辽阔土地上,一位名叫 阿卜杜热扎克·图尔荪托合提的00后和田青年,正用镜头与真诚,向世界讲述着一个真实、鲜活、充满 希望的新疆。 "有些人不知道新疆的真实情况,有一些偏见。我想打破这种偏见,然后把家乡的好东西卖出去。"扎克 说道。在工作日,他是一名普通文员;业余时间,他便化身短视频博主"浓眉阿达西",用接地气的幽默 段子,记录家乡的日常,展现新疆的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通过直播和短视频,扎克让越来越多人看到了真实的新疆。他说:"和田最近发展比较快,大家的生活 也越来越好了。"他的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加入直播电商和新媒体行业,销售农特产品,记录家乡变 化,一起为传播新疆文化出力。 在玉都国际大巴扎,烤全羊、烤鸽子的香气弥漫集市;在自家庭院,葡萄架下一家人喝茶、聊天、养头 发……四季更迭,春天杏花开放、微风和煦,夏天麦浪翻滚、收获繁忙,秋天胡杨金黄、美景如画,冬 天虽冷却少雪干燥——这是扎克眼中最美的家乡。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之际,无数名像扎克一样的新疆青年,正在用自信、创新和热爱书写未来 的新起点。正如扎克所说:"我希望有一天,通 ...
新疆,是个好地方!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9-24 12:58
打通南北疆的独库公路 这里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 空中草原那拉提人间仙境喀纳斯 热情的吐鲁番迷人的喀什古城 古丝绸之路从这里经过 多元文化交融于此 来到这片神奇土地的人 总会情不自禁感叹 新疆 冰峰与火洲共存 瀚海与绿洲为邻 "亚克西!" "太攒劲了!" 今年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成立70周年 跟着央视新闻打卡笔记 走进这片广阔无垠的土地 01 绝美新疆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 新疆之大,有28个干支线机场。从喀什到哈密,相当于从北京市到广东省的距离。 △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乌恰县斯姆哈纳村西极塔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美。 "三山夹两盆"是新疆地形的真实写照。正如"疆"字的右半边,天山是最中间的一横,上下两横为阿尔泰山、昆仑山,中间两个"田"为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 盆地。 △帕米尔高原上的慕士塔格峰与塔合曼湿地。 高山 每个来到新疆的人,一定会去看天山。 天山不仅有数十座海拔超5000米的山峰,更是架起了新疆坚实而挺拔的脊梁。 △天山雪莲 提到天山东部的吐鲁番,不少人第一印象是《西游记》中的火焰山。 "火洲"火焰山是著名的干热区,极端高温达49℃,地表温度高到沙窝里可烤熟鸡蛋。 恢宏壮丽的新疆,诞生了不少 ...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大巴扎的烟火气
中国新闻网· 2025-09-24 05:22
9月23日,亚森·喀吾孜与他曾经的自制咖啡车合影。后方咖啡豆形的建筑是他如今在新疆国际大巴 扎的咖啡店。中新社记者 张杨彬 摄 正在大巴扎阿凡提雕像前拍照的马来西亚游客陈国钊,已与家人在新疆游览14天。从阿勒泰到那拉提再 到乌鲁木齐,旅程临近尾声,新疆的壮美风光与独特风情让这位古稀老人满是不舍。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大巴扎的烟火气 中新社乌鲁木齐9月24日电 题:新疆大巴扎的烟火气 作者 张杨彬 张晓曦 胡嘉琛 为庆祝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里,国旗、彩旗在微风中舒展,庆祝标语随 处可见。这份热烈欢腾,在新疆国际大巴扎尽显无遗——市集内张灯结彩,南来北往的游客摩肩接踵, 热闹非凡。 金秋的阳光将大巴扎中座座建筑照得透亮。早上十点多,亚森·喀吾孜熟练地将咖啡液倒入可食用的馕 杯中,"馕布奇诺"便出炉了。几年前,他和妻子推着自制咖啡车辗转街巷。如今,他们已成为大巴扎的 固定商户,"馕咖啡"也成了这里的"明星产品",高峰期每天卖出六七百杯。 "新疆越来越美,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亚森还收了一位"00后"徒弟,临近周年庆祝活动,师徒二人 热情招待前来品尝的游客,"这几天人特 ...
潮涌新疆70年 小村新变:达西村里的幸福日子
新华社· 2025-09-24 02:13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尉犁县达西村 曾经是 "一年四季白茫茫,只见播种不见粮"的贫瘠之地 这里生活的百姓 吃粮靠返销 9月19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达西村拍摄的棉花。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达西村(无人机照片)。 当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 生产靠贷款 生活靠救济 这是9月18日拍摄的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县达西村(无人机照片)。 如今 经过各族人民群众不懈努力 达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建立直播基地 壮大集体经济 让达西村成为远近闻名的 "南疆第一村" 9月19日,尉犁县电商协会负责人米日阿依·阿西木在达西村的电商基地直播推介达西村农产品。近年 来,达西村构建"农户生产+企业加工包装+电商销售+物流配送"全产业链,为县域经济发展培养孵化 本土直播电商人才,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024年 达西村集体收入达到230.55万元 农牧民人均纯收入3.92万元 9月19日,尉犁县达西村二组村民艾合买提·吐尔逊在棉田里查看棉花。 基层组织坚强有力 百姓生活幸福红火 村容村貌"美丽蝶变" 9月18日,达西村村干部入户帮助村民采摘葡萄。近年来,达西村充分挖掘房前屋后闲置土地及荒废地 ...
探访喀什第一家网红民宿
金融时报· 2025-09-17 02:13
公司运营 - 喀什古城首家网红民宿"古丽的家"于2017年由沙拉麦提·卡日创办 采用蓝绿相间装修风格与刺绣挂毯装饰 设有一楼歌舞表演区和二楼客房区[1] - 民宿拥有20多个房间 天天满房 游客高峰期日接待量达500-600人[1] - 项目带动当地30多名民间艺人和妇女就业 并吸引大学生假期勤工俭学[1] 金融支持 - 民宿建设获得喀什农商银行贷款支持[1] - 喀什老城区改造投资超70亿元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提供长期专项贷款用于断头路/上下水改造及天然气入户工程[2] - 新疆创业担保贷款余额达6.2亿元 惠及3329户商户(截至今年二季度末)[3] 支付系统 - 喀什农商银行特约商户付款码助力"爷爷的爷爷的爸爸的馕"摊点实现日售1500个馕 日营业额超3000元[2] - 2013年以来新疆支付清算系统处理业务78926.3万笔 金额508.6万亿元[2] - 银行简易开户网点覆盖率100% 支付手续费降费超6亿元 惠及158万余户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2] 旅游业态 - 古城夜间业态包括万人抓饭/网红酸奶制作/新疆最大坎土曼铁业公社等特色项目[2] - 经过危旧房改造的喀什古城兼具民族技艺与传统现代融合的商铺形态[2]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
人民日报· 2025-09-15 00:11
文旅项目开发与运营 - 新疆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沉浸式文旅街区由闲置厂房改造而成 改造面积达3.16万平方米[1][2] - 项目包含8场主题演出 通过声光电技术重现丝路故事 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3][4] - 天山明月城汉唐文旅街区设有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 融合唐风建筑与光影水幕技术[4] 文化体验与游客互动 - 项目构建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 使观众成为文明交流亲历者 包括班超戍边、解忧公主和亲等历史场景重现[3][4] - 国际游客参与互动 乌兹别克斯坦游客称赞新疆文化与热情[4] - 丝绸之路观光塔下举办民族音乐即兴舞蹈活动 促进跨地域情感交流[6] 传统美食文化创新 - 新疆国际大巴扎设立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 以两层高馕造型建筑为特色 展示馕文化内涵[4] - 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超1万个 游客通过邮寄推广新疆美食[4][6] - 创新推出"馕咖啡"产品 将馕制杯具与咖啡文化结合 形成消费排队现象[6] 客流与经济效益 - 新疆国际大巴扎创下单日客流量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的纪录[6] - 新疆上半年接待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1.15% 游客消费达1425.6亿元 同比增长11.59%[7] - 文旅产业推动传统文化焕新 形成从传统集市到现代文旅地标的转型[7] 就业与产业联动 - 打馕师傅通过技能培训掌握多种馕品制作工艺 计划开设个人店铺[5] - 多元文化体验吸引跨省游客 北京游客专程进行半个月深度旅行[8] - 文旅发展促进各族群众交流交融 共享产业发展成果[8]
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丨“馕”括万里的新疆味道
央视新闻· 2025-09-14 07:54
自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 成为连接东西方饮食文化的桥梁 往来于丝绸之路的商队, 不仅将葡萄、石榴等美味瓜果及 种植技术引入中原, 带来大蒜、胡椒等能唤醒 舌尖万千滋味的调味料, 也让梨、枣等 中国名果远销海外。 777777 馕香漫过天山,抓饭裹着阳光 张骞走过的沙海,商队摇响的时光 新疆的味道,是丝路千年的回响 是驼铃与风声酿成的芬芳 昆仑为桌,丝路为布 美食如画,历史如宴 这不是筵席,是文明在舌尖重逢 愿你也能在这一味中 尝到穿越千年的烟火与辉煌 原产于伊朗、 美食的千年变变之旅 阿富汗等地 葡萄 原产于黑海和 地中海沿岸 西瓜 原产于非洲中 部和南部 走向 世界 15/V UDF 第三次 唉盆友~ 好吃的外卖~ 雄鹰般的男人~ 从西域带来了 高碳水里的古商貨 名装 新疆美食自带"耐储存、好携带"的属性, 源自丝路上长途跋涉的硬核需求 新疆人 每天要吃掉 56 近 300 万个馕 可绕地球 6-7圈 "丝绸之路"上的原始"压缩饼干", 古代旅人的救命干粮,现代玩家 的露营神器。 融合西域镶坑烤制技艺与中原包子文化, 外皮酥脆,内里软嫩多汁。是商队沿途补 充能量的美味选择。 游牧民族的移动厨房 一只搪瓷 ...
人民日报看新疆 |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2 01:27
文旅项目创新与运营 - 天山明月城·丝路有戏项目通过改造3.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建成沉浸式文旅街区 成为新晋网红地标[1] - 项目打造8场主题演出 包括班超戍边 解忧公主和亲 玄奘西行等丝路故事 采用声光电技术呈现 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1] - 天山明月城汉唐文旅街区设有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 融合唐风建筑与光影水幕 重现盛唐夜市繁华[1] 传统文化业态升级 - 新疆国际大巴扎设立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 以两层高馕造型建筑吸引游客 展示馕文化深厚内涵[1] - 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超过1万个 游客通过邮寄方式分享新疆味道[2] - 特色咖啡店推出"馕咖啡"创新产品 将香浓咖啡注入馕制杯中 形成新疆风味与咖啡文化的新鲜碰撞[2] 客流量与消费表现 - 新疆国际大巴扎单日客流量曾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 创下新纪录[2] - 新疆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1.15%[2] - 游客花费达1425.6亿元 同比增长11.59%[2] 文化融合与社会效益 - 项目通过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让观众成为文明交流亲历者 增强文化认同感[1] - 不同地域 民族游客在丝绸之路观光塔下即兴起舞 以舞步交流情感[2] - 文旅产业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 共享发展成果[2]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1 00:33
文旅项目创新与运营 - 天山明月城文旅街区通过改造3.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建成沉浸式丝路主题空间[1] - 项目包含8场主题演出及全景式体验设计 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1] - 汉唐街区配备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 重现盛唐夜市场景[2] 传统文化商业开发 - 大巴扎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超1万个 成为游客打卡点[2] - 特色馕咖啡结合本土饮食文化 形成消费新热点[2] - 打馕师傅掌握多品类制作工艺 计划开设个人店铺[2] 客流与消费数据 - 新疆上半年接待游客1.3亿人次 同比增长11.15%[3] - 游客消费总额达1425.6亿元 同比增长11.59%[3] - 大巴扎单日客流量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创纪录[3] 文旅产业升级 - 传统集市转型为现代文旅地标 体现产业高质量发展[3] - 通过声光电技术重现班超戍边、玄奘西行等历史场景[1] - 多元文化体验吸引国际游客 乌兹别克斯坦游客参与互动[2] 社会效益与影响 - 民族歌舞即兴表演促进跨地域文化交流[3] - 西部计划志愿者称项目增强对新疆的情感认同[1] - 北京老年游客称赞交通便利性与文化多元性[3]
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一点三亿人次 新疆文旅消费热度持续攀升(砥砺奋进七十载 天山南北谱华章)
人民日报· 2025-09-10 21:59
文旅项目运营表现 - 天山明月城项目累计接待游客33万人次[1] - 大巴扎单日客流量连续29天突破20万人次创纪录[2] - 新疆上半年接待游客1.3亿人次同比增长11.15%[2] 文旅收入增长 - 新疆上半年游客花费1425.6亿元同比增长11.59%[2] - 大巴扎馕主题馆日均销售馕品1万多个[2] 文旅业态创新 - 3.16万平方米闲置厂房改造为沉浸式文旅街区[1] - 项目打造8场主题演出构建全景式丝路体验空间[1] - 汉唐文旅街区设置14个演艺舞台和4个主题广场[1] - 创新推出"馕咖啡"实现新疆风味与咖啡文化融合[2] 文化传承与交流 - 通过班超戍边、解忧公主和亲等演出重现丝路故事[1] - 阿凡提大巴扎馕主题馆展示馕文化深厚内涵[1] - 不同民族游客在观光塔下即兴起舞交流情感[2] 就业与产业发展 - 打馕师傅掌握多种品类制作工艺并计划开店[2] - 各族群众在文旅产业交往交流中共创美好生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