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载工业机器人

搜索文档
工博会近300项全球首发,“五极”展品藏着哪些智造力
第一财经· 2025-09-24 13:58
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 会"思考"的智能体机床、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可以举起轿车的"大力士"⋯⋯2025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CIIF,下称"工博会")23日开幕,多项新技术、新 产品首发亮相。 能演奏编钟的机器人。(任玉明摄) 作为中国制造业创新成果展示和交流平台,举办了25届的工博会,正连接国内外工业企业及产业链上下游,将"展场变市场",展览面积已连续三年位居全球 工业类综合展会第一。 本届展会吸引了来自德国、日本、美国、法国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参展企业,近300项全球首发、近200项中国首秀展品亮相。并首次以极大、极 小、极轻、极精、极智等维度,梳理出392项"五极"展品,展示创新应用成果及标杆产品。 对于下一步发展,工信部部长李乐成在工博会开幕式上表示,"十五五"期间,工信部将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 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其中,将大力提升产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完善国家制造业创 新中心建设布局,建立健全中试平台梯次培育体系,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打造世界领先的科 ...
“智造无界”引领工业新未来 抢抓新风口为工业转型升级创新提供中国方案
央视网· 2025-09-24 06:54
工博会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 央视网消息:为期5天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参展。其中,有 近3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展会不仅是中国工业从"中国制 造"迈向"中国智造"的缩影,更成为全球工业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可以演奏编钟的协作机器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超过5吨的重载工业机器人,各类工业机器人企业展示了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这台六轴工业机器人配备集合自研高速精密电主轴,实现铣、磨、钻多功能一体化加工。全球首创的"一条产线多品类柔性智造"模 式,让人看到了未来智能生产的全新图景。 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设置3大特展 与九大行业主题展,涵盖了从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到新能源、机器人等全产业链的最新产品与前沿成果。现场有数千项新产品、 新技术、新服务发布,规模达历史之最。 第二十五届工博会主办方、项目负责人姚春瑜介绍,工博会现场处处可见有成千上万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首发,比如人工智能 机器 ...
工博会观察:上海智能工厂赋能制造业跃迁
新浪财经· 2025-09-24 05:12
在全球工业智能化与数字化转型的浪潮中,智能工厂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正以颠覆性速 度重塑全球生产力格局与生产组织形态。 中国如何通过智能工厂建设,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跃迁?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成 为这一命题的重要注脚。这场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主线的工业盛会,已成为观察中国制造业 转型升级的前沿窗口。 作为中国智能工厂建设的领跑者,上海的实践颇具样本价值。目前,上海已累计培育3家国家级标杆、 19家国家级示范智能工厂、29家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11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254家上海市先 进级智能工厂,国家级智能工厂数量蝉联国内城市榜首。尤为亮眼的是,去年上海更是一举拿下国家级 智能工厂和系统解决方案"双料"冠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践范本。 工博盛宴:近300项全球首发彰显智造实力 在上海电气展位,观众们饶有兴致地围在一个沙盘模型边,上面演示的是全球首个绿色甲醇一体化示范 项目,这将开启中国零碳燃料的全球应用征程;柴孚展位上身躯庞大的机器人吸引了众多目光,据市场 主管曹家昊介绍,这是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5000kg的重载工业机器人,打破了全球工业机器人 ...
87个需求场景覆盖多领域,济南发布机器人产业“三张清单”
齐鲁晚报网· 2025-08-01 12:35
济南机器人产业政策宣贯活动 - 活动主题为"智领泉城景赋未来" 旨在宣贯机器人产业政策并发布首批场景生态 [1] - 活动由济南市政府主办 现场发布了应用场景"三张清单"并揭牌"山东(济南)具身智能港" [4] - 济南市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将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和资源共享 [5] 济南机器人产业地位 - 济南是山东省重点打造的四大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核心区域之一 [3] - 主要发展领域包括重载工业机器人 特种作业机器人 人形机器人等 [3] - 2024年济南机器人相关企业达102家 核心产业规模约150亿元 占全省50%份额 [3] 产业生态现状 - 已构建完整产业生态 涵盖核心零部件 本体制造 系统集成 [3] - 集聚多家行业知名企业 获得多项国家级 省级资质认证 [3] - 正在打造国内领先的机器人测试验证平台 [3] 应用场景清单 - "需求"场景清单包含87个场景需求 覆盖制造业 教育 建筑等9大领域 [4] - "供给"场景清单收集28个方案 涉及人工智能 高端装备制造等7个领域 [4] - "匹配"场景清单初步有56个场景 覆盖11个领域 [4] 具身智能港项目 - 是"产学研用"综合体 覆盖机器人企业成长全生命周期 [4] - 功能包括人才培养 技术研发 产业孵化 中试测试等 [4] - 已迎来首批优质项目入驻 [5] 产业联盟作用 - 促进产业链协同创新 资源共享 [5] - 挖掘培育产业链标杆企业 [5] - 推动构建开放创新的产业生态链 [5]
山东印发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
大众日报· 2025-06-30 01:06
行业发展规划 - 山东省发布《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目标到2027年全省机器人制造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培育产值超20亿元的领军企业3家以上 [2] - 计划布局工业、服务、特种和人形机器人四大领域创新平台,覆盖装备制造、智能家电、智慧农业、医疗康养等九大应用场景 [2] - 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升级版,对重大技术突破给予政策支持,新升级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可获1000万元经费 [2] 技术创新支持 - 重点突破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传感器、先进伺服系统等核心技术,探索与元宇宙、脑机接口等前沿技术融合 [2] - 鼓励协作、巡检和水下机器人领域标准制定,主导国际/国家/地方标准最高奖补40万/20万/10万元 [2] - 对人形机器人整机和核心零部件企业分别给予最高800万/300万元一次性奖励 [3] 区域产业布局 - 济南市聚焦重载工业机器人、高温特种作业机器人、人形机器人及控制器芯片,建设测试验证平台 [3] - 青岛市发展海洋工程机器人、新能源特种机器人、康养服务机器人,推进工业与海洋领域集成应用 [3] - 淄博市主攻弧焊协作机器人、矿用侦测机器人及行星减速机,建设智能协作机器人产业集聚区 [3] - 济宁市重点发展机器视觉、智能控制器,加速人形机器人布局形成高端制造集聚地 [3] 特色产业补充 - 其他城市差异化发展:枣庄(谐波减速器)、烟台(多关节/警务机器人)、潍坊(汽车/农业物流机器人)、泰安(脑机接口医疗设备)、威海(微创医疗/海洋采矿机器人)、日照(协作/教育机器人)、临沂(重载工业/商务机器人)、滨州(喷砂喷涂机器人)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