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工业
icon
搜索文档
越疆科技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亮相工博会
中证网· 2025-09-27 05:41
公司动态 - 越疆科技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展示多形态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平台化方案 涵盖自研协作机器人 双足人形机器人 多足机器人及轮式人形机器人等多种形态智能机器人 [1] - 具身智能"超级工厂"在"工厂智能枢纽"超级大脑指挥下实现各机器人分工协作 流畅完成物料抓取 视觉检测 物料搬运 精密组装等全流程作业 [1] - 公司提出"具身工业"理念和方案 采用"分布式感知-集中式决策-动态化执行"架构 顶层由"工厂智能枢纽"进行任务规划与实时调度 底层由四类机器人分别承担高精度操作 物流转运 非结构化环境巡检与高重复性工位作业 [2] 行业趋势 - 工业自动化进入以"柔性生产"为核心的下半场 传统单一功能机器人在跨场景适配 多机协同与高精度协作方面存在局限性 [2] - 多形态协同平台体现中国企业在机器人系统架构层面的定义能力 为柔性制造和人力成本攀升背景下的工业升级提供可快速部署解决方案 [2]
“智造无界”引领工业新未来 抢抓新风口为工业转型升级创新提供中国方案
央视网· 2025-09-24 06:54
工博会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 央视网消息:为期5天的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正在上海举行,吸引了来自全球28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家展商参展。其中,有 近300家世界500强及行业龙头企业、700多家"专精特新"企业,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主线。展会不仅是中国工业从"中国制 造"迈向"中国智造"的缩影,更成为全球工业合作与创新的重要平台。 可以演奏编钟的协作机器人,全球首款腕部额定载荷超过5吨的重载工业机器人,各类工业机器人企业展示了最前沿的技术成果。 这台六轴工业机器人配备集合自研高速精密电主轴,实现铣、磨、钻多功能一体化加工。全球首创的"一条产线多品类柔性智造"模 式,让人看到了未来智能生产的全新图景。 本届工博会以"工业新质,智造无界"为主题,旨在构建开放协同的智能产业生态,为全球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中国方案。设置3大特展 与九大行业主题展,涵盖了从数控机床、工业自动化到新能源、机器人等全产业链的最新产品与前沿成果。现场有数千项新产品、 新技术、新服务发布,规模达历史之最。 第二十五届工博会主办方、项目负责人姚春瑜介绍,工博会现场处处可见有成千上万的新技术、新产品在这里首发,比如人工智能 机器 ...
2025工博会聚焦“具身工业”:机器人自主决策能力成行业新趋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9-24 03:53
行业趋势 - 工业机器人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传统制造业面貌 [1] - 机器人的自主决策能力成为行业竞争新舞台和行业发展新趋势 [1][8] - 2025工博会机器人展开启通往"具身工业"新时代的大门 [8] 国际企业技术展示 - ABB首发新一代高性能大型机器人IRB6750S,最大有效负载350kg,路径精度精确到0.9mm,重复定位精度0.06mm [2] - FANUC研发新一代机器人控制柜R-50iA,硬件算力强化,可缩短现场调试周期 [2] - 安川电机展示新能源发卡式扁线电机加工线系列产品和专用四轴SCARA机器人,能适应恶劣工况 [2] - KUKA全新复合机器人采用独家One CPP控制柜,OmniMove驱动最小通过宽度仅900mm,拥有全球领先窄通道通过能力 [2] 本土企业技术进步 - 新松、埃斯顿、节卡机器人、捷勃特等本土企业在核心部件自主化和整机性能高端化方面不断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 [2] - 新松SR220A-220/2.66机器人采用高刚性结构,整机刚性提升超30%,适配点焊、搬运、装配、涂胶等多元应用场景 [4] - 节卡机器人展示融合JAKA EVO AI+工业智能机器人操作系统的柔性产线,实现全流程无人化操作 [6] - 捷勃特联合微亿智造全球首发创TRON|新产线,实现多品类混线生产不停歇和工站技能秒切换 [6] 应用场景拓展 - 开普勒人形机器人K2实现大脑、小脑和高负载本体融合,在仓储物流、特种作业、科研教育等多领域应用 [8] - 机器人应用涵盖点焊、搬运、装配、涂胶、上下料、视觉检测等多元场景 [2][4] - 柔性产线技术实现机器人自主组装机器人和多品类混线生产不停歇 [6]
全球三大机器人展:德国慕尼黑机器人展(automatica)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RS)日本东京机器人展(iREX)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8-23 04:07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概况 - 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自1999年创办,是获国际展览业协会认证的大型展会,兼具展示、交易、论坛和评奖功能[2] - 2025年机器人展主题为"具身工业 智领未来",展示规模达56000平方米,汇聚全球超350家知名企业,于9月23日-27日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办[4][12] 全球三大机器人盛会对比 - 慕尼黑automatica展:2025年6月举办,汇集40个国家近800家参展企业(含170家中国企业),吸引49300名专业观众,国际观众占比38%[7] - 东京iREX展:2025年12月举办,2023年已吸引654家展商和148125名观众,2025年规模预计创新高,聚焦节能减排型机器人和远程控制技术[23][24] - 中国工博会机器人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展企业最多、应用场景最丰富的机器人全产业链盛会,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11][24] 展会核心特色 - 全产业链覆盖:展品涵盖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机器视觉、核心零部件、移动物流解决方案六大板块[13] - 国际化程度高:参展企业来自德国、日本、美国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资品牌参展面积超40%[12] - 企业质量优异:包括136家专精特新企业、51家小巨人企业、7家独角兽企业、17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9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和33家瞪羚企业[12] 技术发展重点 - 聚焦具身工业:通过赋予机器人类人类的感知、决策和执行能力突破传统工业边界,代表性产品包括新松多可机器人、埃斯顿Codroid 02人形机器人、节卡Lumi具身智能平台[13] - AI驱动创新:展会以"AI+机器人:解锁多元场景新机遇"为主题举办高峰论坛,探讨行业趋势[14] - 应用场景丰富:设置汽车制造柔性焊接工作站、生物医药无菌操作机器人、物流智能仓储分拣系统等垂直领域展区[14] 行业地位与影响 - 成为连接全球机器人技术与中国市场的核心枢纽,展示中国智能制造转型路径[19] - 从"展中展"发展为国际顶尖平台,定义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中国路径",为全球机器人科技进步注入中国动能[24] - 汇聚机器人全产业链企业,包括工业机器人领域的ABB、发那科、库卡、安川电机四大家族,以及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细分领域领军企业[12][33][35][36][37][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