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车路云一体化”引领道路交通新纪元
2025-09-23 02:34
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车路云一体化"产业 涉及智能网联汽车 智慧交通基础设施 云计算 通信网络等多个领域 [1] * 公司提及新石器(无人物流车) 特斯拉 谷歌Waymo 通用Cruise(美国自动驾驶) 德赛西威 经纬恒润 大华联友(车端系统) 四维图新 天翼交通 阿里巴巴 腾讯(云端延伸) 华为 中兴及三大运营商(通信网络) 小马智行 文远知行 玖拾智能(场景应用) 千方科技 金溢科技(混合类解决方案) [8][11][16][17] 核心观点与论据 * **系统构成与本质** 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由车辆 路侧设施 云控平台 支撑平台(地图 定位 气象)和通信网络五部分组成 旨在通过V2X技术实现广泛连接 利用全局视野优化驾驶决策和交通效率 [3] * **解决单车智能局限** 主要解决单车智能在感知能力(存在盲区) 运算能力(车载算力有限)和路径规划能力(缺乏全局信息)三方面的固有缺陷 [4] * **巨大经济潜力**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预测 车路一体化产业在2025年将带来约7295亿元产值增量 到2030年增至约25825亿元 路侧设备和场景应用产值增速将远超其他环节 复合年增长率(CAGR)分别达79.7%和70% [1][4][14] * **显著社会效益** 可大幅提升交通安全 美国NHTSA估测普及该技术可避免80%的非失能失控型交通事故 [5] 车路云系统通过实时提供障碍地图和车辆联网协同决策 大大减少高速公路等特定高危区域的事故率 [7] * **积极环境影响** 能有效缓解交通拥堵并推动节能减排 美国运输部预测在灯控主干道上可减少27%通行时间 无灯控公路减少42% 从而减少22%燃料消耗和11%排放 [6] * **当前发展推动力** 辅助驾驶事故风险激增是重提概念的重要原因 2024年中国相关事故量同比激增217% 其中76%源于驾驶员误判辅助驾驶等级 美国NHTSA数据显示2024年发生544起相关事故 同比增长88.9% 2025年一季度同比增长205.3% L2级辅助驾驶无法满足安全需求 在突发场景下只留1.5~2秒接管时间 而实际平均反应时间需2.6秒 [6] * **无人物流车发展** 2025年无人物流车已成为快递行业重要主题 新石器无人车(如叉三 叉六)已可在开放道路以50公里每小时速度行驶100公里以上 全国大部分省份一些城市已发放L5级别无人车牌照 但高频次 高速度的无人驾驶仍需依赖固定路线布设的路测设备支援 [8] * **中国基建进展** 中国在智能网联汽车及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从封闭区域测试扩展到全域测试和全城试点 截至2025年年中 全国新增超过600个车路云一体化项目及接近2000条新招投标行动 [9][10] * **国际对比** 美国在单车智能技术领先(特斯拉Robotaxi 谷歌Waymo 通用Cruise实现L4)但车路云协同仍处测试阶段 计划到2028年实现20%联邦公路和25%都市区交叉口部署 欧洲相对保守 成规模部署较少 韩国表现积极 首尔计划到2026年实现全城自动驾驶车辆运行 [11] * **产业分层** 车路云一体化产业可分为基础技术层(车载通信模组 通信网络 路侧设备 云端平台) 方案集成层(OBU 路侧系统集成 云控平台建设服务 运营商服务)和场景应用层(定制特种车辆 智慧交通服务) [13] * **关键部件** 车载通信单元(OBU)与车路云一体化联系最紧密 其产值增速较快 CAGR可达23.9% [16] * **投资需求与模式** 到2030年实现全国主要公路交叉口和重点高速公路全覆盖需投入超4000亿元 需探索可持续投资方式 如通过场景应用推动无人驾驶车辆发展 非头部车企分摊计算与感知压力 保险公司基于行为定价 [2][17] * **发展阶段** 中国推进车路云一体化分为小范围测试 建设起步 市场规模形成和成熟四个阶段 目前已完成小范围测试 正处于建设起步阶段初期 预计2030年左右进入市场规模形成阶段 [18][19] 其他重要内容 * 车路云一体化产业网络包括车辆 道路 云端 图像处理及网络连接五个部分 其广泛发展因能带动多个相关产业 形成庞大经济生态体系 [12] * 云控平台预计产业规模较小 但其CAGR也将达到56.8% 通信网络也将受益并具有较高增长率 但对三大运营商的具体增长难以准确估计 [15]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前瞻:车企黑科技重塑未来出行
座舱交互正经历革命性变革: 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即将拉开帷幕,这场汇聚全球顶尖车企与科技企业的盛会,将集中展示智能汽车 领域最具颠覆性的技术创新。从无限接近完全自动驾驶的解决方案,到沉浸式智能座舱体验,再到车路 云一体化的生态协同,这些黑科技将重新定义人类出行方式。 自动驾驶:迈向L4/L5级的终极突破 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当属高阶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多家车企将展示接近L5级的全自动驾驶方案 ——通过高精度激光雷达、4D毫米波雷达与超清摄像头的多传感器融合,车辆可实时构建厘米级精度 的三维环境模型。 更令人惊艳的是新一代AI决策系统: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算法能处理极端复杂场 景,比如在无信号灯路口预判行人意图,或在暴雨天气中通过车路协同获取被遮挡的交通信号。部分车 企还将演示"群体智能"技术,多辆自动驾驶汽车可像雁群般自主编队行驶,提升道路通行效率30%以 上。 智能座舱:打造移动数字空间 柔性卷轴屏幕:仪表台可延伸至整个前挡风玻璃,AR-HUD将导航信息与现实路况完美叠加 车路云一体化:智慧城市神经末梢 本次大会主题"车路云一体化"将展示未来交通的真实雏形。通过5G-V2X技术,车辆可与红绿灯、路侧 单元 ...
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开启3年决战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7 01:13
重庆市"渝链智擎"行动计划 -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累计建成感知路口600个,覆盖道路2500公里,通过OTA升级实现协同预警功能的车辆超2万辆 [2] - 重点任务包括构建路侧基础设施体系、云控基础平台,打造智慧公交等应用场景,探索商业模式 [3] - 已建成3个示范区,智慧路口超500个,覆盖道路700公里,接入车辆近6000辆 [4] 长春市智能网联汽车试点 - 计划建设400个智能化路口,5877个纯视觉感知点,改造1.25万辆网联车辆 [5] - 构建3级云控基础平台及8大应用系统,采集360公里高精度地图 [5] - 采用"城市+车企"合作模式,与中国一汽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5] 北京市自动驾驶示范区 - 已完成3个阶段迭代,覆盖60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 [8] - 聚集30余家企业近千辆测试车辆,累计测试里程3200万公里 [8] - 发布全球首个车路协同自动驾驶公开数据集和标准体系 [8] 成都市自动驾驶公交 - 发布全国首份自动驾驶公交系统联调导则白皮书 [9] - 形成596公里测试道路网络,完成1780万条车路协同事件监测 [9] - 自动驾驶公交线路联调周期缩短30%,测试效率提升40% [9] 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 开放1003条、2008公里测试道路,38家企业847辆车获测试牌照 [11] - 累计测试里程2800万公里,自动驾驶模式占2000万公里 [11] - 建成全球首个5G-A车联网全要素协同试验场 [11] 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规划 - 计划3年内对3777个路口进行联网改造,500个路口智能化改造 [12] - 分阶段建设46个示范场景,构建市级云控平台 [12] - 推进与公安部门C-V2X体系互认,实现安全传输 [12] 广州市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 设立10亿元产业投资基金,支持初创期项目 [13] - 完成530套路侧设备安装,车载终端突破1万辆 [14] - 计划实现5G+C-V2X全域覆盖,推动5万辆车搭载V2X终端 [14] 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成果 - 建成智能网联汽车监管平台1.0,首创全周期监管体系 [15] - 路口覆盖率100%,高快速路覆盖率60%以上 [16] - 新增开放测试道路1162公里,累计达2000公里 [16] 武汉市智能网联汽车项目 - 获批170亿元"车路云一体化"示范项目 [16] - 计划接入10万余辆智能网联车辆,服务百万辆社会车辆 [17] - 东风汽车牵头组建产业创新联合实验室 [17]
多地“车路云一体化”齐发力,自动驾驶加速迈向未来
环球网· 2025-07-17 06:57
政策规划与建设进展 - 重庆市计划到2027年累计建成感知路口600个,覆盖城区与高速道路里程达2500公里,并通过OTA升级让超过2万辆在用车辆具备协同预警功能[1] - 江苏常州更新"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测试基地"项目信息,计划月底开工新标段[2] - 河南郑州启动"车路云一体化云控制系统路侧设备建设项目",预算91.2万元[2] - 海南发布省级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项目勘察及初步设计招标公告,政府投资占比较高[2] - 7月全国已有十余地包括贵州、杭州、南京、湛江、济南、长春等地发布"车路云一体化"相关项目新进展[2] 企业技术突破 - 东风汽车在"荣乌高速车路双向赋能项目"中取得突破,成功打通高速运营平台、车企TSP云平台及车载终端通信链路[2] - 东风汽车完成施工占道、动态限速等多项核心场景的示范验证[2] 行业发展趋势 - "单车智能—车云协同—车路云一体化"被认为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3] - 需要通过多车企协同开发,统一技术架构和标准来加速产业落地[3] - 车路云协同可突破单车智能局限,实现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安全、规模化应用[3]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新闻发布会召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5-26 10:01
展会概述 - 第三十二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SAECCE 2025)将于10月21日至24日在重庆科学会堂举办 [1] - 正式发布全新品牌"汽车创新技术展(AITX)",旨在重新定位未来汽车科技发展坐标并重构产业底层逻辑 [1] - AITX将成为展示中国汽车科技引领的"窗口平台"和全球融合创新的交流合作平台 [1] - 到2030年,AITX计划打造为规模最大、科技影响力最强、创新生态最丰富的全球汽车创新技术展 [1] 展会内容与规划 - SAECCE 2025将构建"1+6+6+X"立体化会议体系,包括1场开幕式暨全体大会、6场主论坛和100余场专题会议 [2] - 专题会议围绕汽车节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6大技术领域,构建"基础研究-应用开发-产业落地"全链条交流生态 [2] - AITX预期规划8大主题展区,涵盖智能网联、新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等前沿领域,展览面积达2.5万平方米,较2024年翻倍 [2] - 已有比亚迪、长安、赛力斯、小鹏、地平线、科大讯飞等200余家行业知名企业确认参展 [2] 技术创新与活动 - 展会将推出"工业1小时·创新发布"系列活动,展示飞行汽车、人形机器人、车路云一体化等突破性技术 [2] - 年会以人工智能为核心主线,策划"汽车+AI"系列论坛,覆盖智能底盘、动力域等细分方向 [2]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将首发中英文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 [2] - 权威发布《2025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标志性技术进展》和《2026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等前瞻性技术研究成果 [2] - 围绕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建设阶段性成果,举办多车企跨城应用实践和展示体验活动 [2]
车路云专题解读
2025-04-28 15:33
纪要涉及的行业 车路云一体化行业、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汽车芯片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车路云一体化建设现状与发展 - **政策驱动建设加速**:2024 年 1 月工信部联合五部门发布通知,明确政策导向,各地和车企积极推动建设;2025 年 4 月发布支持政策,推动数字化转型升级,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加速推进[2][3] - **财政投入情况**:2025 年预计约 1000 亿元预算内投资用于地方先行先试及开工建设项目,专项债规模约 3000 多亿元用于车路云及相关基建和数字化转型;以北京为例,2024 年投资规模约 99.7 - 100 亿,全国投入大,需社会自筹与市场参与[2][4] - **建设重点与创新场景**:各地积极推进智能驾驶与 V2X 通信相关项目,重点关注智能驾驶技术发展、V2X 通信技术应用,创新场景包括智慧停车、公交、物流等系统,提升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和居民出行体验[2][4][5] - **建设节奏与重点项目**:2025 年 4 月起项目密集落地,进入加速建设阶段,政府对速度和质量要求高;各地有多个重点项目,如无锡 3.59 亿元项目、北京近 1000 万元勘察项目、杭州约 4000 万元建设项目等[6][7][8] 自动驾驶发展模式 - **单车智能与车路协同关系**:两者是互补关系,单车智能强调车辆自身硬件配置及算法能力,车路协同将部分主动权交给公共管理系统,通过云端算力实现更高效的资源优化[15][16] - **应以车路协同为主发展**:从行业和市场资源最优化应用角度,车路协同涉及公共交通大规模活动,需政府或授权组织管理,将部分计算任务交给云端可提高整体效率,实现最优资源配置[18] 技术融合与协同 - **软硬件协同**:车辆测试中,高阶自动驾驶发展中车辆芯片算力最大化、传感器配置优化等技术能与道路测试良好协同,边缘算力和云端算力结合可实现超视距功能[17] - **数据融合与信息补充**:车辆硬件可通过云端传输数据给人工智能系统,构建道路协同场景,单车采集可补充未被路端传感器覆盖的交通参与者信息[21] - **硬件互动联系**:计算单元、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硬件通过融合算法生成数据与路端联系[23] - **软件互动联系**:软件层面中间件提供通讯和数据传输及调度功能,应用软件在车载屏幕显示数据及警告信息,OBU 具备 BTRX 通讯技术实现数据通信[24] 车企动力与云端应用 - **车企动力**:当前车企在 V2X 技术设备及更高阶自动驾驶通信方面动力依然较高,主要试点企业积极参与相关建设,配合车路云一体化,但多数车企选择部分车型配置硬件和软件[24][25] - **云端解决方案进展**:云端解决方案发展有先后顺序,20 多个主要试点区域取得较好进展,如快速救援、智慧路口等解决方案落地实施[26] - **云端技术应用案例**:导航系统超视距信号灯读秒功能、绿色通道技术在一线城市全面覆盖或推广,上海落地高速公路和快速路 V2X 预警服务[27][28] 汽车产业政策与市场 - **eCall 系统发展**:海外 eCall 系统推进迅速,国内 eCall 及 ACS 建设逐步推进,相关部门正研究制定标准[29] - **新政策预期**:预计 2026 年正式批准新政策并实施,不追溯既往,仅适用于新出车辆[30] - **对乘用车市场影响**:中国乘用车市场平均销量约 3000 万辆,TBOX 渗透率 70% - 80%,新能源车改造成本约两三百元,燃油车低配车型改造成本约七八百元[32] - **欧洲市场启示**:欧洲市场救援后市场健全,中国若推行全民性强制性政策,需加强救援体系建设,高端品牌可接入第三方服务提升竞争力[33] - **后市场情况**:后市场需求存在但难度较大,欧洲无追溯既往安装 EQRx 先例,国内不强制安装,第三方企业可能推动但对低价车型消费者吸引力有限[34] 汽车芯片国产化 - **国产化水平**:2025 年国产座舱芯片国产化水平约 15% - 20%,自动驾驶域控芯片国产化水平约 40 - 45%[34] - **市场份额**:地平线产品不会全面替代其他品牌,在中档芯片领域市场份额预计最多占 80%,剩余 20%留给其他玩家[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无锡财政结构为中央财政占比 30%,省级财政占比 20%,地方财政占比 20%,地方企业自筹资金占比 30%[14] - 2024 年 6 月国家多部委联合披露 9 个联合试点主体,上汽使用主体为赛可出行,后续政策更新涉及具体试点城市及领域[24] - 有公司推出接送小朋友车辆停靠收费服务引发居民困扰[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