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超声
icon
搜索文档
研报掘金丨中邮证券:予开立医疗“增持”评级,期待下半年新品放量
格隆汇· 2025-09-23 08:0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72.43% [1] - 扣非净利润0.40亿元同比下降74.26% [1] 行业动态 - 国内医疗设备行业终端招标开始复苏 [1] - 超声及内镜产品中标量同比快速增长 [1] - 市场中标与报表收入增长存在周期差因过去两年行业整顿 [1] - 医疗设备行业市场需求持续好转 [1] 公司战略 - 海外营销网络覆盖全球近170个国家和地区 [1] - 海外核心竞争力体现在本地化建设、产品创新力和渠道网络三维协同 [1] - 国内营销坚持临床价值导向巩固区域化服务能力 [1] - 持续强化渠道网络优势与临床协同创新 [1] 业绩展望 - 公司业绩预计逐步走出低谷期 [1]
广东:8200家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企业 位居行业创新性首位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0 10:51
行业规模与地位 - 广东省拥有8200家医疗器械研发和生产企业 位居全国医疗器械领域创新性产业首位 [1][3][4] - 全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从2018年16356家增长至2023年6月底34635家 增幅达111.8% [3] 市场格局演变 - 国产化替代取得显著进展 外资企业市场份额从2015年90%以上下降至2023年65% [3] -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发展迅猛 2024年获批的三类医疗器械中直接应用AI技术的产品占比约1/3 [3] - 医学影像AI医疗器械成为主导细分领域 2024年8月占比达77% [3] 产业生态与创新体系 - 已形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研究所/大学技术输出 企业产品输出 医疗机构反馈 政府/协会服务的完整产业链生态 [3] - 粤港澳大湾区具备优质科研资源(高校/重点实验室/国创中心)和产业资源(迈瑞医疗/科曼医疗等龙头企业) [4] 发展驱动因素 - 人口老龄化加速催生多元需求 202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人达3.1亿人 占总人口22% 预计2035年超4亿人 [2] - 患者需求呈现两大特征:诊断器械需求多样化(MRI/CT/超声/植介入器械/药械协同器械) 对经济适用性要求提升 [2] - 高端医疗器械具有多学科融合特性 带动医学/信息科学/材料科学/人工智能/光学/传感等多学科发展 [2] 战略发展方向 - 强化科技创新解决"卡脖子"问题 建立"产业界出题-科研界答题"技术攻关模式 [4] - 优化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企业家/工程师入校和共建基地实现定制化人才培养 [4] - 构建以市场为资源配置核心 企业为龙头 教育/科研机构为创新基础 政府/协会为服务主体的产业生态 [4]
医疗设备月度中标梳理-20250918
天风证券· 2025-09-18 07:13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 维持[2] 核心观点 - 医疗设备8月中标金额同比快速增长 环比小幅波动 2025年8月中标金额为130.65亿元 同比增长17% 环比增长2% 2025年1~8月中标总金额为1103亿元 同比增长51%[3][9] - 国产设备中标金额持续回暖 内窥镜等品类同比增速较高[4] - 进口品牌中标金额略有下滑 CT和DSA等品类同比增速较高[5] 医疗设备招采情况 - 2025年8月设备整体中标金额130.65亿元 同比增长17% 环比增长2%[9][10] - 2025年1~8月设备整体中标金额1102.84亿元 同比增长51%[9][10] - CT整体8月中标金额1667.04百万元 同比增长81% 环比增长17%[10] - 内窥镜整体8月中标金额1348.96百万元 同比下滑5% 环比增长2%[10] - 超声整体8月中标金额1570.51百万元 同比增长36% 环比增长21%[10] - DSA整体8月中标金额663.59百万元 同比增长22% 环比增长4%[10] - 磁共振整体8月中标金额1528.81百万元 同比增长36% 环比增长2%[10] 国产品牌表现 - 联影医疗8月中标总额10.14亿元 同比增长49% 1~8月整体中标总额70.28亿元 同比增长60%[4][13] - PET/CT增速最快 8月同比增长86%[4] - 磁共振8月中标金额3.26亿元 同比增长9%[13] - CT8月中标金额3.46亿元 同比增长75%[13] - 开立医疗8月中标总额1.50亿元 同比增长63% 1~8月整体中标总额8.90亿元 同比增长97%[4][25] - 软镜增速最快 8月同比增长115%[4] - 超声8月中标金额0.68亿元 同比增长26%[25] - 迈瑞医疗8月中标总额8.50亿元 同比增长18% 1~8月整体中标总额59.04亿元 同比增长49%[4][17] - 超声增速最快 8月同比增长51%[4] - 硬镜8月中标金额0.64亿元 同比增长24%[17] - 监护设备8月中标金额0.80亿元 同比下滑27%[17] - 澳华内镜8月中标总额0.93亿元 同比增长1% 1~8月整体中标总额4.03亿元 同比增长35%[4][21] - 万东医疗8月中标总额1.37亿元 同比增长200% 1~8月整体中标总额9.36亿元 同比增长107%[4][31] - 山外山8月中标总额0.48亿元 同比增长78% 1~8月整体中标总额2.84亿元 同比增长194%[4][28] 进口品牌表现 - 飞利浦8月中标总额6.38亿元 同比下滑11% 1~8月整体中标总额57.15亿元 同比增长31%[5][34] - CT8月中标金额1.47亿元 同比增长16%[34] - 超声8月中标金额2.11亿元 同比增长20%[34] - 磁共振8月中标金额0.58亿元 同比下滑64%[34] - 西门子8月中标总额8.52亿元 同比增长41% 1~8月整体中标总额74.89亿元 同比增长49%[5][38] - DSA同比增长105%[5] - 磁共振8月中标金额3.04亿元 同比增长36%[38] - CT8月中标金额2.77亿元 同比增长54%[38] - GE医疗8月中标总额11.27亿元 同比增长36% 1~8月整体中标总额85.41亿元 同比增长42%[5][41] - CT增速最快 8月同比增长79%[5] - 磁共振8月中标金额3.23亿元 同比增长72%[41] - 超声8月中标金额2.34亿元 同比增长13%[41]
新股消息 | 传迈瑞医疗委聘华泰证券及摩根大通负责香港上市工作
智通财经· 2025-09-16 11:00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预计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 [1] - 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负责筹备股票发行事宜 后续可能有更多银行加入 [1] 业务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全产品线 [1] - 旗下监护仪 麻醉机 呼吸机 除颤仪 血球 超声等产品全球市场占有率均位居前三 [1] 技术发展 - 公司医疗生态系统持续深入临床 围绕重症科室推出启元重症大模型 [1] - 未来将应用于急诊 麻醉科 影像科 检验科等其他科室 [1] - 数智化技术将全面覆盖辅助诊疗 报告生成审核 临床案例知识检索 教学科研等领域 [1]
传迈瑞医疗委聘华泰证券及摩根大通负责香港上市工作
智通财经· 2025-09-16 10:59
公司上市计划 - 计划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预计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 [1] - 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筹备股票发行事宜 后期可能有更多银行参与 [1] 公司业务地位 - 作为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全产品线 [1] - 旗下监护仪 麻醉机 呼吸机 除颤仪 血球 超声等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均居前三 [1] 技术发展布局 - 医疗生态系统持续深入临床 围绕重症科室推出启元重症大模型(2024年) [1] - 预期将应用至急诊 麻醉科 影像科 检验科等其他科室 [1] - 数智化将全面铺开辅助诊疗 报告生成和审核 临床案例和知识检索 教学科研等领域 [1]
新股消息 | 传迈瑞医疗(300760.SZ)委聘华泰证券及摩根大通负责香港上市工作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0:56
上市计划 - 公司计划在香港进行二次上市 可能筹集至少10亿美元资金 [1] - 华泰证券和摩根大通筹备股票发行事宜 后期可能有更多银行参与 [1] 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医疗器械及解决方案供应商 拥有国内同行业最全产品线 [1] - 旗下监护仪 麻醉机 呼吸机 除颤仪 血球 超声等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均居前三 [1] 产品发展 - 医疗生态系统持续深入临床 围绕重症科室于2024年推出启元重症大模型 [1] - 预期将应用到急诊 麻醉科 影像科 检验科等其他科室 [1] - 数智化将全面铺开辅助诊疗 报告生成和审核 临床案例和知识检索 教学科研等领域 [1]
迈瑞医疗(300760):产线高端化引领优质发展 加速迈入全球器械20强
新浪财经· 2025-09-14 06:40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医疗器械企业 生命信息与支持 体外诊断 医学影像三大核心业务市占率均处于国内前列 部分细分产品跻身全球头部水平[1] - 公司持续拓展心血管 微创外科 动物医疗等潜力产品 提高营收上限 驱动加速迈入全球器械20强[1] - 公司2024年国内收入202.92亿元同比下降5.10% 海外收入164.34亿元同比增长21.28%[1] 发展战略与业务转型 - 公司坚持内生研发+外延并购双轮驱动 通过收购Datascope和Zonare夯实生命信息与支持 医学影像产线优势 加速高端产品转换[2] - 2020年后加大耗材类业务投入 微创外科 体外诊断等流水型业务增长提速 先后并购海肽生物 DiaSys 惠泰医疗深度布局诊断产业链[2] - 产线扩容与结构调整使可及医疗器械领域扩大 耗材流水型业务相比设备类能提供更稳定收入[2] 财务表现与增长潜力 - 2014-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年增速23.98% 2023年收入体量排名全球医疗器械第23位 监护仪 麻醉机 血球 超声等产品全球市占率处于前三[3] - 2024年国内收入对应市场占有率16% 海外仅为低个位数 国内外市场份额提升空间较大[3] - 预计2025-2027年总营收分别为386.10/421.40/463.84亿元 同比增长5.13%/9.14%/10.07%[3] 估值与同业比较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11.37/123.58/137.25亿元 增速分别为-4.56%/10.96%/11.07% 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26x/24x/21x[3] - 选取联影医疗 惠泰医疗 新产业作为可比公司 2025年可比公司平均PE为47倍[4] - 基于高端产品矩阵逐步成型 头部医疗机构用户认可度增强 全球竞争力提升 给予买入评级[4]
国泰海通|医药: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医疗设备景气度延续
医疗设备招投标增长态势 - 2025年8月新设备招投标规模MR同比增长36.7%、CT增长77.5%、DR增长50.2%、超声增长35.2%[2] - 2025年前8月累计招投标规模MR同比增长83.9%、CT增长93.6%、DR增长85.9%、超声增长64.2%、内窥镜增长31.6%、手术机器人增长46.5%[2] - 联影2025年8月CT招投标同比增长69.5%、迈瑞超声增长48.4%、开立内窥镜增长121.1%[2] 企业层面招投标表现 - 联影2025年前8月MR累计招投标增长51.5%、CT增长53.8%[2] - 迈瑞超声2025年前8月累计招投标增长72.7%、开立超声增长108.2%、开立内窥镜增长84.1%[2] - 澳华内窥镜2025年前8月累计招投标增长29.4%、但8月单月下滑18.5%[2] 设备更新政策推动 - 四部委联合发文明确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目标[3] - 政策要求提升高端设备配置至中高收入国家水平[3] - 2024年全国各省市发布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采购计划[3] 设备更新市场化特征 - 自主采购比例提升 满足高端医学影像和放疗等领域临床升级需求[4] - 资金结构多元化 包含中央专项资金、长期国债、地方政府资金、县域医共体专项资金及医疗机构自筹资金[4] - 县域医共体建设带动更新需求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单个医院和区域性项目同步推进[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大规模设备更新逐步常态化、专业化 带动医疗机构采购积极性提升[3] - 影像和放疗等创新诊疗设备更新需求快速释放[3] - 县域医疗设备更新成为市场活跃度较高领域之一[4]
国泰海通:设备更新政策持续落地 医疗设备景气度延续
智通财经· 2025-09-12 07:24
医疗设备招投标增长态势 - 2025年8月新设备招投标规模MR同比增长36.7% CT同比增长77.5% DR同比增长50.2% 超声同比增长35.2%[1][2] - 内窥镜同比下滑2.7% 手术机器人同比下滑51.9%[1][2] - 2025年前8月累计招投标规模MR增长83.9% CT增长93.6% DR增长85.9% 超声增长64.2% 内窥镜增长31.6% 手术机器人增长46.5%[2] 重点公司业绩表现 - 联影医疗2025年8月MR增长9.0% CT增长69.5% 前8月累计MR增长51.5% CT增长53.8%[2] - 迈瑞医疗超声设备8月增长48.4% 前8月累计增长72.7%[2] - 开立医疗超声设备8月增长22.2% 前8月累计增长108.2% 内窥镜8月增长121.1% 前8月累计增长84.1%[2] - 澳华内窥镜8月下滑18.5% 但前8月累计仍增长29.4%[2] 政策驱动与市场需求 - 国家四部委明确目标 2027年医疗卫生领域设备投资规模较2023年增长25%以上[3] - 2024年全国各省市发布大规模医疗设备更新采购计划[3] - 2025年以来设备更新常态化专业化 带动影像、放疗等创新诊疗设备需求快速释放[1][3] 市场运行特征与资金结构 - 设备更新呈现市场化特征 自主采购比例持续提升[1][4] - 资金结构多元化 包含中央专项资金、长期国债、地方政府资金、县域医共体专项资金及医疗机构自筹资金[4] - 县域医疗设备更新成为市场活跃领域 县域医共体建设需求占据重要市场份额[4]
开立医疗(300633):Q2业绩环比显著改善 高端新品放量有望驱动盈利水平回升
新浪财经· 2025-08-28 14: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9.64亿元,同比下降4.78%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47亿元,同比下降72.43%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净利润0.40亿元,同比下降74.26% [1] - 2025年第二季度营业收入5.34亿元,同比增长0.17%,环比增长24.24% [1] - 2025年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0.39亿元,同比下降44.65%,环比增长382.45% [1] - 2025年第二季度扣非净利润0.34亿元,同比下降46.00%,环比增长464.82% [1] 业务分线表现 - 彩超业务营收5.5亿元,同比下降9.87% [2] - 内窥镜业务营收3.88亿元,同比增长0.08% [2] 行业动态与业绩驱动因素 - 国内医疗设备终端招标开始恢复 [2] - 公司超声及内镜产品中标实现快速增长 [2] - 医疗设备采购需求有望加速释放 [2] - 设备更新持续推进驱动业绩重回增长 [2] 费用与盈利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率达31.63%,同比上升3.26个百分点 [3] - 研发费用率达25.31%,同比上升4.36个百分点 [3] - 毛利率下滑至62.08%,同比下降5.35个百分点 [3] - 净利率下滑至4.88%,同比下降11.96个百分点 [3] 产品战略与未来展望 - 高端设备内镜HD650加速放量 [3] - 外科及IVUS等新品营收占比提升 [3] - 新产品上市和营销布局持续发力 [3] - 产品升级与AI赋能加速推进 [3] - 国内外注册上市进程加快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