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贵州酸汤
icon
搜索文档
我们尝遍了贵州酸汤,却记不住一个名字
虎嗅APP· 2025-09-21 08:47
以下文章来源于商业弧光 ,作者李佳琪 商业弧光 . 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李佳琪 编辑|苗正卿 题图|黔诚多彩火锅 过去一年多,什么是餐饮圈最赚钱的味道?贵州酸汤,必占一席。 这个源自中国西南一隅的传统风味,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席卷全国餐桌,并展现出惊人的"吸金"能力。 听风者,捕光人,最准点的商业节拍 2024年上半年,贵州酸汤在抖音上的搜索量同比暴涨1966%,成为餐饮行业中最受关注的细分品类之一。不少媒体和机构纷纷发布报告,称其为下一 个风口、区域美食全国化的新样本。 酸汤品类的爆发式增长首先体现在整体产业规模上。据黔东南州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该州酸汤产业总产值已突破25亿元,酸汤制品年产能高达16万 吨。产业规模迅速扩大的同时,消费市场热度同样飙升。辰智大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全国店名包含酸汤的餐饮门店超过8700家,近一年 门店增长率超过40%,酸汤菜品近一年增长率更是高达60%。四川省火锅协会数据也显示,酸汤成为仅次于麻辣口味之后最受欢迎的锅底新品。 头部品牌成为这股热潮的引领者:海底捞在全国门店用挂满全店的吊旗宣布酸汤锅底的上新,锅圈联合中国农科院在贵州台江县落地酸汤产业化项 ...
我们尝遍了贵州酸汤,却记不住一个名字
虎嗅· 2025-09-20 23:05
核心观点 - 贵州酸汤作为区域美食在2024年经历爆发式增长 但面临"有品类无品牌"困境 热度主要由流量和资本推动而非真实需求驱动 全国化进程受限于味型单一、标准化难度高及供应链挑战 [1][5][9][11] 产业规模与市场热度 - 2024年黔东南州酸汤产业总产值突破25亿元 酸汤制品年产能达16万吨 [1] - 全国店名含酸汤餐饮门店超8700家 近一年门店增长率超40% 酸汤菜品增长率达60% [1] - 抖音平台搜索量同比暴涨1966% 成为餐饮行业最受关注细分品类之一 [1] - 酸汤成为仅次于麻辣口味后最受欢迎火锅锅底新品 [1] 头部品牌与资本动态 - 海底捞全国门店推广酸汤锅底 锅圈联合中国农科院落地产业化项目 [1] - 本土品牌黔诚在贵阳十年仅开4家店 贵厨走出贵州后面临障碍 [4] - 2023年以来资本关注度低 真正出手少 因标准化难度大且缺乏成熟品牌模型 [5][17] - 酸汤锅底成本仅十几元 远低于牛油锅底四五十元成本 [12] 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3年下半年至今一线城市闭店率超30% 部分二三线城市超50% 复购率持续走低 [5] - 流量与实体经营严重背离 抖音小红书内容保持高增长但门店收缩 [5][9] - 味型单一导致锁客能力弱 更多为尝鲜型消费而非成瘾性消费 [12][13] - 区域接受度差异大 在山西等食酸区域难以突破因口味偏差 [21] 标准化与供应链瓶颈 - 酸汤分为生酸和熟酸 炒制过程依赖火候锅具和师傅经验 难以完全标准化 [12][17] - 供应链稳定性挑战大 牛肉等食材部位价格差异影响成本控制 [15] - 地域性强 依赖贵州红酸汤发酵工艺和本地食材 [12][18] 创新与转型尝试 - 新希望集团与凯里市合作构建酸汤全产业链 产品进入山姆会员店供应链 [19] - 品牌推出酸汤小酥肉 酸汤饭 酸汤水饺等衍生品 拓展消费场景 [20] - 笔记安顺夺夺粉火锅以性价比在全国开设239家门店 三出山通过空间设计拉高客单价至150元 [20] - 尝试融合山西醋酸 海南糟粕醋等多地酸味元素 突破地域局限 [21] 全国化路径展望 - 需精准布局高流量商圈和年轻消费群体聚集区 强化视觉化传播 [19][20] - 必须构建"产品+流量+点位+供应链"综合模型 而非仅依赖口味输出 [21] - 品牌需提升组织力 SOP流程精细化至洗碗工动作和切肉工刀工以影响毛利 [15] - 理想全国化规模为三年30~50家门店 但当前尚无品牌具备真正全国化能力 [21]
贵品出山·风行云间:贵州农业品牌推介暨招商洽谈会举行
南方农村报· 2025-08-31 03:30
活动概况 - 贵州农业品牌推介暨招商洽谈会于8月28日在上海中国金融信息中心举行 汇聚专家、学者、金融投资、餐饮、渠道商、电商零售、商超及意向投资合作企业代表[2][3] - 活动围绕贵州特色农产品品牌化发展开展研讨 并展示48幅新华社照片从乡村振兴、优势产业、"两山"理念、人才振兴四个维度呈现贵州五年农业农村变化[4][8][9] 农业发展战略 - 贵州聚焦品种品质品牌和标准化生产 主抓肉牛、茶叶、辣椒三个重点产业和中药材、食用菌、刺梨、油茶、竹五个优势产业 同时发掘酸汤、苦荞等特色产业优势[10][11] - 公司集中打造"关岭黄牛""大方天麻""三穗鸭"等区域公用品牌 农业精品品牌数量从2023年的3个增至10个[12][13] 政府与合作支持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提出借助上海金融资源与市场优势 帮助贵州厘清品牌发展层次并在细分市场抢占先机[16][17][18] - 上海市政府合作交流办公室副主任强调贵州优质农产品契合上海高需求 希望构建平台畅通"贵品入沪"渠道并激发市场主体创新活力[21][22][23] 产品推介与合作方向 - 贵州省农业发展集团重点推介贵州黄牛、刺梨、酸汤、大方天麻、红心猕猴桃五款特色产品 寻求技术赋能、资本注入、渠道共建及品牌联创合作[26][27][29] - 中国农业大学、国泰海通证券、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海蔬菜集团、"三只松鼠"集团等机构代表参与探讨推动贵州农产品走向长三角[32][33][34] 成果与资源发布 - 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及安顺市、六盘水市现场进行招商推介 活动同步发布"沪上黔味美食地图"以促进市场推广[35][36]
云贵菜发展报告2025:五大趋势助力品牌“掘金”增量机会
36氪· 2025-08-28 10:07
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云贵菜市场规模预计达340亿元 同比增长6.9% 增速高于中式正餐整体水平 [1] - 市场规模从2023年318亿元增长至2025年360亿元 [2] - 截至2025年8月全国云贵菜门店数突破4.2万家 连锁化率持续上升 [1][2] 平台赋能与数字化运营 - 抖音平台云贵美食话题播放量破百亿 相关短视频年点赞量与直播观看量均超亿次 [1] - 云南旅游和贵州旅游话题视频播放量分别达134.6亿次和92.4亿次 [6] - 云贵菜进驻抖音商家数同比增长超50% 在售商品数和动销商品数同比增长均超100% [11] - 云贵菜日均订单量同比高双位数增长 商家年直播场次超22万场 [11][13] 区域扩张与分化趋势 - 西南地区门店占比从2024年近50%降至2025年近40% 一线及三四线城市占比上升 [16] - 一线城市通过"鲜精韵"定位实现人均消费100元以上 如黔香阁(165元) 半山腰(153元) [18] - 三四线城市主打性价比定位 如宣威山野人家 茄子恰恰等品牌覆盖社区高频需求 [19] 细分赛道创新与代表品牌 - 酸汤火锅代表: 黔家婆 黔夺夺 滇翁 滇牛 [3] - Bistro代表: Ameigo梅果 山野板扎 野果yeego [3][22] - 山野火锅代表: 芸山季 [3] - 特色品类代表: 凉都青瓦房(烙锅) 扎雅土司庄园(民族文化体验) [3][25] 消费趋势与内容传播 - "漂亮饭"话题播放量超17.3亿次 推动云贵Bistro场景化消费增长 [22] - 猎奇食材内容走红 如见手青挑战 折耳根创新应用(冰淇淋/拿铁) [27] - 民族文化内容受青睐 扎雅土司庄园IP话题播放量超3亿次 [25] - 酸汤类话题热度显著:酸汤鱼(44.8亿次) 酸汤牛肉(23.6亿次) 酸汤水饺(17.1亿次) [31] 产品创新与差异化路径 - 酸汤应用场景扩展: 酸汤猪脚 酸汤粉面 酸汤牛蛙等"酸汤+"创新 [30] - 猎奇食材菜品创新: 黑松露和牛丸 羊肚菌啵啵鱼豆花 水性杨花鲜肉滑 [29] - 食材差异化: 强调山野食材空运 菌菇刺身 地域特色核心单品(石锅鱼/酸汤火锅) [18]
我国餐饮业食品安全态势持续向好
中国新闻网· 2025-07-19 05:1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全国餐饮收入达55718亿元 同比增长5.3% 显示行业保持领先增速 [1] - 消费需求呈现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特征 营养化转型成为行业焦点议题 [1] - 健康烹饪模式普及和营养均衡理念推广正改变消费者饮食习惯 [1] - 低热量、低脂肪、高纤维等新兴健康餐饮品类涌现 如贵州酸汤和蒸排骨受年轻消费者青睐 [2] 食品安全与标准化 - 数智化手段应用提升产业链协同 餐饮业连锁化、标准化程度加强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2] - 食品安全"四个最严"要求推动法规标准体系健全 企业主体责任意识显著增强 [2] - 行业面临业态复杂、链条冗长等挑战 需强化全链条精细化动态化管理 [2] 企业创新实践 - 联合利华饮食策划通过科学搭配食材/调味/烹饪技巧 改善学生餐营养元素摄入不均衡问题 [1] - 企业从"吃什么"深化至"为什么吃"的研究维度 体现营养健康理念升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