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波减速器柔轮

搜索文档
翔楼新材(301160):精冲材料结构逐步优化 布局人形机器人材料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35
公司行业地位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第一梯队企业 采用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协同创新研发模式 主要产品为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 包括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及工业用精冲材料 [1] -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与全球最大精冲材料企业之一威尔斯集团相近 并与舍弗勒、慕贝尔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合作 间接配套特斯拉、比亚迪等汽车品牌 [1] 行业需求与市场空间 - 2023年中国精冲钢行业产量达124.7万吨 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 但存在三大增长动力:进口替代、单车用钢量提升(中国12-15kg vs 发达国家20-22kg)、非汽车领域需求增长(机械设备、风电、航空航天等) [2] - 精冲材料在机器人、高铁、核电等非汽车领域应用提速 推动行业需求扩张 [2] 产能扩张与产品结构优化 - 公司2024年产能18万吨 安徽新厂2025年4月建成 预计当年释放4万吨产能 远期总产能将达30万吨 [2] - 安徽项目重点生产高端轴承等工艺复杂产品 拓展机器人、高端制造领域市场 优化产品结构 [2] 机器人领域布局与技术进展 - 公司依托客户资源、产能、研发优势 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材料 包括谐波减速器柔轮、行星减速器齿轮等卡脖子材料 [3] - 截至2025年2月11日 相关材料研发完成60% 需通过下游客户疲劳试验 潜在客户约6家 [3]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2.80亿元、3.36亿元 受益于汽车、轴承及机器人领域需求增长 [3]
翔楼新材(301160):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精冲材料结构逐步优化,布局人形机器人材料第二增长曲线
光大证券· 2025-09-22 06:2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目标价未明确提及[3][11][82] 核心观点 - 公司系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第一梯队企业 产品技术指标与国际龙头威尔斯集团相近 已与舍弗勒 慕贝尔等全球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 间接配套特斯拉 比亚迪等汽车品牌[1] - 精密冲压材料行业需求空间广阔 2023年中国精冲钢产量124.7万吨 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 但存在进口替代 单车用钢量提升及非汽车领域需求增长三大驱动因素[2] - 公司产能持续扩张 2024年达18万吨 安徽新厂2025年4月建成 预计当年释放4万吨产能 远期总产能有望达30万吨 产品结构向高端轴承 机器人等领域优化[2][60][64] - 积极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材料 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 行星减速器齿轮等卡脖子材料 截至2025年2月11日相关材料研发已完成60% 潜在客户6家左右[3][6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 2.80亿元 3.36亿元 对应EPS分别为2.06元 2.42元 2.90元[3][11][72] 行业地位与竞争优势 - 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唯一上市公司 产能规模处于第一梯队 实际控制人钱和生持股30.16%[19] - 采取自主研发为主 合作开发为辅的研发模式 截至2024年末拥有15项发明专利及61项实用新型专利[56] - 常见产品技术指标与全球龙头威尔斯集团相近 例如16MnCr5球化退火产品屈服强度265-335Mpa 抗拉强度450-505Mpa[56][57] - 客户资源优质 与舍弗勒 慕贝尔 麦格纳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合作 间接配套特斯拉 比亚迪 理想 奔驰等品牌[23][59] 行业需求与市场空间 - 2023年中国精冲钢行业产量124.7万吨 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2][39] - 进口替代空间大 国产材料在性能 表面质量 尺寸公差等方面仍存差距[2] - 中国汽车单车精冲用钢量12-15kg 远低于发达国家20-22kg 随着汽车行业发展 总需求有望持续提升[2][41] - 非汽车领域需求增长提速 精冲件已应用于机械设备 风电 航空航天 核电 高铁 人形机器人等领域[2][43] 产能与产品结构 - 2019年公司金属制品总销量7.79万吨 2024年销量达18.16万吨 产能18万吨[27][64] - 安徽新厂项目2025年4月建成 预计当年释放4万吨产能 远期总产能有望达30万吨[2][60][64] - 安徽项目重点生产工艺复杂 技术含量高的轴承等高端制造领域产品 开拓高端轴承 机器人等下游市场[2][60] - 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2022年起营收主要来自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占比85%附近)和工业用精冲材料(占比10%附近)[32] 机器人领域布局 - 成立机器人材料研究院 加大谐波减速器柔轮 行星减速器齿轮 RV减速器摆线轮及传感器弹性体等关键零部件材料研发[3][64] - 谐波减速器柔轮冲压加工用钢研发处于小试阶段 截至2025年2月11日研发完成60% 需通过下游客户疲劳试验确认材料配比[3][65] - 全球谐波减速器需求增长 2024年全球消费量121.87万台(同比增21.44%) 预计2028年达190万台 其中中国2024年消费量79.55万台(同比增18.86%) 预计2028年达120.04万台[47][52] - 国产谐波减速器份额持续提升 2024年达75.11% 对应精冲钢需求将进一步增长[53]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6.09亿元 20.80亿元 24.48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8.30% 29.29% 17.69%[7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 2.80亿元 3.36亿元 增长率分别为15.28% 17.40% 20.06%[72] - 相对估值方面 2025-2027年PE分别为33倍 28倍 23倍 略高于可比公司甬金股份 恒工精密平均水平[72][74] - 绝对估值显示每股合理价值区间80.67-117.75元[81]
调研速递|苏州斯莱克接受财通证券等33家机构调研,业绩与合作亮点纷呈
新浪财经· 2025-09-02 10: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2,041.27万元 同比增加37.6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026.51万元 同比减少214.98% [1] - 电池壳业务营收达62,113.13万元 同比增长53.99%且毛利率向好 [1] 电池壳业务发展 - 与宁德时代等客户深入合作 并拓展烟台力华电源科技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等领域合作 [2] - 与韩国东远系统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 拟共同组建合资公司为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提供电池壳业务服务 [2] - 业务尚处转型初期 受设备研发/人员投入/原材料涨价及行业竞争影响暂未盈利 [2] - 下半年毛利率预计好于上半年 现有执行合同支持业绩提升 [3] 传统业务与新领域拓展 - 易拉罐/盖行业回暖 公司开发一次性铝杯等新产品 [2] - 与奥瑞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未来五年涉及采购/集成/备件及技术服务总金额预计5亿元 [2][3] - 谐波减速器柔轮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采用特殊原材料和冷冲压成型工艺提升材料利用率并降低机器人制造成本 [2][3] 技术合作与海外布局 - 圆柱形电池壳以DWI技术为基础 方形电池壳先期采用DRD技术 成熟后过渡到DWI技术大规模生产 [3] - 与奥瑞金合作可提升对方生产效率并加速新兴市场布局 同时强化公司在金属包装设备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3] - 合资公司将整合优势资源拓展海外业务 重点服务美国和欧洲市场的韩国三大电池制造商 [2][3]
斯莱克(300382) - 300382斯莱克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829
2025-09-02 09:26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2,041.27万元,同比增长37.6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26.51万元,同比减少214.98% [2] - 电池壳业务营收62,113.13万元,同比增长53.99% [2] 业务发展 - 电池壳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向好但未盈利,受设备投入、费用增加及原材料涨价影响 [2][3] - 与宁德时代、亿纬锂能、赣锋锂能、瑞浦兰钧等客户深入合作 [3] - 与烟台力华电源在46系列大圆柱电池领域全面合作 [3] - 与韩国Dongwon Systems组建合资公司,拓展欧美市场圆柱/方形电池壳业务 [3][6] 传统业务创新 - 易拉罐/盖行业回暖,开发一次性铝杯等新产品 [4] - 与奥瑞金签署5亿元战略协议,涉及产线改造、设备采购及技术服务 [4][7] - 合作涵盖数码罐印刷、铝杯印刷、备件国产化替代及海外市场拓展 [7] 技术突破 - 谐波减速器柔轮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4][5] - 采用冷冲压成型工艺制备柔轮,提升材料利用率并降低制造成本 [5][6] - 技术适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具备精度和成本优势 [5][6] 合作与国际化 - 合资公司将以DWI技术为基础生产圆柱电池壳,DRD技术过渡至DWI技术生产方形电池壳 [6] - 奥瑞金通过收购扩大市场份额,合作助推中国金属包装设备自主创新 [7] - 未来探索新能源包装及循环经济领域合作 [7]
MIM工艺成为人形机器人新方向?
机器人大讲堂· 2025-09-01 13:37
文章核心观点 - 金属粉末注射成型技术(MIM)可能成为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新发展方向 其在高精度、复杂结构和小型轻量化零件制造中具有优势 但当前受限于成本经济性、材料性能和量产规模 短期内更可能作为补充工艺而非主导工艺[1][4][12] MIM工艺技术特点 - MIM是一种将塑料注射成形技术与粉末冶金结合的近净型成型技术 基本工艺包括粉末与粘结剂混练、注射成形、脱脂和烧结 最终得到高密度精密金属零件[3] - 该技术可制造传统机加工难以实现的三维复杂结构 如内部通孔、盲孔、交叉孔、薄壁(可至0.2mm)、内外螺纹等 并能实现多组件集成化制造 减少后续组装工序[4] - 通过微米级金属粉末与粘结剂混合喂料 适配铁基合金、钛合金、液态金属及软磁复合材料等 烧结后密度超98% 表面Ra值可低至1.6~3.2μm 性能接近锻造件[6] - 工艺尺寸控制精度高 例如φ10mm轴类零件公差可控制在±0.01mm 支持中空结构设计实现轻量化 特别适合小型精密结构件制造[7] 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应用潜力 - 在灵巧手齿轮箱、关节、传感器支架、连接器等关键部件中具有应用前景 例如精研科技为智元机器人开发的灵巧手齿轮箱总成单机价值超4000元[4] - 谐波减速器柔轮采用MIM工艺后可减薄厚度并减重 同时保持抗拉强度 满足关节高寿命要求[6] - 特斯拉、宇树、智元等企业已采用MIM工艺[1] 当前局限性 - 模具开发成本高 单套模具成本达数十万元 且脱脂需数小时至数天 烧结需数小时 小批量生产时单位经济性不足[8] - 更适合年产量10万件以上的规模化场景 当前人形机器人未达量产规模 单件成本难以摊薄[8] - 零件疲劳强度存在批次间性能波动风险 粉末均匀性和脱脂残留可能导致微小尺寸偏差[11] - 受注射机吨位和烧结炉尺寸限制 更适合小型零件 铝基等高性能材料MIM工艺不成熟 可能需二次精加工削弱成本优势[11] 市场前景与竞争格局 - 全球MIM产业规模约250亿元 中国占比55%以上达137.5亿元 预计2030年达574.9亿元 2024-2030年CAGR为10.7%[12] - 现阶段CNC加工和3D打印因无模具费更适合小批量试产迭代[9] - 未来随人形机器人产量攀升至百万级别且设计固化后 MIM在复杂形状、大批量小型零件上的优势将凸显[12]
易实精密(836221):25H1主要业务板块全线增长 空悬业务持续突破 外延并购布局机器人关键零部件
新浪财经· 2025-08-29 06:47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66亿元 同比增长6.57% 归母净利润0.33亿元 同比增长3.45% 扣非归母净利润0.32亿元 同比增长5.31% [1] - 25Q2实现营收0.86亿元 同比增长11.98% 环比增长7.10% 归母净利润0.18亿元 同比增长3.64% 环比增长19.06% 扣非归母净利润0.18亿元 同比增长5.97% 环比增长20.15% [1] - 上半年综合毛利率达32.63% 其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为32.80% 同比提升1.68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零部件业务全线增长 新能源汽车/传统燃油汽车/汽车通用零部件销售收入分别同比增长8.06%/28.27%/7.49% 营收占比分别为41.86%/26.10%/22.91% [1] - 其他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2.01% 主要因销售定制模具和加工业务收入减少 [1] - 传统燃油车和通用汽车零部件毛利率出现小幅下滑 [1] 空悬领域突破 - 以扣压环和支撑环为切入点 产品市占率持续提升 为孔辉汽车独家供货商 大陆汽车项目已批量供货 [2] - 上半年新客户保隆科技迅速上量 拓普集团测试进展顺利 多个客户实现小批供货 [2] - 与孔辉汽车签订战略协议共同开发控制器及减震器金属零件 预期提升单车价值量 [2] 技术研发进展 - 自主研发二代焊接环产线已在多车型量产应用 有效降低成本并提升产量 [2] - 与欧洲共同研发的第三代全自动焊接环产线已于上半年成功验收 预计今年实现量产 具备精准送料、追溯打码、折弯焊接等全工序自动化能力 [2] 并购与产业布局 - 2025年6月拟现金收购通亦和51%股权 标的公司承诺2025-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0万/3200万/3600万元 [3] - 通亦和精冲工艺可大幅降低减速器制造成本 优化齿面接触应力 提升精度及抗疲劳寿命 [3] - 正与精密零部件厂家合作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行星减速器齿轮 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替代进程 [3] 未来业绩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4.03亿/4.97亿/6.09亿元 同比增速25.45%/23.29%/22.51% [3] - 预计同期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亿/0.81亿/1.01亿元 同比增速20.85%/23.35%/25.61% [3] - EPS预计分别为0.56/0.69/0.87元 [3]
易实精密20250721
2025-07-21 14:26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金属零部件、精密加工、汽车、功率半导体、机器人、散热板、空悬产品、表面处理 [11][24][20][21][23][31][35] - **公司**:易实精密、通义合公司、金端科技、芜湖三连金锻、马克表面处理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大众汽车、大陆汽车、赫尔斯曼、日本立得、小米、华为 [10][12][35][36]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易实精密 2025 年举措 - 内生增长巩固销售基础,外延并购拓展汽车零部件领域,首次并购同行业企业并拓展工艺技术 [2][4] - 出海成立斯洛文尼亚合资公司 10 马克,与奥地利马克合作共享资源,引入两项核心技术 [2][5] - 并购通义合公司延伸金属零部件领域布局,整合一站式服务能力,审计及尽调基本完成 [2][10] 海外市场布局 - **斯洛文尼亚**:总投资不超 1000 万欧元,双方各出资 250 万欧元,采用冲压折弯和精密机加工工艺,未来向系统产品发展;客户群体全球化,设厂无需开拓新客户,与成熟工厂合作降低风险、提高效率,引入核心技术提升国际竞争力;工程师素质高,人工成本比德国、奥地利低约 40% [2][6][13][16] - **印度**:可能以并购或合资方式进入,从事机加工和冲压折弯业务;跨国企业设厂增加本土化精密金属零部件需求,竞争对手已设厂 [15][17][19] - **美国**:由奥地利马克主导市场战略,以老外对接老外方式开展业务,不考虑墨西哥 [4][15][17] 技术优势与发展策略 - **高速冲压折弯成型领域**:使用 Biller 设备,国内市场份额高,应用于六代喷油器项目,进行进口替代并向欧洲扩展业务 [7] - **精冲工艺**:材料厚度可达 10 毫米,模具设计和加工精度高,产品表面质量好可降低成本,行业门槛高,仅两家公司提供设备 [9] 行业发展潜力与创新 - 金属零部件行业发展潜力大,是工业产品重要部分,生产工艺多样无天花板限制,公司将多样化工艺作为核心战略 [11] - 国内上市公司在金属零部件成型工艺有创新,如冲锻结合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性能,探索多种成型工艺实现多元化 [12] 其他业务布局 - **功率半导体领域**:取得突破获客户定点并交付样品,但因竞争激烈不做战略重点,专注高利润小零件 [20] - **机器人行业**:深入研究,与材料供应商合作开发产品,成立未来事业部,用深拉伸工艺替代传统工艺 [21] - **散热板领域**:引进欧洲技术合资合作,因资源有限、市场变化快需调整策略 [23] - **谐波减速器柔轮加工业务**:采用双拉伸工艺,与苏州祥楼新材合作,开发仿日本材料,研发相关部件为客户降本 [25][26] 公司运营与市场情况 - **管理通义河控股子公司**:生产运营少干预,提供质量和精细化生产支持,共享客户资源和供应链,降低模具采购成本,财务赋能规范管理 [29][30] - **空悬产品**:二代客户结构稳定增长,二代与三代技术交样量产,产能提升,销售上升 [31] - **产能情况**:2025 年 12 月底全面达产,2025 年下半年产能释放产生效益并持续增加 [32][33] - **表面处理业务**:控股子公司成立表面处理公司,设备 8 月底到场,年底量产,控制质量和成本,服务战略产品 [35] - **客户情况**:前五大客户变化不大,大众汽车占比提升,大陆汽车位置前移,与赫尔斯曼合作加强 [3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华源证券 2025 年推出特色系列会议,关注稀缺性和纯主题主线,各月会议主题不同 [3] - 易实精密计划在南卡或北卡投资,投资比例 49%对 51%,预计明年或后年完成,不并表 [18] - 易实精密终端车型匹配几乎全覆盖,不再定期整理数据 [37] - 易实精密未涉及 GPU 相关业务 [39]
易实精密(836221):内生拓展空悬领域客户,外延丰富精冲工艺推动减速器柔轮国产化
华源证券· 2025-07-17 00: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 - 2027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0.80/1.0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6/0.69/0.86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8.4/31.2/24.9倍 [9] - 2025年空悬领域布局成果显著,第三代焊接环产线预计年内量产;拟现金收购通亦和51%股权,双方有望资源互补提升竞争力;借助通亦和精冲工艺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推动国产化;海外布局拓展欧洲市场并实现本土化供货,设立孙公司满足产品表面处理需求增强供应链安全性,维持“增持”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7月16日收盘价21.50元,年内最高最低为28.50/10.60元,总市值24.9486亿元,流通市值10.6773亿元,总股本1.1604亿股,资产负债率18.56%,每股净资产4.29元/股 [3] 公司概况 - 易实精密专注汽车精密金属零部件产品,有高压接线柱等多种产品,应用于多个汽车子系统,是多家业内知名零部件厂商供应商 [6] - 2024年营收3.21亿元(yoy + 16.56%)、归母净利润5410万元,新能源汽车专用零部件占比41%、传统燃油车零部件占比23%、通用汽车零部件占比22%;2025Q1营收0.80亿元、归母净利润1504万元 [6] 业务拓展 - 与孔辉科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产品线,2025年在空悬领域布局有孔辉汽车独家供货等成就;与欧洲共同研发的第三代焊接环产线2025年上半年到厂并验收,预计量产 [6] - 拟收购通亦和51%股权,交易标的价格不超1.630368亿元,标的公司业绩承诺期为2025 - 2027年,双方有望业务规模扩大、资源互补;公司正合作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等零部件,加速国产替代 [6] - 全资子公司拟与奥地利公司在斯洛文尼亚设合资公司拓展欧洲市场并本土化供货;设立孙公司满足产品表面处理需求,两条生产线预计分别于2025年8月底和10月底投入使用 [6][7]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6|321|402|496|609| |同比增长率(%)|18.82%|16.56%|25.00%|23.36%|22.9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2|54|65|80|100| |同比增长率(%)|36.15%|5.03%|20.02%|23.03%|25.37%| |每股收益(元/股)|0.44|0.47|0.56|0.69|0.86| |ROE(%)|14.14%|13.55%|15.98%|19.26%|23.54%| |市盈率(P/E)|48.44|46.12|38.42|31.23|24.91%| [8]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 - 2027E营业收入分别为4.02/4.96/6.0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5/0.80/1.00亿元等 [10]
易实精密(836221):公司事件点评报告:拟控股精冲领军企业,协同效应加速公司成长
华鑫证券· 2025-07-10 05:3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易实精密拟控股通亦和,完善产业布局,整合资源产生协同效应,有望加速成长;公司研制谐波减速器柔轮新工艺,推进主业且新项目放量顺利,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5][9][12] 各部分总结 拟控股精冲领军企业,延链补链完善产业布局 - 拟购通亦和 51%股权,交易价不超 1.6 亿元,分三期现金支付,标的公司 2025 - 2027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承诺为 2800/3200/3600 万元 [5] - 通亦和主营精密模具、模具备件及精冲件,技术底蕴深厚,有 20 项相关专利;客户资源优质,与知名企业合作稳定;市场地位领先,在精冲模具及产品行业知名度高 [6] 整合上下游资源,协同效应加速公司成长 - 易实精密与通亦和在上下游全面合作,技术相互赋能 董事长与实控人交流多,2024 年有合作项目 [8] - 上游整合采购管理体系,增加采购规模,提高议价能力,降低成本;下游整合客户资源,扩大客户群体;技术开发上完善工艺链条,弥补模具开发制造不足 [8][9] 研制谐波减速器柔轮,新工艺有望降低成本 - 2024 年开始研发谐波减速器柔轮毛坯新工艺,采用成型板带加精密拉深技术,用精密冷轧和先进拉深替代传统工艺降低成本 [9] - 精冲工艺适用于柔轮加工,通亦和可降低成本、优化齿面、提升精度和抗疲劳寿命,正与厂家合作研发零部件,加速国产替代 [10] 主业稳步推进,新项目放量顺利 - 重点布局空悬领域,产品市占率提升,给多家客户供货或测试进展顺利,与孔辉汽车战略合作,ASP 有望提升 [10][11] - 二代焊接环产线量产应用,第三代焊接环产线已验收,预计今年量产,构建技术和成本壁垒,扩大市场份额 [11] 盈利预测 - 预测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0/5.1/6.1 亿元,归母净利润为 0.68/0.83/1.0 亿元 [12] 财务数据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主营收入(百万元)|323|404|505|607| |增长率(%)|16.6%|25.2%|25.0%|20.1%|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4|68|83|101| |增长率(%)|5.0%|26.6%|21.4%|21.0%| |摊薄每股收益(元)|0.56|0.59|0.72|0.87| |ROE(%)|13.0%|14.3%|14.9%|15.4%|[14]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30.4%|29.5%|28.2%|27.8%| |四项费用/营收|10.2%|9.3%|8.5%|8.0%| |净利率|17.1%|17.3%|16.8%|16.9%| |资产负债率|20.5%|22.7%|24.3%|25.0%| |总资产周转率|0.6|0.7|0.7|0.7| |应收账款周转率|3.2|3.1|3.1|3.1| |存货周转率|3.5|3.5|3.5|3.5| |EPS(元/股)|0.56|0.59|0.72|0.87| |P/E|37.43|35.40|29.15|24.1| |P/S|6.3|6.0|4.8|4.0| |P/B|5.1|5.2|4.5|3.8|[15]
易实精密(836221):北交所信息更新:现金收购通亦和51%股权,精冲技术加速减速器零件国产替代
开源证券· 2025-07-01 06: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现金收购通亦和完善产业链布局,维持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看好收购带来的产业链完善和业绩规模扩大,维持“增持”评级 [4] 公司基本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当前股价23.20元,一年最高最低为28.50/10.36元,总市值26.92亿元,流通市值11.52亿元,总股本1.16亿股,流通股本0.50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597.63% [2] 财务数据 历史与预测营收及利润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6|321|408|560|669| |YOY(%)|18.8|16.6|26.9|37.3|19.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52|54|65|90|108| |YOY(%)|36.2|5.0|20.8|37.6|20.5|[6] 其他财务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31.7|30.4|29.1|29.2|29.4| |净利率(%)|18.7|16.8|16.0|16.1|16.2| |ROE(%)|14.0|13.3|15.1|17.8|18.4| |EPS(摊薄/元)|0.44|0.47|0.56|0.78|0.93| |P/E(倍)|52.3|49.8|41.2|29.9|24.8| |P/B(倍)|7.4|6.7|6.3|5.4|4.6|[6] 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295|274|254|330|401| |非流动资产|187|249|320|328|327| |资产总计|482|523|574|658|728| |流动负债|98|101|121|133|118| |非流动负债|7|7|8|7|8| |负债合计|105|108|129|140|125| |少数股东权益|13|17|18|21|23| |股本|97|97|116|116|116| |资本公积|153|154|134|134|134| |留存收益|114|149|196|251|310|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364|399|426|497|579| |负债和股东权益|482|523|574|658|728|[9] 利润表 |利润表(百万元)|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276|321|408|560|669| |营业成本|188|224|289|396|473| |营业税金及附加|2|3|3|4|5| |营业费用|4|5|5|7|7| |管理费用|11|13|18|24|29| |研发费用|13|15|20|27|33| |财务费用|2|0|2|2|1| |资产减值损失|-3|-4|0|0|0| |其他收益|4|4|4|4|4|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0|0|0|0|0| |投资净收益|1|1|1|1|1| |资产处置收益|0|-0|0|0|0| |营业利润|56|62|74|102|124| |营业外收入|5|0|2|2|1| |营业外支出|0|0|0|0|0| |利润总额|61|62|76|105|126| |所得税|8|7|9|13|15| |净利润|53|55|67|92|111| |少数股东损益|1|1|2|2|3|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2|54|65|90|108|[9] 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经营活动现金流|82|58|41|120|122| |投资活动现金流|-143|-11|-92|-39|-13| |筹资活动现金流|79|-30|-41|-27|-28| |现金净增加额|18|17|-91|55|81|[9] 主要财务比率 |主要财务比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成长能力| | | | | | |营业收入(%)|18.8|16.6|26.9|37.3|19.6| |营业利润(%)|25.5|12.0|19.8|37.5|21.4| |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6.2|5.0|20.8|37.6|20.5| |ROE(%)|14.0|13.3|15.1|17.8|18.4| |ROIC(%)|13.2|12.9|14.4|17.9|18.5| |偿债能力| | | | | | |资产负债率(%)|21.7|20.5|22.5|21.4|17.2| |净负债比率(%)|-4.1|-10.0|10.6|-2.1|-15.6| |流动比率|3.0|2.7|2.1|2.5|3.4| |速动比率|2.2|2.0|1.2|1.7|2.4| |营运能力| | | | | | |总资产周转率|0.7|0.6|0.7|0.9|1.0| |应收账款周转率|3.2|3.4|4.0|4.5|5.0| |应付账款周转率|3.8|3.6|4.5|4.9|5.2| |每股指标(元)| | | | | | |每股收益(最新摊薄)|0.44|0.47|0.56|0.78|0.93| |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0.70|0.50|0.36|1.04|1.06| |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3.14|3.44|3.67|4.28|4.99| |估值比率| | | | | | |P/E|52.3|49.8|41.2|29.9|24.8| |P/B|7.4|6.7|6.3|5.4|4.6| |EV/EBITDA|34.3|32.9|28.7|20.9|17.4|[9] 收购通亦和情况 收购情况 - 2025年6月13日公司与通亦和股东签订《股权收购意向协议》,收购完成后将成控股股东,标的公司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4] 业绩承诺 - 通亦和业绩承诺期为2025 - 2027年,2025 - 2027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00万元、3200万元、3600万元,若2025 - 2027年合计扣非归母净利润≥9600万元则完成业绩承诺,未达需按比例现金退还投资款 [4] 通亦和优势 - 深耕精冲工艺技术,掌握精密模具和精冲产品设计等工艺技术,有20项相关专利(3项发明专利、17项实用新型专利) [5] - 客户包括佛吉亚、麦格纳宏立等业内知名企业,与瑞士Feintool等国际知名企业合作,处国内精冲模具及产品行业领先地位 [5] - 有较强模具设计等能力,可缩短公司产品开发周期、降低成本,其精冲工艺可降低谐波减速器柔轮等成本,提升精度及抗疲劳寿命,加速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