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密冲压材料
icon
搜索文档
【翔楼新材(301160.SZ)】精冲材料结构逐步优化,布局人形机器人材料第二增长曲线——投资价值分析报告(王招华/戴默)
光大证券研究· 2025-09-22 23:07
公司行业地位与业务 - 公司是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第一梯队企业 采取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协同创新研发模式 主要产品为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 包括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及工业用精冲材料 [4] -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与全球最大精冲材料企业之一威尔斯集团相近 并与舍弗勒、慕贝尔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合作 间接配套特斯拉、比亚迪等汽车品牌 [4] 行业需求前景 - 2023年中国精冲钢行业产量达124.7万吨 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 但存在三大增长动力:进口替代、单车用钢量提升、非汽车领域需求增长 [5] - 中国汽车单车精冲用钢量为12-15kg 而发达国家达20-22kg 精冲材料还可应用于机械设备、风电、航空航天、核电、高铁及人形机器人等领域 [5] 产能扩张与产品结构 - 公司2024年产能为18万吨 安徽新厂2025年4月建成 预计当年释放4万吨产能 远期总产能或将达30万吨 [6] - 安徽项目重点生产高端制造领域产品如轴承 并开拓机器人等新下游市场 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 [6] 机器人领域布局 - 公司依托客户资源、产能和技术研发优势 布局人形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材料 包括谐波减速器柔轮、行星减速器齿轮、RV减速器摆线轮及传感器弹性体 [7] - 相关材料研发已完成60% 需通过下游客户疲劳试验确认材料配比 潜在客户数量约6家 [7]
翔楼新材(301160):精冲材料结构逐步优化 布局人形机器人材料第二增长曲线
新浪财经· 2025-09-22 06:35
公司行业地位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第一梯队企业 采用自主研发为主、合作开发为辅的协同创新研发模式 主要产品为定制化精密冲压特殊钢材料 包括汽车零部件精冲材料及工业用精冲材料 [1] -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与全球最大精冲材料企业之一威尔斯集团相近 并与舍弗勒、慕贝尔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合作 间接配套特斯拉、比亚迪等汽车品牌 [1] 行业需求与市场空间 - 2023年中国精冲钢行业产量达124.7万吨 主要用于汽车零部件 但存在三大增长动力:进口替代、单车用钢量提升(中国12-15kg vs 发达国家20-22kg)、非汽车领域需求增长(机械设备、风电、航空航天等) [2] - 精冲材料在机器人、高铁、核电等非汽车领域应用提速 推动行业需求扩张 [2] 产能扩张与产品结构优化 - 公司2024年产能18万吨 安徽新厂2025年4月建成 预计当年释放4万吨产能 远期总产能将达30万吨 [2] - 安徽项目重点生产高端轴承等工艺复杂产品 拓展机器人、高端制造领域市场 优化产品结构 [2] 机器人领域布局与技术进展 - 公司依托客户资源、产能、研发优势 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材料 包括谐波减速器柔轮、行星减速器齿轮等卡脖子材料 [3] - 截至2025年2月11日 相关材料研发完成60% 需通过下游客户疲劳试验 潜在客户约6家 [3] 财务表现与增长预期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9亿元、2.80亿元、3.36亿元 受益于汽车、轴承及机器人领域需求增长 [3]
翔楼新材(301160)深度研究:精冲钢领军企业 开拓机器人减速器、轴承等高端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7-02 00:31
公司概况 - 国内精密冲压材料行业唯一上市公司,深耕特种钢精冲材料领域,下游主要应用于汽车零部件和工业,并拓展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1] - 2020-2024年营收从7 12亿元增至14 85亿元,归母净利润从0 68亿元增至2 07亿元,盈利能力持续提升 [1] - 核心管理人员控股且实控人全额认购定增叠加股权激励,控制权稳定 [1] 行业分析 - 精密冲压为无削加工技术,精度高于普通冲裁,精冲材料以钢材为主,上游为特殊钢冶炼及热轧,中游为精冲钢生产,下游覆盖汽车零部件、电气产品等领域 [2] - 中国精冲钢市场随制造业升级稳步扩张,汽车是主要下游市场,全球冲压件规模增长中中国份额及出口比重快速提升 [2] - 冲压件成本构成中原材料、人工、模具、能源占比较高 [2] 竞争优势 - 2024年精冲钢产能18万吨居行业第一梯队,安徽翔楼4万吨高端产能2025年Q2投产,未来3年新增15万吨产能逐步释放 [3] - 掌握8项核心技术,精密冷轧和热处理工艺领先,部分产品关键指标比肩国际巨头 [3] - 通过定制化服务与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深度绑定,与宝钢股份合作研发形成差异化护城河 [3] 下游应用布局 - 汽车领域受益于销量增长及国产替代趋势,精冲件助力降本增效 [4] - 轴承领域已切入核心客户产业链,未来棒/线材渗透率有望提升 [4] - 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谐波减速器柔轮材料研发,联合下游客户开展送样测试 [4]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7 82亿元/21 88亿元/26 74亿元,归母净利润2 41亿元/2 91亿元/3 57亿元 [5] - 2025年6月27日股价对应PE为26 96倍/22 37倍/18 22倍,EPS为2 97元/3 58元/4 40元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