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货贷

搜索文档
近1.6亿单“国补”承接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激发消费产业新动能
中证网· 2025-09-26 02:30
公司战略发展路径 - 京东科技发布消费与产业融合、创新与场景融合、内循环与外循环融合三大发展路径 [1] - 公司通过国补+银补双重补贴及国补+白条免息分期等服务形成政策与平台福利组合拳 [1] 业务规模数据 - 截至9月末承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订单量达1.6亿单 [1] - 全链路供应链金融服务年融资金额5000亿元 服务超3000家大型企业及200万家中小微企业 [1] 消费端产品创新 - 京东白条推出免息分期、先享后付、鞋服买一试三、家电先送新再回收、租房先住后付等场景化服务 [2] - 京东支付扩大银行积分抵现范围 激活沉睡银行卡积分价值 [2] 产业端服务升级 - 订货贷产品助力经销商在预付款环节提前使用货权锁定新品货源 [2] - 供应链金融科技围绕上游至下游全链路需求持续创新产品服务 [2] 跨境业务布局 - 依托京东跨境生态全方位布局 加速外循环战略实施 [2] - 通过跨境支付与融资双轮驱动 支持中国品牌出海 [2]
政策红利叠加科技赋能 京东科技“三个融合”助力普惠金融落地
搜狐财经· 2025-09-26 00:54
中国网财经9月26日讯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政策红利与科技赋能正共振出消费市场新动能。9月25日, 在2025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大会上,京东科技发布了"三个融合"发展路径——消费与产业融合、创新与 场景融合、内循环与外循环融合。会上还披露了截至今年9月,京东科技2025年已承接全国消费品以旧 换新国补订单量已接近1.6亿单;全链路供应链金融服务每年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金额5000亿 元,服务大型企业超3000家,中小微企业超200万家。 此外,针对企业既要资金灵活支撑经营扩张,又要让闲置资金"动起来"的需求,财富管理平台"企业金 库"将负债端与资产端需求场景深度绑定,打通了经营全链路。企业金库目前已服务超6万企业客户,助 力商家实现结算资金可自动转入赚收益,同时在京东体系内的经营支出如广告投放、进货采购等环节也 可以一键完成。 "内循环"与"外循环"融合 跨境支付及融资服务助力品牌出海 近年来,品牌出海成新趋势,伴随着京东在跨境生态的全方位布局,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在服务好"内 循环"的同时也加速布局"外循环",通过跨境支付和融资的两轮驱动,助力中国品牌的出海之路更顺 畅。针对跨境进出口电商的金融服务平台J ...
普惠金融精准滴灌实体经济 京东科技服务超200万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5 10:46
转自:新华财经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政策红利与科技赋能正共振出消费市场新动能。9月25日,在2025京东供应链金融 科技大会上,京东科技发布了"三个融合"发展路径——消费与产业融合、创新与场景融合、内循环与外 循环融合。会上还披露了截至今年9月,京东科技2025年已承接全国消费品以旧换新国补订单量已接近 1.6亿单;全链路供应链金融服务每年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金额5000亿元,服务大型企业超 3000家,中小微企业超200万家。 消费与产业融合 承接全国消费品国补订单量近1.6亿单 在产业融资服务方面,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围绕从上游至下游的全供应链需求,不断进行产品和服务创 新。比如订货贷助力经销商、零售商在向上游采购的预付款环节,就能将货权提前用,提前锁定新品货 源;金采Pro基于供应链金融及工业供应链一体化,有效延长工业企业的采购账期,助力其在大额采购 工业品时资金安排更灵活,保障原材料及工业品稳定。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全链路产品每年为产业链上 下游企业提供融资金额5000亿元,服务大型企业超3000家、中小企业200万家。 此外,针对企业既要资金灵活支撑经营扩张,又要让闲置资金"动起来"的需求,财富管理 ...
瞄准国补、国产算力、跨境三大新场景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助力产业链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5 10:31
核心观点 -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以金融+科技双轮驱动 切入国家补贴 国产算力 跨境贸易三大新兴场景 通过全链路金融服务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为产业链整体升级注入新动能[1] 国家补贴政策场景 - 依托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协同模式 构建需求激活供给保障闭环 成为政策与市场间的转换器[2] - 供给端推出京保贝 订货贷 货押贷等产品 解决企业垫资规模大 结算周期长痛点 实现从采购到销售全链条资金覆盖[2] - 消费端通过白条免息+国补叠加降低用户决策门槛 白条分期支付国补订单占比超60% 开通白条用户下单量为未开通者的4倍[2] - 在深圳某手机经销商免息购机比例跃升至75% 高端家电品类增速显著 实现一份资金两份动能[2] 产品利率与效率 - 京保贝提供首贷年化利率低至3.8% 实现分钟级放款效率[3] - 货押贷与订货贷首贷利率降至5% 凭借不搬货不挪仓动态质押技术 3小时内完成审批放款[3] - 企业金采服务推出单户千元礼包 含首单折上立减及专属优惠券 搭配先采购后付款灵活账期[3] - 京小贷新客享利率5折优惠 7×24小时随借随还提升资金灵活性[3] 国产算力场景 - 将货押贷服务扩展至服务器领域 推出入仓即可贷模式 精准服务国产算力企业[4] - 服务国产算力领军企业百信信息技术 通过货押贷将额度提升至1亿元 有效盘活库存资金[4] - 累计服务近20家国产算力企业 助力突破资金瓶颈巩固行业地位[4] - 通过金融+仓储+物流一体化服务优化供应链管理效率 推动国产算力产业链固链强链稳链[4] 跨境贸易场景 - 跨境物流货押贷产品上线 预计2026年为境外客户提供高达10亿美元规模融资支持[5] - 全球购覆盖超100个国家和地区 京东工业进入泰国越南匈牙利等多国市场[5] - 京东物流海外仓覆盖全球23个国家和地区 管理面积超130万平方米[5] - 推进金采跨境工业产品 为出海企业提供更长账期更低成本采购融资服务[5] 业务规模与影响 - 截至2025年6月 年度融资金额超5000亿元[6] - 服务大型企业3000余家 中小企业超200万家[6] - 展现出平台企业独特价值 不仅是交易场域更是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之间的转换器[6]
郑州银行资产突破7000亿元 精准发力“五个强省”建设 助力河南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8-14 08:45
公司战略定位 - 公司深度融入河南省"五个强省"建设战略 将金融供给有效性 适配性和可持续性作为发展核心 [1] - 公司明确"两高四着力"行动纲领 聚焦服务地方经济 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 推动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转型 [3][4] - 通过科技赋能 产业专精和网格化触角三大差异化转型行动 重塑区域服务核心竞争力 [9] 经营业绩表现 - 2024年末实现存款增速12.07% 显著超越河南省金融机构8.81%的平均水平 [2]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大关 达7065.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46% [2] - 同期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3.24% [2] 产业金融服务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 成立7个产业调研小组深度分析产业链运作机制 [5][6] - 2025年7月与安阳市达成三年不低于300亿元信用支持 重点投向产业园区建设 [6] - 截至2024年重点支持14个全市"三个一批"重点项目 包括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等重大工程 [6] 科创金融布局 - 科技金融贷款2024年末增长148.66亿元 增幅达44.50% [7] - 增设4家科技特色支行 重点扶持芯片设计 超硬材料等科技型企业 [7] - 加大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金融供给 [7] 县域经济与普惠金融 - 2024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增长12.94亿元 增速16.09% 创新推出"大蒜贷""辣椒贷"等特色产品 [7] - 布局2300多个惠农服务点 联动5179户商户构建服务网络 全年开展6000余场惠民活动 [7] - 累计发行乡村振兴卡25.85万张 [7] 民营经济与消费金融 - 2024年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达70287户 同比新增1644户 [8] - 创新推出订货贷 企采贷等12款特色产品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现5日内办结 [8] - 2025年一季度个人贷款规模达935.7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88% [8] 风险管理体系 - 全面启动风险内控转型 模块化推进信用风险管控 [12] - 完成押品评估 放款审核和贷后管理流程优化 [12] -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风险管理体系 覆盖市场风险 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2] 数字化转型 - 建立小步快跑快速迭代的数字化产品开发机制 [12] - 拓展政务数据和产业链数据场景应用 [12] - 2024年储蓄存款增量超前三年总和 [12] 人才与组织建设 - 通过精简部门设置和职能合并减少部门壁垒 [10] - 加快外部引进关键岗位人才 强化内训培养专业团队 [10][11] - 推行客户导向的敏捷组织和价值创造考核激励机制 [10]
郑州银行:“郑”行致远 “豫”见新篇
第一财经· 2025-08-13 06:45
公司战略定位 - 将自身发展深度融入河南发展大局 响应"五个强省"建设战略 成为区域战略的坚定响应者和护航者 [1] - 以"两高四着力"为行动纲领 结合金融业"五篇大文章"战略指引 推动银行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跃升 [2][3] - 通过科技赋能对接数字河南 产业专精服务制造强省 网格化触角深耕县域经济 重塑核心竞争力 [9]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末实现存款增速12.07% 远超河南省金融机构8.81%的平均增速 [2]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达7065.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46% 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 增长3.24% [2] - 2024年储蓄存款增量超前三年总和 个人贷款规模达935.78亿元 2025年一季度末较上年末增长2.88% [8][12] 产业金融布局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 成立7个产业调研小组 深入分析产业链群构成与运转机制 [5] - 2024年重点支持14个全市"三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 包括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等项目 [6] - 2025年7月与安阳市达成合作 未来3年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信用支持产业园区建设 [6] 科创金融发展 - 科技金融贷款2024年末较上年末增长148.66亿元 增幅44.50% [7] - 重点扶持芯片设计、超硬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等科技型企业 [7] - 增设4家科技特色支行 加大对初创期、成长期企业和团队的金融供给 [7] 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 - 2024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12.94亿元 增速16.09% [7] - 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大蒜贷""辣椒贷"等特色产品 [7] - 布局2300多个惠农服务点 联动5179户商户 累计发行乡村振兴卡25.85万张 [7] 民营经济服务 - 2024年末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达70287户 同比新增1644户 [8] - 创新推出订货贷、企采贷等12款特色金融产品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 [8] - 迭代"郑e贷""房e融"等消费金融产品 [8] 转型发展举措 - 推进风险内控转型 优化押品评估、放款审核、贷后管理等风控流程 [12] - 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风险管理体系 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 [12] - 通过精简部门设置和职能合并 减少部门壁垒 形成精简高效的管理体制 [10] 资源优化配置 - 精准分配资金、人力与科技投入 驱动创新和效率提升 [11] - 打造县域发力点 在机制支撑、资源保障、架构优化等方面给予专项资源支撑 [11] - 通过外引内训培养政治过硬、能力过硬的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 [11]
向“新”而行,向“实”发力——郑州银行书写中部崛起新样本
国际金融报· 2025-08-13 03:14
核心观点 - 郑州银行深度融入河南省"五个强省"建设战略 通过精准金融供给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实现自身从规模银行向价值银行的转型 [2][4][10] 战略定位 - 公司明确作为金融豫军核心力量 聚焦"两高四着力"行动纲领 响应金融"五篇大文章"战略指引 [2][5][6] - 将区域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力 通过服务地方经济、中小企业和城乡居民实现高质量发展 [4][14] 财务表现 - 2024年末实现存款增速12.07% 显著超越河南省金融机构8.81%的平均增速 [3] - 2025年一季度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达7065.3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4.46% 贷款总额突破4000亿元 增长3.24% [3] - 2024年科技金融贷款增长148.66亿元 增幅达44.50% [8] 业务发展 对公业务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 成立7个产业调研小组深入分析产业链运作机制 [6] - 2025年7月与安阳市达成合作 未来三年提供不低于300亿元信用支持产业园区建设 [7] - 截至2024年重点支持14个全市"三个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包括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等 [7] 科创金融 - 重点扶持芯片设计、超硬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低空经济等科技型企业 [8] - 增设4家科技特色支行 加大对初创期和成长期企业的金融供给 [8] 县域经济 - 创新推出"乡村振兴贷""大蒜贷""辣椒贷"等特色产品 [8] - 截至2024年末普惠型涉农贷款较年初增长12.94亿元 增速16.09% [8] - 布局2300多个惠农服务点 联动5179户商户打造服务网络 累计发行乡村振兴卡25.85万张 [8] 民营经济 - 针对小微企业推出12款特色金融产品 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实现5个工作日内办结 [9] - 2024年末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达70287户 同比新增1644户 [9] - 2025年一季度末个人贷款规模达935.78亿元 较上年末增长2.88% [9] 转型举措 - 提出"对外客户体验第一 对内提升效率第一"战略指引 推进系统性转型 [10][13] - 精简部门设置和职能合并 减少部门壁垒 优化管理体制 [11] - 强化人才建设 通过外引内训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11][12] - 建立总分协同机制 夯实政务金融基础 为产业金融发力创造条件 [13] - 全面启动风险内控转型 优化押品评估、放款审核、贷后管理等流程 [13] 区域经济背景 - 河南省2024年产业链群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72.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9.2% [6] - 全省工业经济规模位居全国前列 涵盖40个工业行业大类和197个中类 规上工业企业2.8万家 [6] - 2024年河南民营经济贡献全省55%以上GDP 郑州聚集超120万户民营企业 [9]
郑州银行深耕 “五篇大文章” 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
环球网· 2025-07-25 09:01
公司战略 - 公司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主线,构建"特色化、差异化、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 [1] - 公司聚焦"两高四着力",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1] - 公司坚守服务实体经济本源,助力现代化河南建设 [3] 科技金融 - 公司新挂牌4家科技特色支行,配置专业团队支持中小企业和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1] - 公司与嵩山实验室探索"银研联动"模式,与"郑好融"平台合作成为首批"郑科贷"业务合作金融机构 [1] - 公司打造服务科创企业主体的"六专"机制,优化科创金融业务流程 [1]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累计支持各类科创企业4991家 [1] 绿色金融 - 公司制定《绿色银行信贷战略》等文件,成立绿色金融工作领导小组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绿色信贷业务余额91.46亿元,同比增长123.73% [2] - 公司优化绿色金融战略顶层设计,完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 [2] 普惠金融 - 公司构建三级联动机制,推出订货贷、企采贷、助业贷等12款产品 [2] - 公司运用金融科技手段优化贷款审批流程 [2] - 截至2024年末,公司普惠小微贷款余额536.85亿元,同比增长7.46% [2] 养老金融 - 公司加大对养老产业、健康产业、银发经济的金融支持 [2] - 公司完善养老金融服务场景,推动养老金融服务体系建设 [2] 数字金融 - 公司提升技术、数据、创新能力,完善智能化、便捷化服务水平 [3] - 公司通过多方合作推动金融服务创新发展,提高金融服务安全性与可靠性 [3] - 公司优化金融产品和服务流程,加强客户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3]
郑州银行:深度践行使命担当,以科技金融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
中国基金报· 2025-05-28 04:21
公司战略定位 - 坚守服务地方经济、服务中小企业、服务城乡居民的市场定位 [2] - 将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放在突出位置,截至2024年12月末民营企业贷款户数达70287户,同比增加1644户 [1] - 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紧跟区域战略规划,支持中原科技城智能科技产业园等重点项目 [2] 业务发展举措 - 推动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落地11个地市40个"白名单"项目 [2] - 围绕河南省"7+28+N"产业链群和"三个一批"项目加强清单化管理 [2] - 成立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专班,推出12款普惠金融产品,审批流程优化至5个工作日内 [3] 科技金融创新 - 创新推出"研发贷"、打造"投贷联动"业务模式,优化8款科创类产品 [4] - 重点扶持超硬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复合材料等科技型企业 [4] - 制定《科创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管理办法》构建科创能力评价体系 [4] 数字化转型 - 与华为技术、郑好融征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数字化创新场景落地 [5] - 以数字化思维优化业务及管理模式,构建"以数据为驱动"的经营体系 [5] - 秉承"对外客户体验第一、对内效率第一"的数字化转型理念 [5]
0资金压力备战618!京东科技“百亿计划”再升级
中金在线· 2025-05-15 11:31
京东供应链金融科技618专项支持计划 - 推出"百亿计划"618特别版 提供百亿元专项提额和数千万元息费补贴 覆盖京保贝/京小贷/货押贷/订货贷/商家白条五大产品 [1] - 京保贝为自营供应商提供30亿元专项提额和3000万元息费补贴 新客首贷年化利率低至4.2% 直保理产品年化利率低于3% [1] - 京小贷为POP商家提供信用贷款与提前收款结合的无抵押融资 新客年化利率6%起 老客享4折利率优惠 热卖期提供整单免息券 [1][4] 存货质押融资服务 - 货押贷覆盖超过1亿可质押商品SKU 新客首贷年化利率低至6% 授信额度最高达10亿元 [2][4] - 存货贷支持自营供应商以货物质押融资 质押率最高100% 年化利率低至5% 授信额度最高20亿元 [2][4] 商家白条消费金融服务 - 提供分期免息/费率优惠/分期满减等服务 6期年化费率低至2.88% 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4][5] - 平台投放分期免息券覆盖超百万中小商家 先享后付模式提供0服务费 覆盖商品价格提至千元 [4][5] - 白条贴息优惠至高补贴30% 新商报名618赠送3期6期0息费服务 [4] 服务案例与历史业绩 - 天音控股2023年京东618通过京保贝获20亿元融资 6小时内完成审批 累计合作放款超480亿元 综合授信达85亿元 [5] - 自2013年以来累计服务超百万中小微企业 放款规模突破万亿元 依托智能风控与生态数据驱动服务创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