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

搜索文档
宁波色母股价涨5.59%,南华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19.53万股浮盈赚取18.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3 05:38
公司股价表现 - 9月23日股价上涨5.59%至17.95元/股 成交额达5903.17万元 换手率3.13% 总市值30.16亿元 [1] 主营业务构成 - 色母粒业务收入占比98.95% 其他补充业务占比1.05% [1] - 公司专注于色母粒研发、生产、销售及技术服务 成立于1999年10月21日 2021年6月28日上市 [1] 机构持仓情况 - 南华丰利量化选股混合A基金二季度持仓19.53万股 占基金净值比例1.86% 位列第五大重仓股 [2] - 该基金当日浮盈约18.55万元 基金成立以来收益率8.82% 最新规模4240.51万元 [2] 基金管理团队 - 基金经理黄志钢任职13年188天 管理规模5.16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96.59% 最差回报-28.86% [3] - 基金经理康冬任职2年26天 管理规模3.08亿元 任职最佳回报15.49% 最差回报7.72% [3]
美联新材涨2.01%,成交额1.0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44.5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22 05:4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22日盘中股价上涨2.01%至11.15元/股 成交额1.01亿元 换手率1.72% 总市值79.30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944.55万元 其中特大单净买入300.68万元(买入502.57万元/卖出201.89万元) 大单净买入643.87万元(买入2907.20万元/卖出2263.33万元) [1] - 年内累计涨幅36.98% 近5日涨3.24% 近20日跌12.82% 近60日涨4.5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54万户 较上期增加7.51% 人均流通股21,014股 减少6.9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1亿元 近三年累计分红3556.08万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8亿元 同比增长3.10%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19.25万元 同比下滑146.89% [2] 主营业务构成 - 色母粒业务占比38.70% 三聚氯氰业务占比33.23% 其他业务补充17.88% [1] - 电池隔膜业务占比6.55% 高性能颜染料业务占比3.63%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改性塑料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股、低空经济、专精特新、熔喷布、融资融券等 [1]
调研速递|美联新材接受多家机构调研,聚焦项目进展与业务布局要点
新浪证券· 2025-09-19 13:05
达州项目 - 达州项目产品为色母粒制品 与钛白市场无直接关系 预计2026年9月建成试生产 [1] - 公司将尽快完成达州项目投产 以产品成本优势提升竞争力 [2] 色母粒业务竞争力 - 美联色母粒业务毛利率仅11% 低于宁波色母和宝丽迪20%以上毛利率 [2] - 公司色母料产品与宁波色母和宝丽迪应用方向差异大 导致毛利率不同 [2] 星空钠电合作 - 星空钠电系公司参股公司 其储能项目首选普鲁士蓝钠离子电池路线 [3] - 未明确星空钠电是否采购公司普鲁士蓝正极材料 [3] EX电子材料进展 - EX电子材料已通过HBM堆叠封装工艺验证 但公司不方便披露详细进展 [4] - 下游客户应用为海外供应链 国内几个客户处于不同评价阶段 [4] - 该材料是生产高端覆铜板的重要新材料 应用于高频覆铜板电绝缘层 终端用于AI服务器等领域 [4] - EX材料已成功应用在封装载板和AI服务器等领域 下游客户生产的M8级覆铜板已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4] - 已完成下游很多知名CCL厂家送样 终端应用于英伟达AI服务器和国内芯片封装载板等领域 [4] - EX电子材料上半年仅销售几吨 但因市场潜力巨大 有必要提前规划产能 [4] - 公司将根据PCB行业发展布局新的EX电子材料产能 [5] 普鲁士蓝正极材料 - 普鲁士蓝正极材料进展顺利 各项指标基本符合下游电池应用要求 [5] - 近期二轮车换电 直流屏等示范项目将落地 争取尽快实现批量化生产和销售 [5] 其他业务情况 - 近期三聚氯氰价格已开始回升 [4] - 未明确公司是否从星空钠电相关项目获利 [4] - 安徽美芯下半年将推行精细精益管理 降本增效并加强市场开拓 以提升销售收入 [4] - 位于宣汉县的新能源及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建设项目正处于建设期 尚未投产 [4]
美联新材跌2.00%,成交额9318.8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4.46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9 02:3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9日盘中股价下跌2%至10.77元/股 成交额9318.89万元 换手率1.6% 总市值7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入24.46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9.49%卖出占比8.23% 大单买入占比26.9%卖出占比27.89%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32.31% 近5日下跌1.46% 近20日下跌11.72% 近60日上涨5.59%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54万户 较上期增加7.51% 人均流通股21014股 较上期减少6.9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行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8亿元 同比增长3.1%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19.25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146.89% [2] 公司业务构成 - 色母粒业务占比38.7% 三聚氯氰业务占比33.23% 其他业务占比17.88% 电池隔膜业务占比6.55% 高性能颜染料业务占比3.63% [1] - 公司主营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研发生产 提供塑料着色一体化解决方案 [1] 分红与上市信息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56.08万元 [3] - 公司成立于2000年6月20日 于2017年1月4日上市 注册地址广东省汕头市美联路1号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改性塑料 [1] - 概念板块涵盖小盘、低空经济、专精特新、熔喷布、融资融券等 [1]
宝丽迪:中国色母粒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证券日报· 2025-09-18 12:13
行业前景 - 中国色母粒市场有望保持平稳增长 [2] - 色母粒在行业渗透率将会进一步提升 [2] 增长驱动因素 - 得益于色母粒行业的持续增长 [2] - 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提供支持 [2] - 民众环保意识提高促进市场发展 [2]
宝丽迪(300905) - 300905宝丽迪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918
2025-09-18 07:52
财务与负债状况 - 公司资产负债率处于行业低位 流动性风险可控 [3] - 现金储备丰厚 可覆盖短期债务 [3] - 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覆盖能力强劲 无短期偿债压力 [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新品研发聚焦功能化 绿色化 多元化战略方向 [3] - 研发领域从纤维母粒扩展至膜用 塑料领域 [3] - COFs产品处于下游客户验证阶段 未实现批量销售 [3] - 年产200吨COFs产线项目正在建设中 [3] 市场与战略规划 - 色母粒行业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 [3] - 战略聚焦绿色科技 功能材料创新和产业生态协同 [3] - 以技术研发为核心 深耕原液着色技术 [3] - 通过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推进市场多元化布局 [3] - 通过智能化升级提升生产效率和研发能力 [3] 收购与协同效应 - 收购厦门鹭意彩色母粒有限公司提升盈利能力 [3] - 双方在战略方向 销售网络 产品系列 技术工艺方面产生协同效应 [3] - 实现产品系列优势互补 完善产品线 [3] - 帮助厦门鹭意提升公司治理能力 规避经营风险 [3]
调研速递|道恩股份接受四川大决策等多方调研,透露多项业务关键进展
新浪证券· 2025-09-12 14:15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24.08% [2] - 归母净利润8404.47万元,同比增长25.80%;扣非净利润7936.58万元,同比增长41.69% [2] - 基本每股收益0.19元/股,同比增长26.67%;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2.57%,同比提升0.38个百分点 [2] - 总资产67.95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7.22%;归母净资产35.50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13.79% [2] 业务板块增长 - 弹性体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6.94%,改性塑料增长22.35%,色母粒增长32.76% [2] - 高性能TPV产品在新能源汽车龙头车企畅销车型实现批量应用 [4] - 硬质TPV在单层管应用替代传统尼龙管路成本降低40%以上 [4] 创新技术突破 - DVA产品可使轮胎气体阻隔层厚度降低50%、重量减少80%、气密性提高7-10倍、持久性提高50% [3] - 自主开发共聚酯PETG/PCTG材料,完成PBAT催化剂及生物基聚酯材料开发验证 [4] - 机器人仿真皮肤弹性体材料实现技术突破;拥有有效专利273件 [6] 产能与战略布局 - 建设2万吨DVA专用产线(现有5000吨中试线) [3] - 在山东龙口扩建10万吨TPU、6万吨多元醇及新型高温共聚酯材料项目 [5] - 全资收购安徽博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并于6月纳入合并报表 [5] 研发与资本管理 - 上半年研发投入1.14亿元,同比增长17.98% [6] - 实施"质量回报双提升"行动方案,回购股份用于员工持股或股权激励 [6] - 构建"常态化+弹性化"分红机制,加强投资者沟通 [6]
美联新材跌2.04%,成交额9388.98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736.4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2 03:22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9月12日盘中股价下跌2.04%至11.06元/股 成交金额9388.98万元 换手率1.57% 总市值78.6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736.40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801.91万元(买入334.02万元占比3.56% 卖出1135.93万元占比12.10%) 大单净流入65.51万元(买入2309.58万元占比24.60% 卖出2244.07万元占比23.90%) [1] - 年初至今股价上涨35.87% 近5日上涨0.64% 近20日下跌16.59% 近60日上涨19.70% [1]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2.54万户 较上期增加7.51% 人均流通股21014股 较上期减少6.9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截至2025年6月30日) [3]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1亿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556.08万元 [3]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8.78亿元 同比增长3.10% [2] - 归母净利润亏损1619.25万元 同比减少146.89% [2] 公司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塑料着色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色母粒38.70% 三聚氯氰33.23% 其他(补充)17.88% 电池隔膜6.55% 高性能颜染料3.63% [1] 行业分类与概念板块 - 所属申万行业:基础化工-塑料-改性塑料 [1] -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低空经济 熔喷布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1]
美联新材涨2.07%,成交额1.6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685.37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06:42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上涨2.07%至11.34元/股 成交1.64亿元 换手率2.77% 总市值80.65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39.31% 近5个交易日涨7.90% 近20日跌12.02% 近60日涨21.15%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685.37万元 特大单净流出415.15万元 大单净流出270.22万元 [1] 资金流向 - 特大单买入919.39万元占比5.60% 卖出1334.54万元占比8.12% [1] - 大单买入3751.27万元占比22.83% 卖出4021.49万元占比24.48% [1] 股东结构 - 股东户数2.54万户 较上期增加7.51% [2] - 人均流通股21014股 较上期减少6.99%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财务数据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78亿元 同比增长3.10%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619.25万元 同比减少146.89% [2] 分红情况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1亿元 [3] - 近三年累计派现3556.08万元 [3] 业务构成 -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复合着色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提供塑料着色一体化解决方案 [1] - 收入构成:色母粒38.70% 三聚氯氰33.23% 其他(补充)17.88% 电池隔膜6.55% 高性能颜染料3.63% [1] 行业属性 - 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改性塑料 [1] - 概念板块包括小盘 低空经济 熔喷布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等 [1]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于2000年6月20日 上市于2017年1月4日 [1] - 注册地址广东省汕头市美联路1号 [1]
美联新材202509004
2025-09-04 14:36
公司概况 * 美联新材(美年新材)是一家专注于色母粒、精细化工、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和EX材料(碳氢树脂)的上市公司[2] * 公司是亚洲最大的色母粒生产商,年营收10亿元,净利润5000万元[5] * 公司拥有全产业链布局优势,从原材料到终端产品均有涉及[17] 财务业绩与预测 * 2025年预计实现净利润1亿元以上[2] * 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主因是三聚氯氰价格降至历史最低点8000元/吨,同比下降20%以上[4] * 当前三聚氯氰价格已回升至12000元/吨,预计年底达到15000元/吨[4] * 2026年(宋武地项目投产前)预计净利润可达1.5亿至2亿元[2] * 2027年,四川达州30万吨色母粒项目预计贡献50亿元营收和8亿元净利润[2][6] * 2027年,公司整体营业收入主业与新产业预计可达1:1,但新产业利润贡献更大,可达2:1或3:2比例[5][35] 业务板块详情 **1 色母粒业务** * 全球市场规模达千亿级,但集中度较低[5] * 公司计划在四川达州投资建设30万吨色母粒生产基地,预计2026年下半年投产[2][6] * 达州项目将利用当地天然气和液体硫磺资源,通过硫酸法自制钛白粉降低成本[6] * 达州项目预计每吨成本可降低2000元,其中自制钛白粉每吨节省1500元,当地天然气每立方米节省约1元[2][8] * 该项目还将通过现代化自动化工厂在人工、运输及包装环节进一步节省成本[8] * 项目远期规划总产能预计达到80至90万吨[11] * 色母粒业务出口占比约为50%,未来将继续加大出口力度[13] * 达州基地建成后,公司将成全球最大白色母粒生产商[6][13] **2 精细化工业务** * 三聚氯氰是主要业务,年产能稳定在9万吨左右,下游应用于农药、杀虫剂及漂白剂等[7] * 液体氰化钠业务占收入比重较小[7] **3 钠离子电池材料(普鲁士蓝)业务** * 公司重点布局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普鲁士蓝[2] * 现有产能1000吨,计划扩产至4500吨[2] * 钠电池核心优势是宽温域性能优越和安全性更高,不易燃易爆[15] * 主要应用领域包括储能(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和商用车电池[15] * 预计2027年后钠电池市场将全面爆发[2][15] * 2027年正极材料产能预计达G瓦级别,每季度或每两季度生产约4000吨[16] * 当前正极材料价格约为3万至3.6万元/吨,预计带来约2亿元营收,利润约5000万元[16] * 该领域几乎没有竞争对手,上游氰化物生产需要特许牌照,壁垒高[19] **4 EX材料(碳氢树脂)业务** * EX材料(恶烯)是一种典型碳氢树脂,性能优越[21] * 公司与日本头部公司合作,已于去年底至今年初实现吨级供货,应用于玛莎拉蒂覆铜板生产[2][20] * 现有产能500吨,计划明年初扩产至2000吨[20][21] * 产品价格约100万元/吨,相比竞品BCB(300万元/吨)和ODV(200万元/吨)有显著价格优势[21] * 预计2026年至2027年市场需求将达到3000-5000吨[3][21] * 当前产品净利润率超过30%[5][26] * 日本头部客户需求至少为500吨,公司正积极开拓台系和大陆系头部企业[22] * 全球主要竞争对手新日铁因纯度仅95%(公司纯度达99%)且产能仅20吨/年,已基本退出市场[23][24] * 公司专利护城河宽,海外专利布局积极,预计无其他公司能快速追赶形成竞争[25] 产能与投资 * 公司总投资额30亿元,其中20多亿元来自银行贷款,已全部获批[10] * ES产品线扩产所需投资额相对较小,但投资回报率非常高[10] * EX材料扩产至2000吨[20]及钠电池材料扩产[2]是重点 市场与客户 * 在EX材料领域,日本客户是行业标准制定者,其采用会引领行业跟进[22] * 客户验证周期较长,通常需要半年到一两年,构成一定壁垒[22] * 在算力设备领域,客户对价格不敏感,但对性能要求极高,产能是制约因素[5][27] * 竞争对手转化为贸易商的意愿非常强烈[12] 技术研发 * 公司拥有全国领先的研发团队,特别是在普鲁士蓝钠电池正极材料领域[18] * EX材料研发始于早期,经两年验证才实现商业化[20][28] * 研发重点包括该材料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及覆铜板下一代技术[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