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制冷机

搜索文档
通信行业点评:姚院士在浦江论坛对量子提出了怎样的期待?
民生证券· 2025-09-23 07:23
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评级 [5] 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与AI融合将推动系统能力跃升 实现相互赋能的化学反应 [1] - 量子计算未来或有望颠覆经典计算架构 成为解决AI算力瓶颈的颠覆性力量 [4] - 我国在量子纠错和AI赋能量子领域已具备国际并跑甚至局部领跑能力 [2] 技术发展现状 - 复旦大学成功研制中性原子量子计算系统 开发AI+量子调控方案实现大规模原子系统自动校准优化 [2] - 自研物镜性能支撑万比特级中性原子量子计算 量子优化算法大幅提升NP难问题计算效率 [2] - 量子计算呈现多种技术路线并行发展趋势 包括光量子等技术路线 [4] 应用场景展望 - 医疗领域可精准模拟分子结构 大幅缩短新药研发周期 [2] - 能源领域可优化能源分配与利用 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2] - 通信领域通过后量子密码保障信息安全 应对量子计算加密挑战 [2] - 上海发布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 标志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 [1] 产业布局动态 - 海外算力巨头英伟达布局4项量子计算合作:与Google Quantum AI合作开发下一代量子处理器;与IonQ合作完成业界首个端到端应用程序工作流演示;与Algorithmiq集成量子软件解决方案;为Quantum Brilliance提供CUDA-Q支持 [3] - 上海成立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和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 [1] 投资标的建议 - 量子计算核心标的:国盾量子(688027 SH)2025年预测PE 3967倍 2026年预测PE 1050倍;禾信仪器(688622 SH) [4] - 量子加密通信标的:电科网安 吉大正元 格尔软件 国芯科技 浙江东方 亨通光电(600487 SH)2025年预测PE 14倍 2026年预测PE 12倍 光迅科技等 [4]
加速量子与AI深度融合,上海成立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
选股宝· 2025-09-21 23:42
据智通财经报道,9月21日下午,由科技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市科委、复旦大学承办的浦江 创新论坛量子智能专题论坛举行,上海量子人工智能联合体、上海量子科技装备产业创新联盟宣布成 立,上海量子计算十大应用场景发布。 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李晓鹏介绍,未来五年,该联合体将重点开展量子人工智能学科交叉研究,突破 基础理论、关键核心技术与重点应用,培育高水平量子人工智能交叉人才团队。 国金证券指出,量子计算机基础的信息单位称为量子比特,量子比特具备量子叠加原理,n个量子比特 可实现2^n的计算能力,在特定领域具备远超经典计算机的优势。谷歌、IBM等大厂纷纷入局,持续投 资量子计算,规划2030年左右将量子计算机的量子比特数提升至百万个级别。 公司方面,据上市公司互动平台表示, 格尔软件:公司投资的上海泓格后量子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抗量子密码领域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品 研发,在政务、金融、军队等领域开展试点、和应用推广工作,目前状态正常。 吉大正元:公司在抗量子密码算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实现了抗量子签名的算法。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目前全球量子计算 ...
国金证券:量子计算产业规模有望快速扩张 关注核心设备环节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01:53
行业前景与规模 -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50.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199.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7.64% [3] - 超导技术路线为当前主流 占比36% 代表厂商包括IBM Google 国盾量子和本源量子 [2] - 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市场份额分别为29.7% 28.8%和25.3% [3] 技术发展现状 - 量子比特数量实现突破 头部产品达数百比特规模 满足特定场景应用需求 [3] - 量子计算机进入核心应用示范阶段 商业化进程加速 [3] - 国产技术实现重要突破 量子比特数基本对标海外头部厂商 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最高达1000个 [3][4] 政策与竞争环境 - 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量子信息技术产品 2024年起中国无法进口量子计算稀释制冷机 [3] - 美国将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上调至27亿美元 [3] - 量子科技连续三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自主可控成为发展重点 [3] 产业链机会 - 上游环节占全产业链市场规模40% 包括测控系统和量子比特环境 [4] - 稀释制冷机为量子芯片提供10mK超低温工作环境 国产设备最低制冷温度已对标海外龙头 [4] - 测控系统作为量子比特操控核心设备 国产技术指标媲美是德科技等国际厂商 [4] 公司业绩表现 - 量羲技术2025年上半年收入7080万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4] - 国盾量子量子计算领域收入5596万元 同比增长284% [4] - 两家公司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量羲技术达4324万元 国盾量子达6939万元 [4]
量子计算专题:下一代计算革命,关注核心设备环节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08-29 01:33
行业规模与增长 - 全球量子计算产业规模预计从2024年50.4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2199.8亿美元 年复合增长率达87.64% [1][3] - 量子计算技术通过量子比特实现指数级算力提升 n个量子比特具备2^n计算能力 在特定领域远超经典计算机 [2] - 超导技术路线为当前主流 占比36% 代表厂商包括IBM、Google、国盾量子和本源量子 [2] 技术发展与商业化 - 头部产品量子比特数量已达数百 满足特定场景应用需求 行业进入核心应用示范阶段 [3] - 国盾量子大股东于2025年1月由科大控股变更为中电信量子集团 推动硬件与商业化链条打通 国内商业化进程加速 [1][3] - 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最高达1000个 性能对标海外头部厂商是德科技 [5] 市场竞争与政策环境 - 全球市场呈现中美欧三足鼎立格局 市场份额分别为29.7%、28.8%和25.3% [3] - 美国禁止向中国出口量子信息技术产品 包括量子计算稀释制冷机 同时将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上调至27亿美元 [3] - 量子科技连续三次写入中国政府工作报告 自主可控成为核心发展路径 [3] 产业链与核心环节 - 上游环节(测控系统、量子比特环境)占全产业链市场规模40% [5] - 稀释制冷机为量子芯片提供10mK超低温环境 国产设备最低制冷温度已对标海外龙头 [5] - 测控系统是实现量子比特操控、读取和纠错的核心设备 类比经典计算机主板 [5] 企业表现与景气度 - 量羲技术2025年上半年量子计算领域收入7080万元 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 [5] - 国盾量子2025年上半年量子计算领域收入5596万元 同比增长284% 合同负债达6939万元 [5] - 板块合同负债相对2024年底大幅增长 景气度拐点显现 [5]
机械行业专题研究报告:量子计算专题:下一代计算革命,关注核心设备环节
国金证券· 2025-08-28 14:49
行业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看好 建议重点关注稀释制冷机和测控系统 [3] 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成为中美战略竞争焦点 自主可控是核心发展路径 [1][3][5] - 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将高速增长 预计从2024年50.4亿美元提升至2030年2199.8亿美元 期间复合增长率达87.64% [5][26] - 上游核心设备需求持续释放 稀释制冷机和测控系统是重点环节 [2][3][5] - 板块景气度迎来拐点 核心公司订单和收入实现高速增长 [2][3][5] 量子计算技术与发展现状 - 量子比特具备量子叠加特性 n个量子比特可实现2^n级别算力 在特定领域远超经典计算机 [5][13][14] - 超导是主流技术路线 占比达36% 代表厂商包括IBM、Google、国盾量子和本源量子 [5][22][23] - 海外巨头规划2030年实现百万量子比特级别芯片 谷歌、IBM等厂商明确技术路线图 [5][20][21] - 当前头部产品量子比特数达数百个 已进入核心应用示范阶段 [5][26] 产业格局与政策环境 - 中美欧形成三足鼎立格局 2024年市场份额分别为29.7%、28.8%、25.3% [5][31][32] - 美国限制量子技术对华出口 2024年中国已无法进口稀释制冷机 [5][28][59] - 美国将2025-2029年量子研发拨款从18亿美元上修至27亿美元 [5][34] - 量子科技连续三年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强 [5][36][37] 市场表现与景气度验证 - 25年上半年量羲技术收入7080万元 接近24年全年水平 [5][48][50] - 25年上半年国盾量子量子计算收入5596万元 同比增长284% [5][50] - 两家公司合同负债大幅增长 量羲技术达4324万元 国盾量子达6939万元 [5][48] 上游核心设备环节 - 上游占全产业链市场规模40% 包括测控系统和量子比特环境等 [5][42][46] - 稀释制冷机需提供10mK超低温环境 国产设备最低制冷温度已对标海外龙头 [5][52][57] - 测控系统可操控量子比特规模达1000个 性能与海外头部厂商持平 [5][64][69] - 2030年全球量子计算测控系统市场规模预计达217.4亿美元 [5][66] 重点公司分析 - 国盾量子覆盖量子通信、量子计算和量子测量三大领域 2022年量子通信市占率达90% [72][75][76] - 国盾量子深度参与祖冲之三号研制 联合推出504量子比特天衍计算机 [72][79][83] - 禾信仪器拟收购量羲技术56%股权 对价3.84亿元 [87][100][102] - 量羲技术为国内稀释制冷机龙头 2024年市占率30.77% [87][108]
中国量子计算产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
智研咨询· 2025-08-19 01:43
行业投资评级 - 量子计算作为量子技术领域最具市场潜力的细分市场,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50亿美元,占量子信息产业总规模的63% [22][23] - 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规模2024年达90.4亿元,同比增长82.1%,占量子科技总规模的68.6% [51][53] - 北美地区领跑全球量子计算市场,2024年规模占比29.8%,欧洲和中国紧随其后分别占28.8%和25.2% [25][26] 核心观点 - 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在信息存储、计算能力、纠缠特性及计算方式上存在本质差异,展现出巨大潜力 [7][8] - 量子计算已形成清晰的技术体系,硬件、软件、算法是三大支柱,云平台是集成三者的应用与产业生态汇聚点 [11][12] - 量子计算硬件目前有超导、离子阱、光量子、中性原子和硅半导体等多种并行发展的技术路线 [16][18] 量子计算行业相关概述 - 量子计算利用量子力学特性实现问题求解,通过量子物理硬件系统运行量子算法求解计算问题 [7] - 量子比特处于叠加态,能同时代表多种状态,随着量子比特数量增加,表示的状态数量呈指数级增长 [8] - 量子纠缠是量子计算关键现象,多个纠缠量子比特的状态变化会相互影响,实现高效信息传递和协同计算 [8] 全球量子计算发展现状 - 全球量子计算市场规模从2021年8亿美元增长至2024年50亿美元 [22][23] - 北美地区2024年市场规模15亿美元,同比增长6.4%,主要由IBM、谷歌等科技巨头推动 [32][33] - 欧洲2024年量子计算规模约14.5亿美元,以初创企业为主,包括Pasqal、IQM等 [38][39] 中国量子计算市场现状 - 中国量子计算已实现从跟跑到部分领跑的跨越,2024年产业规模达90.4亿元 [51][53] - 2024年量子计算领域融资金额29.3亿元,增速38.2%,超导量子路线融资占比45.8% [56][57] - 2024年量子计算专利申请量1.41万件,发明专利占比90%,光量子计算占授权发明专利59.3% [65][71] 中国量子计算产业链 - 上游量子芯片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20.5亿美元,预计2030年超500亿美元 [78][79] - 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3.54亿美元 [89][90] - 量子计算云平台采用混合量子经典云计算架构,成为重要发展方向 [101][103] 中国量子计算重点企业 - 2024年中国量子计算企业数量达152家,包括腾讯、华为等科技企业和本源量子等初创企业 [115][116] - 国盾量子2024年营业收入2.53亿元,量子计算业务占比22.3%,但仍亏损0.32亿元 [122][123] - 国内稀释制冷机企业量羲技术、合肥知冷等2024年累计占据69%市场份额 [95][96]
研判2025!中国稀释制冷机行业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欧美禁运背景下,国产化替代全面推进[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8-08 01:15
内容概要:稀释制冷机是一种极低温获取设备,使用两种氦同位素(氦-3和氦-4)的混合物,将冷却对 象冷却到毫开尔文(mK)范围,即绝对零度(-273.15℃)以上千分之几度。自1965年Das等人建造出 第一台稀释制冷机的工作原型机(温度达到50.22mK)后,稀释制冷机被应用于凝聚态物理、天文探测 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发展,稀释制冷机需求旺盛,带动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数据 显示,2024年全球稀释制冷机市场规模增长至3.54亿美元。释制制冷机发展与量子计算密切相关,欧 洲、北美、及中国为量子计算重点发展地区,也为释制制冷机主要市场。2024年欧洲市场规模约1.47亿 美元,北美市场规模约1.15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约0.58亿美元,占比分别为41.4%、32.4%、16.3%。 目前,稀释制冷机主要用于量子计算领域,其功能主要是满足对低温环境有要求的超导、半导体、拓 扑、离子阱等路线的量子计算机的运行需求。2024年全球用于量子计算领域的稀释制冷机的总规模约占 10mk稀释制冷机市场的53.36%,预计到2035年,这一占比将有望达到超90%。2022年,美国联合盟友 禁止对中国出口一系列用于 ...
禾信仪器2025年半年报发布,向新领域布局高端仪器国产替代
仪器信息网· 2025-08-06 03:58
业绩表现 -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0.53亿元,同比下滑48.9%,净亏损1745.96万元,同比减亏20.86% [1][2] - 单季度看,Q2实现收入2144万元,同比下滑62.7%,环比下滑33.2%,归母净利润亏损1039万元,同比下滑47.6%,环比下滑47.0% [2] 战略举措 - 公司拟收购上海量羲技术56%股权以拓展产业链,交易已通过董事会审议正在推进中 [4] - 量羲技术拥有稀释制冷机等多项量子计算专利,产品主要应用于超导量子计算等领域 [4] - 公司采取多元化应用突围策略,包括环境监测领域、新兴领域(水质监测、农业检测)和医疗健康领域 [5] 行业背景与挑战 - 国内质谱仪市场超80%份额被赛默飞、安捷伦等国际巨头占据 [5] - 政策端支持高端科学仪器国产化,公司技术积累与重组整合效果将成为扭亏关键 [5] - 公司单一依赖政府预算的商业模式亟需突破,向医疗、食品赛道拓展需直面国际竞争 [5]
民生证券:给予禾信仪器增持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05 04:20
公司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0.53亿元,同比下滑48.9%,归母净利润亏损1765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幅度缩窄20.9% [2] - 单季度看,2Q25实现收入2144万元,同比下滑62.7%,环比下滑33.2%;归母净利润亏损1039万元,同比下滑47.6%,环比下滑47.0% [2] - 预计2025-202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1/2.3/2.4亿元,对应2025年05月30日收盘价P/S分别为37/34/32x [5] 量子计算布局 - 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上海量羲技术有限公司56.00%股权 [3] - 量羲技术拥有稀释制冷机等多项量子计算专利,产品可应用于超导量子计算、极端物性研究等多个领域 [3] - 1H25量羲技术已实现收入7080万元(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7435万元),毛利率62.1%,较2024年提升2.3pct [3] - 1H25量羲技术实现净利润2815万元 [3] 行业动态 - 微软CEO称量子计算将成为云服务领域的下一个大型加速器 [4] - 英伟达CEO表示量子计算领域正迎来历史性拐点,预测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将配备与GPU相连的QPU [4] - 亚马逊在Amazon Braket平台上线IQM最新的54量子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 [4] 机构观点 - 民生证券给予禾信仪器增持评级 [1] - 预计2025-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1900万/-1700万/-1300万元 [6] -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1家机构给出评级,增持评级1家 [6]
禾信仪器(688622):2025年半年报点评:传统主业亏损大幅缩窄,高歌迈进量子计算
民生证券· 2025-08-05 04:07
投资评级 -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4][6] 核心观点 - 传统主业亏损大幅缩窄:1H25归母净利润亏损1765万元,同比缩窄20.9%,2Q25亏损1039万元,同比缩窄47.6% [1] - 布局量子计算业务:拟收购上海量羲技术56%股权,标的公司1H25收入7080万元(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7435万元),毛利率62.1%,净利润2815万元 [2] - 量子计算行业趋势:海外巨头微软、英伟达、亚马逊加速布局,微软称量子计算为云服务下一个加速器,英伟达预测下一代超级计算机将配备QPU [3] 财务表现 - 收入与利润:1H25收入0.53亿元(同比-48.9%),2025E-2027E收入预测为2.13/2.28/2.44亿元,增速5.1%/7.3%/6.9% [1][5][10] - 盈利能力:2025E毛利率36.73%,净利润率-8.75%,2027E净利润亏损缩窄至-13百万元 [10] - 研发投入:量羲技术1H25研发投入占比7.85%-15.72%,累计研发投入2042万元 [2] 业务布局 - 量子计算上游设备:量羲技术主营稀释制冷机等极低温设备,应用于超导量子计算等领域,产品有望打破海外垄断 [2] - 主业产品迭代:质谱仪业务通过精细化运营持续优化,未来增长依赖技术突破与国产化替代 [4] 行业动态 - 量子计算产业化加速:全球头部企业加大投入,技术拐点临近,量子处理器与GPU结合成为趋势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