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AI ETF

搜索文档
投资者如何抓住中国科创“全球产业主导者”的机遇?
券商中国· 2025-09-01 08:50
市场表现与趋势 - 上证指数站上3800点上方,刷新2015年8月21日以来的历史纪录,创近十年来新高 [1] - 硬科技赛道成为此轮行情核心引擎,人工智能、芯片、大模型算力等板块掀起热潮 [2] - 芯片龙头寒武纪市值冲破5800亿元,胜宏科技、新易盛、工业富联等科技标杆企业展现强劲上涨势头 [2] - 科技板块火热从"布局早期"转向"爆发兑现期",产业成熟度显著提升 [2] - 2025年科技板块火热核心在于"政策精准性+技术自主性+盈利可见性"三重支撑 [2] 博时基金战略布局 - 公司依托强大投研平台和量化团队,穿透市场波动把握资产本质规律 [3] - 率先布局科创AI ETF、科创100指数ETF、科创芯片ETF博时等一系列旗舰产品,打造硬科技投资产品矩阵 [3] - 2016年启动科创投资战略,2017年成立以科创投资为核心的投研一体化小组,聚焦TMT、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等前沿领域 [4] - 自主研发"成长溢价理论",针对不同产业生命周期阶段设计动态估值模型 [4] - 2019年科创板开板后迅速推出多只科创主题基金,2024年将科技投资确立为权益投资核心方向 [5] -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投研深度融合,构建覆盖主动管理、被动指数、跨境配置的全品类科创产品体系 [5] 产品矩阵与业绩表现 - 科创指数家族产品矩阵覆盖科创综指、科创50、科创100、科创芯片、科创AI、科创债等细分方向 [6] - 截至2024年底,持仓科技公司总市值较2019年增长近50% [7] - 科技方向权益类公募产品数量达56只,较2019年增长218%,占公司全部权益产品比重超过50% [7] - 科创100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3.32%,科创100全收益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4.52% [8] - 科创100增强指数近一年收益率94.88%,近五年收益率7.03% [8] - 科创AI ETF规模从2.35亿元突破70亿元,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二季度净值增长17.02%,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7.54% [9] - 科创芯片指数近一年收益率131.80%,近三年收益率23.01%,近五年收益率8.60% [10] - 科创芯片ETF博时自基金合同生效起至2025年二季度净值增长62.19%,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66.22% [11] - 科创债ETF博时规模突破百亿元,上证AAA科创债指数总收益表现优于市场基准指数 [11] 投研体系与技术创新 - 指数与量化团队成立于2009年,由近20名博士、硕士等专业人才组成 [12] - 5个产业投研小组中3个聚焦科技投资赛道,半数以上研究员集中于科技产业相关领域 [12] - 建立分级研究机制,对各行业进行三级以上细分,搭建动态更新的"产业资源池" [12] - 针对跨领域融合型赛道推行"多团队联合覆盖"模式 [12] - 2024年启动"AI+投研"战略,成立人工智能实验室,由首席数字官直接负责管理 [13] - 投资决策支持系统中引入人工智能模块,提升信息获取效率并设立风险提示单元 [13] -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金经理行为画像、组合风险管理和交易头寸管理 [13]
4000点,会有一次调整
搜狐财经· 2025-08-25 11:23
市场趋势与周期分析 - 上证指数面临3920点压力位 但不会阻挡趋势 当前3万亿元成交金额足以支撑冲击4000点 但4000点上下可能出现大幅洗盘[1] - 历史上整千点大关从未出现突破后不回调的情况[1] - 本轮牛市已确认 核心驱动因素为经济周期而非基本面 朱格拉经济周期约9-10年 A股呈现十年一轮牛市规律 2005年998点为起点 2015年为终点 2025年可能成为牛市中间点[3] - 牛市特征表现为估值脱离理性 例如2007年和2015年牛市后期出现市净率/市盈率/市销率/市梦率等难以计量的高估值现象[4] 行业板块表现 - AI与芯片板块成为2025年牛市主角 寒武纪作为代表性企业股价再创新高 市值增速超预期[4] - 寒武纪股价接近贵州茅台 反映AI概念对白酒概念的替代 既是指数权重替代也是A股核心板块替代[4] - 寒武纪市值接近英特尔 体现中国资本力量 但市值不代表盈利能力的对等[4][5] - 新医药板块研发投入规模显著 过去5年寒武纪研发总额60多亿元 仅相当于一家药企单年研发投入 医药行业市盈率更合理且技术护城河更宽[5] 投资策略与风险警示 - 牛市上涨无需基本面支撑 机构和游资会无理由加码 分析师常为上涨"事后找补"[4] - 普通价值投资者应避免参与芯片等赛道末日轮抢筹 防止在顶部区域过度犹豫或加杠杆[5] - 新科技(芯片)、新医药和新消费为牛市主力 上涨幅度可能超出分析师解释范围[6] - 建议通过科创AI ETF(588790)参与AI半导体投资 该ETF规模同类第一 寒武纪为第一大成分股[6]
重大信号!刚刚,A股突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4 04:05
保险行业 - 中国平安增持中国太保H股174万股 每股作价32.07港元 总金额5583.89万港元 持股比例达5.04%触发举牌条件 [2] - 中国太保H股一度涨近7% A股涨近6% 中国平安A/H股分别涨超3%和4% 带动保险板块整体走强 [1][2] - 中国平安表示此次增持属于财务性投资 是险资权益投资组合常规操作 [2] 人工智能板块 - 寒武纪股价大涨12%续创历史新高 总市值突破4000亿元 海光信息涨超14% [1][2] - 美国被曝在AI芯片中设置追踪器 强化国产替代逻辑 带动科创AI ETF走强 [1][2] - 国家数据局披露中国算力总规模全球第二 5G基站达455万个 千兆宽带用户2.26亿户 [3]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突破3700点 成交额达2.1万亿元 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4] - 融资余额增长117亿元至2.032万亿元 M1增速达5.6%显著高于上月 [4] - 中证2000、中证1000及创业板指涨幅居前 市场风险偏好持续提升 [4][5] 机构观点 - 中信建投认为算力链公司业绩快速增长 验证AI带动行业高景气度 [3] - 中金公司判断当前行情类似"增强版2013" 小盘和成长风格占优 [5] - 天风证券指出普林格周期先行指标回升 M1/M2同比回升支撑市场 [5]
*ST亚振410%涨幅背后:控制权变更引爆异动,134元拉涨停ETF现奇观
搜狐财经· 2025-07-27 01:56
*ST亚振股价异常波动 - 公司股价从年初低点4 45元攀升至23 84元 累计涨幅超过410% [1] - 控制权变更为核心驱动力 亚振投资以每股5 68元转让7882 55万股(占总股本30%) 总价款4 48亿元 [3] - 新控股股东吴涛通过部分要约收购增持至45% 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0 47% [3] - 公司2024年扣非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3亿元 触发退市风险警示 但股价逆势上涨并三次停牌核查 [4] 科创综指ETF嘉实异常交易 - ETF规模约8900万份 尾盘仅用134 2元成交金额即被拉至20%涨停 全天成交额225万元 [5] - 涨停后溢价率超过17% 因规模小流动性低 长期处于无成交状态 [5] 人工智能ETF市场表现 - 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刺激 科创人工智能ETF华宝上涨4 81% 科创AI ETF上涨4 70% [5] - 大会将展出3000余项前沿展品 包括40余款大模型和100余款首发新品 规模创历届之最 [5]
今天A股真的够硬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2-24 13:31
A股市场表现 - A股成交额连续突破2万亿,上涨股票占比超50%,Wind全A跌幅不足0.1%,市场韧性显著 [1] - 受美国"美丽优先政策"影响,港股软件服务和生物医药板块领跌超3%,药明生物和药明康德因60%营收依赖美国客户单日跌10% [4][5] - 行业ETF资金流向出现拐点,上周五单日净流入46亿,春节后首次实现整体净流入,显示部分投资者转向结构性看多 [7][9] 资金流动与市场情绪 - 2月以来宽基ETF和北向资金持续净卖出,而两融和龙虎榜资金成为净买入主力,反映散户与游资活跃度提升 [8] - 机构卖出宽基ETF的资金可能流向港股,市场整体心气提升,指数底部支撑坚实 [11][12] - 民生研究数据显示ETF与外资卖出趋势向上,两融与游资买入趋势向下,资金结构呈现分化 [8][9] AI与科技行业动态 - Wind金融终端疑似接入Deepseek大模型,金融数据与AI结合或提升生产力 [16][18] - 阿里宣布未来三年投入3800亿元建设云和AI基础设施,科创AI ETF(588790)逆势抗跌,场外联接基金快速获批上市 [18] - 腾讯理财通和元宝接入Deepseek大模型,服务稳定性与智能度优于Kimi和豆包 [15][18] 债券市场动向 - 债券市场大幅调整,30年期国债收益率触及1.95%,国债期货现超调迹象 [25] - 年初基金分红达300亿(同比翻倍),主因债券下跌导致机构利润承压需补报表 [22][23] - 债市短期或继续超调,但大幅下跌后可能触底,需谨慎把握介入时机 [25][26] 投资策略跟踪 - 纯债策略维持不动,全球配置策略边走边看 [28][29] - 量化策略提示A股部分行业过热,建议保持风格均衡以享受估值中枢上移 [29]
阿里,这回真成爸爸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2-21 13:37
港股及恒生指数表现 - 恒生指数单日涨幅达4%,恒生科技指数涨幅超6.5%,年内累计涨幅超过30%,成为全球主要指数中断档领先的指数 [1] 阿里巴巴财报分析 - 阿里财报显示云业务资本开支单季度超300亿元,环比增长80%,并计划未来三年对云和AI基础设施的投入超过过去十年总和 [2] - 财报电话会中投行提出的6个问题中有5个与AI相关,显示资本市场对AI业务的高度关注 [2] - 阿里认为AI是几十年一遇的战略机遇,预计80%的人类劳动将被AI替代,95%的大模型Tokens将在云上传输 [2] - 阿里自由现金流同比下降31%,反映其资本开支对现金流的显著消耗 [2] 行业及市场反应 - A股算力硬件板块表现强劲,服务器、光模块、数据中心、AI芯片等相关概念股大涨,三大运营商中电信和联通涨停 [2] - 科创50指数单日涨幅接近6%,寒武纪等科创板AI概念股表现突出 [4] - 科创AI ETF(588790)自1月9日上市以来涨幅达30%,规模从几千万增长至10多亿元,成交额和换手率同类领先 [8] 机器人行业分析 - 机器人板块估值和交易拥挤度显示过热迹象,高盛预测2027年人形机器人出货量仅为7.6万台,远低于市场预期的50万台 [13] - 行业面临技术瓶颈,包括通用任务能力不足、成功率和稳健性待提升、实时推理能力限制 [13] - 部分公司估值已严重高估,存在概念炒作风险 [15] 债券市场动态 - 央行春节后首次净投放资金,人民币汇率升至7.25,下周操作成为关键观察点 [16] - 存单到期高峰期过后,存单收益率变化将影响债市走势 [16] - 理财资金稳定性面临考验,若股市持续上涨且资金面未宽松,可能出现预防式赎回 [16] 市场配置建议 - A股部分行业温度处于超高状态,建议保持风格均衡配置,避免过度集中 [19] - 债市建议等待确定性右侧信号,重点关注银行存单一级发行价格变化 [18]